成都8月8日電 (記者 劉忠俊)8月8日,新建西寧至成都鐵路若爾蓋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全線隧道施工進入攻堅階段。 隧道貫通後挖掘機正在清理渣土。成蘭鐵路公司供圖 西寧至成都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蘭(西)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自青海西寧,經青海、甘肅、四川三省,終至四川成都。其中四川段長約170公裡,多數路段海拔3500米左右,從川青鐵路黃勝關站引出,途經紅原、若爾蓋等站進入甘肅。 若爾蓋隧道位於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為單洞雙線隧道,全長2176.92米,設計時速200公裡。隧道由中鐵七局集團承建,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地質條件複雜,屬高地應力軟巖變形隧道,圍巖破碎,洞身下穿3處構造破碎帶,地下水豐富,湧泥突水風險高。同時,加上隧道平均海拔3493米,全年平均氣溫不足5℃,12月至次年1月最低氣溫達-23℃。高原缺氧導致機械設備能效低、物資運輸困難;且隧道穿越若爾蓋高原和喀哈爾喬溼地自然保護區,環保要求高,加之地處「無人區」,施工難度極大。 隧道貫通後參建者們合影留念。成蘭鐵路公司供圖 隧道開工以來,施工方採用地質雷達等超前預報圍巖情況,通過自動監測調整支護措施,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等施工原則,實現「動態設計、動態施工」,並運用現代化機械設備減少人工勞動強度。成蘭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西寧至成都鐵路指揮部指揮長印建文表示,目前西寧至成都鐵路四川段隧道工程已完成66.2%,貫通5座;橋梁工程完成77.5%;路基工程完成58.8%,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 據悉,西寧至成都鐵路四川段由蜀道投資集團參與投資建設,全線建成通車後將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完)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沿海,每天都有不少穿著藍色馬甲的人來撿拾塑料瓶、廢棄漁網、漁具等,再送往附近的「小藍之家」收集點回收。這道「藍色」的風景線,對應著台州市近年來探索實施的「藍色循環」治理體系,為大海「美顏」的同時,也帶動了百姓增收。 台州溫嶺箬山「小藍之家」家長、漁民對接人張文祥說:「海洋裡的塑料瓶回收價高,能達到1.5元到2元一斤。」漁民收集、再生企業回收處理後再出售給有環保需求的下遊企業,生產出手機殼、服裝、鞋子等。一條由政府引領、企業主導、公眾參與的完整價值鏈搭建起來,海洋垃圾變成了「寶藏」。 這是一次生態共富的實踐。藉助數位化溯源體系,下遊出口企業能夠獲得國際權威機構認證,打開國際海洋塑料再利用的高端市場;上中遊運營企業、認證機構等組建起「藍色聯盟」,將海洋塑料交易額的20%作為「藍色共富基金」,開展物資補貼、綠色信貸、社會保障等服務,惠及更多主體,也讓「藍色循環」更可持續。 「近年來,人們參與環保的意識提高了。以前不少漁民比較牴觸,覺得收集漁網、塑料、油汙等是個麻煩事,現在都會主動來問能否回收,因為他們真的從中受益了。」項目主要參與方藍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方敏告訴記者。2023年,「藍色循環」項目從全球25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成為全球海洋治汙標杆。 這也是浙江陸海統籌推進海洋治理的縮影。 陸域面積10多萬平方公裡、海域面積超26萬平方公裡,擁有6715公里海岸線、佔全國的20.3%……海洋,賦予了浙江獨特的自然優勢。 開展海岸線整治修復三年行動,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成為全國首個生態保護修復產業專項基金改革試點……這些年,浙江保護海洋的力度不斷加大。為了讓海洋掙脫「塑縛」,今年7月底,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台州市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規定》。這個全國首部針對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的地方性法規,把「藍色循環」模式上升為制度化成果,為全國沿海城市以法治化治理海洋汙染提供了可供借鑑的經驗。 海洋汙染,問題在海裡,根子在陸地。海洋汙染物80%以上來自陸地。強化陸海統籌、綜合治理,從源頭上減少陸源垃圾入河下海,才能避免陷入一邊傾倒、一邊治理的局面。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麻勝聰表示,浙江一體推進陸源汙染治理、入海氮磷控制、流域生態保護,著力提升入海水質。「十四五」前4年,浙江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平均較「十三五」提高18.6個百分點。 從寧波市象山縣黃避岙鄉斑斕海岸線廣場遠眺,海水退潮後,露出的大片灘涂上,小螃蟹、小魚在爬行、跳動。西滬港海岸線沿線的萬畝優質灘涂,生長著紫菜、海帶、滸苔等「西滬三寶」,擁有豐富的藍碳資源。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象山旭文海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文榮介紹,滸苔就是「吸碳大戶」,海洋中1公斤滸苔苗可長成1000公斤滸苔,它們在生長過程中吸收海水和空氣中的氮、磷、碳,起到固氮、固碳作用,科學計算後可以得出滸苔生長過程中固碳的數量。「從銷售收入看,漁民養殖紫菜、海帶等的收入比不上養殖黃魚、鱸魚,但從生態效益看,前者明顯高於後者。」朱文榮說。 2023年2月28日,一場特別的拍賣會在黃避岙鄉舉行,拍賣標的正是藍碳。最終,總重量為2340.1噸的藍碳以每噸106元的價格成交。作為交易賣方之一,朱文榮的公司出售了2022年滸苔碳匯量246.1噸,拍賣所得資金主要用於滸苔苗種培育養殖及固碳機制研究,形成「技術—產業—環境」的良性循環。 實踐表明,保護海洋生態能「變現」,開發海洋資源能增值。「目前,市場對藍碳需求非常大,都在等著我們把藍碳產品開發出來。」象山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胡盛敏告訴記者,打通海洋資源向資產轉化的通道,既增加養殖收入,又能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海洋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麻勝聰表示,浙江始終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持續探索創新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模式,讓海更藍、灘更美,不斷提升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本報記者 牛 瑾 李 景 原 洋 朱雙健 曾詩陽) 來源:經濟日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抖音成人版 | 97播播 |
么么直播 |
tvn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妖姬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海棠直播 |
香蕉直播 | 魅影5.3直播 |
香蕉直播 |
杏爱直播 | 黑白直播 |
月夜直播 |
水仙直播 | 黄瓜直播 |
蝴蝶直播 |
魅影5.3直播 | 伊人直播 |
凤蝶直播 |
极速直播 | 雨燕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魅影看b站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金莲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夜魅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