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8月8日電 題:臺胞「安迪叔叔」的大陸廚房:用融合美味交年輕朋友 記者 鍾旖 「我希望這裡不僅是一家美味集合站,更是面向年輕人的一處休憩、療愈場所。」8日,位於重慶市大學城的一家融合料理餐廳內,被食客親切地稱呼為「安迪叔叔」的陳秋良忙碌不停。天氣炎熱,剛上線一周多的外賣服務很是火爆,「每天中午都要接幾十單」。 62歲的陳秋良來自臺中,退休前是業內知名的職業經理人,早年一手將臺灣清水高速公路服務區打造成觀光景點、在日月行館擔任行政運營總監。2015年底,受在渝臺企邀請,「看好祖國大陸發展」的陳秋良跨海而來。工廠扭虧為盈後,他婉拒了再拓海外市場的提議,「年紀大了,決定在重慶落地生根」。 作為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從上世紀90年代起,陳秋良就頻繁往來兩岸參與商務合作。其坦言,在大陸並無親戚朋友,是在一次次的往返中產生割捨不掉的情感。「如果說早期來大陸是為了事業,那現在是為了生活。回重慶,就是回家。」 8月7日,臺胞「安迪叔叔」整理餐廳圖書閱覽區的書本。記者 鍾旖 攝 在陳秋良看來,分享美食是令人快樂的事,加上大陸餐飲市場廣闊,創業開店是順勢而為。經過調研,2024年11月,他將Brunch文化引入重慶,用自己的英文名取店名「安迪廚房」,主打泰式、韓式、臺式料理等融合美味。 300平方米的門店被分為前後廳,可容納60人就餐。前廳的牆上掛著他拍攝的臺灣風光圖、陳列架上擺滿食客參與製作的手工藝品,還有一方供娛樂的舞臺。步入後廳,圖書閱覽區、共享自習室、開會辦公區一應俱全。陳秋良介紹,生日聚會、公司團建、商務會談都可滿足。 因沒有知名度,店鋪草創期並不順利。陳秋良回憶,從虧損到盈利,再到登上當地特色菜好評榜第一名,靠的是與年輕人的「雙向奔赴」。 為保證品質,陳秋良堅持不做預製菜,「調製飲品用的牛奶都是前一晚找超市預定,一早去取」;為給顧客更多選擇,菜單根據時令調整;為更貼近川渝口味,菜品可調整辣度;在店內,總能看到陳秋良端茶倒水、上餐說菜的身影;外賣上線後,他還打起回訪電話,傾聽意見建議……這些舉動被網民分享在社交平臺,引發更多關注。 8月7日,臺胞「安迪叔叔」在餐廳為顧客製作飲品。記者 鍾旖 攝 「經營有壓力的時候,我就上網看評論,鼓勵的話語讓我溫暖、給了我信心。」陳秋良說,在大家的關心支持下,他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現在內心滿溢的是對未來的自信與期待。 「別看我60多歲了,我還有很多夢想要去實現。」陳秋良說,大陸是實現夢想的廣闊舞臺,每個人都充滿無限可能。比如他在「00後」店員的鼓勵下開通短視頻帳號,從開始的排斥到面對鏡頭收放自如,生活愈發精彩。 「孩子們,謝謝你們給我帶來快樂。有一天你累了、想我了,歡迎回來看看我,這個『家』隨時能為你做喜歡的美食。」在一期送別畢業生的視頻裡,「安迪叔叔」與年輕人許下約定。(完)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題:加力穩外資!我國全力打造全球投資強「磁場」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周蕊 外資,聯通國內國際,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複雜嚴峻的國際經貿環境下,我國吸引外資交出亮眼答卷——「十四五」以來,累計吸收外資超7000億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標,新設外資企業比「十三五」期間多出2.5萬家。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面對經濟全球化深度調整,我國全力打造全球投資強「磁場」,以全方位、多維度的戰略優勢為跨國公司構築投資熱土。 外商加碼投資 折射中國市場強磁力 今年以來,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在天津開診,歐洲空中巴士公司等外資企業獲批增值電信業務擴大開放試點,拜耳、輝瑞、阿斯利康等跨國醫藥企業紛紛入駐北京醫藥創新公園…… 面對不確定性增多的外部環境,中國市場持續釋放「磁吸效應」: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014家,同比增長11.7%。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新設外資企業22.9萬家,比「十三五」期間增加了2.5萬家。 畢馬威在《2025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中強調,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和消費市場潛力,是外資持續加碼的核心動力。許多跨國公司表示,中國是跨國投資「理想、安全、有為」的目的地,是「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熱土」。 從著力抓好「四穩」,到出臺「穩外資20條」;從制定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到實施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若干措施……我國打出穩外資政策「組合拳」。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圓圓說,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完備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持續優化的創新環境,為跨國公司投資中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土壤,穩外資依然具備堅實基礎。 引資結構優化 世界工廠疊加創新樞紐 7億元人民幣升級改造廣州生產基地,4億元人民幣升級數位化智能化基礎設施;5億元人民幣升級遍布全國的100多家體驗館體驗店……深耕中國市場30年,安利自前年起啟動為期5年、金額達21億元人民幣的在華投資計劃。 「安利過去4年實現年均複合增長率7%,中國是增長最快最好的市場。」安利(中國)總裁餘放說,安利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不斷強化中國作為安利全球的供應鏈樞紐、創新源發地及戰略增長引擎的地位。 外資企業不僅在中國市場獲得可觀回報,更深度融入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以來,中國引資結構變化尤為顯著—— 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278.7億元人民幣,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化學藥品製造業、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27.1%、53%、36.2%、17.7%。2024年,高技術產業引資佔比達到34.6%,較2020年提升6個百分點。 7月11日,上海新認定的3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5家外資研發中心獲頒證書。同時,56個外商投資項目籤約,投資總額約36.8億美元,涉及生物醫藥、時尚消費品、金融、汽車、商務服務等重點領域,以及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賽道。 「我們將重點發力跨境電商以及康養領域。」保赫曼(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玄說,紮根上海20多年來,企業見證了中國的開放決心,中國區總部的成立將助力企業更好推出創新業務模式。 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2013至2023年,跨國公司在華研發經費增長達86.5%。跨國公司與中國的投資合作已由「市場導向型」「成本導向型」延伸至「創新驅動型」。 大門越開越大 持續釋放政策效應 上海南翼的金山區,豐田汽車獨資設立的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項目建設正酣,從籤約落地到開工建設僅2個多月。 金山區為項目「量體裁衣」,創新推出「專班式服務」「鏈式化保障」等舉措,折射中國營商環境的「速度和溫度」。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已全部「清零」;推動擴大電信、醫療領域的開放試點,穩妥有序擴大教育、文化領域自主開放;累計制定、修訂、廢止法規文件500多部;建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建立各級外資工作專班…… 無論風雲變幻,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外資來華之路越拓越寬。 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美國參展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5%,繼續位列境外參展商之首,其中,六成為世界500強企業。 開放合作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今年上半年,東協地區實際對華投資增長8.8%,瑞士、日本、英國、德國、韓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68.6%、59.1%、37.6%、6.3%、2.7%。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中國正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新機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鱼直播 | sky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少妇免费直播 | 夜魅直播 |
蜜疯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樱桃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名模直播 | 优直播 |
花瓣直播 |
现场直播 | 蜜糖直播 |
桃鹿直播 |
69美女直播 | 快猫 |
桔子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少妇免费直播 |
韩国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小草莓直播 |
阴桃直播 |
美女直播 | 河豚直播 |
趣爱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桔子直播 |
色花堂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