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8月14日電 (馮志軍 劉瀟 高瑩)隨著石油資源的枯竭,城區個體工商戶銳減五成,七成房屋「人去樓空」,八成人口被迫離鄉……在沉寂蕭條了20多年後,「中國石油工業搖籃」甘肅酒泉市玉門老市區近年向化工產業轉型發展,隨著工業鏈條日趨完善,吸引大量年輕人蜂擁而至,常住人口翻了三四倍。 8月上旬,、記者時隔多年再次探訪玉門老市區,昔日裡破敗不堪的房屋建築或被拆除、或改造裝修,城區裡隨處可見機器轟鳴、塔吊林立的施工現場,現代化的休閒購物廣場和新式住宅呼之欲出,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餐飲布滿大街小巷,24小時不打烊的餐館也不鮮見。 8月5日,航拍新樓林立的玉門老市區。高瑩 攝 「過去十多年,出門很難看見年輕人,更多是和這座城市一樣日漸衰老的人。」玉門老市區退休職工石西景近日告訴記者,原本以為要和這座衰敗的小城一起「落寞」下去,沒想到這兩年出現反轉,關閉多年的大型超市重新營業,農貿市場擴建開張,「看見花前月下的年輕人,心也就不慌亂了」。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玉門累計原油產量佔中國總產量逾九成;20世紀60年代起,先後向中國多個油田輸送骨幹力量十餘萬人。其因而有「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中國首個天然石油基地」「『鐵人』王進喜故鄉」等稱號。 「玉門曾是酒泉地區商賈雲集、商貿流通業最繁榮的區域之一。」當地一位退休職工說,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玉門號稱「小香港」,每逢節假日,周邊的酒泉、嘉峪關地級市的民眾都要不辭辛苦耗費數個小時車程,來玉門購物和娛樂。 8月5日,玉門老市區街景。馮志軍 攝 21世紀初,玉門因石油資源日趨枯竭而日漸衰落,玉門油田基地和玉門市委市政府相繼搬遷,玉門老市區失去了昔日的輝煌,繁盛之時約12萬人口的城市驟減至不足萬人。市場趨於蕭條,大量建於計劃經濟時代的房屋被廢棄,電影院等公共建築也隨之閒置,城市開始持續萎縮。 「那時晚上出門不敢走太遠,都是黑漆漆的荒廢之地。去鮮見人影的商店也很尷尬,老闆就盯著你一個人看。」石西景說,打算破罐子破摔的生活,在這兩年忽然有了生機,不僅生活起居越來越方便,退休老人也有豐富多彩的夜生活,關鍵遠在嘉峪關的兒子也越來越愛回家。 玉門市老市區管委會經濟發展辦主任李瑾告訴記者,近年來,依託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的基礎配套,通過積極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陸續已有包括化工類、工貿行業、工業服務業、節能環保等50餘家企業入駐玉門老市區。 李瑾曾見證過玉門老城近二十年的「興衰成敗」。他說,以前老市區僅靠油田來支撐,現在基本形成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全產業鏈的企業支撐,並且衍生了一大批生產服務企業,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新狀態。 8月5日,航拍玉門老市區。高瑩 攝 「新建的住宅小區,拓寬的路面,新維修的人行橫道,新修的廣場……」玉門市老市區管委會鑽井路社區服務中心主任馬蓉是土生土長的玉門人,對此變遷感同身受。她說,此前多年的政務大廳多是為老年人服務,這兩年一些諮詢招商引資以及社保、就業等事項的外來務工者越來越多。 從不足萬人的老態龍鍾,到近3萬人的欣欣向榮;從一兩千元人民幣買一套房,到近年房價持續上漲;從寂寥清淨的街道,到車流不息的嘈雜……關於未來,玉門力圖讓曾經冷清的街道熱鬧起來,讓商業繁榮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流回歸,為這座資源轉型中的城市注入希望與活力。(完)
恩施8月11日電 題:湖北巴東:「科技+」助庫區鄉村結出「致富果」 作者 焦國斌 季夏時節,在巴東縣信陵鎮土店子村的梨園基地裡,村民張均先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梨子從枝頭摘下,裝進簍子裡。這片湖北省首個高海拔山區標準化棚架示範梨園,正迎來豐收季。 村民張均先(左)在梨園基地採摘翠冠梨。焦國斌 攝 巴東縣信陵鎮地處三峽庫區,過去當地梨樹都是傳統栽培,樹形雜亂,管理起來費工費力,加上山區地形複雜,產量較低,品質也參差不齊。 「蛻變」發生在2017年,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團隊,帶著研發的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新技術來到土店子村。「這個栽培模式實現了『高品質、省力化、機械化』,非常適應山區實際需求。」湖北省農科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研究員伍濤說。 8年來,從春天的花期管理到夏天的病蟲害防治,再到秋天的採摘指導,伍濤等科研人員全程跟蹤服務,並手把手教村民修剪枝條、調控水肥。經過不懈努力,土店子村的翠冠梨產量較8年前提升了20%,優質果率提高了30%以上。 巴東土店子村的翠冠梨迎來豐收季。焦國斌 攝 巴東縣將軍山農牧開發有限公司梨園基地負責人穆世銀介紹,今年該基地裡的翠冠梨產量預計有30多萬斤,預計收入為150多萬元,「按照今年的長勢,明年總產量再增加10多萬斤肯定沒問題。」 張均先是將軍山農牧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東」,與公司每年都是三七分紅,加上平時在梨園基地務工,一年下來,年收入近2萬元。「今年收成好,心裡踏實,比以前種玉米、土豆強太多了。」 如今,土店子村的翠冠梨不僅助農增收,還成了串聯起科研、產業與民生的「致富果」,帶動農旅融合發展。每到豐收季,前來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村裡的農家樂、土特產攤位也跟著火了起來。「汁水太足了,吃著很甜也很清爽。」遊客譚玉紅說。 遊客在土店子村的梨園裡體驗採摘。焦國斌 攝 伍濤表示,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技術已在湖北省推廣近10萬畝,為農旅融合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它能讓果園既豐產又美觀,遊客進來體驗感好,農戶收益也高,推廣前景非常廣闊。」(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5924
87
2025-11-15 18:59
29746
47
2025-11-15 18:59
28167
37
2025-11-15 18:59
86719
36
2025-11-15 18:59
31826
58
2025-11-15 18:59
39712
51
2025-11-15 18:59
29158
38
2025-11-15 18:59
38971
53
2025-11-15 18:59
85324
97
2025-11-15 18:59
42985
87
2025-11-15 18:59
35647
81
2025-11-15 18:59
72951
45
2025-11-15 18:59
89426
37
2025-11-15 18:59
15869
37
2025-11-15 18:59
35164
68
2025-11-15 18:59
25147
56
2025-11-15 18:59
67584
32
2025-11-15 18:59
92681
89
2025-11-15 18:59
29614
73
2025-11-15 18:59
18394
14
2025-11-15 18:59
26435
15
2025-11-15 18:59
35976
49
2025-11-15 18:59
59784
86
2025-11-15 18:59
68432
93
2025-11-15 18:59
85142
38
2025-11-15 18:59
13872
98
2025-11-15 18:59
38246
38
2025-11-15 18:59
32581
85
2025-11-15 18:59
86473
49
2025-11-15 18:59
21497
15
2025-11-15 18:59
72689
28
2025-11-15 18:59
46581
56
2025-11-15 18:59
73841
54
2025-11-15 18:59
26379
75
2025-11-15 18:59
28645
54
2025-11-15 18:59
63274
56
2025-11-15 18:59
16275
16
2025-11-15 18:59
69537
96
2025-11-15 18:59
86341
54
2025-11-15 18:59
82973
69
2025-11-15 18:59
47958
65
2025-11-15 18:59
95621
72
2025-11-15 18:59
32567
54
2025-11-15 18:59
31459
46
2025-11-15 18:59
47263
36
2025-11-15 18:59
68497
57
2025-11-15 18:59
14978
87
2025-11-15 18:59
94615
52
2025-11-15 18:59
68253
25
2025-11-15 18:59
64839
62
2025-11-15 18:59
87493
26
2025-11-15 18:59
14329
96
2025-11-15 18:59
63257
43
2025-11-15 18:59
| 黄播 | love直播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 鲍鱼直播 | 绿茶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柠檬直播 | 樱桃直播 |
| 水仙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月夜直播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9i安装下载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莲花直播 |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桔子直播 | |
| 河豚直播 | 橙色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趣播 | 韩国直播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免费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 魅影视频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西瓜直播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