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8月1日電 (記者 於晶)8月1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寧夏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推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實施意見》,通過實施「七大行動」、配套多項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固廢綜合利用水平,推動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提升。 《意見》提出明確目標,到2025年寧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50%,城市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均超60%,農用殘膜、秸稈、畜禽糞汙回收利用率均達90%。到2030年,工業固廢利用率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分別提升至75%和80%,農業廢棄物回收率達95%。 「七大行動」涵蓋工業、農業、新型廢棄物等多個領域。工業方面,支持大宗工業固廢用於建材製造、公路建設等資源化項目;農業領域,重點提升農膜、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新型廢棄物方面,前瞻性布局退役光伏、風電設備拆解再生利用,為新能源產業鏈「補鏈延鏈」。 在保障措施上,寧夏打出政策「組合拳」。財政方面實施固廢利用補貼和稅收優惠;金融方面建立銀企對接機制,開發專項金融產品;用地方面科學規劃回收設施布局;同時通過綠電交易降低企業能耗成本。 「政策既守住了生態底線,又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寧夏生態環境廳負責人表示,此舉將推動寧夏實現減汙降碳與產業升級雙贏,為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完)
三明8月11日電 (章龍 陳睿)「微風輕拂肌膚,空氣中都帶著令人愉悅的清爽。」近日,來自福建福州的遊客蔡炬輝被三明市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的優美環境所沉醉。這個藏在閩西北群山中的古村落,正是三明市勾勒城鄉共美圖景中的生動一幕。 福建三明。林文斌 攝 三明素有「中國綠都」的美譽。近年來,三明市大力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鋼鐵、水泥等行業廢氣治理項目。2024年,全市6個縣空氣品質位列全省前十,19個國控斷面首次實現全域優質水。 以綠為底,三明市推動鄉村與城市共赴美麗之約:閩臺鄉建鄉創合作交流中心架起連心橋,幾十條鄉村振興精品線路如彩練纏繞山間,三元區、泰寧縣成為閩臺合作的樣板,越來越多村落躋身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每一項成效都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有力見證。 依託優渥的生態家底,三明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文旅產業。在建寧縣一家現代化牧場車間裡,奶牛們正有序地進行自動化擠奶。「我們堅持生態養殖,牛奶品質有保障,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牧場負責人介紹,牧場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牧草種植,實現增收致富。 從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到福建兩山生態產品交易公司,三明市構建起「市級中心+縣級分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室」四級體系,交易品種拓展到林權、碳票等18類。泰寧縣的林業碳票跨區域交易1.73萬噸,明溪縣的「觀鳥經濟」經營權拍出28萬元,這些創新舉措讓生態資源有了「市場價」。 在城鄉物資流通上,三明市積極整合農村運輸閒置資源,精準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裡」和民營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裡」。如今,232條農村客貨郵融合線路穩定運營,客貨郵服務實現全市建制村100%覆蓋。 「過去賣黃花梨,得凌晨3點起床趕班車,現在客貨郵專線直接到村口收貨!」建寧縣溪口鎮果農李建國如是說。除了建寧的黃花梨,大田的高山茶、永安的芙蓉李等優質農特產品,通過這張「毛細血管網」,48小時內就能擺上上海、福州的商超貨架。 三明市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打通城鄉壁壘、促進融合發展的強勁引擎,著力營造「向上向善」社會風尚,依託全市78個樂齡學堂及遍布城鄉的長者食堂、文化活動室等陣地,創新推行「共學、共餐、共伴」互助養老模式,讓老人走進學堂,擁抱健康生活。 如何讓文化活水更可持續、精準「滴灌」?三明市創新實施文化特派員制度,選派文藝骨幹駐村開展文化服務。 在尤溪縣洋中鎮,文化特派員指導村民成立了腰鼓隊、廣場舞隊,還幫助挖掘整理當地民俗文化。「村裡有了自己的文化隊伍,節日活動搞得紅紅火火。」村民們對豐富的業餘生活十分滿意。 精神文明建設與鄉村治理的深度融合,讓三明城鄉呈現出和諧發展的美好景象。生態優美、交通便捷、鄉風文明,三明正向著革命老區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前行。(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比心直播 | 九球直播 |
趣播 |
牡丹直播 | 四季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花瓣直播 | 茄子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黄播 | 花间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苹果直播 | 金桔直播 |
樱桃直播 |
西瓜直播 | 绿茶直播 |
九球直播 |
红杏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蜜桃app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红杏直播 |
黑白直播 |
伊人app | 免费直播平台 |
美女直播app |
糖果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五楼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