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拿起一張10元人民幣,翻過來,指著背後的風景圖對記者說:「就是這裡,瞿塘峽的入口,我們今天的目的地。」 8月13日,「活力中國調研行」記者團來到奉節縣,江岸上碩大的標語非常醒目——不讓垃圾出夔門,不讓汙染進長江。這裡正在打一場生態保衛戰,因為億萬年來的自然風化,夔門入口處高達200多米的吊嘴巖面臨脫裂的風險,嚴重危害到下面長江航道的安全。從去年以來,當地對吊嘴危巖的治理工作一直在進行。 50層樓高腳手架,全打在巖壁上 記者團一行坐船來到吊嘴巖下,這裡離白帝城只有一公裡多,是第五套人民幣10元背後夔門風景圖案的一部分,右邊中間高聳的山崖就是吊嘴巖。如今,這裡覆蓋著綠色的網布,網布下面是層層疊疊的腳手架。腳手架已經搭到了165米高,相當於50多層樓。由於下面就是江水,腳手架無處落腳,只能打在巖壁上,形成懸空之勢。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打孔,然後把巨大的錨釘砸進孔裡,錨釘就像釘子一樣,把脫裂的巖石釘在巖壁上。這些高達十幾米至幾十米的巖石是夔門雄奇瑰麗的風景,但一旦脫落,卻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 記者在規劃板上看到,整個吊嘴危巖高約258米、寬約120米,形成了16處危巖單體。奉節縣規資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瞿塘峽奉節段共有15處危巖,沿線危巖密度比較大。其中,吊嘴危巖為特大型危巖體,總體積約140.6萬立方米,如果脫落掉入江中,可能會形成高達20米的浪頭,將威脅瞿塘峽風景區、白帝城景區、奉節港客運碼頭及貨運碼頭的安全。」 2024年3月,吊嘴巖治理工程完成了勘察、設計工作,10月正式開工。為了應對複雜的情況,重慶相關部門和奉節縣調動大批專業人員,採用創新工程手段,對危巖進行治理。重慶市地礦集團南江勘測公司技術員李江洪告訴記者,危巖治理採用了「鎖頭、束腰、固腳」多種方式。 他解釋說,「鎖頭」就是對高處有鬆動風險的危巖塊打入錨釘,將其鎖定在山體上。「束腰」是針對比較薄的危巖,打錨釘有可能把它打斷,就在兩邊打下錨釘,中間用錨杆連起來,像一條繩子一樣攔在其腰間。有塊危巖有60米高,每兩米加一條「腰帶」,用了30條對其進行固定。「固腳」則是對危巖底部的劣化帶進行注漿加固,讓危巖牢牢地「站立」在山體上。 45臺智能設備、24小時監控 危巖之危就在於其有脫落的風險。其實早在2021年,吊嘴巖就掉了一塊下來。李江洪回憶說,當時一塊約30立方米的巖石掉落江中,激起了25米高的浪湧。從那時起,對吊嘴巖的治理工作就被納入政府規劃。 治理是後一步的事,當務之急要對其進行監控,監測其狀態。為此,奉節縣和重慶市規資局在吊嘴危巖周邊安裝了45臺智能設備,24小時不間斷地監控吊嘴危巖狀況。 「危巖的破壞、失穩往往具有突發性,留給人們的預警時間較短,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監測指標的精細程度。」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琦介紹,除了常規對危巖表面裂縫、位移、應力進行監測外,團隊還在部分危巖體內部安裝了能夠進行能量捕捉的微震監測設備。由於巖體在變形之前都會釋放能量,通過捕捉能量變化就能判斷危巖的穩定情況,提前進行預警。這些預警信息將通過「危巖地災風險管控」數位化應用,第一時間發送到巡查人員、鎮、縣、市以及14個相關部門。 奉節方面還創新建設了「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預警體系,運用衛星遙感技術開展大範圍形變識別和重點災害中長期趨勢監測,並採用貼近攝影測量技術對災害體開展汛前和汛後掃描,識別災害體形變。 除了監測,還使用無人機進行定期、定時、定航線巡查。吊嘴危巖附近建有無人機基站,可以遠程控制無人機進行巡查。類似的無人機基站,在三峽庫區重慶段一共有10個,覆蓋50處威脅長江航道的危巖。 「項目去年10月開工,工期規劃20個月,我們抓緊時間,力保提前完成主體工程。」李江洪告訴記者。 全力清漂,不讓垃圾出夔門 記者在船上看到,江岸上寫著「不讓垃圾出夔門,不讓汙染進長江」的標語,江面上清漂船來來往往,守護著10元人民幣背後的長江奉節段。 奉節縣範圍內有四條支流匯入長江,汛期帶來的雜草枯枝垃圾特別多,從2024年數據看,進入汛期後,垃圾清漂陡然上升,從平時的每月一兩百噸上升到11月份的最高兩萬噸左右。 記者乘坐的船,慢慢靠近江中兩艘機械化清漂船,清漂船前面伸出一個巨大的垃圾鬥,垃圾鬥裡履帶不停轉動,江面的垃圾就被傳送到船上,一船可以裝10噸垃圾。 在岸邊的消落帶,十幾名工人正頂著高溫,清理消落帶裡的垃圾。他們將垃圾裝進口袋,再一袋袋抬上運輸船。今年55歲的清漂工人陳平,已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7年。高溫炙烤下,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背,黝黑的皮膚是常年露天作業留下的印記。 奉節縣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所所長吳福春介紹,工人們特別辛苦,現在是汛期,也是垃圾入江的高峰期,陳平和同事們早上5點半就要從碼頭出發,從43.8公裡的長江主幹道到351公裡的四條支流河道,都是他們的工作範圍。出於安全防護,他們都穿著救生衣。在高溫下,救生衣如同桑拿衣。清理出來的垃圾以草木為主,一部分被送到垃圾焚燒廠發電;另一部分木質好的,則被送到燃料廠製成顆粒燃料,用於烤菸。相比原來的填埋方式,簡直就是變廢為寶了。 記者在奉節縣的「江清岸潔」智管系統看到,該系統接入了清漂船、人員、車輛、水域重點區域、物聯設備、垃圾處理廠等數據,目前長江奉節水域43公裡主幹流已接入物聯網感知設備25個,包含20個岸邊固定攝像頭、4個船舶攝像頭、1架巡航無人機,構建了「預警、攔截、清理、處置」四重防控體系。 「我們充分利用數位化手段、AI識別等技術,結合奉節縣自創並申報專利的快速清漂法,通過北鬥定位軌跡回放,聯動清漂船隻作業,實現打撈覆蓋率提升和資源化處置率100%的量化管理目標。」吳福春說。 上遊財經-重慶晨報記者 廖平攝影報導
由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師葉皛著寫的《新世紀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的當代性追求》一書,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各個劇種、古今中外的戲劇作品以百花齊放的態勢呈現,戲劇舞臺出現了繁榮景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各種傳承創新的戲曲佳作也繽紛呈現,新人輩出,「戲曲消亡論」被一風吹散。國外新奇的影視、戲劇作品的引進,也促使國內的戲劇從觀念、內容到形式,尤其是在舞臺美術設計和製作上,出現了令人驚詫的改變,有許多可喜的創造。從理論上研究這些巨大的變化和新穎的創造,無疑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但時下國內關於舞美設計的理論研究,遠遠落後於戲劇作品的實踐。在上海戲劇界,繼胡妙勝、周本義、金長烈、吳光耀之後,有影響的舞美理論大家實在是太少了。本書作者葉皛系上海市戲劇家協會舞美專委會專家委員、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照明專委會委員,書中她結合大量的戲曲現代戲舞臺實踐成果(其中有許多導師創作和自己親身參與創作的作品),上升到理論上進行研究和探討:什麼樣的舞美設計是符合劇情需要的,是錦上添花;什麼樣的舞美設計是不符合戲曲美學精神的,是畫蛇添足。兩者用戲劇作品的實踐成果來做對比說明。據統計,本書提到的中外戲劇作品共有130餘部,涉及的劇種有京劇、越劇、崑劇、淮劇、話劇、滬劇、評劇、晉劇、歌劇、甬劇、花鼓戲、畲歌劇、台州亂彈、贛南採茶戲等。由於作者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理論聯繫實際,努力用中、西方美學、戲劇和美術理論來闡釋我國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改革,上升到理論的層面上加以分析比較,因而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對廣大的舞美工作者而言,又很有實用價值。作者對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時空的基本特徵,概括很得當。舞美設計可通過舞臺體現的各種載體營造氛圍和情境,為表演增光添彩,從而使舞臺的「有意味的形式」得到更好展現。在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創作中,其時空創作既可以按照生活的原型加以表現,也可以按照想像的方式進行自由的表現。它可以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汲取生活的養分,來對生活進行提煉和升華;它也可以創造一個與現實生活並行的假定性世界,在虛化空靈的時空表現中,對生活的本質進行揭示。隨著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票通過列入首批「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加上國家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提倡和扶持,新時期我國戲曲藝術出現繁盛局面,200多種地方戲曲百花競放,還創排了相當數量的現代戲。戲曲現代戲的舞臺美術,千姿百態,有的趨向寫實,有的依然寫意;有的運用科技手段為戲加分,也有因布景太實太擠或過度炫技,影響了戲曲表演的發揮和展示,整體效果反而減了分。新世紀20多年來戲曲現代戲豐富的舞臺呈現的成就得失,經驗教訓,確實值得從美學上進行總結。葉皛在分析了40多年來舞臺上出現的大量戲曲現代戲後指出:「也有一些不成功的探索,離開了戲曲的本體,或照搬西方的一些舞臺樣式,或生硬地借鑑其他戲劇門類的表現形式,使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喪失了應有的寫意之美。」「最為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濫用舞檯燈光、濫用舞臺機械、濫用舞臺特技效果等。這些新科技手段的濫用,看似豐富、增強了舞臺表現手段,而事實上則是幹擾了演員的表演,擾亂了觀演關係中最為本質的審美共情。」這些論述是正確的,也是切中時弊的。高水平的舞美設計家,善於將靈感思維與社會思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水乳交融,形成一個多元化的思維複合體,將舞臺設計的實踐和創新,進行理性的思考總結,以再進一步指導新的實踐。當今,處於科技大爆炸的時代,在舞美設計中,科藝融合,應用數字媒體技術、影像視頻,虛擬形象和空間來拓寬設計的創意與想像,將以往的固定靜態發展成多元化的動態時空,促使舞臺效果發生數量級提升,更是大有可為。正如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戴平評價的,葉皛的《新世紀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的當代性追求》一書,回答了這些新時代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的課題,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書的研究成果,對於推動時下舞臺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發展,推動戲劇觀念和形式樣態、手段方法的發展創造,具有理論指導和實用參考價值。 本書作者簡介葉皛,博士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師上海市戲劇家協會舞美專委會專家委員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照明專委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藝術學重大項目「戲曲現代戲創作研究」「新中國舞臺美術發展研究」子課題成員;撰寫《黃梅戲藝術》教材舞臺美術部分;論文獲得2022·長三角青年戲曲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並被收錄《中華藝術論叢》(第28輯);多篇論文發表於《戲劇》《戲劇藝術》《民族藝術研究》《中國戲劇》《四川戲劇》等核心期刊。創作劇目曾獲「中國崑劇藝術節」優秀劇目,上海舞臺藝術優秀劇目,湖南藝術節「田漢大獎」,山西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雲南省「優秀劇目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雲南文化精品工程」入選作品,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及上海舞臺美術學會「燈光設計獎」「舞臺設計類作品獎」等多個國內省部級獎項。同時入選《國際專業照明設備輯要》、提比里西國際舞臺設計雙年展等國際獎項。獲全國十大中青年設計師、新銳設計師等稱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6318
84
2025-11-03 23:21
51942
97
2025-11-03 23:21
49317
68
2025-11-03 23:21
54823
95
2025-11-03 23:21
78134
21
2025-11-03 23:21
83524
63
2025-11-03 23:21
34615
36
2025-11-03 23:21
89451
84
2025-11-03 23:21
54816
75
2025-11-03 23:21
69853
26
2025-11-03 23:21
81754
57
2025-11-03 23:21
81935
12
2025-11-03 23:21
27958
81
2025-11-03 23:21
34759
46
2025-11-03 23:21
63752
36
2025-11-03 23:21
48359
78
2025-11-03 23:21
58639
37
2025-11-03 23:21
29471
61
2025-11-03 23:21
42397
97
2025-11-03 23:21
72541
23
2025-11-03 23:21
84359
25
2025-11-03 23:21
68421
12
2025-11-03 23:21
67381
93
2025-11-03 23:21
46925
35
2025-11-03 23:21
39726
97
2025-11-03 23:21
28357
73
2025-11-03 23:21
12865
25
2025-11-03 23:21
46279
42
2025-11-03 23:21
59483
95
2025-11-03 23:21
25386
37
2025-11-03 23:21
38172
94
2025-11-03 23:21
26743
38
2025-11-03 23:21
63284
72
2025-11-03 23:21
86195
41
2025-11-03 23:21
95742
83
2025-11-03 23:21
83597
24
2025-11-03 23:21
96784
18
2025-11-03 23:21
83492
86
2025-11-03 23:21
72891
39
2025-11-03 23:21
93571
23
2025-11-03 23:21
41987
14
2025-11-03 23:21
75814
26
2025-11-03 23:21
89413
71
2025-11-03 23:21
27684
52
2025-11-03 23:21
18274
23
2025-11-03 23:21
48195
69
2025-11-03 23:21
98247
36
2025-11-03 23:21
29753
84
2025-11-03 23:21
31429
24
2025-11-03 23:21
91642
94
2025-11-03 23:21
78241
26
2025-11-03 23:21
64578
56
2025-11-03 23:21
84365
19
2025-11-03 23:21
| 嗨球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现场直播 | |
| 西瓜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杏爱直播 | |
| 牡丹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蜜糖直播 | |
| 69美女直播 | 极速直播 |
| 杏爱直播 | |
| 四季直播 | 花儿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现场直播 |
| 伊人直播 | |
| 9i安装下载 | 看b站a8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杏爱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 夜魅直播 | |
| 小猫直播 | 山猫直播 |
| 百丽直播 | |
| 抓饭直播 | 柚子直播 |
| 柠檬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