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第十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劇目,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創作的舞臺劇《浪潮》日前首度進京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舞臺劇《浪潮》劇照。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供圖 2025年,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95周年。舞臺劇《浪潮》聚焦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五位烈士柔石、胡也頻、李求實、馮鏗、殷夫在上海龍華犧牲的歷史,敘事結構上打破線性時間,從1931年2月7日那聲槍響開始,讓五位烈士的靈魂在幽冥空間相遇,通過倒敘、閃回和意識流手法,拼貼出他們從文人到戰士的蛻變軌跡。 五位烈士的詰問構成了全劇的精神骨架,他們的意識在另一個世界中聚齊,叩問自己到底為何而死、探討死亡的真意、尋找選擇革命的初心。在這場關於死亡的探討中,五烈士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緩緩展開。兄弟、夥伴、師生、姐妹、家庭……有背道而馳,亦有志同道合,更有前赴後繼。最終,他們在回溯的過程中,殊途同歸,找到了信仰的基石,願為無產階級革命獻出年輕的生命,無怨無悔。 舞臺劇《浪潮》劇照。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供圖 該劇舞臺設計令人震撼,何念導演帶領的創作團隊以極具實驗性的「水舞臺」設計,配合「九宮格」懸浮升降板和黑色鋼鐵書架,讓「最堅硬的鐵」和「最柔軟的水」進行對話,打破傳統舞臺模式的同時,也呼應了「浪潮」的主題。水的流動如同革命浪潮不可阻擋,懸浮板的升降變換營造出豐富的空間層次,時而如囚牢,時而似戰場,配合多媒體投影展示的歷史影像,將觀眾瞬間拉回到那個動蕩的年代。 《浪潮》是跨越兩個時空青年的對話。何念表示,主創們希望在當代青年與彼時青年間建構對話,讓當代青年在「同齡」先輩的故事中感受到力量和鼓舞。(完)
近期,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時,一大批大國重器被重點介紹。例如,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第一艘規模最大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交付使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投入商業運行、首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嫦娥六號」實現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無人採樣返回、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等等,令人振奮。 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往往在大國重器中得到集中體現。大國重器,是指擁有高度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戰略意義的核心裝備或重大工程,是一國現代製造業綜合實力的代表作。以大國重器、大國工程為代表的自主創新能力,關乎一個國家的強盛之基和安全之要,是我們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個個國之重器、一項項重點工程不斷亮相,見證了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躍升,成為科技強國建設的生動註腳。我們看到,我國高鐵技術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中國高鐵不僅在國內形成了龐大的高速鐵路網絡,還走向了國際市場,成為「中國速度」的象徵。5G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通信行業的變革,還為物聯網、智能交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背後是中國科研人員的長期投入和創新突破。這些都彰顯出中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突破,離不開中國科研創新能力的厚積薄發。 當今世界,大國重器的研製和突破往往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長期的技術積累和高效的組織協調。這些成就的取得,不僅是科技實力的彰顯,更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生動體現。通過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高效的組織實施,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的合力,確保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和成功實施。因此,為了實現大國重器的持續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是大國重器發展的基石。國家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前沿性、基礎性研究。例如,我國在量子計算、基因編輯等前沿領域的研究,為未來的高科技產業奠定了基礎。加強基礎研究,能夠為大國重器的研製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儲備。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開展合作,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大國重器不僅是一個產品、一臺裝備、一個工程那麼簡單,它往往在整個產業體系中起到龍頭作用,一個大國重器的成敗往往與上下遊無數個產業興衰直接相關。例如,高檔數控工具機就離不開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系統等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機器人則離不開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所以,大國重器必然會帶動無數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在這裡,科學原理重要,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聯合攻關;訣竅、絕活、配方等隱性知識同樣重要,也需要一大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工匠精神的產業工人隊伍。只有集聚各種人才,反覆切磋、反覆實踐,才能有大國重器的精品不斷湧現。 展望未來,大國重器的全球競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我們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質量管理、可靠性控制、全生命周期服務、人才培養、工匠精神等方面持續精進,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體系,中國的大國重器必將走出國門,帶動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品牌向世界品牌的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為全球科技進步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作者:吳金希,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長聘教授、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報》( 2025年08月05日 02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2873
37
2025-11-09 08:59
49186
53
2025-11-09 08:59
21536
64
2025-11-09 08:59
51496
27
2025-11-09 08:59
58296
78
2025-11-09 08:59
63214
64
2025-11-09 08:59
69375
49
2025-11-09 08:59
29618
15
2025-11-09 08:59
19542
43
2025-11-09 08:59
79168
84
2025-11-09 08:59
74568
53
2025-11-09 08:59
81624
78
2025-11-09 08:59
41596
65
2025-11-09 08:59
39648
18
2025-11-09 08:59
89735
64
2025-11-09 08:59
53867
73
2025-11-09 08:59
67982
34
2025-11-09 08:59
49376
38
2025-11-09 08:59
71836
84
2025-11-09 08:59
78139
52
2025-11-09 08:59
27418
41
2025-11-09 08:59
13627
15
2025-11-09 08:59
98347
18
2025-11-09 08:59
72864
65
2025-11-09 08:59
37492
51
2025-11-09 08:59
36427
19
2025-11-09 08:59
54978
52
2025-11-09 08:59
37582
32
2025-11-09 08:59
46758
34
2025-11-09 08:59
67428
82
2025-11-09 08:59
91356
84
2025-11-09 08:59
19386
59
2025-11-09 08:59
42739
68
2025-11-09 08:59
39152
15
2025-11-09 08:59
68195
32
2025-11-09 08:59
26879
25
2025-11-09 08:59
76843
59
2025-11-09 08:59
46985
37
2025-11-09 08:59
32754
87
2025-11-09 08:59
42156
31
2025-11-09 08:59
68354
78
2025-11-09 08:59
28167
63
2025-11-09 08:59
27968
83
2025-11-09 08:59
31298
68
2025-11-09 08:59
45276
14
2025-11-09 08:59
73648
15
2025-11-09 08:59
37682
62
2025-11-09 08:59
32948
95
2025-11-09 08:59
94235
19
2025-11-09 08:59
39642
38
2025-11-09 08:59
12983
24
2025-11-09 08:59
19537
21
2025-11-09 08:59
51347
32
2025-11-09 08:59
| 橙色直播 | 蜘蛛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奇秀直播 | 香蕉直播 |
| 绿茶直播 | |
| 水仙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莲花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比心直播 |
| 六月直播 | |
| 花瓣直播 | 嗨球直播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 仙凡直播 | 小猫直播 |
| 趣播 | |
| 绿茵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阴桃直播 |
| 快猫 | |
| 贵妃直播 | 成人抖阴 |
| 极速直播 | |
| 榴莲视频 | 伊人直播网站 |
| 黑白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