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防蚊滅蚊蚊子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都在水中度過,因此「蚊蟲防治,治水為先」。夏天降雨頻繁,積水增多,蚊子有了更多的繁殖場所。蚊子的繁殖能力強、周期短,單次產卵200~300粒,並可多次產卵,卵經過10天左右經歷幼蟲、蛹,就會羽化為成蚊飛出水面。家庭防蚊首先要翻盆倒罐、清除積水,從源頭減少蚊蟲孳生,同時安裝紗門紗窗阻止蚊蟲進入室內,室內可使用蚊帳、電蚊拍等物理手段防止叮咬,還可使用登記合格的蚊香、氣霧罐等用品驅蚊滅蚊。居民家庭和各類單位可參考國家標準《病媒生物綜合管理技術規範 環境治理 蚊蟲》進行孳生地清理:對於空調接水容器、花盆託盤、室外廢棄的塑料薄膜形成的積水,以及各類盆罐等積水容器,要做好翻盆倒罐,及時清除積水;對於種養水生植物的容器,每周換水一次,並衝洗植物根部、洗刷容器內壁;小型容器可用粗砂、碎石填充;對於暫時不用的蓄水桶(缸)、罐子等容器,應倒扣放置或加蓋;不易清除的積水容器可配適合的蓋子或加蓋紗網防止蚊蟲孳生。戶外活動如何防蚊第一,穿淺色衣服。外出時建議穿淺色長袖長褲,減少皮膚裸露。在蚊蟲活躍地點和高峰期,儘量避免在樹蔭、草叢、水邊長時間停留。嬰幼兒在戶外活動時以物理防蚊為主,包括穿著寬鬆的防蚊衣褲,嬰兒車上可以使用紗巾或專用的小蚊帳。第二,使用驅蚊劑。在戶外活動時,身體外露部位可塗抹驅避劑防止蚊蟲叮咬。應選擇標籤上有農藥登記證號的驅蚊產品,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劑量、頻次使用,同時需要注意產品的有效保護時間,及時補塗,回到室內後及時清洗。外出旅行時,建議提前了解目的地的蚊媒疾病流行情況,合理準備適當的防蚊物品。若不慎被蚊蟲叮咬,可採用冰敷等方式緩解瘙癢,必要時就醫進行抗過敏治療,避免用力抓撓而引發感染。若出現發熱、寒戰、關節或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狀,應儘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近期的旅居史和可能的蚊蟲暴露情況,以便及時診斷和規範治療。正確使用殺蟲劑蚊香:入睡前,在密閉房間點燃蚊香1小時,然後開窗通風(紗窗要密閉)。將蚊香放在通風處上風向,也可起到驅趕蚊子的作用。電蚊香在使用時要注意藥片/藥液和加熱器的配套安全使用。殺蟲氣霧劑:黃昏時是蚊子活動的高峰期,此時使用氣霧劑效果最佳。噴灑完畢後最好關閉門窗半小時到一小時,然後再開窗通風。使用殺蟲氣霧劑時儘量不要朝衣物、床單、家具、皮膚、餐具噴灑。不要讓嬰幼兒接觸殺蟲氣霧劑。蚊子數量不是很多時,不建議使用殺蟲氣霧劑。作者:國家衛生健康標準委員會衛生有害生物防制標準專業委員會 李靜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專家 劉起勇策劃:鄭穎璠 王寧編輯:王建影本文配圖來源於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台州8月12日電 題:一口食餅筒,兩岸故鄉情 作者 傅飛揚 「7月底在台州大陳島吃了食餅筒,一下子勾起了童年時期的回憶,我和家人在臺灣又做了幾次,海鮮、肉和蔬菜一口滿足,太香了。」近日,從浙江台州回到臺灣新北後,臺胞謝濬哲接受電話採訪時說。 大陳島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20世紀50年代,約1.5萬名大陳島居民遷至臺灣各地,發展到如今的近15萬人。大陳人有吃食餅筒的習俗,每逢佳節,遷臺大陳人的餐桌上總會準時出現它的身影。 2025年7月,臺胞製作食餅筒。阮雙雙供圖 作為第三代大陳籍臺胞,謝濬哲從長輩的言行中耳濡目染:「小時候過節,我們會把餅皮平鋪在桌面上,均勻地加上蝦仁炒筍絲、豆芽炒韭菜、酸菜炒米粉、墨魚炒芹菜、五花肉絲、煎蛋絲等10多種餡料,這是大陳人招待親友最豪華、最具故鄉味的菜色,一直延續到現在。」 多年來,食餅筒的香氣「飄過」海峽,連接著兩岸同胞的味蕾。「在臺灣大陳人聚集的社區,有許多一家幾代人經營的大陳風味美食店,食餅筒與炒年糕、薑湯面等台州美食往往是店裡最受歡迎的菜品。」謝濬哲說。 位於台州椒江區康平路上的「郭記食餅筒」已經開了17年。每天清晨,店鋪負責人郭玉(化名)忙碌的身影總會準時出現——手抓一團麵糊放入鍋中,不到一分鐘,一張柔軟透明的餅皮便製作完成;緊接著,她麻利地準備包在食餅筒裡的菜餚,五顏六色的食材整齊排列,令人食指大動。 「周邊上學的、打工的都會來吃,我們一天能賣幾百筒。」郭玉介紹說,過去,由於所需食材較多,台州人往往只在立夏、端午、中秋等節慶時令才吃食餅筒,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想吃就能買到,餡料也更加豐富。 製作完成的食餅筒。(資料圖)金櫻子供圖 食餅筒到底是哪家的?對於台州各縣(市、區)而言,這道地方傳統小吃的故事版本眾多。根據地域之別,食餅筒還擁有「麥油脂」「錫餅」「餃餅」等名稱。 台州地方文史研究者何薇薇介紹說,對於食餅筒的起源,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源於晉唐時期的春餅,一說是宋室南渡帶來的飲食新風尚,也有關於歷史人物的戚繼光說、濟公說等版本。清康熙年間的《台州府志》中有關於食餅筒的記載:「立夏,各拭面為薄餅,裹肉葅啖之,謂之醉夏。」 當前,傳承食餅筒文化也成為兩岸鄉親的共識。今年端午節,台州黃巖區博物館推出了一場充滿創意的「食餅筒宴」。在文創體驗區,市民遊客小心翼翼地將雞蛋、紅燒肉、胡蘿蔔等迷你食材擺件放入磁吸餅皮中,一枚枚獨特的食餅筒冰箱貼在指尖誕生,走進千家萬戶。 第四代大陳籍臺胞笑笑(化名)在臺灣從事大陳風俗研究工作,梳理節氣飲食、祭祀文化、方言小調等大陳人獨特的文化基因。「食餅筒背後蘊含的文化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能讓更多臺灣年輕人在品嘗之餘了解大陳島的故事,感受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緊密聯繫。」她說。(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8712
62
2025-11-02 03:33
89256
19
2025-11-02 03:33
29738
92
2025-11-02 03:33
12795
23
2025-11-02 03:33
27963
54
2025-11-02 03:33
45932
62
2025-11-02 03:33
75839
31
2025-11-02 03:33
19284
53
2025-11-02 03:33
57148
59
2025-11-02 03:33
37248
39
2025-11-02 03:33
63219
53
2025-11-02 03:33
95341
14
2025-11-02 03:33
89452
53
2025-11-02 03:33
87549
27
2025-11-02 03:33
69237
47
2025-11-02 03:33
56781
27
2025-11-02 03:33
61827
78
2025-11-02 03:33
41732
42
2025-11-02 03:33
56387
64
2025-11-02 03:33
52739
26
2025-11-02 03:33
15836
31
2025-11-02 03:33
68951
27
2025-11-02 03:33
58974
15
2025-11-02 03:33
32891
24
2025-11-02 03:33
54972
83
2025-11-02 03:33
26715
73
2025-11-02 03:33
32915
56
2025-11-02 03:33
52318
82
2025-11-02 03:33
73198
42
2025-11-02 03:33
54317
86
2025-11-02 03:33
61278
49
2025-11-02 03:33
76945
91
2025-11-02 03:33
28314
23
2025-11-02 03:33
28139
84
2025-11-02 03:33
94628
16
2025-11-02 03:33
14269
89
2025-11-02 03:33
72518
71
2025-11-02 03:33
65412
47
2025-11-02 03:33
62173
41
2025-11-02 03:33
93168
75
2025-11-02 03:33
87936
95
2025-11-02 03:33
65381
25
2025-11-02 03:33
36574
21
2025-11-02 03:33
45983
96
2025-11-02 03:33
94562
31
2025-11-02 03:33
21675
35
2025-11-02 03:33
67834
39
2025-11-02 03:33
83759
63
2025-11-02 03:33
89465
79
2025-11-02 03:33
82963
91
2025-11-02 03:33
15483
71
2025-11-02 03:33
78423
47
2025-11-02 03:33
| 凤蝶直播 | 杏仁直播 |
| 花椒直播 | |
| 桔子直播 | 名模直播 |
| 樱桃直播 | |
| love直播 | 69美女直播 |
| 咪咕直播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密桃直播 |
| 金桔直播 | |
| 五楼直播 | 名模直播 |
| 山猫直播 | |
| 曼城直播 | 美女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午夜直播 |
| 月夜直播 | |
| 山猫直播 | 比心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金桔直播 | 比心直播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鲨鱼直播 |
| 魅影直播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