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書同文,通過書法這一共同的文化載體,來自寶島臺灣的「小小書法家」再次跨越海峽,在上海相聚。他們以筆墨為媒,與上海同齡孩子們一起書寫文化認同。昨日,「2025臺灣·上海青少年書法交流活動」在上海圓滿收官,來自臺北、雲林、高雄三地的青少年書法交流代表團成員在滬參加了書法工作坊、書法展覽、文博場館參觀等活動,在交流中增進了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此次交流活動和展覽由上海市書法家協會與中華書法教育學會共同主辦,展覽舉辦於上海文藝會堂。參觀上海筆墨博物館,了解吳昌碩、趙之謙、沈尹默、張大千等大師的用筆習慣開營之日,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協主席丁申陽為兩地青少年們帶來了主題書法講座。講座伊始,丁申陽點讚了臺灣青少年書法教育中使用白宣書寫,因為這種書寫方式能夠鍛鍊和體現青少年對筆墨的掌控力,是培養書法基本功的重要途徑。丁申陽從書法發展歷史切入,深入講解了「碑學」與「帖學」的傳統淵源及其形成背景,並通過分析不同的握筆姿勢、書體運筆,以及「三筆字」「刻字」等形式,闡述了書法表達中的技巧和逸趣。滬臺兩地書法作者以筆墨會友為78件兩地青少年的作品舉辦一場展覽,是此次交流行程的重要成果,其中,來自上海的39件作品是第30屆青少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中獲獎作品。來自中國臺灣的青少年作者的一筆一畫皆展現出紮實的基本功與良好的藝術素養。青少年作者在書法家的指導下,書寫「兩岸一家親」「我愛上海」「振興中華」等書法作品丁申陽表示:「書法學習不僅要重視技巧訓練,更要結合個人性格特點。青少年學習書法應注重從傳統碑帖裡汲取養分。書法不僅是技藝的體現,更是文化與歷史的承載,與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青少年在練習書法的同時,也應注重文學素養的積累與提升,為書法創作注入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兩地青少年以筆墨會友,同敘友情在此次交流活動中,來自臺灣的青少年書法交流代表團走進了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筆墨博物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等上海的文博機構,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筆墨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筆墨博物館,孩子們了解了從古代至現代毛筆與墨的製作工藝發展歷程,對筆墨文化的傳承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認識,看到了海派書畫大師的愛筆。丁申陽作書法講座中華文化藝術總院書法院院長楊旭堂除了宣紙上的交流,兩地青少年還展示了在藝術領域的多元才華,來自上海的張詩悅帶來了古箏獨奏《行者》,上海的徐梓萌獻上詩朗誦《尋找中國》,餘忞悅帶來的京劇選段《梨花頌》展現了傳統戲曲的獨特魅力。臺灣的13位青少年代表則深情朗誦余光中詩歌《鄉愁》,情感真摯、打動人心。中華文化藝術總院書法院院長楊旭堂表示,本次展覽為兩地青少年提供了一個交流互鑑、共同成長的平臺,讓他們在觀摩中激發靈感、在對話中增進理解,為臺灣、上海兩地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一條產教融合的人形機器人零件柔性共享製造智能產線在北京科技職業大學正式落成。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該產線由北京科技職業大學與智能製造企業北京螞蟻工場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它的建成不僅為學校教學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實踐平臺,更開創性地成了「真訂單、真生產、真交付」的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創新平臺。走進北京科技職業大學先進位造實訓基地一層西側的實訓車間,一條佔地300餘平方米的人形機器人零件柔性共享製造智能產線映入眼帘。螞蟻工場項目經理許明佩介紹,這條產線集成立體庫碼垛機器人,5臺數控加工中心、有軌制導車輛(RGV)和自動引導車(AGV)、機器臂等配套設備設施,形成從原材料預裝到加工、存儲、再調度的全自動化閉環。該產線能夠充分滿足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小批量、多樣化、小尺寸、高精度的創新研發與試製生產等需求。 「這條產線不僅是生產單元,更是教學載體。」北京科技職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主任韓偉介紹,基地特別設置了10個教學工位,學生可實時觀察產線運行數據與數字孿生仿真畫面,獲得「做中學、學中做」的沉浸式教學體驗。 「從這裡能學到真實產線上零件的完整生產流程,學生能參與到流程的各個環節,這些都是從課本上學不到的。比如,學生可以參與從運行管理、工藝設計、數控編程、產線控制與運維、數據採集及數字孿生等全鏈條生產各個環節,深度掌握產品工藝設計、數控編程、系統操作、智能質量檢測及控制的核心技能。」韓偉說。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科技職業大學與北京螞蟻工場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將共同開發覆蓋智能加工、在線檢測、數字孿生、數據採集和預測維護全流程的實踐教學體系,並開設《工程訓練》《智能產線集成與應用》《工業數據採集與可視化》等5門核心課程。產線運營採用「企業訂單+教學實訓」雙軌模式,由螞蟻工場提供真實生產訂單,學校師生參與從工藝設計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生產,實現生產與教學的無縫銜接。 今年,北京科技職業大學首批機械電子工程技術等相關專業職業本科學生將參與人形機器人非標結構件加工實訓,完成多批次零件的生產交付。企業還將派遣工程師駐校指導,確保教學內容與產業需求同步。「明年學校計劃申報『機器人技術』職業本科專業,這個實訓基地將成為未來機器人技術專業本科生必修的內容之一。」韓偉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飛速發展的具身智能產業,學校和企業還計劃共同申報「北京市具身機器人非標結構件快速響應中心」,打造集研發、中試、生產、教學於一體的創新平臺。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年培訓學生500人次,承接企業訂單產值超200萬元,將成為經開區乃至全市的人形機器人零部件柔性製造共享平臺。 文/本報記者武文娟攝影/本報記者崔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4765
85
2025-11-25 23:00
96872
41
2025-11-25 23:00
84915
85
2025-11-25 23:00
19547
35
2025-11-25 23:00
71629
95
2025-11-25 23:00
12783
93
2025-11-25 23:00
46137
57
2025-11-25 23:00
24896
45
2025-11-25 23:00
27893
59
2025-11-25 23:00
67519
95
2025-11-25 23:00
95238
67
2025-11-25 23:00
42615
38
2025-11-25 23:00
89653
42
2025-11-25 23:00
87931
35
2025-11-25 23:00
81542
18
2025-11-25 23:00
95172
84
2025-11-25 23:00
82961
39
2025-11-25 23:00
65412
18
2025-11-25 23:00
46593
45
2025-11-25 23:00
32691
65
2025-11-25 23:00
17854
21
2025-11-25 23:00
53897
42
2025-11-25 23:00
62135
13
2025-11-25 23:00
19768
63
2025-11-25 23:00
26845
81
2025-11-25 23:00
73491
65
2025-11-25 23:00
27385
59
2025-11-25 23:00
63819
25
2025-11-25 23:00
84396
15
2025-11-25 23:00
41795
62
2025-11-25 23:00
45876
31
2025-11-25 23:00
89163
53
2025-11-25 23:00
17659
17
2025-11-25 23:00
39146
38
2025-11-25 23:00
72439
15
2025-11-25 23:00
63457
92
2025-11-25 23:00
85316
58
2025-11-25 23:00
21946
68
2025-11-25 23:00
37412
85
2025-11-25 23:00
94615
89
2025-11-25 23:00
84537
48
2025-11-25 23:00
73598
21
2025-11-25 23:00
64973
65
2025-11-25 23:00
31824
74
2025-11-25 23:00
67945
34
2025-11-25 23:00
43857
35
2025-11-25 23:00
35186
51
2025-11-25 23:00
51986
35
2025-11-25 23:00
43621
37
2025-11-25 23:00
36849
91
2025-11-25 23:00
15978
49
2025-11-25 23:00
74396
49
2025-11-25 23:00
54918
64
2025-11-25 23:00
| 河豚直播 | sky直播 |
| 糖果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贵妃直播 |
| 茄子直播 | |
| 橘子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 红楼直播 | |
| 婬色直播 | 凤蝶直播 |
| 黄瓜直播 | |
| 深夜直播 | 韩国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520直播 | 魅影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花瓣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蜜疯直播 | 么么直播 |
| 蜜桃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榴莲视频 |
| 夜魅直播 | |
| 青柠直播 | 魅影直播 |
| 比心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