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昱寧 一 今年電影院的最新現狀似乎是一年只能保證熱鬧兩季——春節檔加暑期檔,堪稱冬蟲夏草。這兩季都是舉家娛樂團建的黃金時間,所以研究有效的以「合家歡」為導向的內容製作策略,大約是電影主創們如今最關心的問題。 沒有想到的是,我居然在一部貌不驚人的動畫片的放映現場,依稀看到了最符合「合家歡」定義的畫面——自始至終,我都能清晰地聽到身邊來自各年齡段的笑聲;而我自己,也不像十年前陪著我那正值學齡的女兒看電影那樣三心二意。記憶中,上一部「合家歡」我沒捨得看手機的電影,還得追溯到《瘋狂動物城》。 這部動畫片是《浪浪山小妖怪》。 說《浪浪山小妖怪》「貌不驚人」,是因為如今在大銀幕上放映類似的二維動畫片並不多見——它顯然並不是那種視覺屬性特別銳利的作品。景物是水墨的,人物是國漫的,整體畫風在兩者的交融與彌合上下了不少功夫,走的是一條在古與今、中與西、風格化與大眾化之間的平衡之道。 展現在觀眾眼前的,是復古的筆觸(不妨看看勾勒小豬妖臉上那幾根毛的國畫手勢),是乾淨的色調。它不炫不酷不新潮,更不是那種每一個特效都能讓你看出花了多少錢的作品。大多數時候,當我那早就習慣於三維的眼睛,看到這些輕的,柔的,緩的,鈍的——因而別具格調的線條時,會暗暗驚訝於編導的自信:在這樣一個時代裡,他們仍然相信視覺的返璞歸真,並且相信一個故事的魅力,首先來自故事本身。 小妖怪並非從天而降。 兩年前,八集動畫短片「中國奇譚」上線的時候,我曾經看過,但留下最深記憶的是其中脫胎於《陽羨鵝籠》的《鵝鵝鵝》,對當時成為小爆款的《小妖怪的夏天》,只有個大概的印象。如今回過頭重看,20分鐘的《小妖怪的夏天》,給大電影的情節框架和人物塑形提供了一個借勢而上的緩坡,但上坡之後的成品是一個嶄新的、更適合大銀幕呈現的故事。這個過程不可能沒有擴大市場容量、覆蓋全年齡段的考量——但好在,看到最後,我還是可以確定,大銀幕上的小妖怪,還保留著「那個夏天」的精神內核。 二 《小妖怪的夏天》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從小豬妖的視角,將《西遊記》的攔截取經/吃唐僧肉,變形成了一個職場菜鳥連一口湯都很難分到的S+大項目。小豬妖是好不容易擠進「浪浪山大王洞」體制內的打工人,但同時又總是抱有疏離而清醒的旁觀者心態,對浪浪山心猿意馬,總是問自己「是不是該出去闖一闖」,同時又對那個「大項目」的終極意義懷著淡淡的疑慮。 短片結尾處,自始至終沒露過正臉的取經隊伍的影子從「躺平」的小豬妖身邊掃蕩而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明察秋毫,給小妖留了一條性命,也給這個故事留下了寬闊的空間。 大電影該怎麼把這個故事續下去?編導選擇從兩個方向發力。首先,讓現實的部分更現實。小豬妖的出走不是為了「詩和遠方」,而是在遭到職場甩鍋之後的絕地反彈,如此逼真的現實感,是讓「合家歡」的買單者——在職場上嘗盡酸甜苦辣的爸爸媽媽——產生共情的第一步。 究竟如何「絕地反彈」?小豬妖用的是逆向思維。既然吃不到唐僧肉,那就自己招募人馬搭一個草臺班子,自組取經隊伍上西天。到了這一步,就牽涉編導選擇的第二個方向:讓《西遊》的部分更「西遊」。從《西遊記》的文本富礦裡,挖掘出撐起整部《浪浪山小妖怪》的高潮戲碼:原著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設小雷音,四眾皆遭大厄難」。 於是,假取經人趕在真取經人之前,走進了假雷音寺,揭開一場攻防轉換的遊戲——老實說,看到這一幕時,我終於對這個故事的完成度,放下心來。在西遊宇宙裡,這是原著重頭戲的巧妙延伸;在職場上,這是力量懸殊的、「低仿」與「高仿」項目的遭遇戰;在電影院裡,這是最可能引發「合家歡」觀眾們小聲討論的辯證法: 「哪個真,哪個假?為何真,為何假?何為真,何為假?」 三 這就是合家歡電影最要緊的特質:讓全家人在一個好故事裡各取所需。同一片山,同一片水,不同的年齡看到不同的景深。小朋友看得見熱鬧,大朋友看得出門道。看完電影,我在網上刷到一句大朋友的話:又在電影院泣不成聲,被小朋友看到好丟人。 我可以猜想大朋友會在哪裡泣不成聲。 是小豬妖用身體上的鬃毛狠命擦鍋,卻被大王一句話追殺的瞬間嗎?是被草臺班子甲方逼出無數廢稿,又不得不為一袋米折腰的乙方公雞畫師嗎?是話癆黃鼠狼被剝奪了話癆的權力,只能窩窩囊囊地扮演僅有兩句臺詞的沙僧嗎?是一路上都捨不得體制內身份,執念於功利主義的蛤蟆精,在最後一刻做出了相反的選擇嗎?還是那頭又抑鬱又社恐,直到懸崖邊上才把「齊天大聖」說對的大猩猩?又或者,是小妖怪回家探親,看望一心惦記著他喝不喝水的母親,以及躺在病床上也要傳授成功秘笈的父親? 故事與受眾建立的情感聯結,往往就是在這些不經意的「破防」瞬間——你以為是陪孩子娛樂,實際上是孩子陪伴你重溫人生中那些辛酸的、艱難的甚或尷尬的時刻。你臉上掛著一抹笑,在黑暗的影院裡拭去心裡的一滴淚。 四 還有不少經得起反芻的細節,都表達得簡潔而巧妙。比方說,儘管與小雷音寺的高仿大廠相比只能算低仿項目,可是與他們自身的起點相比,小豬妖搭建的草臺班子還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充滿喜劇感的進步。 饒有意味的是,這個團隊「仿製水平」的進階,首先是通過「說書人」對「取經人」故事的傳播來促成的。也就是說,那一支欽定神授的精英隊伍的形象,通過「故事」的媒介,經過層層轉述,為這個「草臺班子」提供了虛構的模板。 最終是什麼,給這些「無名之輩」放下名利、捨生忘死的勇氣?是什麼給了他們不惜「打回原形」也要「立地成佛」的責任感?並不是真實呈現在眼前的榜樣,也不是現實本身,而是一個好故事的感召力,是所到之處其他小妖的膜拜,是父老鄉親的信任與希望,是「童男童女」渴望得到拯救的眼睛。 你本不是英雄,如果大家都認定你是,你就可以是,也必須是。 因此,在《哪吒》裡被重點渲染的主題「我命由我不由天」,其實也潛伏在《浪浪山小妖怪》的血液中。但無論是逆天改命的信心構建,還是逐漸代入英雄形象的過程,都被表達得更柔軟,更羞澀,更卑微,也更溫暖——對於所謂「英雄」與「成功」的定義,也處理得更寬厚更深邃。這一點與這部片子的總體畫風,與那些氤氳在浪浪山的水墨氣韻,閃爍在小雷音寺的絢爛光環,都是高度一致的。 五 故事行將結尾之際,我一直在猜想,正牌取經隊伍的形象,究竟會不會出現在鏡頭中?抑或是會像《中國奇譚·小妖怪的夏天》那樣,只給他們一個曖昧不明的輪廓?出現與不出現,在故事基調上會有微妙的差異:前者明亮,後者多少會籠上一層或淺灰或暗黑的色調。它關乎一個隱匿在文本中的問題:無名之輩們的殊死搏鬥,是不是僅僅為了成全如來佛私人訂製的精英表演? 我無意在本文揭開這個懸念,它適合在你走進影院以後自己來體會。我只想說,《浪浪山小妖怪》最終選擇了一個聰明的方式,既保留了「正牌軍」的神秘感與兩重性,也給高視角的孫悟空賦予了悲憫之心與共情之力。這一點不僅與《小妖怪的夏天》一脈相承,而且戳中了從五歲到50歲的中國人的精神共同體。 真正的得道成佛,是用無名而凡俗的身軀,成就非凡的英雄壯舉——哪怕只存乎想像——這是兩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編導力圖傳遞給觀眾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找到了合家歡電影的最大公約數:好電影是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者為作家、翻譯家,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今年北京高招本科錄取結束後,一些考生因為服從調劑等原因沒能被心儀的專業錄取,便開始考慮進入大學後再轉至其他專業學習。那麼,現在大學轉專業容易嗎?有需求的學生應該怎樣做準備?如願轉專業後可能面臨什麼樣的挑戰?轉專業的做法究竟值不值得提倡呢? 問題1 大學專業可以隨便轉嗎? 高校轉專業政策正陸續放寬 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 呂朝偉 本科錄取塵埃落定,考生即將踏入憧憬已久的大學校園。然而每年此時,總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長對錄取的專業不滿意。近年來,各高校陸續放寬了轉專業政策,為學生提供二次選擇的機會。然而轉專業並非萬能鑰匙,是否真的需要轉專業、如何轉專業以及潛在風險都需要科學認知和理性評估。 近年來,為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越來越多的高校放寬了轉專業限制。但是,各高校轉專業的具體政策差異顯著,極少數高校可以實現「自由轉出轉入」,部分高校實行「轉出無門檻、轉入有考核」,也有不少高校只允許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申請轉專業並設置轉入考核。具體政策可在各高校教務網站查詢。以北京科技大學為例,作為國內最早實施轉專業零門檻的「雙一流」高校之一,北科大一直執行很寬鬆的轉專業政策,除特殊約定的招生類型外,學校對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學習成績排名無要求、轉出人數無限制;接收專業不超過招生人數的一定比例則無條件接收。如果某個熱門專業申請轉入人數過多,則由相關學院制定方案進行考核選拔,整體成功率約為80%。 各高校轉專業成功率因政策差異和專業冷熱各不相同,要提高轉專業成功率,需要學生提前準備、按照學校流程提出申請、參加選拔。無論高校是否實行「轉出無門檻」政策,優秀的成績都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更容易獲得新專業所在學院的青睞。所以,無論是否已經決定要轉專業,都要把握學習機會,投入時間、精力學好原專業的課程。在轉專業前,學生要結合自身興趣、能力、成績排名、未來規劃,對照目標專業的具體要求,如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就業方向等,進行可行性分析,做出合理決策,避免盲目「隨大流」、追逐熱門。各高校轉專業的時間節點也有所不同,學生需要關注相關通知、按照要求準備申請材料。此外,一些新專業會設置考核環節,學生還要做好筆試、面試的準備工作。總之,學生要想提高轉專業的成功率,在掌握政策的同時,還要以學業為本,對目標專業進行理性評估,並進行充分準備。 問題2 轉專業需要做什麼準備? 合理確定目標 積累卓越實力 北京郵電大學宣傳部 舒文瓊 隨著高水平本科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人才培養理念深刻轉型,高校寬鬆多元的轉專業政策漸成新趨勢。轉專業機會窗口以更個性化、人性化的方式持續拓展,不僅為學生彌補高考志願遺憾打開了一扇窗,更賦予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為學生個性化成長成才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當前,多數高校通過「三增一降」的方式給予學生更大的專業自主權——增加轉專業申請次數、延長申請時間窗口、擴大轉入專業範圍以及降低申請轉出門檻,打造更加靈活多元、分層分類的轉專業體系。一方面,突破了申請轉專業的年級、次數和專業限制,大一、大二年級(個別高校延長至大三)均有機會申請,允許跨院系、跨大類、跨專業申請,轉出政策更加寬鬆。另一方面,允許學生根據能力興趣分層、分批申請,橫向打造了拔尖人才培養特區、試驗班等個性化項目,縱向打通了降級轉專業、零門檻轉出等政策通道,實現了更大規模、更廣覆蓋、更高滿意度的因材施教,提升了人才分類和個性化發展成效。 然而,「零門檻申請」並不意味著「無條件轉入」。事實上,轉入標準依舊嚴格、競爭相當激烈。為了提高轉專業成功率,學生必須在專業基礎、實踐能力、生涯規劃這三方面力爭上遊。首先,堅持將國家戰略需要、產業前沿需求和個人興趣優勢相結合,合理確定目標轉入專業。其次,提前研究接收政策,在專業成績、競賽實踐、集體活動等方面「穩紮穩打」,積累卓越的學習能力、實力與潛力。最後,科學評估專業課程難度、對能力素養的要求等,制定細緻的學習計劃,這樣才能縮短轉專業後的適應期,持續激發學習興趣與動能。 當前,教育數位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深刻重塑面向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形態,傳統學科專業不斷更新,跨學科聯合培養項目、輔修和微專業等創新項目持續推廣,學科專業布局全面優化,更加個性化的知識學習模式成為新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可以把握教育數位化發展機遇,不斷增強學習自驅力,探索多元個性化成長的新路徑。 問題3 轉入新專業後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再選擇」機會與壓力並存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務處處長 孫忠娟 對學生而言,轉專業雖然提供了專業學習「再選擇」與「再賦能」的機會,有助於提升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然而,轉專業後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會為本科學習帶來諸多挑戰。 首先,轉入新專業後,學生將會按照新的培養方案修讀課程。如果專業跨度大、新舊培養方案差異明顯,學生需要在完成本學期課程學習的同時,補修新專業的前期課程。比如,新專業對數學能力培養有較高要求,學生轉入後需要補修微積分、數學分析等課程,可能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 其次,績點排名可能優勢不再。在專業發生變化後,由於不同專業課程評分標準存在差異,學生的績點排名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有可能影響保研、獎學金評定等方面。同時,在轉專業過程中,學生也會面臨學分轉換認定的「損耗」問題。例如,原專業已取得的必修課學分可能僅被新專業認定為選修課學分,學生還需重新修讀新專業的課程。 第三,新環境有新的挑戰。轉入班級的學生經過大一入學軍訓、班級破冰、集體活動等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班級凝聚力,而轉專業學生可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融入新集體。同時,由於培養目標與學科特質不同,新專業的學習氛圍可能也不一樣,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產生心理負擔。 最後,可能面臨專業濾鏡「黯然失色」的挑戰,即轉入前是幻想,轉入後是失望。轉入新專業後,學生往往期待在新領域中實現自我價值。然而,現實可能與幻想存在差距,課程壓力、學習節奏、專業適應等問題接踵而至,使得原本的期待逐漸被現實的挑戰所取代。當興趣撞上現實,不少學生可能會陷入「轉錯了」的自我內耗。 如果學生想學習本專業以外的內容,在轉專業之外有沒有其他選擇呢?答案是肯定的。實際上,不少高校都提供了輔修學位、微專業等多元化培養項目。這些項目能夠幫助學生在原有領域中找到新的發展方向。比如,輔修通常要求修滿20到30學分,課程壓力小於轉專業。學生畢業時,如完成輔修專業課程並達到學位條件的,會同時獲得主修和輔修學位。當前,部分高校已推出了微專業課程,以模塊化課程形式滿足學生專項能力的提升需求。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ESG投資與管理」微專業為例:學制1年,核心課程包括ESG理論、評價評級、投資實踐等,旨在培養學生從事ESG投資與管理工作的知識、能力和素養。 此外,還可以考慮交換生項目。交換生項目像是一座「跨專業橋梁」,學生可以利用海外高校的課程資源,接觸原本計劃轉入的專業領域。不同於暑期課程的短期接觸,交換生項目通常要求學生在境外高校學習一學期或一學年,同時所獲學分可依據成績單進行轉換。這段經歷有助於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課程和教學資源,填補知識空白,還能為後續的職業規劃或深造提供更多專業選擇。 綜合來看,轉專業是一個機會與挑戰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的過程,學生需要充分了解相關政策和要求,做好努力拼搏的心理準備。 現身說法 決心與行動力缺一不可 大一學生 張旭 2024年9月,命運的指針輕輕一轉,我以一分之差與心心念念的計算機專業失之交臂。在夢想火種的驅使下,我決定踏上轉專業的徵程。半年後,我以專業排名前8%的優異成績,成功從電子信息大類轉入計算機大類,開啟了新的學習生涯。於我而言,這段旅程不僅是知識積累、能力提升的過程,更是我在思想和學習上的一次深刻蛻變。 剛進大學時,面對與目標專業的差距,我沒有氣餒,而是開始認真觀察和思考轉專業的必要性。我深知,轉專業不能一時衝動,更不能盲目跟風,必須深入剖析興趣優勢,判斷目標專業是否與個人發展規劃相契合。為此,我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培養方案、就業前景等信息,主動向學長學姐請教專業課學習難度和專業感悟。經過深思熟慮,我更加堅定了轉專業的決心。 明確目標後,我第一時間向輔導員諮詢轉專業政策,包括轉入成績要求、轉專業時間節點以及考核形式等。一般來說,轉專業會進行2至3輪考核,轉入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專業時,還會有機試考查編程能力。從學長學姐那裡,我得知紮實的數理基礎和對轉入專業相關基礎知識的了解在工科轉專業競爭中至關重要,也是轉專業考查的重要指標,同時,面試時也會重點考查學生的英語水平。於是,我給自己定下目標,在原專業的學習中,力爭取得優異的成績排名,增加轉專業申請的籌碼。在日常學習中,我始終保持高度專注、全力以赴,平時和期末考試都取得了理想成績。通過不懈努力,我的成績在原專業中名列前茅,順利達到了轉專業的基本要求。 筆試和面試是轉專業路上的關鍵環節,為了順利通關,我做了充分準備。在筆試方面,我仔細研究了目標專業的考試大綱,明確了考試範圍和重點內容。由於計算機專業對數學和編程能力要求較高,我便針對這兩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我重新複習了數學分析、線性代數等數學課程,通過大量練習題鞏固知識點,提升解題能力。我還利用閒暇時間,通過不斷練習編程題目來學習算法,提高編程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在面試準備階段,我精心準備了英語自我介紹和常見問題回答,並複習了計算機組成等基礎知識和大模型、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相關內容,重點闡述了自己對計算機專業的濃厚興趣、相關知識儲備和未來學習計劃,並模擬了多次面試場景,不斷優化表達,增強自信。 終於,在轉專業選拔的考場上,我憑藉紮實的知識儲備和充分的心理準備,順利通過了筆試和面試。當收到轉專業成功的通知時,喜悅與自豪湧上心頭,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報。如今,我已經在新專業中開啟了新的學習生活,不僅學到了更多前沿的專業知識,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轉專業讓我對大學生活更加充滿信心,我相信,只要有夢想,並為之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在熱愛的領域綻放光彩。 思考與建議 本科階段重在提升能力素養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鐵錚 選擇原本就是件難事,本科階段轉不轉專業更是如此。學生和家長要從長遠視角看待專業,進入大學後利用各類途徑深入了解專業學什麼、未來做什麼、所在學校專業的優勢和特色,再作出是否要轉專業的決定。 專業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一般而言,某個專業報考的人多,錄取分數就高。如果是因為高考分數不夠而未能跨入心儀專業的門檻,入學後可以考慮再為自己爭取一次讀此專業的機會。如果學生填報志願時是由父母、老師、他人代勞的,入校後想自己做主了,試試轉專業未嘗不可。如果學生填報志願時是一種考慮,錄取之後想法又變了,雖然可以理解,但如此搖擺不定,在決定是否要轉的問題上更應該慎重。萬一轉了之後想法又變了呢? 當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年輕人來說,愛好發生轉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按照所在高校的現行政策和流程轉到感興趣的專業當然是好事。不過,本科階段只是人生中一個很短的階段,大學更多的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專業培養只是其中一部分。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哪個專業都有優秀畢業生。一般而言,高校目前設置的專業都是經過論證的,其培養目標大多符合社會需要。至於讀大學這幾年會不會變化、會如何變化,是很難預測和判斷的。 有人會說,不同的專業就業出路不同。這更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社會發展這麼快,誰能保證現在的所謂熱門專業四年、六年之後還會熱?國家建設需要優秀人才,不論學哪個專業,學生都應該好好學、認真學。 學習要靠興趣。實在沒有興趣,肯定是學不好的。面對不喜歡的專業怎麼辦?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要積極調整心態,儘量用理智戰勝感情。隨著學習的深入,對專業的了解,許多學生都會慢慢喜歡或者適應所學專業的。參加社團活動、實習等實踐,也能增進對專業的理解和興趣。 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真的是學不下去,除了在本科階段轉專業外,改變的路徑還有很多。一是可以邊學習本專業,邊學習心儀的專業。其路徑既可以自學,又可藉助學校開設的二學位課程等。專業和專業之間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但真正學起來,也並非都是天壤之別。二是邊學習本專業、邊備考心儀專業的研究生。不過無論走哪條路,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吃這點苦也是值得的。我本人就是本科畢業四年後,考入新聞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從而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願。 在許多學校,轉專業並非高不可攀。靈活寬鬆的轉專業政策背後,並非鼓勵所有學生盲目追求熱門,而是為了留出更多持續探索和發展自我的空間,讓學生找準興趣結合點,從而提升專業學習與生涯發展的匹配度。學生確有實力,無論轉哪個專業,都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在這種情況下,嘗試一下轉專業未嘗不可。但不同的專業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一定要充分考量自己是否符合這些要求。 說到底,在大學本科階段學到的不僅僅是某一專業的具體知識或技能,而且是素養能力的整體提升以及視野的開闊、思維的訓練。因此,從人的成長成熟成才角度而言,是否接受了高等教育是一個指標,而在本科階段學習的是哪個專業產生的影響則並非特別重要。 不管是學哪個專業,都要努力,都要認真,都要繼續拿出當年高考的勁兒來。和高考前的學習相比,大學的學習自主性更強,環境更加寬鬆,適合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能否充分利用好大學四年的光陰,在某種意義上說,比轉專業更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9684
84
2025-11-03 17:57
75368
83
2025-11-03 17:57
68719
74
2025-11-03 17:57
53612
15
2025-11-03 17:57
41967
94
2025-11-03 17:57
98217
87
2025-11-03 17:57
46597
73
2025-11-03 17:57
64827
98
2025-11-03 17:57
51436
72
2025-11-03 17:57
91874
47
2025-11-03 17:57
82934
78
2025-11-03 17:57
46532
25
2025-11-03 17:57
71286
92
2025-11-03 17:57
13867
21
2025-11-03 17:57
93485
58
2025-11-03 17:57
29415
85
2025-11-03 17:57
52986
63
2025-11-03 17:57
71546
86
2025-11-03 17:57
65918
68
2025-11-03 17:57
46582
68
2025-11-03 17:57
89317
17
2025-11-03 17:57
19647
28
2025-11-03 17:57
84756
62
2025-11-03 17:57
65173
67
2025-11-03 17:57
57283
74
2025-11-03 17:57
75812
65
2025-11-03 17:57
93861
12
2025-11-03 17:57
26145
35
2025-11-03 17:57
85974
29
2025-11-03 17:57
58624
23
2025-11-03 17:57
31269
61
2025-11-03 17:57
18524
95
2025-11-03 17:57
41926
14
2025-11-03 17:57
94861
12
2025-11-03 17:57
67492
16
2025-11-03 17:57
93857
81
2025-11-03 17:57
72831
68
2025-11-03 17:57
51736
82
2025-11-03 17:57
91653
38
2025-11-03 17:57
41937
65
2025-11-03 17:57
37845
51
2025-11-03 17:57
63841
93
2025-11-03 17:57
63428
75
2025-11-03 17:57
57418
56
2025-11-03 17:57
98576
59
2025-11-03 17:57
94823
39
2025-11-03 17:57
95287
34
2025-11-03 17:57
79284
38
2025-11-03 17:57
51372
17
2025-11-03 17:57
76548
74
2025-11-03 17:57
89214
37
2025-11-03 17:57
72563
68
2025-11-03 17:57
39418
35
2025-11-03 17:57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夜月视频直播 |
| 伊人直播网站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妲己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杏仁直播 | 暖暖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花瓣直播 | 河豚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蝴蝶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魅影视频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绿茵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月夜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迷笛直播 | |
| 蜘蛛直播 | 黄瓜直播 |
| 蜘蛛直播 | |
| 雨燕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荔枝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夜月视频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