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電 國新辦8月7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政策有關情況。很多家長都關心實施「免費」政策後,幼兒園質量如何保障?教育部財務司司長劉玉光在會上進行了回應。 劉玉光介紹,據統計,2024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經是92%,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今年6月1日,《學前教育法》正式頒布實施,標誌著學前教育進入「有專門法可依」的新階段,為廣大適齡幼兒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根據《學前教育法》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要求,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將持續從五個方面發力,進一步推動各地規範辦園行為、提升辦園質量。 一是健全協調機制。明確部門分工,結合地方實際完善工作機制,形成支持當地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合力。 二是規範辦園行為。國家對幼兒園教職工的資質和配備、經費投入、收費行為、安全防護、衛生保健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將推動各地各幼兒園結合實際細化制度措施,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入口關」;嚴格規範日常辦園行為,守好「安全關」。 三是提高保教質量。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實施保育教育活動,深化幼兒園教育教研改革,落實好以遊戲為基礎的豐富的教育環境,激發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的內驅力,促進孩子們在遊戲和生活中快樂成長。 四是壓實監管責任。強化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嚴格源頭監管,嚴格把握幼兒園設立條件,加強幼兒園辦學資質審核;加強過程監管,通過動態監管、信息備案、公開公示的方式,守牢規範辦園的底線和師生安全的紅線。 五是強化督導評估。推進國家層面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認定工作,優化督導評估程序,加大督導力度,推動學前教育從「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邁進。
接觸患者物品就會感染、康復了也會疼一輩子……這些有關基孔肯雅熱的傳言可信嗎 近期,我國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並引發本地傳播,社會高度關注。與病毒一同傳播的,還有各種網絡傳言:接觸患者物品就會「中招」、O型血人最易感染、吃大蒜等民間土方可有效預防、康復了也會疼一輩子……這些流言誤導公眾,引發不必要的恐慌。為幫助大家正確認識基孔肯雅熱,科技日報記者日前採訪了相關專家。 日常接觸患者物品無風險 「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天津市南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桐柏說。 他介紹,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後,短時間內便會形成病毒血症,病毒血症狀態可持續12天。伊蚊叮咬處於病毒血症期的患者後,基孔肯雅病毒會在蚊體內繁殖2天至10天,此蚊再叮咬健康的人就可能傳播病毒。患者發病一周內血液中病毒載量最高,需特別注意防蚊。 不過,基孔肯雅病毒在人體外存活能力有限,更無法通過完整皮膚屏障進入人體。徐桐柏說,在握手、擁抱、共用物品等日常人際接觸中,該病毒難以保持活性,也無法通過飛沫傳播。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完全不必擔心因接觸基孔肯雅熱患者的生活用品而被傳染。」徐桐柏建議,與其過度擔心人際傳播,不如把防護重點放在防蚊滅蚊上,這才是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有效方法。 血型非決定感染的關鍵因素 「雖然有極個別小規模調查顯示,O型血人群可能相對更易感染,但該結論尚未得到充分驗證,仍需更大樣本量的研究進一步確認。」徐桐柏說。 研究顯示,蚊子主要依靠人體釋放的二氧化碳濃度確定叮咬目標,而非血型。 新陳代謝旺盛的人群,包括兒童、運動中的青壯年等因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成為蚊子首要攻擊目標。老年人新陳代謝較慢,被叮咬概率相對低。孕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比普通人高,這是「準媽媽」更易被叮咬的原因。 徐桐柏說:「決定基孔肯雅病毒感染風險的關鍵因素主要有3個:所處環境的蚊子密度、個人生活習慣和新陳代謝速率。血型並非決定因素。」 民間土方難以有效預防 對於「吃大蒜驅蚊」這一民間土方,徐桐柏認為,進入人體消化道的大蒜會被迅速分解,生成多種硫化物。這些硫化物中的一部分被排出體外,形成人們熟知的「大蒜味」。不過,這些代謝產物的濃度極低,並沒有驅蚊作用,難以有效預防感染。 「此外,百姓常用的塗抹風油精和花露水等方法有一定驅蚊效果,但持續時間較短,且驅蚊範圍有限。在伊蚊密度較高的環境中,它們難以形成有效防護屏障。」徐桐柏進一步說,部分花露水、風油精產品中驅蚊成分濃度較低,無法長時間抵禦伊蚊。 徐桐柏建議,如果想有效預防基孔肯雅熱,應選用正規、經過認證的驅蚊產品,如含有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驅蚊劑。外出時,穿長袖和長褲,在衣服上塗抹氯菊酯。「同時,安裝紗窗、紗門,使用蚊帳,清理室內外積水,這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他補充道。 康復後疼痛症狀會改善 針對「康復了也會疼一輩子」的傳言,徐桐柏說,基孔肯雅熱通常具有自限性,大多數患者症狀較輕且可自愈,會在1周到2周內康復。 從疾病康復機理來看,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後,免疫系統會啟動免疫反應以清除病毒。在多數情況下,人體免疫系統能夠有效清除病毒,使身體恢復正常。 徐桐柏解釋,部分患者康復後遺留關節疼痛等症狀,可能與其自身免疫系統在清除病毒過程中對關節等組織造成一定損傷且這種損傷恢復相對緩慢有關。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和身體機能恢復,這些症狀會逐漸改善。」徐桐柏說,在康復過程中,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遵醫囑進行康復訓練、注意休息和營養補充。這些措施有助於患者身體恢復,減輕不適症狀,降低長期疼痛的可能性。 本報記者 陳 曦 來源:科技日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5634
72
2025-11-02 12:49
62541
34
2025-11-02 12:49
85369
86
2025-11-02 12:49
67298
23
2025-11-02 12:49
59268
82
2025-11-02 12:49
54682
39
2025-11-02 12:49
86425
39
2025-11-02 12:49
67348
23
2025-11-02 12:49
78561
54
2025-11-02 12:49
26853
23
2025-11-02 12:49
69514
34
2025-11-02 12:49
27435
56
2025-11-02 12:49
38956
48
2025-11-02 12:49
31264
91
2025-11-02 12:49
73264
18
2025-11-02 12:49
68271
65
2025-11-02 12:49
43259
13
2025-11-02 12:49
57492
68
2025-11-02 12:49
42518
28
2025-11-02 12:49
71635
63
2025-11-02 12:49
32485
46
2025-11-02 12:49
58726
78
2025-11-02 12:49
87216
41
2025-11-02 12:49
64512
47
2025-11-02 12:49
73891
41
2025-11-02 12:49
29584
45
2025-11-02 12:49
26954
71
2025-11-02 12:49
82391
25
2025-11-02 12:49
45176
51
2025-11-02 12:49
32786
48
2025-11-02 12:49
15627
62
2025-11-02 12:49
32785
12
2025-11-02 12:49
64172
64
2025-11-02 12:49
52786
82
2025-11-02 12:49
36415
31
2025-11-02 12:49
19628
53
2025-11-02 12:49
73568
19
2025-11-02 12:49
36851
72
2025-11-02 12:49
54689
25
2025-11-02 12:49
98312
24
2025-11-02 12:49
53971
63
2025-11-02 12:49
69843
61
2025-11-02 12:49
24167
98
2025-11-02 12:49
96837
57
2025-11-02 12:49
76249
49
2025-11-02 12:49
84735
87
2025-11-02 12:49
24167
29
2025-11-02 12:49
17652
13
2025-11-02 12:49
23587
26
2025-11-02 12:49
85312
86
2025-11-02 12:49
13265
98
2025-11-02 12:49
43865
15
2025-11-02 12:49
41736
96
2025-11-02 12:49
| 优直播 | 绿茵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苹果直播 | 五楼直播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 莲花直播 | 深夜直播 |
| 嗨球直播 |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小白兔直播 |
| 蜜唇直播app | |
| 橘子直播 | 九球直播 |
| 海棠直播 | |
| 密桃直播 | 九球直播 |
| 樱桃直播 | |
| 优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黑白直播体育 | |
| 贵妃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月神直播 | tvn直播 |
| 仙凡直播 | |
| 趣播 | 黑白直播 |
| 月神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