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於8月13日至8月19日舉行,在此期間,「最美的書」通過展覽、講座、頒獎典禮等一系列活動,為廣大書籍設計師和讀者帶來豐富體驗。2024年中國「最美的書」頒獎儀式舉行8月11日至8月24日,2023—2024年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展於上海外文書店3樓中外藝嘉文化空間向公眾開放。展覽集中展示2023至2024年度獲獎作品,如《何物》《語詞中的歷史與風景——中國新詩的基本問題》《西影的名字叫西影》等。值得一提的是,《何物》獲得2025年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書中匯集了精細的器物繪畫,每幅畫作都配以簡短的文字書寫所思所感,共同揭示了器物背後的歷史、文化和個人記憶。獲獎評語寫道:「《何物》在設計理念、裝幀形式與色彩運用上均呈現出低調優雅的極簡美學,與其內頁展示的水墨畫作達成了氣質上的高度統一。」8月13日下午5點,2024年中國「最美的書」證書頒發儀式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證書頒發儀式。阮佳雯 攝儀式上,《何物》的書籍設計師趙清感慨:「17年前是我第一次參評中國『最美的書』,17年間我有40本書來到萊比錫參與評選,屢戰屢敗。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在我六十歲本命這一年,第四十一本參選的書——《何物》,題材、概念、運氣齊聚,成功入選2025年世界『最美的書』。」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文化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姜逸青表示,「未來的裝幀藝術或將在可持續材料、跨媒介敘事與人機共生中繼續進化,但它的核心使命卻永遠不改變,即建構屬於當下與未來的、值得永遠傳承的書籍。」張志偉書籍設計藝術展亮相千彩書坊8月12日下午,配合2025上海書展,中國最美的書設計師系列展第四回「書語·書境——張志偉書籍設計藝術展」於千彩書坊常德藝廊開幕。展覽由中國最美的書評委會、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委會聯合主辦,集中呈現張志偉38年設計生涯的30餘件書籍代表作及20幅海報作品。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張志偉出生於1965年,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委會主任,書籍設計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2004年獲得世界「最美的書」金獎,是中國第一位獲得該榮譽的書籍設計師。展覽展出張志偉的多部代表作品,包括2004年世界「最美的書」金獎作品《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等,以及近期設計的藝術畫冊和部分文學、藝術、科技類設計作品。張志偉表示,「設計形式要與內容緊密結合,對讀者而言,書是完整的閱讀整體。書籍設計是內容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內容的闡釋者。」 《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 《漢藏交融——金銅佛像集萃》 《中國民間剪紙集成 蔚縣卷》開幕式上,張志偉將書籍設計喻為「理性與感性的共舞」:「書籍設計是理性梳理書籍信息,讓形式和內容完美融合的過程。書籍設計不僅要注重感性,更要有設計者注入信息設計理念之後所呈現的理性之美、邏輯之美和秩序之美。」張志偉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最美的書」評選應當注重回歸「書卷氣」,「兼顧前衛創新的同時,回歸閱讀功能,傳遞信息與知識,讓讀者靜心閱讀。」他強調,「儘管每個設計師都希望能創作出顛覆性的突破,但這是不易得的。所以不要過分糾結於前衛性,書籍設計本質是『書』的延伸。」當下,數字媒體技術的興起,對實體書籍設計不可避免地產生衝擊,張志偉表示,「情緒價值是實體書行業值得關注的藍海。」他以獲評2023年「最美的書」的作品《吸呼》為例,解釋道:「全書只有『吸呼』兩個字反覆重複,隨著翻書的過程,讀者能在閱讀時調整呼吸,在煩躁中靜下來。這是身體與書籍的交流,就是情緒價值的體現。」
以前只聽說過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銜接班,沒想到考上大學了也要上高中大學銜接班,這樣的「提前起跑」究竟有無必要?(8月11日《南京日報》) 高考結束後的暑假,本應是學子們卸下重擔、調整身心的寶貴時光。然而,近年來「高大銜接班」悄然興起,不少準大學生還未踏入大學校門,就已提前投身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等課程的學習。這種所謂的「提前起跑」教育,看似未雨綢繆,實則違背教育規律,不僅無助於真正提升學習能力,反而可能適得其反,純屬畫蛇添足。 從學習規律來看,「高大銜接班」的教學效果堪憂。高中與大學的知識體系、教學方法存在顯著差異,大學教育的核心是培養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讓學生在假期裡繼續被動接受填鴨式教學。脫離了大學課堂的系統鋪墊和學術氛圍,僅憑短期突擊很難真正掌握知識精髓。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囫圇吞棗的學習可能會讓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反而為大學學習埋下隱患。 深究「高大銜接班」盛行的根源,不難發現,其背後是教育焦慮的延續和商業利益的驅動。從幼升小到初升高,銜接班的影子無處不在,這種依靠搶跑提高學習成績的應試焦慮,在高考後自然延伸到「高大銜接」階段。商家正是抓住了家長和學生「怕落後」的心理,將正常的教育過度包裝成「生死攸關的起跑線」,進一步加劇了家長和學生的恐慌心理,從中牟取暴利。 事實上,大學有著完善的新生培養體系,多數高校會通過入學教育、基礎課程分層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平穩過渡,完全無須依賴校外銜接班。家長和學生更應明白,人生本無起跑線,而人生的高度從不只看起跑速度,更在于堅持——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保持對知識的渴望,而非被教育、考研、就業等焦慮裹挾著盲目超前。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與其讓準大學生在暑假裡為意義不明的銜接班焦慮奔波,不如讓他們多一些時間廣泛閱讀、培養興趣、鍛鍊身體等,還可以學習一些實用技能,如駕駛、烹飪、社交等能力,這或許比提前學幾章高數更有意義。(江德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3297
14
2025-11-02 19:56
87614
19
2025-11-02 19:56
74391
17
2025-11-02 19:56
81975
79
2025-11-02 19:56
73984
87
2025-11-02 19:56
52638
54
2025-11-02 19:56
23418
16
2025-11-02 19:56
61843
98
2025-11-02 19:56
13829
95
2025-11-02 19:56
68432
13
2025-11-02 19:56
29678
65
2025-11-02 19:56
68395
58
2025-11-02 19:56
63794
19
2025-11-02 19:56
75931
36
2025-11-02 19:56
25879
82
2025-11-02 19:56
89527
81
2025-11-02 19:56
91368
82
2025-11-02 19:56
42875
37
2025-11-02 19:56
47638
47
2025-11-02 19:56
75986
18
2025-11-02 19:56
43621
74
2025-11-02 19:56
94821
18
2025-11-02 19:56
24571
35
2025-11-02 19:56
38497
79
2025-11-02 19:56
71296
35
2025-11-02 19:56
81624
27
2025-11-02 19:56
65497
71
2025-11-02 19:56
26359
94
2025-11-02 19:56
84926
92
2025-11-02 19:56
86749
71
2025-11-02 19:56
15436
65
2025-11-02 19:56
43578
98
2025-11-02 19:56
24531
49
2025-11-02 19:56
52691
87
2025-11-02 19:56
12369
29
2025-11-02 19:56
67514
91
2025-11-02 19:56
51429
98
2025-11-02 19:56
59124
27
2025-11-02 19:56
74683
58
2025-11-02 19:56
68243
31
2025-11-02 19:56
39425
56
2025-11-02 19:56
82956
15
2025-11-02 19:56
91834
91
2025-11-02 19:56
76285
25
2025-11-02 19:56
49816
69
2025-11-02 19:56
21396
73
2025-11-02 19:56
41329
36
2025-11-02 19:56
72315
53
2025-11-02 19:56
23564
32
2025-11-02 19:56
73152
21
2025-11-02 19:56
83614
15
2025-11-02 19:56
42761
21
2025-11-02 19:56
56328
49
2025-11-02 19:56
| 咪咕直播 | 小猫直播 |
| 鲍鱼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百丽直播 |
| 嗨球直播 | |
| 樱桃直播 | 心跳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魅影视频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秀色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么么直播 |
| 杏仁直播 | |
| 六月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花蝴蝶app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鲍鱼直播 | 魅影直播 |
| 橙色直播 | |
| 莲花直播 | 橘子直播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五楼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 樱花直播nb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