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庫未來可能仍持續增加但穩定性減弱。 這項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本項研究的青藏高原多源觀測數據分布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濤研究員指出,過去幾十年來,氣候暖溼化總體上促進了高原土壤碳庫的累積。不過,隨著全球變暖、極端事件及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影響,未來高原土壤碳庫將如何發展變化,這一議題頗受關注。 研究團隊為此進行專項研究,他們在青藏高原開展系統的網格化土壤採樣,整合4170個土壤剖面調查數據和296組高原野外放牧試驗等多源觀測資料,融合土壤物理保護機制與根系激發效應等最新理論認知,構建出一個基於多源觀測約束的簡化土壤碳循環模型,克服基於野外增溫實驗結果開展預測的局限性,為更準確評估土壤碳庫動態變化提供新工具。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畢業生任帥介紹說,本項研究表明,在未來持續暖溼化下,高原土壤碳庫整體仍呈積累趨勢,但新增土壤碳中超過50%將以活性或非保護性碳的形式存在,這類碳組分對極端事件和過度放牧活動等幹擾高度敏感,這將顯著削弱高原碳庫穩定性。 本項研究的不同氣候變化和放牧情景下高原土壤碳庫變化示意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據研究團隊粗略估算,極端熱融事件將抵消一半以上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若延續歷史放牧管理模式,過度放牧引起的碳損失幾乎完全抵消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在實施草畜平衡管理政策的情境下,放牧仍造成土壤碳損失,但其負面影響將減弱。 汪濤表示,研究團隊基於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青藏高原亟須將放牧活動和多年凍土區域極端熱融事件對土壤碳庫的影響,納入新一代地球系統模式-社會經濟系統耦合模型中,為精準優化高寒生態系統碳庫穩定性、維繫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功能提供重要支撐。(完)
嘉興8月5日電(黃彥君)「快看,那裡有綠光!」連日來,高溫持續,暑氣正濃,一場浪漫的「螢火之約」在浙江山野間接力傳遞。 「小時候,河邊草叢裡總能看到螢火蟲,忽閃忽閃,時隱時現。」聽說當地姚莊鎮金星村有螢火蟲「回歸」後,生活在嘉興市嘉善縣的章瑜特意帶孩子前來「追光」。 對於「80後」章瑜而言,盛夏夜的江南鄉間,三五夥伴相約尋找螢火蟲是最浪漫的童年回憶。然而,隨著環境變化,這份「浪漫」曾一度遠去。 螢火蟲是一種生態指示物種,被稱作「會呼吸的生態指示器」。浙江氣候溫暖溼潤、河湖眾多,生態環境適宜螢火蟲棲息。但過去幾十年裡,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螢火蟲棲息環境發生變化,導致其一度在多地銷聲匿跡。 嘉善縣螢火蟲「回家」的契機始於2019年。彼時,由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兩區一縣組成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成立,多項生態修復工程同步啟動,為螢火蟲生長提供生態系統保障。 經過多年努力,該縣已陸續迎回4個種類的螢火蟲,且水生、陸生和半水生種類在當地皆有分布。其中,該縣擁有的水棲類螢火蟲種類已佔全世界種類的三分之一。 螢螢之火,象徵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希望之光」。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螢火蟲「用翅膀投票」故事在浙江各地不斷上演。 7月7日,浙江慶元縣五大堡西洋殿景區,螢火蟲宛若「星河」。胡新強 攝 前段時間,麗水九龍國家溼地公園(以下簡稱「九龍溼地」)螢火蟲大規模再現的消息在生態攝影圈不脛而走,林間小徑、湖畔草叢中,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溼地間飛舞,點點螢光如繁星墜落。 麗水與螢火蟲,亦歷經一場「重逢之約」。 2022年,麗水遭遇極端高溫乾旱,九龍溼地螢火蟲種群數量驟減,部分區域每百平方米僅剩一兩隻。為修復螢火蟲棲息地,該地於2023年臨時關閉賞螢區,對九龍溼地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 經歷「閉關」後,九龍溼地螢火蟲種群恢復情況良好,已於2024年重啟賞螢活動。2025年,該處還通過雲計算、物聯網等構建「智慧大腦」,對溼地生態進行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生態美景催熱一年一度「螢火經濟」,帶動周邊農家樂、住宿餐飲等業態增收。 如今,每至「螢火季」,九龍溼地附近的農家小院、露營基地總是「一房難求」。來自長三角各地的遊客在此遊玩、吃飯、聊天,等待夜幕降臨共赴「星河」。 「螢火蟲不會說謊!有螢火蟲的地方生態環境優越,剛好適合『吸氧』。」入夏以來,在湖州德清莫幹山風景區,鮑紅女經營的民宿也因螢火蟲而「出圈」。 2015年,鮑紅女在民宿附近的水杉林中發現了幾隻螢火蟲,產生了打造螢火蟲基地的想法。此後,她著手邀請專家調研、復育螢火蟲,耗時三年使水杉林中流螢成群,為莫幹山旅遊增添一張生態名片。 近兩年,在其努力下,該處螢火蟲生態探索、夏日螢火蟲夜集等文化活動相繼落地,螢火蟲基地每年遊客量超3萬人次,有效帶動周邊土特產銷售、村民就業增收。 來去之間,螢火蟲在浙江的棲息變遷,恰是該省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的一個縮影。點點螢火匯聚,生態之光照亮可持續發展之路,也讓「綠水青山」的饋贈惠及更多民眾。(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9253
14
2025-11-04 07:34
45736
71
2025-11-04 07:34
93527
86
2025-11-04 07:34
75263
98
2025-11-04 07:34
38296
89
2025-11-04 07:34
74638
84
2025-11-04 07:34
54217
39
2025-11-04 07:34
76243
48
2025-11-04 07:34
84295
23
2025-11-04 07:34
93758
64
2025-11-04 07:34
12357
37
2025-11-04 07:34
89471
35
2025-11-04 07:34
15426
56
2025-11-04 07:34
29815
91
2025-11-04 07:34
57926
89
2025-11-04 07:34
79318
86
2025-11-04 07:34
49523
37
2025-11-04 07:34
13498
21
2025-11-04 07:34
84752
73
2025-11-04 07:34
28416
84
2025-11-04 07:34
31567
96
2025-11-04 07:34
29681
76
2025-11-04 07:34
92684
15
2025-11-04 07:34
32685
35
2025-11-04 07:34
83517
53
2025-11-04 07:34
25913
52
2025-11-04 07:34
13287
31
2025-11-04 07:34
42936
38
2025-11-04 07:34
87931
53
2025-11-04 07:34
24571
62
2025-11-04 07:34
37891
76
2025-11-04 07:34
54316
59
2025-11-04 07:34
75829
92
2025-11-04 07:34
89175
34
2025-11-04 07:34
24369
38
2025-11-04 07:34
57921
73
2025-11-04 07:34
35647
75
2025-11-04 07:34
58796
62
2025-11-04 07:34
48291
61
2025-11-04 07:34
47256
13
2025-11-04 07:34
49817
64
2025-11-04 07:34
68139
86
2025-11-04 07:34
14925
68
2025-11-04 07:34
27194
59
2025-11-04 07:34
39165
97
2025-11-04 07:34
31697
47
2025-11-04 07:34
12386
64
2025-11-04 07:34
32459
64
2025-11-04 07:34
24163
36
2025-11-04 07:34
38147
56
2025-11-04 07:34
24785
65
2025-11-04 07:34
57893
62
2025-11-04 07:34
16549
18
2025-11-04 07:34
| 免费直播平台 | 凤凰网直播 |
| 嫦娥直播 |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杏爱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绿茶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榴莲视频 | |
| 九球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花儿直播 | |
| 伊人app | 嗨球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抓饭直播 | 绿茵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荔枝网直播 |
| sky直播 | |
| 花瓣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97播播 | |
| 榴莲视频 | 小猫咪视频 |
| 祼女直播app | |
| 绿茵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比心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