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8月5日電 (葉秋雲)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第三屆兩岸融合特教人才研學營5日在福建福州開營。活動現場,一幅156平方米的巨型飛行棋盤引發關注。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第三屆兩岸融合特教人才研學營5日在福建福州啟幕。圖為巨型飛行棋盤引發關注。葉秋雲 攝 這一棋盤面積相當於普通飛行棋盤的近千倍,設計靈感源自首屆兩岸融合特教人才研學營引進的臺灣特教社交桌遊課程。棋格中嵌入心智障礙科普內容,涵蓋障礙類型、科學認知、溝通技巧等,傳遞「尊重差異、平等包容」的融合教育理念。 臺灣青年張力中特地從臺北趕來參會。常年在臺灣參與公益活動的他,對大陸開展的特教活動讚不絕口,尤其沒想到臺灣的特教社交桌遊在大陸如此受歡迎。他認為,通過遊戲普及心智障礙科普內容很有意義,「回去後,會向朋友推介大陸的特教機構和活動,也希望今後兩岸能在特教領域共同開展更多探索與合作。」 活動中,由殘障人士汪曙煌作詞、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音樂學視障學員鄭達鴻作曲、中央戲劇學院學生林芊羽記譜的歌曲《心光》首次亮相,臺灣歌手沈怡君與鄭達鴻現場合唱。 「海峽的風,送來熟悉的盼望;我看見你,心中無畏的光;讓我牽起,你探索的手掌;共同的方向,愛是最好的導航……」歌曲《心光》動人的旋律傳遞出關懷特殊群體、期待心靈融合的積極主題,引發全場共鳴。 鄭達鴻表示,音樂沒有障礙,和臺灣夥伴同唱一首歌,能感受到心與心的連接。 活動的實操展示環節,福州大學青年志願服務隊帶來「理科+特教」融合教學片段,通過實驗將抽象光學原理轉化為具象體驗;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團隊呈現「繪本+特教」課程,融合繪畫、黏土等材料,兼顧認知、情緒、社交教學,同步訓練精細動作與專注力。這些展示體現了福建高校在融合教育人才培養上的探索。 此次活動上,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特教從業人員及心智障礙青年代表等近200人齊聚一堂。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務中心主任郭兵表示,本次研學營匯聚兩岸特教智慧與經驗,通過共研共建共享,將為更多特殊需求人群及家庭提供切實支持。(完)
近期,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時,一大批大國重器被重點介紹。例如,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第一艘規模最大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交付使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投入商業運行、首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嫦娥六號」實現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無人採樣返回、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等等,令人振奮。 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往往在大國重器中得到集中體現。大國重器,是指擁有高度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戰略意義的核心裝備或重大工程,是一國現代製造業綜合實力的代表作。以大國重器、大國工程為代表的自主創新能力,關乎一個國家的強盛之基和安全之要,是我們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個個國之重器、一項項重點工程不斷亮相,見證了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躍升,成為科技強國建設的生動註腳。我們看到,我國高鐵技術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中國高鐵不僅在國內形成了龐大的高速鐵路網絡,還走向了國際市場,成為「中國速度」的象徵。5G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通信行業的變革,還為物聯網、智能交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背後是中國科研人員的長期投入和創新突破。這些都彰顯出中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突破,離不開中國科研創新能力的厚積薄發。 當今世界,大國重器的研製和突破往往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長期的技術積累和高效的組織協調。這些成就的取得,不僅是科技實力的彰顯,更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生動體現。通過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高效的組織實施,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的合力,確保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和成功實施。因此,為了實現大國重器的持續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是大國重器發展的基石。國家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前沿性、基礎性研究。例如,我國在量子計算、基因編輯等前沿領域的研究,為未來的高科技產業奠定了基礎。加強基礎研究,能夠為大國重器的研製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儲備。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開展合作,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大國重器不僅是一個產品、一臺裝備、一個工程那麼簡單,它往往在整個產業體系中起到龍頭作用,一個大國重器的成敗往往與上下遊無數個產業興衰直接相關。例如,高檔數控工具機就離不開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系統等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機器人則離不開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所以,大國重器必然會帶動無數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在這裡,科學原理重要,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聯合攻關;訣竅、絕活、配方等隱性知識同樣重要,也需要一大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工匠精神的產業工人隊伍。只有集聚各種人才,反覆切磋、反覆實踐,才能有大國重器的精品不斷湧現。 展望未來,大國重器的全球競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我們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質量管理、可靠性控制、全生命周期服務、人才培養、工匠精神等方面持續精進,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體系,中國的大國重器必將走出國門,帶動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品牌向世界品牌的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為全球科技進步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作者:吳金希,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長聘教授、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報》( 2025年08月05日 02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3469
32
2025-11-02 05:19
65812
13
2025-11-02 05:19
85314
61
2025-11-02 05:19
71645
74
2025-11-02 05:19
75816
43
2025-11-02 05:19
83527
53
2025-11-02 05:19
68957
37
2025-11-02 05:19
52931
37
2025-11-02 05:19
23748
51
2025-11-02 05:19
84257
85
2025-11-02 05:19
23418
86
2025-11-02 05:19
96524
15
2025-11-02 05:19
17526
62
2025-11-02 05:19
49183
78
2025-11-02 05:19
14579
39
2025-11-02 05:19
32978
96
2025-11-02 05:19
98514
32
2025-11-02 05:19
28634
45
2025-11-02 05:19
89317
35
2025-11-02 05:19
61278
48
2025-11-02 05:19
38129
69
2025-11-02 05:19
53641
98
2025-11-02 05:19
35749
83
2025-11-02 05:19
69183
81
2025-11-02 05:19
28143
18
2025-11-02 05:19
94815
67
2025-11-02 05:19
49218
92
2025-11-02 05:19
81954
26
2025-11-02 05:19
24983
68
2025-11-02 05:19
16529
35
2025-11-02 05:19
16985
48
2025-11-02 05:19
69874
65
2025-11-02 05:19
72635
14
2025-11-02 05:19
93482
26
2025-11-02 05:19
79453
25
2025-11-02 05:19
53489
69
2025-11-02 05:19
96283
15
2025-11-02 05:19
67315
18
2025-11-02 05:19
15682
41
2025-11-02 05:19
85741
23
2025-11-02 05:19
43621
68
2025-11-02 05:19
42971
69
2025-11-02 05:19
48351
15
2025-11-02 05:19
93276
76
2025-11-02 05:19
49612
83
2025-11-02 05:19
56341
42
2025-11-02 05:19
71253
59
2025-11-02 05:19
18675
51
2025-11-02 05:19
23164
28
2025-11-02 05:19
36947
81
2025-11-02 05:19
63175
19
2025-11-02 05:19
| 小猫咪视频 | 零点直播 |
| 榴莲视频 | |
| love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直播软件下载 |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sky直播 |
| 婬色直播 | |
| sky直播 | 520直播 |
| 海棠直播 | |
| 黄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柠檬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西甲直播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抖音成人版 |
| 嫦娥直播 | |
| 心跳直播 | 绿茶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月夜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 就要直播 | |
| 贵妃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伊人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