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我們緬懷抗日英雄楊靖宇。在東北零下40攝氏度的密林中,他胃中僅存草根棉絮仍死戰不屈。「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他犧牲前說的這句話,將個體抉擇熔鑄於民族存亡,為當代青年標定了精神海拔——真正的「酷」,是危難中的擔當。在東北全面振興的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識到:今日抗疫、救災、科技攻堅中的逆行者體現出的可貴品質,與楊靖宇將軍展現的忠誠、堅韌、犧牲精神一脈相承。站在英烈們用骨血託舉的今天,我們從楊靖宇的事跡中汲取力量的同時,更以青春之名向黑夜中的舉火者承諾:光,永不熄滅。 今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誕辰120周年、壯烈殉國85周年。對於29歲的馬鋮明而言,曾祖父的身影從未遠去,而且越來越清晰。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1905年出生於河南省確山縣一個農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因革命需要,他離開家鄉,留下了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1940年2月23日是農曆正月十六,元宵節剛過。在這一天,已經12年沒回過家的楊靖宇,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倒在林海雪原中。 「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作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的楊靖宇,面對勸降,發出了民族氣節之問。 這擲地有聲的一句話,讓馬鋮明時常覺得「心底有一種不可磨滅的力量在湧動」。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在白山黑水間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日鬥爭。 研究東北抗聯歷史的學者常用「艱苦卓絕」來形容東北的抗日戰場。 馬鋮明年幼時一直在想:曾祖父和東北抗聯的戰士們為何能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缺糧、缺棉衣、缺子彈的林海雪原中堅持抗戰? 「忠誠於黨的堅定信念,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東北抗聯精神,給了馬鋮明最好的回答。 如今,東北抗聯戰士們曾浴血奮戰的林海雪原,用青春和生命守護的白山黑水,已成為遊客爭相前往的避暑納涼之地,冬天的冰天雪地也變成「金山銀山」。 現在,馬鋮明有了新的疑問:在東北全面振興的新時代,東北抗聯戰士們誓死保衛的美好家園,由誰來戍守?如果青年都選擇去北上廣發展,東北該如何振興,白山黑水又如何告慰英烈忠魂? 講不完的東北抗聯故事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從長白山麓到松花江畔,吉林省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把吉林歷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講清講活講好,鑄就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信仰,從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中汲取奮進力量。 對很多人而言,提到東北抗聯,想到的大多是一些關鍵詞,例如:冰天雪地、吃草根樹皮、孤懸敵後、14年抗戰…… 「如果你完整聽過楊靖宇將軍的故事,更深入地了解東北抗聯戰鬥的艱苦,很難不心潮澎湃,會覺得應該為家鄉做些什麼。」吉林楊靖宇幹部學院青年教師姚帥如這樣說。 位於通化市的楊靖宇烈士陵園暨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每年有近50萬人到此參觀,緬懷革命先烈。 大學畢業後,姚帥如回到家鄉,成為楊靖宇烈士陵園暨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從講解員到青年教師的10年工作經歷中,姚帥如一遍遍行走在楊靖宇烈士陵園和紀念館裡,將東北抗聯的故事娓娓道來。 10年、3000多場講解,姚帥如對這段艱苦卓絕的歷史已經倒背如流。但每次講起來,她仍難掩激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細細品讀,就能知道何為信仰的力量。」這是姚帥如常說的一句講解詞。 當下,吉林省正在把這本「教科書」做得更厚更立體。在吉林,許多有關東北抗聯的歷史和故事正在被挖掘。 從磐石市區出發向西20多公裡,就來到了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這裡對於研究東北抗聯歷史來說,有著特殊意義。 「砬子」是東北方言裡對陡峭山峰和懸崖的稱呼。紅石砬子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中國共產黨在紅石砬子創建了東北地區第一塊抗日遊擊根據地。這裡也曾是東北抗日聯軍誕生和成長的搖籃。 進入紅石砬子根據地遺址,沿著崎嶇的山路拾級而上,崗哨、地窨子、防禦牆、戰鬥工事……陸續出現在眼前。 很多外地人不知道什麼是地窨子,更不知道「窨」字該如何讀。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考古隊執行領隊李寧寧解釋說,就是一種依山而建的半地下營房,門高不足1.5米,內部陰暗潮溼,只能靠火炕火牆取暖,要擠著住四五名戰士。 2021年,國家文物局批准了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五年考古計劃。這是國內對抗聯遺址國保單位的首次發掘。 截至2024年年末,吉林省考古隊在紅石砬子山區調查發現東北抗聯遺蹟點3300多處,發掘面積4000平方米,出土抗聯遺物900多件。昔日抗聯戰士們的生存狀態與戰鬥場景更加清晰地呈現在公眾面前。 今年是對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考古的第五年。隊員們每天與山為伴,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深山裡沒有手機信號,大家覺得這樣反倒可以靜下心來專心挖掘抗聯遺蹟和遺物。在李寧寧看來,拂去塵土的瞬間,更像是在與未曾謀面的抗聯戰士們對話。對話的內容關乎家國情懷,也關乎艱難時刻的人生抉擇。 楊靖宇犧牲後,日軍對楊靖宇的遺體進行解剖,發現他的胃已經餓得變形,胃中沒有一點糧食,只有未能消化的棉絮、樹皮和草根。 「如果爺爺和抗聯戰士們還活著,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中國?怎樣的東北?」馬鋮明的父親馬繼志,是吉林楊靖宇幹部學院的特聘教師。在馬繼志的黨課上,總是有講不完的東北抗聯故事。 今年7月3日,吉林省通化市檔案館首次對外公布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的筆記本日文譯文檔案。這份檔案出自通化市檔案館館藏「偽通化省偽滿洲國政權時期檔案」全宗。檔案譯文共12頁,包含11項核心內容。 通化市檔案館館長張豔楓介紹說,楊靖宇壯烈殉國後,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被日偽軍警擄獲,內容被譯成日文。 在筆記中,楊靖宇對時局與國際形勢進行了詳細的戰略分析,記錄並分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相關內容,還記載了抗聯聯絡的時間、地點、記號旗等接頭方式,以及部隊戰鬥犧牲及傷病人員的情況等。 「遺憾的是,筆記本原件至今下落不明。」張豔楓說。據考證,這份檔案是目前存世唯一一件楊靖宇筆記本的譯文檔案,為研究楊靖宇事跡及東北抗聯史提供了新的重要實證。 永不過時的東北抗聯精神 據濛江氣象資料記載,1939年冬,當地最低溫度可達零下42攝氏度。在這樣的極寒天氣裡,東北抗聯戰士依舊爬冰臥雪,風餐露宿,堅持抗戰。 1940年2月18日,楊靖宇身邊的最後兩名戰士犧牲。孤身一人的楊靖宇在沒有任何食物補給的情況下,同敵人周旋了5天。 1940年2月23日下午,被叛徒出賣的楊靖宇在濛江縣(今吉林省靖宇縣)保安村三道崴子被日軍包圍。敵人擊中楊靖宇的手腕,他便換另一隻手繼續開火,直到身中數彈,倒在血泊中。 「我們是東北抗日聯合軍,創造出聯合軍的第一路軍。桌球的衝鋒殺敵繳械聲,那就是革命勝利的鐵證……衝鋒呀,我們的第一路軍,衝鋒呀,我們的第一路軍。」這首由楊靖宇作詞的《第一路軍軍歌》,是當年抗聯戰士傳唱最多的歌曲之一。 現在,這裡的小學生都會唱《第一路軍軍歌》。 在楊靖宇殉國地的靖宇縣,不僅有楊靖宇小學,還有靖宇大街、靖宇鎮以及從小聽著楊靖宇故事長大的人們。在這個小縣城裡,到處都有楊靖宇和東北抗聯的印跡。 90後滕奇惠就是從小聽著東北抗聯故事長大的。大學畢業後,她成為楊靖宇小學的一名教師。同時擔任學校團委書記兼大隊輔導員的滕奇惠,一直在嘗試用更多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講抗聯故事。她說,抗聯精神要在一批批學生中傳承下去。 每個學期,楊靖宇小學都會舉辦校園紅色文化藝術節、重走抗聯路等活動,學生們會用「快板說黨史」或「情景劇演繹」等方式來講抗聯故事。 「東北抗聯精神永不過時。」95後創業者、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閒文化園的主理人孫語良這樣說。當他決定在景區裡增加抗聯元素時,未曾想過景區會因此而人山人海。 多年前,孫語良辭去了工作,在父親投資的項目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業。當時,恰巧去吉林楊靖宇幹部學院考察的孫語良,體驗了沉浸式課堂、觀看了楊靖宇最後戰鬥100天的情景劇。 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之時,孫語良也找到了景區未來的方向:把東北抗聯紅色文化作為景區的主打特色。 「東北抗聯所體現的不畏艱險、以少敵多的艱苦奮鬥和創新精神,正是我們青年人最需要的品格。」孫語良說。 孫語良組建了100多人的創作和表演團隊,根據歷史事實,創作了一部實景劇《抗聯抗聯》。 這部劇以東北抗聯歷史為背景,經過4年打磨,融合了馬術、武術、舞蹈以及煙幕彈、火炸彈等多種特效。在1個多小時的時間裡,表演者帶著觀眾一起跨越時空,重回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 觀眾跟著舞臺上的「抗聯戰士」和「村民們」一起怒吼、流淚。很多在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閒文化園看過實景劇《抗聯抗聯》的觀眾在網上留言,「紅色歷史永不過時,東北抗聯精神歷久彌新。」「希望這樣的抗聯劇可以全國巡演。」「震撼,看得我心潮澎湃。」 讓觀眾潸然淚下的不僅是抗日英雄的壯烈殉國,還有默默無聞的抗聯戰士和普通東北老百姓們,為了保護家園和同胞,義無反顧衝向敵人刺刀和槍口的那一刻。 除了實景劇,在這個影視休閒文化園裡,還建設有東北抗聯第一路軍展覽館、楊靖宇生平紀念館、尚德廣場、2000米抗聯小路和50多處抗聯場景。每年,來到這裡開展黨建和團建活動的遊客超過12萬人次。 「東北抗聯故事值得更多人去了解,東北抗聯精神需要一代代青年去傳承。」孫語良對於景區經營方式又進行了新嘗試。 今年4月,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閒文化園專門向全國大學生開展免費觀看實景劇《抗聯抗聯》、免費參觀紅色景點的活動,吸引了5萬多名大學生前來打卡。現場還設置了「青年說」環節,邀請大學生分享觀看後的感悟。 新時代青年戍守東北抗聯守護的熱土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歷久彌新,東北抗聯精神在東北全面振興的時期也被賦予了時代價值。 今年五四青年節期間,團吉林省委推出了青年榜樣系列視頻,講述新時代青年傳承東北抗聯精神、助力東北全面振興的故事。吉林邊檢總站通化邊境管理支隊麻線邊境派出所的政治教導員王鐵映,就是其中一位主人公。 「抗聯戰士們守護過白山黑水,現在我們要振興白山黑水。」在邊境紮根14年的王鐵映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在吉林省邊境小城集安,有個麻線鄉,是王鐵映紮根的地方。他手裡有一幅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地圖。 剛工作時,進村走訪的王鐵映經常迷路,便手繪了一張麻線鄉地圖。隨著走訪越來越多,麻線鄉的小路和溝壑都被王鐵映標註在了他的地圖上,也標記在了他的腦海裡。 一年會有大半年的時間,王鐵映要在村裡走訪,了解每一個家庭的最新情況。他建立起弱勢群體檔案,還設立了鄉村愛心幫扶基金。 不該管的事,王鐵映都想操心。為了能服務好鄉村振興,王鐵映發起成立了「法律諮詢室」和「小鐵夜校」,幫助村民解決法律糾紛、給村民提供種養殖技術。 青山有幸埋忠骨。和平年代,保家衛國的含義更多與瑣碎和平淡有關,不變的是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 「穩邊、固邊、興邊,才有良田美景、安居樂業和東北的經濟振興。」王鐵映斬釘截鐵地說,請黨放心,邊境有我。 如今,在東北抗聯戰鬥過的熱土上,有越來越多願意「到基層去,到鄉村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年輕人在聚集。 去年,吉林省首次實施千人以上規模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衛國戍邊」志願者奔赴邊境村屯,圍繞鄉村產業發展、農村電商、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教育、健康鄉村、基層黨團工作7個類別進行為期1-3年的志願服務。 「衛國戍邊」志願者郭明毅,曾在北京衛戍區某師服役,獲得過「四有」優秀士兵、連嘉獎等榮譽。大學畢業前,他從學校團委得知吉林省開展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趕緊報了名,並順利通過選拔。 「換一種方式繼續保家衛國,東北抗聯熱土由我們來戍守。」從河北來到吉林邊境,郭明毅聽了多場有關東北抗聯故事的分享會。 今年8月,又有1326名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志願者奔赴吉林各地。 在邊境村,志願者會開展助農電商直播、邊境村風光拍攝推介、參與鄉村文旅項目打造,也會教老人們使用智慧型手機、陪他們拉家常,給留守兒童送學習用品……吉林邊境有了這些年輕人,有了生機,也有了未來。 在長白山腳下、鴨綠江邊,有一所以東北抗聯精神立校的吉林省省屬本科學院——通化師範學院。 這所大學校園身後就是東北抗聯戰士曾經翻越過的高山密林。在通化師範學院校園內,有靖宇廣場、通化紅色歷史文化紀念館和東北抗聯美術作品陳列館。這些場館是大一新生們開學第一課、青馬團課、主題黨課的教學場地,也是通化市和吉林省多所大中小學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鄉村有廣闊天地,可以大有作為。」這句話在85後返鄉創業者楊麗娜身上得到了印證。 楊麗娜喜歡稱自己為鄉村創業者。在她看來,衛國戍邊不僅是邊防戰士的職責,也是返鄉創業者的責任。 返鄉的14年裡,在政府部門的助力下,楊麗娜開發了延邊州的光東村和奶頭山村兩個朝鮮族邊境村的旅遊資源。如今,這兩個村子已經從空心村、老齡化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村。 光東村有朝鮮族民俗文化和成片稻田。楊麗娜結合光東村的優勢,設計了稻田文旅項目和鄉村研學課程,把光東村打造成為全國首批旅遊重點鄉村之一。 而有「長白山下第一村」美譽的奶頭山村,則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依託冰雪資源,楊麗娜打造了越野車穿越林海雪原、馬拉爬犁、雪屋火鍋等30多種冰雪項目。遊客來自全國各地和多個國家,一天最多接待過5000多名遊客。 兩個村子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東北抗聯戰士們都曾在這兩個村子留下過戰鬥足跡。 青山依舊,熱土未變。變的是村子更美了,村民也更富裕了。楊麗娜說:「東北抗聯熱土,我們新時代青年會接力戍守,也需要更多青年接力戍守。」 以青春擔當致敬東北抗聯 「如果我們不留在東北,不留在吉林,東北如何能振興,吉林如何能發展?」全國勞動模範劉洋提出了和馬鋮明相同的問題。 今年36歲的劉洋,用10年時間,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數控車選手,成為高級技師、站在高校講臺上的教授。 現在,劉洋擔任長春科技學院副院長一職。常年在教學一線的劉洋,通過創新「賽教融合」體系、創辦「機械標兵班」等方式,致力於為吉林省技能人才培養尋找突破和更優方法。 不僅自己紮根吉林,劉洋還積極為學校和吉林省引進高級技術人才。在外參加比賽或會議時,他熱衷於向同行業人才推薦自己的家鄉:「吉林省正不斷升級加碼人才政策,來這裡有機會。」 今年26歲的世界技能大賽冠軍周楚傑,就是在劉洋的引薦下,選擇從老家廣東來到吉林,入職長春科技學院。在這裡,周楚傑被破格提為教授,並被評為吉林省A類人才。 近年來,吉林省圍繞產業升級、科技創新、開放合作、鄉村全面振興等重點領域,用產業集聚人才、項目吸引人才、事業留住人才。 「東北抗聯精神在當下東北全面振興時期更需要被發揚。」劉洋說,政府、企業、高校、青年等多方力量應當聯合起來,團結一心,勇於創新,吹響振興發展的衝鋒號。 「東北抗聯戰士們身上體現的忠誠擔當、不畏艱難等品格,正是我們攻克技術難題的法寶。」中國一汽紅旗製造中心長青廠區塗裝車間裝備維修段長、正高級工程師趙達這樣說。 今年29歲的趙達,是全國汽車塗裝設備智能維修領域的佼佼者。今年他榮獲了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趙達從遼寧到長春上大學,畢業後入職中國一汽。趙達的快速成長,得益於一汽和吉林給予他的機會和平臺。 2019年,為滿足紅旗汽車品牌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塗裝車間進行大規模改造擴建,急需一位現場負責人。那時,入廠不到兩年的趙達主動請纓,擔當重任。 他剛接手,就發現從國外最新進口的14臺塗裝機器人頻繁發生故障。這些機器人在國內首次使用,沒有任何相關案例可以參考。國外專家到廠周期長、維修費用高、維修全程保密,嚴重影響了車間的生產進度。 面對一本5斤重、500多頁的英文操作說明書,趙達決定和夥伴們拼一把。查閱外文文獻,嘗試拆解機器人、重新繪製圖紙、分析機械原理……經過三天兩夜的拆解及試驗,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趙達創造性發明了真空彈夾吸附法,解決了國內首次使用CBS機器人無法自主應用的「卡脖子」難題,填補了行業空白。「當你埋頭苦幹、勇於突破難題時,亮光就在前方。」 「東北抗聯戰士誓死守衛的土地,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高級農藝師王影說得很有底氣。 吉林作為農業大省,在黑土地保護與農業發展領域有廣闊的施展空間。從東北農業大學畢業後,王影回到農村,學以致用,參與到黑土地保護「梨樹模式」的研發和推廣中,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結交志同道合的夥伴,助力農民增收。 在受訪的青年們看來,有擔當、有作為,是新時代青年對東北抗聯最好的致敬。 「曾祖父一生都在衝鋒、都在戰鬥。對黨的絕對忠誠,讓他有血戰到底的勇氣。」馬鋮明說,每次看到大家聽完抗聯故事後熱淚盈眶的瞬間,都更讓他覺得,他應該紮根在吉林這片熱土。 2019年,馬鋮明從天津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畢業。他放棄了高薪工作,通過吉林省選調生招錄,來到了楊靖宇將軍犧牲地白山市靖宇縣,成了一名駐村幹部,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此後,馬鋮明被調任到磐石市官馬新村,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 他告訴自己:沉下心去做工作,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不能給曾祖父臉上抹黑。 楊靖宇殉國後,馬家有了三件傳家寶。第一件是楊靖宇生前唯一的一張照片;第二件是一塊抗聯戰士們用來充飢的樺樹皮,那是1958年一名抗聯老戰士專門送給楊靖宇的兒子馬從雲的;第三件是馬家的九字家訓,「嚴要求」「重責任」「懂知足」。 「我們的家訓,換句話說,就是不主動說自己是楊靖宇後人,不主動向組織提要求,不能給曾祖父臉上抹黑!」馬鋮明解釋道。 「東北全面振興之路還要走多久,重點不在於說,而在於怎麼去做,有沒有人去做。」馬鋮明告訴記者,8月15日是日本投降80周年,在這紀念抗戰勝利的日子裡,他想把這首《歌唱祖國》唱給曾祖父聽——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培蓮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5-08-12 04版)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作為、攻堅克難,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我國經濟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打下紮實基礎。本期理論版邀請專家學者解讀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六大關鍵詞,圍繞總結上半年經濟形勢、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客觀分析運行亮點、理性看待發展態勢、凝聚團結奮鬥共識。 ——編 者 強定力 經濟迎難而上 運行穩中有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陳彥斌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承壓前行、迎難而上,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在主要經濟體中繼續處於領跑地位。 近期,國際主要經濟機構先後更新了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前景預期。聯合國5月發布的《2025年全球經濟形勢與前景年中更新》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將放緩至2.4%。世界銀行6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調整為2.3%。比較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5.3%,展現出強大活力和韌性。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底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大幅調高了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預期。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尤其是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及其反覆多變的貿易政策,使國際經貿和金融秩序遭受重創,削弱了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也對我國出口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國內需求擴大的動能尚需增強,重點群體以及部分行業就業壓力有所增加,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深化也面臨新挑戰。 針對上述情況,黨中央明確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因時因勢部署了一系列穩定政策、增長政策、結構政策等保駕護航。這些宏觀政策不僅在擴大總需求方面持續發力,而且積極培育新動能並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撐與保障。 比如,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激發了有潛能的消費,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兩重」政策擴大了有效益的投資,帶動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6%;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加力擴圍,帶動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穩外貿政策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7.2%,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兩成。在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推動下,我國有效需求實現平穩增長。又如,持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半年研發經費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接近2.7%,已經超過歐盟平均水平,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研發經費的持續投入助力創新成果不斷增加並加速落地,也推動實體經濟加快數位化轉型,幫助相關企業實現生產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創新、運營效率提升。截至6月末,規模以上輕工業企業數位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86.2%,經營管理數位化普及率達82.3%。再如,圍繞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多措並舉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等方面已經呈現明顯的積極變化,比如,有的地方提出清理與稅收掛鈎的產業扶持政策,全面禁止「稅收優惠政策」招商行為。同時,相關部門推出多種金融工具精準發力,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不斷增加,有力支撐了實體經濟穩中向好發展。 展望下半年,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經濟回升向好勢頭仍需加力鞏固拓展。要正確把握形勢,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進一步加強穩定政策、增長政策和結構政策等重要宏觀政策的協調配合,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更好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水平動態平衡和穩定增長。 激活力 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 劉冬梅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突破發展瓶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路徑在於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以其廣泛的滲透性、擴散性、帶動性,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在當下我國經濟的強勁脈動中得到生動印證。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在複雜嚴峻環境中展現出強大活力和韌性,經濟結構之變、動能之新是其中一個亮點。比如,製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雙雙大幅領先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35.5%和16.4%;創新產品湧現,3D列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3.1%、36.2%、35.6%;服務業提質增效,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11.1%的增速領先其他領域;等等。這些數據是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的具象化表現,也充分顯示出大量科技創新成果正在加速轉化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得益於我們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注重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黨的二十大明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提出「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並作出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並作出專門部署。在黨的領導下,各類科研主體、經營主體等共同努力,創造了更多高水平科技供給,不斷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我國科技整體實力顯著提高,全球創新指數排名2024年上升到第十一位。我國在一些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高性能裝備、智慧機器人、增材製造、雷射製造等技術有力推動「中國製造」邁向更高水平。 可以說,從高技術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到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從前沿科技突破到數智化改造的全面鋪開,從成果轉化政策到科技金融、創新產品採購等政策的持續完善,一條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保障、以產業升級為落腳點的發展路徑清晰呈現。同時需要看到,新質生產力所代表的不僅是技術、業態層面的創新,更是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與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型。我們要以上半年的成績為基礎,繼續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一是持續加強科技創新,集中力量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領域的技術攻堅,推動量子科技、人工智慧、生命健康等重點前沿科技領域實現整體突破。二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完善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政策,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三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協同聯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優化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組織實施機制,因地制宜開展試點,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完善科教協同育人和產學研融合用人機制,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舉措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展韌性 國內大市場迴旋餘地大、外貿韌性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郭麗巖 在國際經貿鬥爭等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展現出強勁韌性。這並非偶然,而是我國制度優勢、產業體系、市場環境、企業活力等多方面協同發力的結果。特別是縱深廣闊的國內大市場和逆風中迎難而上的外貿,成為支撐我國經濟韌性的主要動力。 國內大市場縱深廣闊,迴旋空間大。我國幅員遼闊,市場規模龐大,發展也呈現梯度。當東部地區遭遇外部衝擊、產業承壓時,中西部地區具有承接產業轉移、釋放基礎設施建設與消費結構升級的潛力,讓我們有足夠抗壓定力和應對能力。同時,隨著經濟持續發展,一、二線城市的消費提質升級,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市場的消費活力加速釋放。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豐富多元的消費需求與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5.5%,國貨潮品、沉浸式消費新場景等亮點紛呈。 產業體系完備,築牢韌性基石。面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我國製造業憑藉門類齊全、集中度高、響應快速等優勢,展現出強大定力。近年來,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加強深度整合與協同創新,有效降低了外部「脫鉤斷鏈」風險的衝擊。例如,上半年,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的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達到16.6%和27.3%,該行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7.9%和39.2%,體現出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穩定性與成長性。同時,我國著力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推動「人工智慧+」行動等,有效投資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 外貿在逆風中迎難而上。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主要經濟體需求走弱等不利影響,我國外貿進出口額已經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10萬億元以上。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5%,佔出口總值的60%;「新三樣」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速,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速也高達61.5%。這不僅是出口規模的擴大,更是出口結構向高附加值、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的躍升,既增強了我國抗風險能力,也為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同時,我國加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往來,上半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佔進出口總額的51.8%,有效分散了單一市場波動風險,拓展了外貿持續增長的潛力空間。加上跨境電商發展和海外倉加快建設,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中國產品與服務正在走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 國內大循環更好牽引國際循環。練好內功才能有力應對外部風高浪急的挑戰。我國快速響應、精準施策,打出通關便利化、暢通國際物流等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組合拳,為企業營造更加透明可預期的公平競爭環境。同時,我國企業加快自身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從代工貼牌到自創品牌、從提供單一產品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轉變和提升。上半年,高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其中自主品牌佔比提升至32.4%,體現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展望全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很大。我們要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努力在國際經貿鬥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權,從而有更大底氣和戰略條件推動中國經濟穩定向好、長期向好。 暢循環 新發展格局為長遠發展築牢根基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 張曉蘭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今年以來,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國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出臺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生產,推動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協同發展,要素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為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日益強勁。今年以來,我國不斷打破制約經濟循環的障礙,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國內大循環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衝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兩重」「兩新」政策支持下,上半年,內需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8.8%,顯示出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穩固、內生動力日益增強。從消費端看,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消費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都保持兩位數增長;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佔比持續提升。消費市場的活躍不僅直接拉動經濟增長,更通過需求牽引為生產端提供信號,促進生產與消費有效銜接、良性循環。從生產端看,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5%,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5%,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高端產品產量增長都超過30%,表明製造業在政策引導下加速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供應鏈韌性與自主可控能力顯著增強。 要素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要素市場是國民經濟循環順暢運行的重要支撐。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的高效流動,不僅是國內大循環的「血脈」,更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紐帶,為經濟長遠發展築牢根基。從統計數據看,上半年,人流、物流、資金流都得到改善,旅客周轉量、貨物周轉量分別同比增長4.9%和5.1%;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8.3%,科技、綠色、普惠小微、養老產業、數字經濟產業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2.5%、25.5%、12.3%、43.0%、11.5%,超過整體貸款7.1%的增速,資源要素正在加速向高效領域集聚。這充分體現出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堵點正在不斷被打通,我國經濟活力正在增強。 國內國際雙循環質量持續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是搞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我國堅持以開放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積極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不斷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合作,進一步優化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為國內經濟循環拓展更廣闊的空間。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夥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5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4.7%,既體現了我國供應鏈對全球的穩定支撐,也反映出貿易夥伴多元化有效對衝了單邊主義帶來的風險。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循環仍存在一些堵點卡點。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進一步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穩企業 不斷改善企業發展環境、激發企業活力 上海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 幹春暉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基本細胞。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頂住壓力、穩中有進,離不開企業活力的日益增強。這種活力既體現在企業預期更穩,也顯示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徵,主要表現在傳統產業領域的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加速發展,形成了新舊動能轉換接續、協同發力的積極態勢。 企業預期更穩。近年來,隨著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建設深入推進,制約企業公平競爭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正得到有效破除。特別是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布實施具有標誌性意義,推動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原則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落實,為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提供了長期發展的穩定預期。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經營主體數量超過1.91億戶;前5個月,全國新設經營主體1097.5萬戶。此外,規範涉企執法、涉企收費,出臺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等舉措,使企業家能夠以長遠視野配置資源、規劃發展,企業的創新活力自然也能夠孕育生長。 企業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相結合的重要力量。在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日益顯著的背景下以及《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企業加大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向質量效益型企業轉變。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2萬戶,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4%。同時,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協同,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於支持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發展等。在這些政策推動下,大中小企業融通、產學研協同的創新網絡正在形成並完善。在此基礎上,一些企業更加注重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培育自主可控的發展能力。比如,東北地區的裝備製造集群強化區域配套協作,有效增強產業鏈穩定性;長三角地區的科技創新聯合體協同攻關,著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 企業「走出去」能力提升。面對全球經貿格局的深度調整,我國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國企業也展現出更強的動態適應能力,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與治理。同時,一些自貿試驗區開展數據跨境流動分類分級管理試點等制度創新,有效滿足企業數據跨境流動需求,助力企業塑造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近年來,我國有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穩步增加。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增長8.3%,外資企業出口增長5.4%,國有企業出口增長3.8%。越來越多的企業緊跟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提供差異化、定製化產品,比如對供電緊張地區針對性研發太陽能充電手機、對沙漠地貌較多的地區推出防沙塵耐高溫的發動機等。 總的來看,各類企業展現出更強的創新自覺與發展韌性,彰顯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成效。政府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加注重分類施策,針對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差異化需求,形成了層次分明、靶向精準的支持體系。這些綜合舉措形成的制度環境,為企業專注價值創造、加快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提供了重要支撐。 同時應當看到,制度完善是一個動態演進過程,需要持續跟蹤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及時優化調整政策著力點。面向未來,紮實推進各項政策落地見效,不斷優化促進各類企業競相發展的生態,將為高質量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惠民生 實現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 劉小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同時,抓民生也是抓發展。民生改善有助於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人力資本水平,進而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居民信心。這本身也能夠釋放需求潛力,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因如此,推動形成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今年以來,我國在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推動宏觀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前不久印發《關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緊扣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訴求,統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迫在眉睫的民生痛點問題和長期積累、複雜難解的民生堵點問題,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在黨中央領導下,上半年財政部門繼續將基本民生作為財政支出優先領域,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9.2%、教育支出增長5.9%、衛生健康支出增長4.3%。其中,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升至每人每年99元,國家財政承擔的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此外,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升,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5.4%,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2%,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就業形勢穩中向好,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6月降至5.0%。在「一老一小」服務方面,有關部門推動加快完善養老育幼服務體系。 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成效,不僅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信心和持久動力。今年以來,得益於收入預期向好,醫保、養老、託育等制度保障不斷完善,各地回應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好房子」供給,居民消費熱情被點燃,內需潛力逐步釋放,消費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保持增長,體育娛樂用品、金銀珠寶等部分升級類消費增速加快,「首發經濟」「冰雪經濟」熱度升高,消費市場趨於活躍、表現可圈可點。同時,在政策支持作用下,養老、託育、健康管理等服務性消費領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比如,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上半年,銀髮經濟發展態勢良好、銀髮群體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全國老年人殘疾人養護服務業、適老類家庭服務業、適老類社會看護與幫助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0.9%、14.1%、8.8%。可以看出,民生改善正在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持續改善民生,既是對人民群眾期待的回應,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隨著宏觀政策民生導向不斷強化,社會保障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未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社會也將呈現出更加協調、更加穩定、更有韌性的發展態勢。(人民日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2738
49
2025-11-02 04:54
67538
56
2025-11-02 04:54
17854
69
2025-11-02 04:54
47923
38
2025-11-02 04:54
79326
59
2025-11-02 04:54
73846
94
2025-11-02 04:54
49536
95
2025-11-02 04:54
96852
97
2025-11-02 04:54
89175
25
2025-11-02 04:54
25637
89
2025-11-02 04:54
16498
35
2025-11-02 04:54
16892
34
2025-11-02 04:54
52931
15
2025-11-02 04:54
43781
94
2025-11-02 04:54
38914
21
2025-11-02 04:54
93568
71
2025-11-02 04:54
13892
89
2025-11-02 04:54
18624
91
2025-11-02 04:54
37456
36
2025-11-02 04:54
35172
16
2025-11-02 04:54
73196
96
2025-11-02 04:54
63572
95
2025-11-02 04:54
17896
37
2025-11-02 04:54
68734
59
2025-11-02 04:54
86713
41
2025-11-02 04:54
94175
62
2025-11-02 04:54
91386
46
2025-11-02 04:54
52641
14
2025-11-02 04:54
52387
98
2025-11-02 04:54
76918
83
2025-11-02 04:54
97235
57
2025-11-02 04:54
56372
19
2025-11-02 04:54
67845
76
2025-11-02 04:54
87194
12
2025-11-02 04:54
52687
93
2025-11-02 04:54
13642
97
2025-11-02 04:54
67152
79
2025-11-02 04:54
71982
47
2025-11-02 04:54
46872
12
2025-11-02 04:54
58496
95
2025-11-02 04:54
52837
53
2025-11-02 04:54
83479
42
2025-11-02 04:54
85614
25
2025-11-02 04:54
76814
15
2025-11-02 04:54
78524
27
2025-11-02 04:54
83952
58
2025-11-02 04:54
47628
84
2025-11-02 04:54
74126
47
2025-11-02 04:54
47123
56
2025-11-02 04:54
56789
81
2025-11-02 04:54
35691
85
2025-11-02 04:54
| 花椒直播 | 97播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美女直播app | 小妲己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免费直播 | 520直播 |
| 蜘蛛直播 | |
| 成人抖阴 | 小k直播姬 |
| 橙色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祼女直播app | |
| 榴莲视频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黄播 | |
| 青草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么么直播 |
| 绿茶直播 | |
| 看b站a8直播 | 黄播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桔子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