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建設美麗中國,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兩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不斷開闢新境界。 暑期各地遊人如織,生態繪就山河新卷。 在內蒙古阿爾山,遊客在藍天下縱馬,遊玩在樹林綠草間,暢享清新空氣。 在北京亮馬河,清澈水質吸引人們泛舟親水,河湖復甦為古都注入靈動底蘊。 在寧夏中衛市,當地剛為騰格里沙漠鎖邊合龍,戴上「綠圍脖」。沙與綠共生,讓昔日黃沙漫天的沙漠小城蛻變為全國熱門旅遊地。 生態興則文明興。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年來,這一科學論斷從小山村走向全中國,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 從江河湖泊到草原荒漠,從溼地森林到青山沃野,祖國的萬水千山見證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繫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情懷。在大江奔湧處謀劃千秋大計,在山川錦繡間擘畫生態藍圖,一次次深入一線的考察調研,一場場著眼長遠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傾注巨大心血,引領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庫區「小水滴」環保志願者 袁慧:我在丹江口庫區邊長大,對這一庫碧水有很深厚感情。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近年來庫區從環境到水質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年前總書記回信勉勵我們,要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這是激勵我們16萬「小水滴」志願者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作為基層環保志願者,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託,以實際行動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這是一份寫在綠水青山間的答卷,更是一份寫在人民心裡的答卷。「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與10年前相比,我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累計下降56%,重汙染天數減少92%,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從64.1%提高到90.4%,長江幹流連續5年、黃河幹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 綠色成為當代中國鮮明底色。如今,全國建設口袋公園5.4萬多個,綠道超過12.8萬公裡,22個國際溼地城市,居世界首位;我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5%,貢獻全球1/4的新增綠色面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億畝,「三北」工程攻堅戰完成建設任務超1億畝,在世界率先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豐碩。我國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大熊貓、雪豹、東北虎、藏羚羊、亞洲象等200多種野生動物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長江禁漁讓四大家魚卵苗資源量增長到2020年的6.2倍。中國發起成立的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首批支持9個項目,覆蓋15個發展中國家,目前正在開展第二批項目遴選。 尚比亞地方政府和農村發展部常務秘書 波倫:你會不由自主讚嘆這裡的自然美景,人類發展成就與自然饋贈在這裡完美融合。你還會深刻體會到習近平主席2005年提出的「兩山」理念的精髓,其核心要義在於彌合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鴻溝,這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能守護環境,這真是個令人讚嘆的地方。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正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徵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家園。
近日,記者隨「治水興水看新疆」採訪團走進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克蘇地區,探訪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生動實踐。從水產養殖到生態旅遊,從特色農業到重大水利工程,一條主線貫穿其中——以水為脈,推動產業興旺,助力地區發展。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水是自然的饋贈,是發展的源泉。治水與興水的腳步相輔相成,依水而興的產業日益多元,生態之美與產業之富相得益彰,推動新疆在綠色發展道路上不斷前行。 稻香蝦肥繪就豐景 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坎鄉庫勒特克其村的特色水產養殖基地內,一片片養殖池塘星羅棋布,幾位村民站在漂於水面的泡沫板上,正在收網撈蝦。另一側池塘,無人機在低空「呼嘯而過」,機身下方飼料被均勻播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蕩開漣漪。 庫勒特克其村目前共有36個特色水產養殖池塘,養殖面積360畝,螃蟹、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小龍蝦、淡水澳龍等水產品均在此養殖。「今年這裡投放了南美白對蝦苗1000萬尾,羅氏沼蝦苗200萬尾,螃蟹苗20噸左右。」伊犁悅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管小平介紹,「南美白對蝦已經上市了,畝產差不多400公斤,預計今年年收入能超過300萬元。」 村民葉爾波力·扎克爾早上剛將240多斤的南美白對蝦送到伊寧縣售賣,他切實感受到了蝦蟹養殖給生活帶來的改變。「我們以前見都沒見過這些蝦和蟹,要麼就只是種地,要麼出去打工,現在學了養殖技術,在家門口就業了,收入也不錯。」葉爾波力·扎克爾笑道。 庫勒特克其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阿依努爾·艾麥提江見證了村裡因水產養殖而發生的變化。「我們村目前有19位村民在養殖基地務工,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也積極為村民牽線搭橋,組織專業培訓,幫助他們學習養殖技術、提升自身本領。」她介紹,現在農戶既能獲得土地流轉收入,又能在養殖基地務工,真正把水資源優勢轉化成了可持續的產業收入。 如果說庫勒特克其村在田裡養蝦蟹讓村民們端上「產業碗」吃上「技術飯」,那麼,納達齊牛錄鄉則用同樣被伊犁河水滋潤的稻田繪出了另一番畫卷。 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納達齊牛錄鄉「稻光謠」稻田畫景區的觀景棧道上俯瞰,黑、紫、紅、白等彩稻組成了一幅巨大的畫作——擬人化的蝦和蟹在稻浪之間攜手共舞,下方有「天山腳下 稻聲愛你」的字樣,線條流暢、色彩鮮明、栩栩如生。 「我們2015年開始做稻田畫,彩稻是從廣東、東北等地引進的品種,由專業團隊設計圖案,再由農戶精細栽種。」「稻光謠」稻田畫景區負責人高楓說,為保證不同顏色的彩稻健康生長,稻田畫所用的水稻需要被精準灌溉。 稻田畫讓一塊普通的農田成了熱門景區。盛夏時節,遊客慕名而來,觀景臺上人頭攢動,農田裡遊人穿梭拍照。高楓介紹:「去年景區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還帶動周邊餐飲、民宿、土特產銷售等多環節增收。」 水是蝦蟹的生命線,也是稻田畫的色彩源。良好的水利條件讓這些產業敢於創新、持續壯大,伊犁河的水流描繪出一幅幅「以水興業」的發展圖景。 清波碧岸迎四方客 盛夏時節,賽裡木湖風光正好。湖水清澈如鏡,湛藍的天幕倒映其中,偶有雲影掠過,宛若潑墨畫卷。遊客們或是在湖邊拍照打卡,或是席地而坐,沉醉於這片美麗而靜謐的天地。 「我們是第一次來賽裡木湖,被驚豔到了,湖水真的是像寶石一樣的顏色!」來自西安的遊客王卉感嘆道。她和家人沿湖遊覽,時而駐足拍照,時而掬水嬉戲。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素有「高山明珠」之稱的賽裡木湖已成為新疆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然而,這一切來之不易。賽裡木湖地處北天山山脈西段,海拔2073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因地處封閉湖盆,自我修復能力弱,曾長期受水土流失、生態退化之困。 2013年起,當地啟動「拋石固岸」工程,累計完成生態護岸35公裡,一塊塊花崗巖石築起生態防線。「潮汐作用對湖岸衝刷非常嚴重,『拋石固岸』工程緩解了湖水侵蝕帶來的岸線破壞。」賽裡木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工程師阿布都瓦力·阿布力孜介紹。 目前,湖區已累計投入生態保護資金7.23億元,實施45項環境整治工程,生態治理逐步系統化、常態化。監測顯示,近10年來,賽裡木湖年均淨入湖水量0.16億立方米,水量穩中有升;水質從過去的Ⅲ類標準提升至Ⅱ類標準。「現在部分水域透明度能夠達到16米,水中的石頭和小動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阿布都瓦力·阿布力孜說:「我們在不斷推進水質動態監測和高標準治理,希望有朝一日,賽裡木湖水質能達到Ⅰ類標準。」 生態環境的改善也帶來了生物多樣性的回歸,如今的賽裡木湖有浮遊植物65種、浮遊動物19種、底棲動物7種。湖中魚兒遊弋,湖面水鳥翔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的畫面組成一道動人的風景線。隨著生態旅遊升溫,像賽裡木湖這樣的「綠水青山」正在轉化為帶動就業、促產增收的「金山銀山」。 大壩巍立蓄水興疆 巍巍天山腳下,庫瑪拉克河奔流不息。在阿克蘇地區溫宿縣與烏什縣交界處,一座「巨龍」——大石峽水利樞紐橫臥河谷。作為國務院172項重大水利項目之一和水利部首批PPP試點工程,該樞紐工程的意義不只在於「治水」,它還將為南疆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工程最大壩高247米,創造了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的世界最高紀錄,並且大壩提前8個月完成了封頂,9月底就會下閘蓄水,比預計提前了1個月。」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大石峽項目公司副總工程師王峰斌介紹。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達11.7億立方米,2026年全面完工後,將向塔裡木河生態輸水34.2億立方米,不僅能有效緩解灌區農田春秋灌缺水問題,減輕洪澇災害,還能改善流域生態環境。 大石峽水利樞紐猶如一座穩固的「水塔」,將為農業提供可靠灌溉水源的同時,也為區域清潔能源供應注入新動力。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大石峽項目公司總工程師張存榮告訴記者:「項目電站裝機容量75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18.93億千瓦時,能夠提供有力的電力保障。」在張存榮看來,該工程的建設能讓水的綜合效益最大化,形成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贏格局。 該工程地處地震多發區,冬季氣溫能降至零下十幾攝氏度,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這項工程的建設難度可想而知。談及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難點,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大石峽項目公司機電物資部副部長廖曉華說:「這裡晝夜溫差大,給混凝土養護和澆築帶來較大挑戰,我們持續開展技術攻關,採用創新工藝,確保大壩的安全與耐久性。」 從藍圖到現實,從治水到興業,從「蓄住水」到「用活水」,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加速兌現著它的承諾。待到工程全面竣工,奔騰的庫瑪拉克河將被科學調度,涓涓碧水將潤澤這片土地,讓「以水興業」的願景在天山南麓落地生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5984
76
2025-11-23 20:31
41687
81
2025-11-23 20:31
83571
57
2025-11-23 20:31
43129
63
2025-11-23 20:31
36572
32
2025-11-23 20:31
36542
43
2025-11-23 20:31
13685
21
2025-11-23 20:31
47862
43
2025-11-23 20:31
28536
45
2025-11-23 20:31
43861
52
2025-11-23 20:31
36584
71
2025-11-23 20:31
61498
84
2025-11-23 20:31
23459
72
2025-11-23 20:31
58164
92
2025-11-23 20:31
36528
57
2025-11-23 20:31
71349
32
2025-11-23 20:31
65147
95
2025-11-23 20:31
79183
54
2025-11-23 20:31
23961
85
2025-11-23 20:31
29763
32
2025-11-23 20:31
81794
13
2025-11-23 20:31
75348
93
2025-11-23 20:31
24831
98
2025-11-23 20:31
46839
35
2025-11-23 20:31
72361
76
2025-11-23 20:31
73248
83
2025-11-23 20:31
73529
69
2025-11-23 20:31
32145
98
2025-11-23 20:31
74932
97
2025-11-23 20:31
98576
15
2025-11-23 20:31
34618
94
2025-11-23 20:31
82359
15
2025-11-23 20:31
94523
37
2025-11-23 20:31
76493
14
2025-11-23 20:31
51684
78
2025-11-23 20:31
58643
97
2025-11-23 20:31
17492
65
2025-11-23 20:31
76458
46
2025-11-23 20:31
79318
58
2025-11-23 20:31
36295
71
2025-11-23 20:31
98657
61
2025-11-23 20:31
42185
67
2025-11-23 20:31
78936
74
2025-11-23 20:31
39428
78
2025-11-23 20:31
53279
13
2025-11-23 20:31
56942
18
2025-11-23 20:31
96145
75
2025-11-23 20:31
46758
86
2025-11-23 20:31
34158
13
2025-11-23 20:31
34926
76
2025-11-23 20:31
28193
34
2025-11-23 20:31
| 心跳直播 | 蜜桃视频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花间直播 | love直播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 趣爱直播 | 蜜桃app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魅影视频 | 花蝴蝶app直播 |
| 蜜桃直播 | |
| 凤凰网直播 | 仙凡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 浪花直播 | 婬色直播 |
| 樱桃直播 | |
| 月夜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 快猫 | |
| 花瓣直播 | 婬色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糖果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祼女直播app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凤蝶直播 |
| 水仙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