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蔣菡)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全球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5547萬噸,在有色金屬總產量中佔比提升至33%。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1915萬噸,約為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的24%。 「其中,再生精煉銅為精煉銅產量的33%,再生鋁約為電解鋁產量的24%,再生鉛約為鉛產量的47%,再生鋅約為鋅產量的18%。廢舊新能源電池再生利用得到的鈷約2.6萬噸、碳酸鋰約10萬噸,分別佔我國金屬鈷、鋰鹽產量的14%和10%。」該協會重金屬部主任段紹甫介紹。 「一系列報廢更新活動有力推動了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的穩步增長。」段紹甫介紹說,今年1~6月,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品種(銅、鋁、鉛、鋅)產量合計達998萬噸,同比增長4.55%,其中再生鋁產量560萬噸,同比增長10.89%。 另外,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25年1~4月,報廢汽車回收量達到276.7萬輛,同比增長65%。從供銷合作總社家電拆解企業數據來看,規範拆解各類廢舊家電數量已超過700萬臺,同比增長25%。1~3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長70%,主要網際網路回收平臺的廢舊手機回收額同比增長50%。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隨著「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加力擴圍,國內主要廢舊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量(金屬量)增長至800萬噸,同比增長3.22%。其中,廢銅回收量為132萬噸,同比增長1.54%;廢鋁回收量為465萬噸,同比增長7.91%。 「為更好地落實再生材料推廣應用專項行動,提高再生材料應用比例,相關企業加快老舊設備更新,不斷加大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裝備攻關力度,從而提高再生金屬的回收率和產品質量,並開發出再生比例更高的產品。」段紹甫舉例說,立中集團生產的免熱處理鋁合金中再生鋁使用比例可超過50%,中孚實業生產的易拉罐罐體中再生鋁平均使用比例接近50%,最高已達85%。 此外,他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資金積極向民營企業項目傾斜,其中工業設備更新、回收循環利用領域支持民營企業項目的資金佔比超過80%。這促使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加速升級,提升生產和管理水平,培育出更多的骨幹企業。
上海8月13日電 (記者 鄭瑩瑩)智元機器人近期對外宣告,其近百臺遠徵A2-W輪式通用機器人已赴中國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工廠產線搬箱,實現規模化落地。 伴隨具身智能的發展,機器人何時能大批量上崗,深入工廠、邁入家庭?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富春在受訪時道出人形機器人真正能幹活的關鍵——大的負載能力和擬人的「大腦」。 他認為機器人發展現在進入一個快車道,10年以後,會幹活的機器人將在各個行業發揮作用,人形機器人的形體結構會發生變化,其感知運動能力、認知交互能力、跨場景跨任務能力等都會得到顯著提升。 上海颯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建政告訴記者,機器人在「進化」,要從「嬰兒」時期的慢爬、走路,逐步成長為能力出色的「技術工人」,能精準幹活之後,才能適應崗位。以一條每小時生產90臺車的汽車生產線為例,如果機器人發揮不穩定,每次作業有幾秒甚至幾十毫秒的延遲,累積起來就會造成生產節奏失序。 數據是機器人上崗的一大要素。張建政認為,實際場景中的數據是最真實有效的。在積累數據和推動機器人落地的階段,該企業選擇工業場景,因為這一剛需領域的各類要求清晰、明確,更容易實現商業閉環。他表示,這一階段的發展也是為其未來邁向消費者端做準備,屆時有望涉及養老、助殘機器人等方面。 在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李通看來,機器人要真正走進商業領域,要去解決客戶的真實需求。他指出,以家庭場景為例,業界希望能研發出會洗衣、能做飯,還會帶孩子等技能的機器人保姆,而現階段的機器人很難做到這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乏物理世界的數據。換句話說,目前數據訓練出來的機器人還達不到這一「多面手」要求。該企業的選擇是,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縮小邊界,找特定崗位,讓機器人先幹起來。 機器人的上崗,離不開具身智能的發展。瞄準具身智能發展,中國多地陸續在發力。 今年2月,北京發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計劃到2027年,圍繞具身大小腦模型等方面突破不少於100項關鍵技術,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 今年3月,《深圳市具身智慧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出爐。深圳計劃到2027年,在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取得突破,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 就在8月,《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對外發布,上海打算從堅持模型驅動、打造算力等公共平臺、支持應用示範標杆、發揮群鏈集聚效應、完善發展生態幾個方面來推動具身智能的發展。 在7月底於上海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備受關注。記者 鄭瑩瑩 攝 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認為,機器人如何能幹活將是下一個風口。他把感知頭、靈巧手、機械臂、電子皮膚稱為人形機器人「新四大組件」。 江磊指出,中國人形機器人在最近三年間發展非常迅猛,走、跑、跳能力世界領先,這來之不易。「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國機器人一直在追趕,如今取得這一成績,非常有紀念意義。走、跑、跳,我覺得這不是炫技,是對人形機器人的控制水平和硬體平臺的綜合考驗。」 他還強調了「大腦」「小腦」及「肢體」三方面的具身智能發展。「只有打通人形機器人『大腦』『小腦』及『肢體』的『具身智能+』技術路徑,我們才能真正取得勝利。」(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6549
95
2025-11-02 10:56
98761
96
2025-11-02 10:56
32684
25
2025-11-02 10:56
45397
27
2025-11-02 10:56
36128
35
2025-11-02 10:56
72185
62
2025-11-02 10:56
72384
16
2025-11-02 10:56
68973
38
2025-11-02 10:56
64759
89
2025-11-02 10:56
27641
83
2025-11-02 10:56
15436
59
2025-11-02 10:56
49625
31
2025-11-02 10:56
23814
97
2025-11-02 10:56
72915
81
2025-11-02 10:56
67854
84
2025-11-02 10:56
31596
86
2025-11-02 10:56
71453
79
2025-11-02 10:56
29381
15
2025-11-02 10:56
86759
31
2025-11-02 10:56
79258
67
2025-11-02 10:56
74521
63
2025-11-02 10:56
36817
76
2025-11-02 10:56
47296
34
2025-11-02 10:56
83514
28
2025-11-02 10:56
39126
98
2025-11-02 10:56
25783
83
2025-11-02 10:56
17295
36
2025-11-02 10:56
21954
83
2025-11-02 10:56
58162
76
2025-11-02 10:56
26738
95
2025-11-02 10:56
59784
82
2025-11-02 10:56
67312
87
2025-11-02 10:56
91248
85
2025-11-02 10:56
72581
79
2025-11-02 10:56
64938
47
2025-11-02 10:56
56741
38
2025-11-02 10:56
68437
51
2025-11-02 10:56
92381
82
2025-11-02 10:56
51987
59
2025-11-02 10:56
28396
63
2025-11-02 10:56
21758
41
2025-11-02 10:56
69235
65
2025-11-02 10:56
34596
21
2025-11-02 10:56
38716
93
2025-11-02 10:56
23176
48
2025-11-02 10:56
35984
85
2025-11-02 10:56
81463
15
2025-11-02 10:56
28143
92
2025-11-02 10:56
56473
19
2025-11-02 10:56
65782
95
2025-11-02 10:56
79814
54
2025-11-02 10:56
79528
95
2025-11-02 10:56
74592
76
2025-11-02 10:56
| 伊人直播网站 | sky直播 |
| 曼城直播 | |
| 婬色直播 | 蜜疯直播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
| 百丽直播 | 黄瓜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小k直播姬 | 榴莲视频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金莲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优直播 | 花间直播 |
| 快猫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love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魅影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金莲直播 | 杏爱直播 |
| 蜜桃视频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六月直播 |
| 仙凡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