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4日消息(記者 宋雪)近年來,「文博熱」持續升溫,全國文物博物館單位年觀眾接待量保持高位,同時一些文物博物館單位仍存在安全意識淡薄、責任落實不到位、風險隱患突出、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開放安全面臨嚴峻考驗。日前,國家文物局發布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物博物館單位開放安全管理工作,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確保人員和文物安全。 通知要求,要強化安全意識,切實築牢文博單位安全防線。各文物博物館單位要高度重視開放安全管理工作,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開放和安全之間的關係,增強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做到居安思危。 通知明確,要壓實安全責任,確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到位。文物博物館單位是開放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加強組織領導,把開放安全管理列入單位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分析研判部署安排,著力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強隱患排查整治,配齊配強人員力量,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安全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履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建立健全全員安全責任制,制定崗位安全職責清單,實行清單式管理,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和每名職工。 通知指出,要健全制度體系,推進開放安全管理精準化。文物博物館單位要根據單位規模、建築結構、藏品性質、風險等級、開放模式、觀眾流量、地理位置、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全面精準評估開放安全存在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構建高度契合的制度體系、資源配置和運行機制,就安全責任、值班值守、檢查巡查、消防管理、觀眾流量控制、觀眾安全管理、展品防護、設施設備維護、自然災害應對、應急處置等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細化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規程。 通知提出,要科學評估核定,合理管控開放單位承載量。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按照《文物保護單位遊客承載量評估規範》等有關要求,充分考慮石窟寺、古建築、古墓葬、博物館展廳、棧道等重點區域安全管理需要,科學合理測算、從嚴設定遊客承載量並及時公布。要強化人員流量管控,結合實際採取網絡預約、錯峰參觀、限時限流、實時監測、預警上報等方式,調節控制遊客量,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接待觀眾。在觀眾流量尖峰時段要加強人員配備,加強引流疏導,合理優化參觀線路,嚴防扎堆聚集和擁擠踩踏。要開展觀眾承載量管控措施執行情況和效果分析,並根據評估結果作出適當調整。 通知強調,要深化排查整治,堅決消除開放安全風險隱患。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嚴格落實開放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聚焦陳列展品、安防消防、設施設備、觀眾安全等風險隱患,常態化開展排查整治。 就增強服務效能,持續優化開放管理保障措施方面,通知明確,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強化觀眾安全引導與服務,做好參觀信息前置和安全提示提醒,完善參觀預約機制,通過多種渠道公示開放時間、票務政策、臨展計劃、交通線路、禁止攜帶物品清單等信息,進一步提高參觀便捷性。要加強軟硬體服務設施建設,定期檢查設施設備的運行情況,做好維護保養,做到安全方便可用,提升參觀體驗感。要加強對觀眾的安全宣傳教育,製作文明參觀須知宣傳單,在開放區域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引導標識和語音提示,倡導文明參觀。要加強參觀秩序管理,在重點展區安排專人主動開展服務引導,及時制止觀眾的不安全行為,營造文明參觀的良好氛圍。 就提升應急能力,高效應對開放安全突發事件方面,通知要求文物博物館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開放安全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明確組織指揮機制、風險管控、監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處置、人員物資保障等內容,落實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流程,體現應急處置的主體職責和針對性、可操作性。要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定期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製作安全應急應知應會手冊,提高一線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嚴格落實領導幹部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在旅遊旺季和重要時間節點加強人員值守,確保迅速有效應對處置突發事件,遇有重要緊急情況要立即請示報告。要強化極端天氣等重大災害防範應對,備好防災物資,將防災措施做到前頭,落到實處,確保人員和文物安全。
三明8月9日電 (陳啟芳 熊明歡)近日,在福建省泰寧縣朱口鎮洋發村的80餘畝農田裡,收割機的轟鳴聲、起壟機的突突聲、插秧機的噠噠聲相互交織,宛如一場現代農業的「交響樂」。 圖為收割機在農田行駛。熊明歡攝 「這片田的附近有條10餘米寬的河,以前運送農資、稻穀得肩挑手提蹚過去,很不方便。」農機手葉世松一邊熟練地駕駛著被他稱作「鐵牛」的收割機,一邊回憶說,10多年前的那場特大洪災,把這裡變成一片水毀田,於是就徹底成了拋荒田。 「當時如果有這個,也就不會拋荒啦。」「鐵牛」在葉世松的操作下,已「順從」地蹚過小河,駛上田野,所過之處,金黃中略帶綠色的制種稻穀不斷被「吸」入「牛肚」,空氣中稻香瀰漫。 圖為葉長龍與「助手」在操作無人機。熊明歡攝 葉世松是洋發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掌門人」,被鄉親們稱為「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2009年,他試著流轉土地,種植面積由原來的兩三畝口糧田,擴大到了400餘畝。後來,他陸續買了拖拉機、手扶插秧機、起壟機等多種農機。 「抱團取暖,將規模做大,才能提升效益。」2016年12月,他與村民一起,或以農田入股,或以農機入股,成立了合作社,流轉經營土地870餘畝。 葉世松的兒子葉長龍也在他的引導下,於2019年返鄉加入合作社,開始學習操縱無人機,如今已考取多本農機證。 「農忙時無人機一天可以施肥200畝。」葉長龍說,合作社的智能化農機更新換代很快,這得益於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和報廢更新補貼政策。 隨著經營範圍的拓展,葉世松的合作社年農機社會化服務面積超2萬畝,其中無人機植保作業1萬畝以上,年水稻(制種)烘乾800噸。合作社年收入200餘萬元,帶動30餘農戶共同致富。(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1426
72
2025-11-05 05:20
63972
23
2025-11-05 05:20
38179
32
2025-11-05 05:20
48153
98
2025-11-05 05:20
17943
36
2025-11-05 05:20
73618
19
2025-11-05 05:20
76259
17
2025-11-05 05:20
53724
53
2025-11-05 05:20
78319
57
2025-11-05 05:20
72139
35
2025-11-05 05:20
23486
65
2025-11-05 05:20
41978
21
2025-11-05 05:20
57293
17
2025-11-05 05:20
87426
46
2025-11-05 05:20
71892
61
2025-11-05 05:20
97264
74
2025-11-05 05:20
76981
73
2025-11-05 05:20
23684
73
2025-11-05 05:20
37164
91
2025-11-05 05:20
97648
45
2025-11-05 05:20
18672
76
2025-11-05 05:20
23894
32
2025-11-05 05:20
84635
68
2025-11-05 05:20
92561
76
2025-11-05 05:20
95614
86
2025-11-05 05:20
41697
84
2025-11-05 05:20
18573
93
2025-11-05 05:20
45639
57
2025-11-05 05:20
16548
34
2025-11-05 05:20
27396
49
2025-11-05 05:20
38942
29
2025-11-05 05:20
71652
25
2025-11-05 05:20
91746
95
2025-11-05 05:20
49371
89
2025-11-05 05:20
13657
78
2025-11-05 05:20
65814
39
2025-11-05 05:20
45839
82
2025-11-05 05:20
53124
16
2025-11-05 05:20
53829
79
2025-11-05 05:20
71684
62
2025-11-05 05:20
78634
84
2025-11-05 05:20
46985
74
2025-11-05 05:20
27168
64
2025-11-05 05:20
59843
94
2025-11-05 05:20
93724
27
2025-11-05 05:20
59843
69
2025-11-05 05:20
91582
94
2025-11-05 05:20
28417
73
2025-11-05 05:20
51394
64
2025-11-05 05:20
43568
12
2025-11-05 05:20
41796
13
2025-11-05 05:20
14865
52
2025-11-05 05:20
| 蜜桃app | 妲己直播 |
| 五楼直播 | |
| 夜魅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love直播 | |
| 成人免费直播 | 阴桃直播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
| 少妇免费直播 | 牡丹直播 |
| 伊人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咪咕直播 |
| 快猫 | |
| 五楼直播 | 樱桃直播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魅影视频 |
| sky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趣爱直播 |
| 四季直播 | |
| 午夜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杏爱直播 | |
| 蝴蝶直播 | 海棠直播 |
| 绿茵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