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月8日電 題:「英雄含笑臥沙場」:香港抗戰老兵後人追述父輩血戰往昔 記者 戴夢嵐 一篇題為《英雄含笑臥沙場》的作文,曾被作為範文貼在香港香島中學牆壁上。文章的作者是抗戰勝利後回港求學的東江縱隊戰士吳柏松,文內記錄了他親歷的一場突圍戰。 那次戰鬥中,吳柏松所在的中隊被日軍包圍,一顆子彈擊中他身旁的中隊指導員,鮮血和腦漿噴濺到吳柏松身上。面對壓上來的敵人,吳柏松振臂高呼:「為指導員報仇!」他發起衝鋒,帶領幾十名戰士脫險。這場戰鬥後,吳柏松被任命為新的指導員。 近日,吳柏松之子、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接受記者專訪,回憶起父輩的血戰往昔,他仍為東江縱隊戰士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動容。吳軍捷表示,「我父親說『大家都是苦孩子,打仗時沒人把生死看得太重』。用他指導員的話講,『抗擊日寇,死了血都會發光!』」 7月24日,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接受記者專訪。 記者 李志華 攝 除了與日軍作戰,東江縱隊還承擔過營救盟軍的任務。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曾強佔啟德機場作為空軍基地。1944年2月11日,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克爾中尉駕駛戰機轟炸此處時,不幸被日軍擊中,他跳傘後降落在香港沙田觀音山。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小通訊員李石第一時間發現了他,並把他藏在一個山洞裡。之後,戰鬥英雄「劉黑仔」(原名劉錦進)等人護送克爾轉移,最終把他安全送到東江縱隊司令部。克爾回到廣西桂林後,向陳納德將軍報告獲救經過,促成美軍與東江縱隊合作。 幾十年後,這段歷史的餘音仍在迴響。克爾的兒子大衛來到中國,尋找父親當年的救命恩人。通過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網站,大衛聯繫上吳軍捷,表達了希望重走營救路線的願望。 吳軍捷等東江縱隊戰士後代陪大衛前往,幾經周折終於找到那個山洞,大衛和家人在山洞裡駐足良久。他們還找到了李石,克爾口中那位「可愛的男孩」已年近九旬,住在老人院,病重不能說話。大衛和李石握手,兩人都流下了眼淚。 7月24日,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展示克爾中尉之子大衛贈送的克爾中尉在「飛虎隊」工作期間的軍裝。 記者 李志華 攝 為了填補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空白,吳軍捷2015年發起成立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研究會甫一成立,就在抗戰時期的戰場——啟德機場附近的觀塘海濱公園策劃了一場大型展覽,最受關注的展品是一架按1:1比例還原的「飛虎隊」P-40戰鬥機模型。通過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講述抗戰歷史,展覽吸引數萬人次市民參觀。 吳軍捷說,香港淪陷期間,人口從約160萬銳減至60萬左右,除了被殺害的民眾,還有大量逃難的市民。英軍投降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堅持敵後武裝作戰,與盟軍展開合作,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香港抗戰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 2015年11月,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主辦的「飛虎歸來·維港記憶」香港抗戰歷史展在觀塘海濱公園舉行。圖為學生參觀按1:1比例仿製的「飛虎隊」P-40戰鬥機模型。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吳軍捷還不遺餘力推動香港抗戰遺址保護工作。他介紹,目前香港的東江縱隊抗戰遺址至少有二三十處,希望社會各界未來逐步推進保護與活化利用這些遺蹟,讓今天的年輕人在歷史現場感受80多年前那群熱血青年的戰鬥脈搏,更好理解香港抗戰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完)
郴州8月13日電 (徐志雄 羅俊婕)「按現在的市場價,這一批石蛙就能帶來18萬元收益。」望著滿池即將「出貨」的500公斤石蛙,湖南郴州北湖區石蓋塘街道江口村村支書陳奇龍笑意盈盈地說道,再過半個多月,這些石蛙就將裝車一路南下,運往粵港澳大灣區。 江口村石蛙標準化養殖場飼養的石蛙。 周峰 攝 江口村是藏在湘南深山的一個小村落,海拔約600米,常年平均氣溫22攝氏度左右,森林覆蓋率達98%,山泉水冬暖夏涼,水質清澈甘甜。由於地處偏遠,2022年以前全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村民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緊日子。 「要改變現狀就不能再等靠要,得讓村子具備『造血』功能。」2021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陳奇龍回村接任村支書,萌生了發展村集體產業的想法。經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充分商議,2022年伊始,他們主動進城對接農業科技公司,邀請其實地考察論證,最終決定因地制宜合作發展特種養殖產業。 經過兩年時間的籌備,2024年9月,由農業科技公司出資出技術、江口村出地出力合作建設的石蛙標準化養殖場正式投產。「石蛙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水溫超過26攝氏度就可能死亡,水質稍差就會生病。我們江口村,偏偏就有這樣的好山好水。」陳奇龍說,石蛙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且市場價格穩定,生存條件與江口村自然環境高度契合,有了石蛙養殖場,村裡也就趟出了致富路。 航拍江口村石蛙標準化養殖場。 周峰 攝 陳奇龍說,目前,有17萬隻蛙苗、5000隻幼蛙及上千公斤成蛙生活在江口村,養殖場已初具規模且市場前景明朗,剛試產就接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訂單,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未來,我們將一步步擴大規模,開拓江浙滬市場。」 不僅如此,多位村民還通過在養殖場務工,實現每個月不低於3000元的收入。「不用背井離鄉,還能照顧家裡,比打工強多了!」曾經靠進城打零工謀生的村民陳日新說,現在,他每天在養殖場投餵石蛙、清理池水,工作時間固定,收入穩定,他十分滿意現在的工作生活。 「已有好幾個村子來我們這裡學習,希望發展特種養殖產業。」陳奇龍表示,江口村願意當試點,把致富經驗傳遍十裡八鄉。(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6547
61
2025-11-11 23:19
69487
25
2025-11-11 23:19
45823
43
2025-11-11 23:19
89347
37
2025-11-11 23:19
38976
13
2025-11-11 23:19
56738
37
2025-11-11 23:19
35819
74
2025-11-11 23:19
75846
17
2025-11-11 23:19
31597
23
2025-11-11 23:19
89176
72
2025-11-11 23:19
67543
53
2025-11-11 23:19
46513
49
2025-11-11 23:19
82697
75
2025-11-11 23:19
79248
26
2025-11-11 23:19
48567
97
2025-11-11 23:19
41258
18
2025-11-11 23:19
97368
34
2025-11-11 23:19
24167
54
2025-11-11 23:19
35768
36
2025-11-11 23:19
47893
64
2025-11-11 23:19
96325
28
2025-11-11 23:19
65324
97
2025-11-11 23:19
71892
54
2025-11-11 23:19
51627
28
2025-11-11 23:19
13572
97
2025-11-11 23:19
63984
87
2025-11-11 23:19
59216
12
2025-11-11 23:19
35761
17
2025-11-11 23:19
98314
86
2025-11-11 23:19
12796
97
2025-11-11 23:19
69347
26
2025-11-11 23:19
89742
28
2025-11-11 23:19
85416
61
2025-11-11 23:19
72891
68
2025-11-11 23:19
34926
42
2025-11-11 23:19
25417
43
2025-11-11 23:19
43782
65
2025-11-11 23:19
69534
47
2025-11-11 23:19
68759
41
2025-11-11 23:19
54186
92
2025-11-11 23:19
29648
52
2025-11-11 23:19
14638
31
2025-11-11 23:19
97521
46
2025-11-11 23:19
46159
98
2025-11-11 23:19
89716
24
2025-11-11 23:19
65298
45
2025-11-11 23:19
89724
68
2025-11-11 23:19
78163
92
2025-11-11 23:19
32147
54
2025-11-11 23:19
68459
37
2025-11-11 23:19
19658
24
2025-11-11 23:19
89213
37
2025-11-11 23:19
17985
67
2025-11-11 23:19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夜魅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红杏直播 | 蜜唇直播app |
| 河豚直播 | |
| 小猫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榴莲视频 | |
| 樱花直播 | 橘子直播 |
| 大鱼直播 | |
| 贵妃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红桃直播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妖精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婬色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成人抖阴 | |
| 比心直播 | 山猫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夜月视频直播 | 花儿直播 |
| 巧克力直播 | |
| 绿茶直播 | 迷笛直播 |
| 97播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