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 劉文文)近日,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在北京召開「RCEP經貿合作座談會」。與會者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自生效以來越來越惠及經濟合作發展。RCEP各成員國應攜手挖掘區域經濟增長潛力,共同實現新發展。 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談到,過去四年來,中國多省份陸續出臺RCEP行動計劃,在關稅減讓、原產地規則利用、貿易便利化等領域取得了成效,為區域合作注入了新動能。 許寧寧指出,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企業需求的升級,我們有必要對既有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並結合新的形勢不斷優化完善,尤其是應重視惠及中小企業的發展。今年的中國—東協外長會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果,如雙方確認完成了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磋商,就中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今後5年的行動計劃達成一致等。我們應助力將這些共識轉化為具體行動,推動更多務實合作項目落地。 當日,馬來西亞、澳大利亞、韓國、越南、印尼、菲律賓、日本、柬埔寨等RCEP成員國駐華使館商務官員出席座談交流,分別介紹了RCEP實施以來,區域開放給本國帶來的機遇以及本國與中國的貿易投資合作情況。 與會者認為,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召開此次座談會具有及時性,有益於各方進一步了解RCEP各國經濟情況和關切,便於開展合作工作,應充分利用RCEP各國的產業互補性來應對當前的全球經濟挑戰。商務部亞洲司原司長、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諮詢委員呂克儉表示,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將繼續發揮渠道、信息、研究等優勢和橋梁作用,創新務實助力各有關方抓住RCEP機遇。 與會者稱,當前,切實執行好RCEP協定,推進區域開放合作發展,對於RCEP各成員國、對於區域發展和穩定、均具有重大意義,彼此應攜手挖掘區域經濟增長潛力,共同實現新發展。(完)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在火熱進行中。令人矚目的是,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場景化應用落地——它們告別「站樁」展示,轉向探索替代人類作業的場景與方案,核心競爭力聚焦「能否更快上崗」,工廠搬運等模擬場景已大量呈現。在尋找落地場景時,「先上崗、再進家」成為機器人普及的現實路徑。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若進展順利,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 時刻」最快有望在1~2年內到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露 現場直擊:處處可見廠商為自家機器人找「幹活場景」 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正處於從實驗室技術向產業化應用跨越的關鍵階段,在工業、商業、消費、特種等場景裡逐步探索。 大會期間,記者走訪現場發現,與去年行業普遍「秀」機器人才能不同,今年業內更關注機器人如何真正投入工作、實現商業化落地。從企業展臺布置的倉庫包裹分揀流水線,到商業空間的導覽臺,處處可見廠商們為自家機器人尋找「幹活場景」的努力。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在本次大會分享了人形機器人十大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包括:3C製造領域的物料質檢,電力生產領域的電站操作,船舶製造領域的打磨拋光,安全應急領域的災害應對與安全救助,商業服務領域的導覽迎賓與服務交互,家居服務領域的生活協助、陪伴及日常照料,農業生產領域的田間精細作業等。 「先上崗,再進家,是機器人普及的現實路徑。」越疆科技市場總監謝凱旋認為,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將是低速、高頻、剛需的商業場景,例如藥房搬運、零售導引、園區巡檢等。這些場景任務明確、環境可控,適合技術早期階段部署。傅利葉機器人創始人兼CEO顧捷表示,相比於機器人進入大眾消費市場、進入普通人家庭的場景,進入工廠、醫院這一類專業場景是行業優先集中探索的方向。 不僅僅是單個機器人進入工廠,未來更是「群體打工」。記者注意到,本屆展會上已有多家企業展示出多機協同作業的能力。「工業場景的本質是系統性。人形機器人要想提高工廠效率,還得具備多機協同的系統性『會做』。」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徵表示,其多機系統在工業場景下,強調的是系統化優化,比如多臺機器人可以協同完成生產線操作,在動作路徑、任務分配上實現高效協同。 高速成長:去年機器人產業營收近24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機器人行業非常火爆。得益於市場與政策的雙重支持,整機廠商及零部件廠商平均實現了50%到100%的增長,需求端的拉動有力推動了全行業發展。」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數據顯示,2024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近2400億元。今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37萬套,服務機器人產量882.4萬套,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 王興興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模型問題,當前的機器人模型架構不夠好不夠統一。吳長徵分析稱,真正讓機器人「用得起來」,不是某一個算法或傳感器的突破,而是全鏈路的整合能力。比如要確保機器人交付給客戶後能穩定運行,這背後牽涉的是供應鏈體系是否可靠、交付服務體系是否閉環。 展望 人形機器人「ChatGPT時刻」最快1~2年內到來 展望未來,根據瑞銀髮布的人形機器人行業報告,預計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2035年將超過200萬臺,2050年將超過3億臺,2050年市場規模將達1.4萬億~1.7萬億美元,人形機器人的價格成本或將下降七成以上。吳長徵預測,未來3年機器人能力將有10倍增長,5年將達100倍,屆時它們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千行百業。 「如果順利,未來1~2年或者2~3年可以達到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最慢的話3~5年。」王興興如是預測。他還表示,未來2~5年智慧機器人技術的重心,是統一、端到端智慧機器人大模型,更低成本、更高壽命的硬體,超大批量的製造,以及低成本、大規模算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7962
63
2025-11-24 17:48
64237
75
2025-11-24 17:48
31786
46
2025-11-24 17:48
92637
78
2025-11-24 17:48
57213
16
2025-11-24 17:48
21748
25
2025-11-24 17:48
68294
72
2025-11-24 17:48
24963
73
2025-11-24 17:48
54972
21
2025-11-24 17:48
29813
96
2025-11-24 17:48
12659
19
2025-11-24 17:48
13825
71
2025-11-24 17:48
26374
75
2025-11-24 17:48
65473
74
2025-11-24 17:48
51628
65
2025-11-24 17:48
83759
92
2025-11-24 17:48
78146
48
2025-11-24 17:48
89465
24
2025-11-24 17:48
86547
23
2025-11-24 17:48
58394
68
2025-11-24 17:48
52647
83
2025-11-24 17:48
46152
73
2025-11-24 17:48
31597
28
2025-11-24 17:48
43278
74
2025-11-24 17:48
93578
74
2025-11-24 17:48
26795
36
2025-11-24 17:48
54172
95
2025-11-24 17:48
37289
24
2025-11-24 17:48
72465
28
2025-11-24 17:48
68514
94
2025-11-24 17:48
19384
81
2025-11-24 17:48
86273
57
2025-11-24 17:48
97368
18
2025-11-24 17:48
13756
71
2025-11-24 17:48
27139
87
2025-11-24 17:48
21843
12
2025-11-24 17:48
45627
19
2025-11-24 17:48
43658
73
2025-11-24 17:48
36579
62
2025-11-24 17:48
15283
24
2025-11-24 17:48
71852
29
2025-11-24 17:48
52184
12
2025-11-24 17:48
85619
92
2025-11-24 17:48
13784
84
2025-11-24 17:48
84916
63
2025-11-24 17:48
53869
82
2025-11-24 17:48
47351
74
2025-11-24 17:48
45273
86
2025-11-24 17:48
75429
82
2025-11-24 17:48
28143
63
2025-11-24 17:48
24318
12
2025-11-24 17:48
24593
35
2025-11-24 17:48
35489
43
2025-11-24 17:48
| 桃花直播 | 抓饭直播 |
| 魅影直播视频 | |
| 蜜桃app | 红楼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抓饭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蜘蛛直播 | 蜜桃视频 |
| 小蝌蚪app | |
| 柠檬直播 | 黑白直播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伊人直播网站 | 免费直播平台 |
| 小草莓直播 | |
| 巧克力直播 | 比心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柚子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 凤蝶直播 | |
| 蝶恋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青稞直播 | 河豚直播 |
| sky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