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七項重點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智慧城市不僅是技術升級的產物,更是城市治理理念、模式和能力的深度革新,是通往美好生活的智能化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智慧城市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闡述了智慧城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關鍵作用,明確了以數智技術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路徑,為新時代城市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和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人民群眾對城市生活的期待呈現出更加多樣、更加精細、更加高質量的發展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就是要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把服務人民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精準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的美好生活需要。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體現在物質生活的保障,更體現在更高層次的質量提升和精神文化需求。智慧城市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能夠精準識別和響應人民群眾在住房、教育、醫療、交通、文化、休閒等方面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需求。比如,智慧醫療讓基層群眾不再千裡奔波,大病小病「碼」上解決;智慧教育可以打破時空壁壘,讓孩子們均衡地享受優質教學資源;智慧出行通過算法優化信號燈配時,告別尖峰時段「堵在路上」的焦慮;智慧文旅則讓文化和遺產「動起來」,用一部手機遍覽城市萬千風貌。不僅如此,智慧城市還應具備「預見未來」的能力。藉助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政府部門可以提前洞察市民潛在需求,實現由「事後響應」向「前置服務」轉變。例如,通過社區數字平臺,提前預測老齡人口生活服務缺口,提前布置養老設施與醫療服務,真正實現精準化、溫情化治理。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全感,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提質增效。安全感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底線和前提。城市作為人口密集、功能複雜的社會載體,面臨著來自自然災害、公共安全、社會治理複雜性的多重挑戰。智慧城市建設應深度融入智能安防、應急管理、社會治理等領域,推動城市安全保障體系的現代化升級,從而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比如說,智慧安防系統已經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千裡眼」,讓城市風險隱患的監測可視化、持續化。應急管理平臺實現跨部門數據共享與統一調度,一旦發生火災、洪水、疫情等突發事件,系統能第一時間推送預警,調用資源、調度力量,快速響應、精準處置。基層社會治理的數位化,更是讓安全感直抵「最後一米」。網格化管理平臺連結街道、社區、居民,群眾的小事都能「秒級上報、分鐘響應」,鄰裡糾紛、環境整治、治安巡防一網覆蓋。這種「繡花式」的城市治理,不僅提升效率,也增強了群眾的參與感與歸屬感。 精準把握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義 智慧城市建設不僅是一項技術革新,更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內涵豐富而深刻。深入理解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義,有助於科學指導實踐,避免「科技堆積症」,既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要求,更是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激活數據活力,讓城市更可感。數據是智慧城市的「血液」,從水電氣運行到人流物流調度,從治安監控到城市服務,數據無處不在、無所不聯。當前,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不斷成熟,可以讓城市「神經末梢」觸達每一個角落,形成海量、連續、結構化的數據流,為城市感知能力提供了強大支撐。各類傳感器組成的「神經網絡」,實時採集城市交通、能耗、環境等動態信息,為城市運行提供精準「體檢」,實現對「城市生命體」的精密掃描。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數據正實現從「看得見」到「用得上」的轉變,從突發事件應急調度,到節能減排方案設計,再到服務群眾一鍵直達,大數據讓城市治理更可感知。 注重技術賦能,讓城市更智慧。作為智慧城市的「神經中樞」和「智能引擎」,城市大腦通過整合政務服務、公安、交通、醫療、環保等多領域數據資源,打破數據壁壘,實現統一感知、統一指揮、統一處置,構建起「一個平臺、一張網、一塊屏」的城市治理格局。例如,貴陽智慧交通系統藉助城市大腦實時分析交通流量,自動優化信號燈配時,有效疏導擁堵,顯著提升市民出行體驗。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的關鍵,還在於擁抱大數據、數字孿生、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以杭州為例,該市積極部署DeepSeek-R1系列模型,為城市裝上自主進化的「數字心臟」,實現了從數字治堵、數字治城,到構建超大城市治理數字系統解決方案。 堅持機制創新,讓城市更高效。智慧城市不是「炫技場」,而是以數字創新和體制改革為雙引擎的治理網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立健全『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過去城市治理常常出現「部門唱獨角戲」、數據不通、流程割裂等問題。如今,「一體化」成為城市治理的關鍵密碼。將城市視為一個有機生命體,通過統一數據標準與接口規範,打破「部門牆」,通過不同系統互聯互通,業務鏈條高效銜接,真正實現城市治理的協同共治。以重慶為例,該市創新「大綜合一體化」模式重塑治理架構:以三級數位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建設為支撐,實現政務數據按需有序共享;業務流程同步優化,讓審批提速、服務提質、執法提效。一體化的背後,是機制的創新。這要求制度設計上破除部門壁壘,建立多部門聯動響應機制,實現統一指揮、協同處置。一體化還意味著權責對等、資源共用,打破「你是你的、我是我的」的舊格局,真正形成「城市一盤棋」的新生態。 堅持綠色低碳,讓城市更宜居。智慧城市不是鋼筋水泥的冰冷拼圖,而應是山水綠意與科技溫度的和諧交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智慧城市建設應緊緊圍繞綠色低碳發展目標,運用數智技術推動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宜居。比如說,智慧環保系統全天候監測空氣、水質、噪聲等數據,通過AI算法實時預警,實現精準治汙。智慧能源調度平臺優化能耗結構,引導居民綠色用能,推廣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此外,智慧交通鼓勵公共運輸、非機動車優先發展,減少私車依賴;智慧園林實現精準灌溉、綠色護養,讓城市不僅可居,更可遊、可憩、可賞。在綠色智慧城市中,生活處處是風景,市民在潤物細無聲的治理中體會美好與尊嚴。 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落地見效 讓城市裝上智慧「大腦」,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術衝動」,而是一場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要把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作出的「著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重大戰略部署落地落實,必須在機制層面發力、在保障體系上下功夫。 完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不能由一方唱「獨角戲」,必須堅持科學的頂層設計與總體布局,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推進機制。注重整合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力量,建立全過程閉環管理體系,確保智慧城市有序建設、高效治理。還要注重分階段分步驟推進,既避免盲目鋪攤子,也防止碎片化建設,推動形成規劃合理、體系完備、功能協同的發展體系。 夯實數智基礎,構建統一底座。數智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根基。要加快5G、千兆光網、城市物聯網等關鍵技術的深度融合,完善數據採集、傳輸、存儲和處理能力,打造覆蓋廣泛、性能穩定的數字底座平臺。建立統一的城市運行監測系統、政務服務平臺和數據資源整合體系,實現數據「聚合—治理—共享—應用」全流程高效閉環。通過底座建設,確保城市各業務系統打通接口、協同運行,為智慧化決策和智能運營提供堅實支撐。 創新治理模式,實現多方協同。智慧城市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治理理念和機制的變革。應堅持「科技+制度」雙輪驅動,推動治理模式創新。促進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跨系統、跨業務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破解「數據孤島」和「部門壁壘」,讓數據流得動、用得好。大力發展「網格化+數智化」基層治理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搭建公眾參與平臺,讓市民成為城市治理的合伙人、智慧生活的共建者。 完善法律法規,築牢安全防線。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提出「堅持依法治市」,要求智慧城市建設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運行。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智慧城市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數據採集、存儲、共享和使用,保障市民隱私權和數據安全。另一方面,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數字安全體系,加強算法公正性和透明度監管,防範技術濫用和安全風險。此外,完善應急響應機制,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強保障,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作者:翟雲,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治理教研部研究員)
上周末,62歲的鄒迷婭與丈夫就前往仙女山避暑的交通方式產生分歧——丈夫堅持開車,她則想騎著自己的山葉NMAX155踏板摩託。「大熱天騎車太曬了。」丈夫試圖勸服她,無果。最終以理服人:「才跑一個多月,上萬公裡,還沒過癮?手不痛了?」鄒迷婭彎了彎酸痛的手指,想到接下來規劃中的貴州行程,她妥協了。最終兩人驅車前往。 抵達仙女山後,鄒迷婭通過微信向記者吐槽:「隔著玻璃看風景沒勁,吹不到風,走路又太慢。」此時她正與親友漫步鄉間小道,這位剛帶領「銀髮騎行團」完成「重慶-西藏-新疆環線騎行」的資深騎手,話語裡透著意猶未盡。 自2018年退休以來,鄒迷婭保持著年均騎行4個月,累計超20萬公裡(相當於繞赤道5圈)的騎行強度。「別人退休帶孫子,跳壩壩舞,我帶車輪子到處轉。」她笑著總結自己的退休生活。 第一課是敬畏安全 很難想像,這位習慣風馳電掣的機車「女俠」,曾經是一位守護生命的白衣天使。 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護理系的她,曾在新橋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後轉業至沙坪垻區民政局。回憶往昔,鄒迷婭說:「那些年工作節奏很快,我基本都在重慶本地活動,每天睜眼就知道今天要做什麼,幾點該去哪裡,生活軌跡規律得像心電圖曲線。」這種被工作填滿的生活讓她覺得充實,也悄然埋下一顆種子——「等退休了,一定要試試沒做過的事。」 2018年,55歲的鄒迷婭退休,迎來人生急轉彎。當同齡人忙著帶孫輩、跳廣場舞時,她開始研究摩託車駕考攻略。「與其在家刷手機看別人看世界,不如自己跨上機車親眼看風景。」考取駕照後,她先從重慶周邊丘陵線路練手,漸漸把騎行半徑延伸至雲貴高原的盤山公路,在中短途海拔落差超千米的起伏路況中打磨車技。 命運總喜歡給狂熱追夢者安排點「必修課」。2020年,自認為「技術已過關」的鄒迷婭與五位騎友組隊進藏。當車隊行至川藏線巴塘段一個急彎時,意外降臨——她的摩託車失控衝入路溝。忍痛爬起來繼續騎行兩百多公裡到達駐地後,左腳踝已經腫得像發酵的麵團,專業防摔靴死死卡在腳上無法脫下。檢查結果令人心驚:左腳踝粉碎性骨折。緊急情況下,她被空運回重慶進行手術,摩託車也通過物流運回。 這場意外沒有澆滅她的熱情——休養三個月後,左腳打著鋼釘的她轉戰海南繼續騎行。但這次,她學會了敬畏:「技術孬就得練。」從此每次出發前必做詳細路書,騎行時嚴格控制車速車距,全套防護裝備成為標配。「安全不是限制,而是為了騎得更遠。」 騎行與年齡無關 引擎發出一聲輕快的「噗」聲,一輛大紅色山葉NMAX155踏板摩託穩穩停在路邊,騎士單腳輕點地面,右手一抬,摘下頭盔——頭盔左右綴著粉色蝴蝶裝飾,背後彩色飄帶輕揚。62歲的鄒迷婭取下護目鏡,眼角帶著笑意,目光明亮有神。她微微仰頭,甩了甩被頭盔壓平的短髮,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微笑——騎行的樂趣,從來與年齡無關。 8月7日,記者在山葉小龍坎店見到鄒迷婭。她剛從新疆回來,帶著穿越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線、羌塘腹地的勇士證書,正與摩友熱切交流。 截至當日,她手機裡高德地圖的足跡報告顯示:她已點亮中國214個城市,歷時2447天。從最初的豪爵TR150開始,7年來她換了三輛車,總裡程已超20萬公裡。 6月19日,鄒迷婭與重慶摩友「追風天際」,貴州摩友「深谷幽蘭」一起,開啟今年的長途遠徵。這場旅行早在去年來巴中看紅葉時就已約好。 「她倆在德格就開始出現高反,到醫院輸液、吸氧,休息兩天,症狀減輕後又出發。」談起同行的兩位夥伴,鄒迷婭眼中閃爍著溫暖的光,「到了珠峰大本營,同伴還服用了速效救心丸。而我,一點反應也沒有,這大概是以前的職業經歷所賦予的基礎吧。」這支被摩友們親切稱為「奶奶團」的三人組,年齡加起來184歲,在珠峰高程測量紀念碑旁留下了珍貴的合影。視頻在摩友圈發布後,收穫了無數點讚與驚嘆。 「沒有遇見網紅狼,但當看到藏野驢、野駱駝時,所有的疲憊一掃而空。」穿行羌塘無人區時,雨夾雪讓頭盔結滿冰碴,中午一點,性子急的鄒迷婭一踩油門衝進雨幕,晚上12點成功穿越這片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土地。 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時,鄒迷婭一天跑了近800公裡,「有大貨車經過時,都會躲在陰影裡歇涼,但更多時候是暴曬。」 「三人只同路一段,各有各的目標,在共同的行程內互相幫助。」鄒迷婭坦言,摩旅約伴不比找對象容易——三觀相合、性格相投、生活習慣相近,缺一不可。對她而言,更享受獨自騎行的時光,儘管孤獨,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需要拍照時還得停下來找路過的摩友幫忙。 從新藏線的雪山之巔到羌塘腹地的無人區,從塔克拉瑪幹的漫天黃沙到撫遠的東方第一縷曙光,鄒迷婭的騎行版圖不斷擴展。最東至黑龍江撫遠,西抵新疆烏恰,北達漠河北極村,南至海南三亞——她的車輪丈量著遼闊疆域,也書寫著一位六旬騎士與年齡無關的傳奇。 視摩託為「移動的家」 翻開鄒迷婭的朋友圈,一幅幅跨越中國版圖的騎行畫卷徐徐展開:今年1月,她在海南椰林間追逐海風;3月至4月,足跡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北京、雲南;6月至8月,又踏上西藏、新疆的高原之旅。「每年至少騎行4個月,總裡程5000~10000公裡的長途跋涉是常態,再加上說走就走的周邊短途。」這位將摩託車視為「移動之家」的騎行者如是說。 摩友們眼中的鄒迷婭是個傳奇——不僅因她的年齡和騎行強度,更因那組令人咋舌的數據:山葉摩託自重132公斤,加上至少50公斤的裝備,而鄒迷婭體重僅60公斤。「若摩託車倒下,一個普通女性都難以扶起,更何況是在高海拔地區出現高原反應時。」然而,在鄒迷婭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力量可以鍛鍊,何況,哪怕是單車獨行,路上不時還有無處不在的摩友嗎?」 鄒迷婭的「移動之家」裝備齊全得令人驚嘆:左側邊箱裝著四季衣物,右側邊箱安置著帳篷,尾座的防水馱包裡更是「五臟俱全」——電炒鍋、電壓力鍋、米麵糧油醬醋、蔥姜蒜,甚至還有香腸臘肉。這些裝備支撐著她在旅途中自給自足:有時搭帳篷露營,有時入住賓館、客棧或農家院。每到駐地,她都會補充物資,清晨為自己煮一碗雞蛋湯圓或稀飯饅頭,再精心準備一葷一素一湯的午餐,比如紅燒肉配涼拌胡蘿蔔、黃瓜、洋蔥,佐以番茄雞蛋湯或紫菜湯。 這次為期40餘天、行程約10000公裡的旅程,她僅花費7000元,低於往常1元/公裡的平均成本。「在新疆摩友家借住幾天,大夥又熱情辦招待,降低了開支。」鄒迷婭笑著說。在她看來,「出門在外,摩友就是一家人。」穿越羌塘時,她發現路邊溝裡有一輛重慶牌照的摩託車,立即拍照發到重慶摩友群詢問車主情況;作為重慶摩友會的活躍成員,她還經常為摩友們提供醫療諮詢。 旅途中也不乏暖心時刻:進藏途中,兩名同伴出現高原反應,她迅速架起吊床讓他們在路邊小樹林休息,對面正在蓋房的藏族同胞見狀,端來板凳和開水;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時,執勤警察關切地詢問她的行程,還邀請她到警亭休息喝水。「這些點滴溫暖,讓漫長的旅途充滿了人情味。」鄒迷婭說。對她而言,每一次跨上摩託車,都是向著更廣闊的世界出發,而摩託車這個「移動的家」,承載著她的勇氣、熱愛與無數難忘的故事。 「野孩子」家族 「我們家人都有各自的愛好,彼此關心但互不幹涉。」當被問及長期漂泊在外的騎行生活是否遭到家人反對時,鄒迷婭笑著給出了這個答案。在這個家裡,每個人都是自己領域的「野孩子」。 她的丈夫是資深驢友,玩得比鄒迷婭還要野。「他不僅在國內徒步,還去過日本、印度、尼泊爾等國家。」去年,這位硬核丈夫與兩位好友負重50公斤挑戰烏孫古道,整整失聯7天。當時正在新疆騎行的鄒迷婭每天焦急致電卻聯繫不上。「那裡不僅有高原反應的威脅,還可能遭遇泥石流、塌方和迷路。」回憶往事,鄒迷婭至今感到後怕,「徵服自然是個偽命題,活著繼續走才是最大的勝利。」 丈夫其實會騎摩託車,但在上世紀90年代摔過一跤導致手臂劃傷後,就再也不敢碰摩託了。「偶爾,鄒迷婭提出順道載他一程,但得費好大勁兒勸說。其實就是皮肉傷,自己處理了一下,醫院都沒去。但不能勉強,估計他對摩託車的看法和我對轎車差不多。」鄒迷婭說,「野孩子」家族的相處之道,在於尊重彼此的恐懼與熱愛。 女兒秦詩的人生軌跡同樣充滿冒險精神。原本從事金融行業的她,2017年第一次接觸滑雪後,覺得刺激,一下子就愛上了。逐漸跨界轉行,成為北京冬奧會上來自重慶的唯一雪上項目國內技術官員。現在,女兒跟11歲的外孫又迷上了自行車運動。「我們家每個人都在追逐自己熱愛的事情,外孫現在每天要練習騎車10多公裡。」鄒迷婭自豪地說。 雖然家人都熱愛戶外運動,但家務事主要由丈夫打理,包括照顧外孫。鄒迷婭雷厲風行的管理風格讓小外孫給她起了個「狼外婆」的綽號,她有些鬱悶。 「回重慶不到一周,又有摩友約我去貴州騎行。」她笑著說,「明年我計劃挑戰東北極寒地帶。」對於未來,這位不想停歇的騎手已經做好規劃:「年齡從來不是限制,只要身體允許,就會一直騎下去,看自己到底能走多遠。」在這個家裡,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速度與激情。 上遊財經-重慶晨報記者 路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3895
38
2025-11-03 22:05
15432
32
2025-11-03 22:05
91537
25
2025-11-03 22:05
67392
82
2025-11-03 22:05
64851
72
2025-11-03 22:05
73986
93
2025-11-03 22:05
27184
89
2025-11-03 22:05
98614
96
2025-11-03 22:05
17236
74
2025-11-03 22:05
86152
86
2025-11-03 22:05
96735
91
2025-11-03 22:05
82975
23
2025-11-03 22:05
75648
35
2025-11-03 22:05
38271
19
2025-11-03 22:05
59438
24
2025-11-03 22:05
95427
85
2025-11-03 22:05
45632
75
2025-11-03 22:05
38594
84
2025-11-03 22:05
38549
31
2025-11-03 22:05
34658
17
2025-11-03 22:05
59632
71
2025-11-03 22:05
38921
15
2025-11-03 22:05
56921
86
2025-11-03 22:05
98751
98
2025-11-03 22:05
19472
95
2025-11-03 22:05
18627
89
2025-11-03 22:05
17659
38
2025-11-03 22:05
94678
96
2025-11-03 22:05
83279
61
2025-11-03 22:05
15347
63
2025-11-03 22:05
18524
92
2025-11-03 22:05
62598
23
2025-11-03 22:05
89453
79
2025-11-03 22:05
69548
36
2025-11-03 22:05
96854
27
2025-11-03 22:05
92314
67
2025-11-03 22:05
85437
51
2025-11-03 22:05
39146
26
2025-11-03 22:05
34697
23
2025-11-03 22:05
91562
79
2025-11-03 22:05
41926
94
2025-11-03 22:05
12583
96
2025-11-03 22:05
23941
35
2025-11-03 22:05
59387
71
2025-11-03 22:05
43726
93
2025-11-03 22:05
25647
15
2025-11-03 22:05
74921
76
2025-11-03 22:05
48965
75
2025-11-03 22:05
97158
72
2025-11-03 22:05
21348
75
2025-11-03 22:05
64795
29
2025-11-03 22:05
| 凤蝶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绿茵直播 | |
| 仙凡直播 | 糖果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橘子直播 | 魅影视频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美女直播app | 现场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红杏直播 | 四季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黄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花儿直播 | |
| 荔枝网直播 | 69美女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花蝴蝶app直播 | 优直播 |
| 茄子直播 | |
| 夜月视频直播 | 桃花app |
| 绿茶直播 | |
| 奇秀直播 | 成人抖阴 |
| 美女直播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