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8月7日電 題:兩岸青年體驗非遺技藝 同心傳承中華根脈 作者 葉秋雲 「這些工具充滿歷史感和力量感,感覺很有故事。」近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賴玉寅在福建理工大學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的「敲打成型」環節時,手持錘子專注敲打著銀器。他說,看似簡單的重複敲打,實則力道和角度都大有學問。 時值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舉辦期間,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兩岸青年跟隨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銀飾鍛制技藝(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林偉星學習畲族銀器製作技藝。 8月5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圖為兩岸青年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理工大學 供圖) 熱衷中華傳統文化的賴玉寅,對此次體驗興致濃厚。他說:「製作時,最專注的就是敲打的節奏感。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槌子和銀器的清脆聲,能專心感受每一次敲擊帶來的微小變化,完全沉浸其中。」 「兩岸在老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上很相似。」製作過程中,賴玉寅聯想到了臺灣傳統工藝的保護。他說,傳承都依賴師徒口傳心授,創新則都在努力結合現代審美,讓老手藝走近年輕一代。 作為指導老師,林偉星看著兩岸青年認真製作銀飾,十分欣慰。他認為,金銀器製作技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兩岸青年共同體驗非遺,能讓他們真切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工匠精神。 7月30日,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記者 呂明 攝 在第三屆兩岸青少年「創未來」科普夏令營活動中,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臺灣大學生吳哲維循著印材上用黑筆描好的名字筆畫執刀刻石,當名字逐漸清晰時,他說,「印材是石料,下刀需用力,可見篆刻很考驗功力。」 臺灣中原大學學生楊進忠則與大陸同學組隊,在福州圍繞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展開設計,共同搭建了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他認為,以閩南宗族文化和建築特徵為核心靈感的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承載了遊子尋根、家族凝聚、血親同源的情感。 當前,福建積極鼓勵臺胞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據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透露,在福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臺胞1名、省級傳承人有臺胞12名。 首位臺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卓聖翔表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需要兩岸青年同心協力。兩岸青年攜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既能為彼此搭建深度交流、共築夢想的橋梁,也能讓兩岸傳承人共同發力,讓非遺傳承下去。(完)
北京8月12日電 扔掉的舊衣服,如何「重獲新生」?在安徽省金寨縣的一家民營企業內,全自動生產線高速運轉,成千上萬噸廢舊衣服經撕碎、高溫加熱等工序,轉化為黑白顆粒物,成為可再生成衣的原料。廢舊紡織品的「新生」從這裡開始。 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安徽經濟報業承辦的「聚焦環保新質生產力——走進安徽新登利」調研活動日前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舉行。活動以安徽新登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登利)為案例,探訪了民營企業在環保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創新實踐,解碼紡織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突破路徑。 據介紹,金寨縣近年來堅持以「雙碳」目標為牽引,聚焦環保新質生產力,系統構建現代環保產業體系。「當前,總投資52億元的新登利環保裝備產業園一期已經投產,二期正在火熱建設。」金寨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曹作義表示,依託金寨抽水蓄能電站、華電福新風電等項目,該縣努力探索『綠電-綠氫-綠氨』全鏈條示範,碳匯交易走在全國前列。 資料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消費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佔全球一半以上,國內廢舊紡織品存量巨大。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循環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25%,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200萬噸。科技投資人何澤儀在調研座談會上指出,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新的技術路線,也需要新的產業共識。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張曙紅認為,新登利為眾多企業打開了一個觀察環保新質生產力的窗口。從技術研發上的持續投入,到將環保理念融入產業創新舉措,再到面對市場挑戰時的戰略轉型,體現了民營企業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中的戰略與智慧。 據悉,該企業的T2T化學法廢舊紡織品化學分解技術,通過化學分解和再聚合過程,實現從廢舊衣物到新衣物的閉環循環。「T2T即Textile to Textile,紡織品到紡織品。其技術原理是將廢舊聚酯材料分解成化學小分子,然後通過精餾、過濾、提純等步驟,重新聚合成為再生聚酯產品。」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田明偉介紹,這一技術不僅減少了行業對石油等原生資源的需求,同時顯著降低了對原生資源的依賴。 「相比原生石油基路線,T2T化學法再生體系可降低約60%-85%的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大幅減少環境汙染。」新登利總經理葉孝喆表示,企業項目總規劃產能為每年10—11萬噸。全面投產後,每年可回收利用超12萬噸廢舊紡織品,減排溫室氣體超48萬噸,相當於2600萬棵樹的碳匯效果。」 何澤儀認為,科技與碳中和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全球環保的結構性機會,而「科技+材料+循環經濟」的交叉領域,則是下一輪工業重構中的支點。「利用再生材料能有效節約資源,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她表示,掌握再生材料技術,企業可成為規則制定者,在國際市場上擁有更大話語權。(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6713
74
2025-11-25 15:19
81254
26
2025-11-25 15:19
97851
39
2025-11-25 15:19
62734
68
2025-11-25 15:19
51687
39
2025-11-25 15:19
36497
42
2025-11-25 15:19
41395
52
2025-11-25 15:19
36472
84
2025-11-25 15:19
86421
32
2025-11-25 15:19
87632
28
2025-11-25 15:19
15326
28
2025-11-25 15:19
28961
46
2025-11-25 15:19
13946
29
2025-11-25 15:19
63127
98
2025-11-25 15:19
82653
53
2025-11-25 15:19
23458
16
2025-11-25 15:19
83726
34
2025-11-25 15:19
85679
73
2025-11-25 15:19
34217
94
2025-11-25 15:19
53728
97
2025-11-25 15:19
97354
49
2025-11-25 15:19
51739
18
2025-11-25 15:19
79463
37
2025-11-25 15:19
18735
13
2025-11-25 15:19
51238
32
2025-11-25 15:19
27645
47
2025-11-25 15:19
91526
62
2025-11-25 15:19
34185
12
2025-11-25 15:19
74639
97
2025-11-25 15:19
37156
25
2025-11-25 15:19
34519
64
2025-11-25 15:19
73691
27
2025-11-25 15:19
24178
29
2025-11-25 15:19
12865
56
2025-11-25 15:19
57921
69
2025-11-25 15:19
68251
41
2025-11-25 15:19
73689
72
2025-11-25 15:19
64123
31
2025-11-25 15:19
14367
31
2025-11-25 15:19
51926
72
2025-11-25 15:19
36289
45
2025-11-25 15:19
98357
87
2025-11-25 15:19
83146
26
2025-11-25 15:19
65219
73
2025-11-25 15:19
93148
58
2025-11-25 15:19
27653
89
2025-11-25 15:19
56273
35
2025-11-25 15:19
21584
78
2025-11-25 15:19
56317
16
2025-11-25 15:19
62318
58
2025-11-25 15:19
91548
15
2025-11-25 15:19
94785
26
2025-11-25 15:19
87519
91
2025-11-25 15:19
| 比心直播 | 妖精直播 |
| 荔枝直播 | |
| 婬色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妖精直播 | |
| 莲花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水仙直播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色花堂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 橙色直播 | |
| 妲己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 秀色直播 | |
| 巧克力直播 | 奇秀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榴莲视频 |
| 零点直播 | |
| 极速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杏爱直播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飞速直播 |
| 午夜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