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是女性生命中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新手媽媽不僅要照顧新生寶寶,還要面對自己身體的變化,尤其是體重問題。研究表明,產後體重滯留與母親遠期肥胖的發生密切相關,可顯著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此外,產後體重滯留還可能增加再次懷孕時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併發症的風險。科學管理產後體重不僅可以預防體重滯留給身體各器官造成的負擔,改善身體機能,還有助於媽媽恢復身材,增加自信,預防產後抑鬱的發生。產後體重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監測和評估產後體重產後42天左右可作為產後體重的首次評估時間,建議在產後6個月至1年內體重逐漸恢復至孕前水平。產後減重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不宜操之過急。較為理想的情況是產後體重每周下降0.5千克。因此,媽媽們不必每天稱重,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每周選固定時間稱量一次體重和腰圍,用好體重秤、腰圍尺、體重管理日曆。01體重測量方法推薦早上固定時間空腹排便後,著輕薄衣服測量。測量時,體重秤應放在平整、堅硬的地面,不要放在地毯上。雙腳均勻分開,平穩站在秤的正中央,身體保持自然直立,待數值穩定後讀取測量值。02腰圍測量方法受試者自然站立,兩肩放鬆,雙臂交叉抱於胸前,保持平靜呼吸。測試人員立於受試者側前方,將帶尺的游離端環繞受試者腰部,使帶尺經臍上0.5—1釐米處(肥胖者可選擇腰部最粗處)水平環繞一周,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得的數據即為腰圍測量值。03體重管理日曆使用方法使用紙質或電子工具,規律記錄每次測量的體重值和腰圍值,還可根據自身需要記錄飲食、睡眠、活動、哺乳等情況。2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通過合理膳食和充足身體活動等綜合措施,產後女性可以逐漸達到並維持健康體重。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堅持0~6月齡的純母乳餵養。產後採用母乳餵養有助於母親孕期儲存脂肪的消耗和體重恢復。為避免乳房充盈造成不適,母親可以在給嬰兒哺乳後進行鍛鍊。不僅僅是坐月子期間,女性在整個哺乳期都不需要忌口,保持食物多樣化。哺乳期女性不僅要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還應保證蔬菜、水果的攝入量。每天攝入蔬菜類400~500克,水果類200~350克,尤以深色水果、蔬菜最佳,增加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哺乳期女性應保證水的攝入量,每天2100毫升,但注意不要喝多油的濃湯。脂肪含量高的濃湯不僅會影響食慾,還可能會引起嬰幼兒脂肪消化不良性腹瀉。可選用脂肪含量低的肉類,如魚、去皮禽類等煲湯,喝湯的同時也要吃肉。避免長期臥位,自然分娩6~12小時即可起床活動,剖宮產24小時內也應下床活動,產後2天即可開始做產褥期保健操,每1~2天增加1節,每節做8~16次。從低強度逐漸增加強度和運動量,儘早進行盆底肌肉鍛鍊。有氧運動從每天15分鐘逐漸增加至每天45分鐘,每周堅持4~5次,但不宜在分娩後很快恢復高強度運動,以及過早負重勞動。調整生活節奏,充分休息。保證每日7~9小時睡眠,睡前半小時遠離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母親的生活規律可以和嬰兒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同步,尤其在產褥期;嬰兒滿3個月後,逐漸建立睡眠規律,尤其養成夜間長睡眠習慣。此外,家人也應給予產婦更多關懷,主動承擔家務,幫助產婦緩解產後焦慮,並保證其能夠得到充分休息。作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畢燁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 楊振宇策劃:餘運西 王寧編輯:劉洋本文配圖來源於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北京8月8日電 日內瓦消息:世界氣象組織等多家專門機構7日共同就全球極端高溫發出警告,呼籲各國加強早期預警、制定公共健康應對計劃、提升跨部門協作,更有力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風險。 據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官網消息,世界氣象組織、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多地高溫「破紀錄」。2025年7月是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7月。 在歐洲,土耳其面臨極端高溫,最高氣溫達50.5攝氏度;瑞典和芬蘭經歷了30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氣的異常持續。 在亞洲,日本在8月份記錄到41.8攝氏度的氣溫新高;巴基斯坦南部等地最高氣溫超過42攝氏度,局部氣溫超過45攝氏度;伊朗西南部和伊拉克東部的局部氣溫超過50攝氏度。 持續高溫影響下,多地發生嚴重山火。在北美,加拿大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山火季,截至8月3日,過火面積超過660萬公頃。7月底至8月初,數百處起火點產生的大量煙霧造成加拿大多個省份及美國北部多個州空氣品質惡化,煙霧甚至在強勁噴射氣流的作用下抵達歐洲上空,導致中歐和南歐空氣品質驟降。 土耳其、希臘、賽普勒斯等國山火也造成人員傷亡,數千民眾被迫撤離。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極端高溫」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它往往不像颶風、洪水那樣,瞬間造成可見破壞,卻造成長期、潛在的威脅。多個專門機構警告稱,高溫帶來的健康威脅、電力中斷、空氣品質惡化和山火風險日益突出,全球數百萬人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城市和脆弱社區。 模型估算顯示,2000年到2019年,全球每年約有48.9萬人死於高溫相關原因,其中45%發生在亞洲,36%發生在歐洲。尤其在城市,由於「熱島效應」疊加夜間高溫,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低收入群體面臨更高風險。 據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聯合估算,若在57個國家全面推廣高溫健康預警系統,每年可能挽救近10萬人的生命。(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6715
69
2025-11-12 04:35
56182
42
2025-11-12 04:35
97523
19
2025-11-12 04:35
86143
19
2025-11-12 04:35
79182
27
2025-11-12 04:35
87632
98
2025-11-12 04:35
42856
51
2025-11-12 04:35
73981
24
2025-11-12 04:35
47918
35
2025-11-12 04:35
19678
82
2025-11-12 04:35
98432
35
2025-11-12 04:35
16759
64
2025-11-12 04:35
16572
26
2025-11-12 04:35
38156
71
2025-11-12 04:35
51427
52
2025-11-12 04:35
56831
42
2025-11-12 04:35
93614
63
2025-11-12 04:35
94216
98
2025-11-12 04:35
29781
57
2025-11-12 04:35
39271
13
2025-11-12 04:35
62738
25
2025-11-12 04:35
56843
41
2025-11-12 04:35
58472
65
2025-11-12 04:35
25947
51
2025-11-12 04:35
82735
36
2025-11-12 04:35
41928
61
2025-11-12 04:35
56428
96
2025-11-12 04:35
35821
69
2025-11-12 04:35
94316
29
2025-11-12 04:35
53291
52
2025-11-12 04:35
37845
32
2025-11-12 04:35
69231
46
2025-11-12 04:35
69583
73
2025-11-12 04:35
98426
36
2025-11-12 04:35
73256
84
2025-11-12 04:35
34967
34
2025-11-12 04:35
51378
92
2025-11-12 04:35
68395
63
2025-11-12 04:35
17329
64
2025-11-12 04:35
26438
21
2025-11-12 04:35
46987
39
2025-11-12 04:35
86432
64
2025-11-12 04:35
64358
98
2025-11-12 04:35
73241
93
2025-11-12 04:35
51846
31
2025-11-12 04:35
43126
12
2025-11-12 04:35
13465
79
2025-11-12 04:35
16852
15
2025-11-12 04:35
48962
17
2025-11-12 04:35
82756
92
2025-11-12 04:35
62371
46
2025-11-12 04:35
51873
46
2025-11-12 04:35
| 凤蝶直播 | 小蝌蚪app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 婬色直播 | 黄瓜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奇秀直播 | 六月直播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 美女直播 | 零点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成人抖阴 | 午夜直播 |
| 荔枝网直播 | |
| 榴莲视频 | 蜜桃直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暖暖直播 | 优直播 |
| 春雨直播 | |
| 美女直播app | 黑白直播 |
| 蜘蛛直播 |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花瓣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九球直播 |
| 成人抖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