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8月4日電(梁靜茹)在安徽省界首市,一條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產業鏈條蓬勃發展。這裡年回收利用廢舊蓄電池、廢鋁材、廢塑料400多萬噸,擁有再生鉛產能99萬噸;再生動力電池年產能1億隻以上,全國市場上每5隻動力電池中,就有1隻是「界首造」。 錨定「千億級產業」目標,界首循環經濟正在綠色化、智能化的新賽道上疾馳。 廢舊電池在界首被視作「加工後的礦產」。在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鉑新材料」)車間內,來自比亞迪等巨頭的廢舊動力電池經歷著技術重生。公司採用「物理破碎—無氧熱解—篩分提純」的自主工藝,使銅、鋁、鋰等材料的回收率高達98%以上。 在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進行試驗。界首市宣傳部供圖 一路之隔,天能電池(安徽)公司的智能工廠裡機器人正在精準作業,自動化產線高效運轉。園區首創的鉛酸電池領域「富氧側吹」制酸技術,能將煙氣中的硫回收為精製硫酸並回用於生產,該技術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帶動了全行業的綠色升級。 圖為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界首市宣傳部供圖 目前,界首市已形成「回收+處置+產品化」的循環經濟全產業鏈。從「撿回來」到「造出來」,再到「引進來」,界首吸引了駱駝、雅迪等一大批下遊行業龍頭紛紛落戶,在這裡完成入鏈、強鏈、固鏈和延鏈。 界首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高度協同的產業閉環。天能所需的鉛錠、塑殼,由園區企業足量供應;華鉑新材料提煉的碳酸鋰,直接供應給下遊材料廠;更關鍵的是,天能回收的舊電池,可在園區內就地完成拆解、冶煉和再生,真正實現了「進來一隻舊電池,出去一隻新電池」的資源永續循環。 界首田營科技園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再生鉛綠色回收利用基地和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新能源生產基地。園區年可回收利用廢舊蓄電池160萬噸,年產再生鉛近100萬噸,加工蓄電池2800萬千伏安時,分別佔全國產能的1/3、1/5。使近百萬噸廢鉛蓄電池在此煥新重生。 創新是產業壯大的核心驅動力。最新數據顯示,界首在皖北地區科技創新指數與研發投入佔比均位居首位,在阜陽市則以創新平臺數量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領跑。 這一從「垃圾堆」上崛起的產業,正釋放多重效益:帶動近5萬個家庭增收,推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年加工再生塑料260萬噸,節約石油1000萬噸,相當於少建8個中型化工廠;覆蓋全國的回收網絡讓10萬餘人參與廢舊物資回收,有效減少資源浪費與面源汙染。 從「吃幹榨淨」廢舊電池的每分價值,到以科技為傳統產業注入新動能,界首用「循環」理念在皖北大地書寫出「變廢為寶」的千億產業篇章,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極具韌性的「界首方案」。(完)
福州8月7日電 題:兩岸青年體驗非遺技藝 同心傳承中華根脈 作者 葉秋雲 「這些工具充滿歷史感和力量感,感覺很有故事。」近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賴玉寅在福建理工大學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的「敲打成型」環節時,手持錘子專注敲打著銀器。他說,看似簡單的重複敲打,實則力道和角度都大有學問。 時值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舉辦期間,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兩岸青年跟隨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銀飾鍛制技藝(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林偉星學習畲族銀器製作技藝。 8月5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圖為兩岸青年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理工大學 供圖) 熱衷中華傳統文化的賴玉寅,對此次體驗興致濃厚。他說:「製作時,最專注的就是敲打的節奏感。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槌子和銀器的清脆聲,能專心感受每一次敲擊帶來的微小變化,完全沉浸其中。」 「兩岸在老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上很相似。」製作過程中,賴玉寅聯想到了臺灣傳統工藝的保護。他說,傳承都依賴師徒口傳心授,創新則都在努力結合現代審美,讓老手藝走近年輕一代。 作為指導老師,林偉星看著兩岸青年認真製作銀飾,十分欣慰。他認為,金銀器製作技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兩岸青年共同體驗非遺,能讓他們真切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工匠精神。 7月30日,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記者 呂明 攝 在第三屆兩岸青少年「創未來」科普夏令營活動中,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臺灣大學生吳哲維循著印材上用黑筆描好的名字筆畫執刀刻石,當名字逐漸清晰時,他說,「印材是石料,下刀需用力,可見篆刻很考驗功力。」 臺灣中原大學學生楊進忠則與大陸同學組隊,在福州圍繞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展開設計,共同搭建了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他認為,以閩南宗族文化和建築特徵為核心靈感的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承載了遊子尋根、家族凝聚、血親同源的情感。 當前,福建積極鼓勵臺胞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據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透露,在福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臺胞1名、省級傳承人有臺胞12名。 首位臺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卓聖翔表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需要兩岸青年同心協力。兩岸青年攜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既能為彼此搭建深度交流、共築夢想的橋梁,也能讓兩岸傳承人共同發力,讓非遺傳承下去。(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6142
78
2025-11-24 09:05
72365
51
2025-11-24 09:05
37594
85
2025-11-24 09:05
67185
47
2025-11-24 09:05
48673
48
2025-11-24 09:05
72415
73
2025-11-24 09:05
81259
13
2025-11-24 09:05
17453
93
2025-11-24 09:05
74169
64
2025-11-24 09:05
15647
27
2025-11-24 09:05
65328
64
2025-11-24 09:05
67184
61
2025-11-24 09:05
39264
91
2025-11-24 09:05
72891
49
2025-11-24 09:05
92584
24
2025-11-24 09:05
68427
85
2025-11-24 09:05
57493
95
2025-11-24 09:05
57134
58
2025-11-24 09:05
25674
41
2025-11-24 09:05
65843
78
2025-11-24 09:05
43267
14
2025-11-24 09:05
29547
76
2025-11-24 09:05
12475
46
2025-11-24 09:05
93258
18
2025-11-24 09:05
57613
59
2025-11-24 09:05
52816
23
2025-11-24 09:05
32485
72
2025-11-24 09:05
19584
53
2025-11-24 09:05
34781
42
2025-11-24 09:05
93572
95
2025-11-24 09:05
19684
58
2025-11-24 09:05
52863
73
2025-11-24 09:05
94678
85
2025-11-24 09:05
89231
26
2025-11-24 09:05
14876
69
2025-11-24 09:05
42316
48
2025-11-24 09:05
31768
68
2025-11-24 09:05
38594
97
2025-11-24 09:05
98415
41
2025-11-24 09:05
12697
37
2025-11-24 09:05
31897
58
2025-11-24 09:05
68275
23
2025-11-24 09:05
26137
95
2025-11-24 09:05
23897
25
2025-11-24 09:05
87519
57
2025-11-24 09:05
14937
47
2025-11-24 09:05
17985
37
2025-11-24 09:05
23741
96
2025-11-24 09:05
53698
32
2025-11-24 09:05
42389
78
2025-11-24 09:05
68145
61
2025-11-24 09:05
18397
38
2025-11-24 09:05
34519
49
2025-11-24 09:05
| 妖姬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比心直播 |
| 520直播 | |
| 么么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小k直播姬 | |
| 么么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 六月直播 | 九球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
| 黄瓜直播 | 密桃直播 |
| 四季直播 | |
| 夜魅直播 | 蜜糖直播 |
| 妲己直播 |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妖精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 柚子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 妖姬直播 | |
| 深夜直播 | 婬色直播 |
| 雨燕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