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9日電(記者肖亞卓、高萌)「不、不、不……我可捨不得(把徽章)送人。」在成都世運會體育舞蹈拉丁舞項目奪冠後,德國名將莫申斯卡捧著金牌笑著說,像個護著心愛玩具的小孩。 8日晚在城北體育館進行的世運會拉丁舞比賽中,莫申斯卡與搭檔巴蘭毫無懸念地奪得冠軍。在多次拿到世錦賽、歐錦賽以及德國國內的賽事冠軍後,這次奪冠為他們本就星光熠熠的職業生涯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除了冠軍的榮耀之外,讓這對組合格外珍惜的還有那枚別具匠心、充滿成都當地元素的「竹光」獎牌。 「(這枚獎牌)很特別,你可以打開它,上面寫有The World Games,還有熊貓的形象,這就非常有紀念意義,因為它體現了這座城市的文化,我們帶走的不僅是金牌,也是關於這座城市的美好回憶。」莫申斯卡說。 這枚「竹光」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在於內部結構的設計——向左翻開獎牌正面,有一枚獨特的金屬徽章,徽章一面是靈動的川金絲猴「錦仔」,另一面是太陽神鳥環繞成都世運會標識。這一巧思生動詮釋了「分享」的理念,獲獎者可以將徽章取下,贈予家人或朋友,讓榮譽與喜悅傳遞延續。 當被問到有沒有想好要把這枚徽章送給誰時,莫申斯卡立刻搖頭,「我可捨不得。」轉念一想,她又說:「不過我倆生活在一起,可能只留一枚徽章也可以,也許我們會(將一枚徽章送人)。」 這時,搭檔巴蘭接過話茬,笑著說他非常重視青年舞者的成長,喜歡看到年輕人不斷進步、讓體育舞蹈觸及更多領域。「如果有機會送出去,我們會選一個不錯的賽事或者項目,或者送給我們看好的年輕舞者,讓這份榮譽去激勵他們。」 對於中國,巴蘭與莫申斯卡充滿親切感。兩人笑著告訴記者,他們來中國可能已經有「50次」。不僅是參賽,也進行過表演和教學。2024年無錫舉行的拉丁舞世錦賽上,他們第四次奪冠,成為這項賽事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組合。 「成都我們也已經來了很多次,感覺這是一座可以帶給我們幸運的城市。」巴蘭說,「我們在這裡總能感受到觀眾的熱情和喜愛,這也讓我們跳得更放鬆、更投入。」 本屆世運會,中國隊組合閻棒棒/杜玉君歷史性地進入決賽,最終以微弱劣勢位居第四名,距離領獎臺僅有一步之遙。巴蘭和莫申斯卡看到了中國體育舞蹈近些年的快速進步,也樂於見到有更多的中國舞者帶給世界舞臺新的活力與驚喜。 「巧合的是,閻和杜在德國的舞蹈老師也是我們的舞蹈老師,所以我們很有淵源。我們看到了他們這些年的進步,也希望未來他們能繼續實現這樣的突破,用他們的舞蹈去打動世界。」巴蘭說。
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研究員團隊最新在寧夏靈武一處漸新世(距今約3400萬年-2300萬年)地層中發現一件巨犀下頜化石,研究鑑定為巨犀新屬種,將其作為模式標本並命名邱氏吐魯番巨犀。 本次研究發現的邱氏吐魯番巨犀下頜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研究團隊還依據邱氏吐魯番巨犀牙齒的微觀形態和元素分布,恢復重建出巨犀哺乳期和體成熟的生活史片段,填補了古近紀時期(距今約6600萬年-2300萬年)犀類生活史數據的空白。 這項古生物化石發現研究的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 論文通訊作者鄧濤研究員表示,動物的生活史可以被看作是它們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生命歷程,包括繁殖、生長、發育、衰老等多個階段。作為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內容,生活史與動物體型大小之間的關係長久以來是研究的難點,受到廣泛關注。 目前,已知的研究多以現生動物的數據作為參考,對化石類群的研究相當缺乏。例如,現生犀類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壽命可達50歲之久,各方面的生活史數據全面而豐富,但僅有3個化石類群有相關研究。犀類自始新世(距今約5600萬年-3400萬年)以來體型變化巨大,巨犀是陸地上曾出現過的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化石數量豐富,為研究動物生活史與體型關係這一問題提供了契機。 邱氏吐魯番巨犀牙齒的冠周紋計數(A)以及磨片顯示的芮氏線生長周期(B)。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論文第一作者、河南中醫藥大學解剖學副教授盧小康介紹說,研究團隊將邱氏吐魯番巨犀下頜標本的第二下前臼齒和第一下臼齒製作磨片,結合偏振光顯微鏡和雷射剝蝕的方法觀察牙齒上記錄的生長紋。 根據第一下臼齒和第二下前臼齒的牙骨質年紋數量觀察結果,研究團隊推斷邱氏吐魯番巨犀化石個體的年齡約為17歲,其體成熟年齡應該在此之前。第二下前臼齒的齒冠在雷射剝蝕作用下顯示4個條帶區域,具有顯著的相關變化規律,指示邱氏吐魯番巨犀在齒冠發育形成時尚在哺乳期內,哺乳期至少427天。此外,根據具有較長下門齒的下頜研判,邱氏吐魯番巨犀可能屬於較原始類型的雄性個體。 對比現生犀牛的生活史數據發現,吐魯番巨犀的哺乳期與現生犀牛相似,且體成熟年齡落在非洲犀的變異範圍之內,尤其接近白犀的年齡數值,與根據體型公式計算的年齡也相近。 本次研究化石標本第二下前臼齒齒冠釉質顯示元素富集的變化規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鄧濤指出,由此可見,犀類的生活史節奏在早漸新世(距今約3400萬年-2730萬年)就已經存在,演化上相當保守。不過,早中新世生活在森林中的近無角犀屬體成熟年齡在11歲左右,暗示體型大小、齒冠高度與體成熟年齡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線性耦合,這有待進一步研究揭示古環境驅動下演化節律與生態策略的關係。 據了解,2025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邱佔祥從事古哺乳動物學研究65周年,為致敬他對巨犀研究的卓越貢獻,此次研究發現的巨犀化石新種被命名為邱氏吐魯番巨犀。(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8735
21
2025-11-03 09:58
53497
96
2025-11-03 09:58
98567
91
2025-11-03 09:58
36458
46
2025-11-03 09:58
28196
63
2025-11-03 09:58
28671
37
2025-11-03 09:58
37958
56
2025-11-03 09:58
48756
16
2025-11-03 09:58
41965
82
2025-11-03 09:58
75648
13
2025-11-03 09:58
39758
89
2025-11-03 09:58
16925
68
2025-11-03 09:58
86294
37
2025-11-03 09:58
63925
72
2025-11-03 09:58
28315
38
2025-11-03 09:58
31752
31
2025-11-03 09:58
43179
76
2025-11-03 09:58
61347
34
2025-11-03 09:58
89713
86
2025-11-03 09:58
92738
15
2025-11-03 09:58
15937
94
2025-11-03 09:58
78413
34
2025-11-03 09:58
12678
34
2025-11-03 09:58
84791
95
2025-11-03 09:58
18927
63
2025-11-03 09:58
56198
92
2025-11-03 09:58
96324
78
2025-11-03 09:58
47165
86
2025-11-03 09:58
48357
47
2025-11-03 09:58
96418
91
2025-11-03 09:58
74938
51
2025-11-03 09:58
48192
28
2025-11-03 09:58
94361
95
2025-11-03 09:58
32584
56
2025-11-03 09:58
65187
19
2025-11-03 09:58
92673
39
2025-11-03 09:58
19387
98
2025-11-03 09:58
85213
14
2025-11-03 09:58
43756
25
2025-11-03 09:58
97426
93
2025-11-03 09:58
59246
14
2025-11-03 09:58
94162
41
2025-11-03 09:58
62784
28
2025-11-03 09:58
14297
41
2025-11-03 09:58
18679
31
2025-11-03 09:58
79814
93
2025-11-03 09:58
89371
86
2025-11-03 09:58
21864
13
2025-11-03 09:58
97413
63
2025-11-03 09:58
64972
92
2025-11-03 09:58
49728
38
2025-11-03 09:58
39574
29
2025-11-03 09:58
| 魅影直播间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魅影看b站直播 | |
| 橘子直播 | 花瓣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深夜直播 | 红桃直播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 蝴蝶直播 | 绿茵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小k直播姬 | 魅影5.3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红桃直播 | 西甲直播 |
| 伊人app | |
| 巧克力直播 | 趣播 |
| 午夜直播 | |
| 飞速直播 | 海棠直播 |
| 伊人直播网站 | |
| 小妲己直播 | 大鱼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桃花app |
| 青柠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