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 人才儲備,三個之最和一個500萬 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中國經濟發展的要素稟賦正發生變化:如今,中國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為全球最高;每年培養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業畢業生超過500萬人。這三個全球之最和一個500萬意味著什麼?過去5年中國的人才儲備有哪些新變化? 人才創新活力加速迸發 「您的『金點子』,我們收到了。」8月5日,山東省濟南市向廣大人才朋友發出了一封主題信。 今年4月,濟南市委人才辦開設人才政策「金點子」徵集專欄,面向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人才徵集意見建議,推動提升全市人才工作質效。這封信正是要把近4個月徵集活動的進展情況與廣大人才朋友分享:對具備實施條件的建議,已迅速協調相關單位,制定具體優化方案,明確落實措施和時限,並及時予以反饋。 濟南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王玉躍說:「我們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生態,今年修訂出臺濟南人才政策『雙30條』(2025版),從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系列政策舉措支撐下,2024年濟南新增青年人才超過15萬人,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87.5萬人。」 聚焦人才這個「第一資源」,「十四五」時期各地紛紛加大培養和吸引力度。 全區人才資源總量超200萬,佔全市比重約1/4——7月17日,北京市海澱區對外公布人才「成績單」。 「近年來,我們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推動海澱成為全球人才的嚮往之地、發展之地。」海澱區委組織部部長肖丹介紹,全區從業人員中人才佔比88.5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7個百分點,是全國智力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海澱的GDP中,人才的貢獻率達65.2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7個百分點。 各地人才規模持續擴大,是中國人才創新活力加速迸發的一個縮影—— 看人才資源總量,中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億人。技能勞動者總量超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萬人。 看科技人力資源,這5年,越來越多科技人才投入到系統性科學和技術知識的產生、發展、傳播和應用活動中,科技人力資源超過1.1億人,全國科技人力的儲備水平和供給能力明顯提升。 看研發人員總量,當前,中國按折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研發人員總量超700萬人年,穩居世界首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11位。 「過去5年,中國持續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諸多積極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社會治理室主任、研究員李璐分析,在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全國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基於此,中國在教育上加大相關領域招生培養力度,在高等教育階段加強前沿學科和基礎學科相結合的專業設置,推動高等教育的規模和質量均實現明顯提升。圍繞技能人才培養,中國持續推進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路徑越來越清晰。同時,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受重視,面向基礎教育加強創新能力培養,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不斷完善。 STEM專業畢業生規模全球領先 人才儲備,STEM教育被認為是重要一環,近年來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江蘇省江陰市,江南大學江陰霞客灣校區眼下正為「迎新」作準備,還有半個月左右這裡即將迎來該校區的第二批新生。去年9月,霞客灣校區作為江南大學新校區正式啟用,集成電路、智能製造、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纖維工程與裝備技術4個新學院入駐。 「我一直挺喜歡研究各類機器人,去年考入江南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專業成了我的首選。」在江南大學江陰霞客灣校區就讀的小宋說,希望通過學習掌握更多專業知識,參與機器人製作、比賽等實踐,為未來進入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江南大學校長陳衛表示,江南大學積極進行專業結構調整,搭建產教研合作育人平臺,培養更多和地方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且急需的人才。霞客灣校區4個新學院的專業方向與江陰市產業高度契合,將為推動校地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合作空間。 「從學科領域來看,STEM教育聚焦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些理工科類學科領域,突出以問題為導向、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李璐說,近些年,中國持續加大STEM人才培養力度,越來越多高校開始重視圍繞STEM學科設置專業,招生規模明顯擴大,這些都有力推動了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 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每年培養STEM專業畢業生超過500萬人,全球領先。2023年,理工農醫類在碩士研究生中的招生規模佔比為60%,在博士招生中的佔比超過80%。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3批共40家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構建起校企協同培養的新型實體平臺。 中國推進STEM人才培養,在國際社會上得到越來越多認可。 在湖北,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的專業設置中電子信息類與智能製造類專業佔比超50%。前不久,賴比瑞亞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STEM教育及特殊全納教育助理部長小納撒尼爾·K·西斯科來到這裡參觀,看了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的雷射雕刻、工業機器人生產等應用場景後,西斯科表示:「感受到了人工智慧等前沿數位化技術如何更好應用於職業教育教學,期待中國能把相關的教學經驗和軟硬體設備以更多語種形式呈現,讓更多國家學習和引進。」 在上海,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的建設正加快推進,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第10個一類中心,也是其在歐美之外首個全球性一類中心。「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是中國與教科文組織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於中國提升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質量。」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說,這也有利於中國與國際社會分享STEM教育理念與實踐,為全球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讓「人才紅利」持續釋放 一顆獼猴桃,如何漲身價?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團隊的到來幫助當地果園獼猴桃的售價從每斤3元漲到了4元以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我們這裡建了獼猴桃試驗站,科技團隊常年紮根在田間,指導我們改良獼猴桃種植技術。」眉縣果農李凱說,藉助品種優選、配方施肥等技術,果園的獼猴桃不僅提了品質、漲了身價,整體產量也提高了60%左右。 近年來,越來越多科研院所、高校專家人才走進農村,建立科技小院,助推農業生產提升科技「含金量」。 截至目前,全國157家培養單位已設立科技小院1800餘個,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研發推廣大量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在提升糧食產能、果蔬品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這5年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新意」。 創新驚喜不斷。2024年集成電路年產量比「十三五」末增長72.6%,增加約1900億塊,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了「中國芯」;核電、高鐵、船舶與海洋工程等裝備取得新突破,人工智慧、量子科技、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創造了多個全球「首次」和「第一」。 主體爭相加力。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增加到3.6萬億元,其中企業研發投入佔比超過77%;深圳作為創新標杆城市,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6.46%。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達到26個、佔比全球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6萬家。 產業添新增彩。2024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長42%,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73.8%,佔GDP比重達到10.4%,提高2.6個百分點;累計在研創新藥達到4000餘款,約佔全球30%。 「從自主研發的高性能作業系統,到賦能千行百業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再到大幅提高生產效率的工業機器人,5年來我們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些都離不開人才儲備的有力支撐。」李璐說,從「人力資源優勢」到「人才資源優勢」,中國在各方面的人才建設有了更堅實的基礎,科技創新迎來更多源頭活水。面向未來,中國還將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的質量,湧現出越來越多拔尖創新人才,讓「人才紅利」持續釋放。 本報記者 邱海峰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8月12日 第 11 版)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周群峰 發於2025.8.4總第1198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多座停工的建築周邊雜草叢生,地面上鋪滿瓦礫、石塊等。這些爛尾建築上的腳手架早已鏽跡斑斑,樓體周圍的綠色防塵網破損嚴重。一棟17層的住宅項目已經封頂,尚未砌牆,也處於停工狀態。附近還寫有「康養住宅,盡享健康安逸」「歡迎參觀樣板間」等宣傳語。 該住宅項目內,還立有寫著「最優秀的新城規劃」「最宜居的生態環境」等「六最核心價值」字樣的展板,吸引訪客購買該樓房。 2025年7月下旬,《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瑤漢養壽城文旅項目(下稱「瑤漢養壽城」)看到上述場景。 近日,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對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進行通報。瑤漢養壽城位列其中。 通報稱,2018年,恭城縣不顧當地實際條件,在缺乏人才、產業基礎的情況下,強行推動建設總佔地面積約140畝的瑤漢養壽城。項目規劃總投資16.5億元,目前實際投資5.4億元,後因資金鍊斷裂部分項目已停工爛尾,成為「半拉子」工程,已建成的11棟建築中有6棟閒置,利用率低、效益不佳、浪費嚴重,群眾反映強烈。 《中國新聞周刊》實地走訪調查了解到:作為瑤漢養壽城的操盤手,鄧曉強早在擔任恭城縣委書記大約一個月前,就與女下屬成立公司,並找人做名義老闆,他們倆是「幕後老闆」。鄧曉強任縣委書記期間還強制改變土地性質,違規將41.72萬元/畝的建設用地,以25萬元/畝的旅遊用地名義出讓給這家公司。 「巧妙」通過後爛尾 瑤漢養壽城曾有多個「帽子」。 此前,其對外發布的宣傳資料顯示,項目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建造,是桂林建設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重點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統籌「雙百雙新」重點項目,是恭城縣成立30周年大慶重點項目。 《中國新聞周刊》從多個信源了解到,瑤漢養壽城是時任恭城縣委書記鄧曉強傾力推進的工程項目。而考慮到恭城縣經濟基礎薄弱等原因,鄧曉強提出要在恭城縣上馬該項目時,遭遇到他人質疑,導致該項目的決策受到阻力。 恭城縣曾屬於國家級貧困縣,財政自給率較低,總人口30萬。根據恭城縣財政局數據,2018年,也就是項目上馬之年,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為4億元,此後連續下滑,2021年才止跌增至約2.8億元,2024年恢復至約4億元水平。可見,瑤漢養壽城實際投資的5.4億元,已超過當地一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多位恭城縣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鄧曉強提出準備推出該16.5億元的項目後,時任縣政府主要領導明確表示不支持該項目。「這位領導是土生土長的恭城人,常年在恭城工作,對實際情況非常了解。他認為對恭城而言,搞這種項目的時機並不成熟。」 遇到阻力後,鄧曉強想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據桂林市紀委監委介紹,為防止部分縣領導反對項目實施,鄧曉強以縣「四家班子」領導會議代替縣委常委會,營造「一把手」推動、領導集體決策的假象。 瑤漢養壽城的項目承建方為桂林瑤漢養壽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下稱「瑤漢公司」)。「瑤漢公司與縣城投公司籤訂投資協議,由鄧曉強利用『四家班子』會議、縣委財稅金融會議決定,目的是能夠有效推進鄧曉強的部署和意圖。會上鄧曉強先表態發言,對其他人的發言產生了影響,最後會議都按照鄧曉強的意思通過。」一位參加過該「四家班子」領導會議的時任官員稱。 2018年8月,養壽城項目奠基。建設分為一期和二期,一期主要建設15個少數民族醫館、瑤醫院、茶江書院等業態,同時建設遊客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2019年10月,一期落成。2020年7月二期開工,二期建設內容包括商務公寓住宅、多功能商務辦公樓、養老養生住宅等功能區。 2022年7月27日,據桂林市紀委監委消息:桂林市二級巡視員鄧曉強被查。恭城縣城投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蘭思瑤向媒體介紹:鄧曉強涉案後,該項目被紀委監委查封,查封期為一年,2023年11月解封。 恭城縣委向央視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該項目的現狀為,已建成11棟建築,未完工建築2棟(1棟酒店式公寓、1棟住宅樓),未竣工驗收建築4棟(3棟商業別墅、1棟連排養生別墅)。 而根據恭城縣財政局在今年2月19日的相關報告,該縣財政運行管理中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財源結構單一,縣域經濟基礎薄弱,縣級財政收入增長乏力;縣級可用財力嚴重不足,各類剛性支出需求有增無減,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政府債務規模較大,償債資金籌集難,還本付息壓力大等。這份報告透露,截至2024年底,全縣政府債務餘額約26.8億元。 與女下屬做「幕後老闆」 鄧曉強被查後,其隱匿的「老闆身份」逐漸浮出水面。恭城縣委一位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聽到鄧曉強是瑤漢公司的實控人後,他和多位恭城縣幹部都很震驚。「沒想到他隱藏得這麼深。」這位官員稱。 《中國新聞周刊》從一位接近桂林市紀委監委的知情者韓星(化名)處了解到,鄧曉強「亦官亦商」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九年前,他的「生意夥伴」為其時任女下屬唐玲鳳。 2016年4月,時任桂林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鄧曉強與時任副主任唐玲鳳(1971年出生,桂林臨桂人)成立桂林景宸文化交流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景宸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景宸公司是一家以從事娛樂業為主的企業,法定代表人為李榮生,股東為李榮生和李喜榮,持股比例分別為90%和10%。2017年8月,瑤漢公司成立,該公司是景宸公司100%控股的企業。 不過,核心信源提到,李榮生、李喜榮二人系上述公司掛名的法定代表人和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管理。 韓星稱,2017年下半年,李榮生和李喜榮按照鄧曉強和唐玲鳳的要求,籤訂了一份關於鄧曉強和唐玲鳳系景宸公司與瑤漢公司實際股東(鄧曉強佔股51%,唐玲鳳佔股49%)的隱名股東協議和保密協議。 「該協議被辦案人員查獲,成為證實鄧曉強與唐玲鳳系幕後老闆的物證。」韓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2016年5月,在景宸公司成立的次月,鄧曉強赴恭城縣,出任縣委書記、一級調研員。而唐玲鳳在三年後,也就是機構改革之後,出任桂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 桂林市紀委監委在其官方公眾號曾發文介紹,鄧曉強以打造「生態養生城」是該縣「十三五」期間的總目標為背書,以借款的名義挪用恭城縣城投公司引導資金6500萬元給其實際控制的公司。鄧曉強甚至大肆把「身邊人」安排在縣城投公司等重要部門、關鍵崗位,處心積慮為「私人項目」實施鋪平道路。 根據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確認書等證明,2018年,瑤漢公司從恭城土地儲備交易中心購得一、二期土地,單價約41.72 萬元/畝。 但多位受訪者透露,事實上,鄧曉強是違規將商住用地最低單價為41.72萬元的瑤漢養壽城項目的土地,按照旅遊產業用地價單價25萬元的標準出讓給瑤漢公司。 根據桂林市2014年—2018年統籌推進重大旅遊建設項目清單(第一批)的通知項目清單、桂林市旅遊產業用地基準地價相關文件,瑤漢養壽城並不符合旅遊用地指標。 既然不符合該用地指標,鄧曉強又是如何運作通過的? 相關信源證實:2018年2月,鄧曉強主持召開「四家班子」會議,隱瞞他和唐玲鳳為瑤漢公司實控人的身份,違規套用桂林市旅遊產業用地政策,強行推進將商住用地的瑤漢養壽城項目土地,按照旅遊產業用地價單價25萬元的標準出讓給瑤漢公司,其中溢價870萬元,由恭城縣城投公司以幫助瑤漢公司建好瑤漢養壽城項目基礎設施工程的形式變相返還給瑤漢公司。 恭城縣城投公司一位時任高管稱,溢價的870萬元,鄧曉強曾希望通過降低縣城投公司出借給瑤漢公司的6500萬元引導資金借款利率來抵扣。「但後來,他改變這種抵扣方式,改為縣城投公司替瑤漢公司等額代建基礎設施的方式來抵扣。」 相關書證顯示,2020年底,恭城縣城投公司代建瑤漢養壽城項目的「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工程量已達520餘萬元,鄧曉強、唐玲鳳為保證縣城投公司繼續足額代建餘下工程,要求縣城投公司以借款名義將400萬元轉入瑤漢公司帳戶,待代建工程全部完工後再將借款返還。截至案發,這400萬元一直由瑤漢公司佔有使用。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鄧曉強、唐玲鳳二人還曾共同貪汙公款1220萬元,共同受賄2600萬餘元等。二人為一名叫唐彰鍵的商人,在工程承攬、徵地拆遷、款項撥付等方面提供幫助,收受唐彰鍵給予的房產1套、車位2個、價值 21.5萬元的房屋裝修及其代為支付的瑤漢公司瑤漢養壽城工程款1770萬元,共計2013萬餘元。 多個信源表示,唐彰鍵為唐玲鳳的侄子。 2022年8月15日,在桂林市紀委監委宣布鄧曉強被查後半個多月,唐玲鳳被宣布留置。2024年10月,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因犯受賄罪、貪汙罪、挪用公款罪,鄧曉強獲刑19年,唐玲鳳獲刑13年。 時任恭城縣城投公司董事長莫紹華因涉及嚴重違紀違法問題,2023年8月,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待解的遺留問題 鄧曉強被查後,一系列遺留問題如何解決也受到關注。 柳州市桂海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桂海公司」)瑤漢養壽城項目部負責人孫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7月,桂海公司進場負責二期項目的施工,2022年7月,因為瑤漢公司不能足額支付工程款,工程停工。同年年底,因為瑤漢公司被桂林市紀委監委查封,導致項目全面停工。後來桂林市紀委監委指派桂林市城鄉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桂林城建集團」)代管瑤漢公司及公章。 孫嘉稱,桂海公司進場後,按照工程進度,瑤漢公司陸續支付了桂海公司3100多萬元工程款,但至今仍拖欠6200萬元左右的工程款。 屈濟榮是瑤漢養壽城項目的一位鋼筋材料供應商,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7月,他開始為該項目供貨,目前還有接近400萬元費用未結清。 「該項目出現資金鍊斷裂對我們形成了嚴重衝擊。我們當時是跟桂海公司籤訂的供貨合同,我多次找過桂海公司,該公司因受瑤漢養壽城項目影響,公司資金鍊也斷裂了,無法支付我們的貨款。我們也期待政府相關部門能早日解決好這些問題。」屈濟榮稱。 孫嘉稱,桂海公司曾多次聯繫桂林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桂林城建集團持股比例100%),但未獲明確答覆。他們也曾通過法律途徑起訴瑤漢公司,但未被恭城縣人民法院受理,上訴後,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予以維持原裁定。 關於未立案的原因,桂林中院這樣解釋:本案中,因被起訴人瑤漢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涉嫌刑事犯罪,且刑案事實包含實際控制人涉嫌操控瑤漢公司的問題,故上訴人提起的本案民事訴訟暫不具備起訴條件。因此,一審法院對上訴人的起訴不予受理並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桂林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瑤漢公司現任法定代表人曾凱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只是代管,中央通報後,統一的整改落實工作主要由恭城縣負責。 除了施工方,一些購房者也受到影響。《中國新聞周刊》在該項目走訪時,數位已經入住的業主表示,目前水電供應正常,但因為配套設施不完善,所以有的業主買房後至今沒有裝修入住,已經入住的只有十多戶。目前,還沒有辦下房產證。 瑤漢養壽城項目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房子價格每平方米在4000元左右,「由於一些原因,現在不對外出售」。 恭城縣委書記陳代昌向媒體表示,目前最主要的整改任務還是解決好這個項目涉及的104戶購房群眾的訴求。其中,對88戶已經交房的居民,儘快完善項目內住宅供電、安防等配套措施,加快項目竣工驗收,為住戶儘快辦理房產證、產權登記證;制定就近入學方案,確保這些住戶的子女在今年9月開學前,全部能夠就近入學。對另外16戶沒有辦法按時交房的居民,採取異地安置或者退款的措施,目前仍在溝通。 陳代昌還強調,恭城縣已成立整改工作專班,列出一系列問題清單,加大了對項目遺留問題的清理。現在已明確了整改任務、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限時進行整改。 目前,該縣對於這個項目的打算,主要還是進行招商引資,把資產盤活,特別是要解決項目周邊區域業態不豐富、產業路徑不足問題,確保這些閒置的房產能夠有效盤活利用。 恭城縣委一位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恭城縣已經制定了初步整改方案,需要上報等待批覆。「項目雖然發生在鄧曉強主政恭城時,但恭城的現任領導班子要擔得起責任,要『新官理舊帳』,千方百計把相關項目盤活好、利用好。」這位官員稱。 陳代昌也表示:「鄧曉強案給我們很多警醒,在未來的整改過程中,要避免領導拍腦袋決策,抵制『一言堂』,整改過程中每一項都進行集體討論研究,接受社會監督,要立足本地實際,要量力而行。」 《中國新聞周刊》2025年第28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3569
71
2025-11-04 04:04
96718
75
2025-11-04 04:04
28651
42
2025-11-04 04:04
93675
28
2025-11-04 04:04
95361
51
2025-11-04 04:04
71293
75
2025-11-04 04:04
78532
51
2025-11-04 04:04
53896
26
2025-11-04 04:04
53479
47
2025-11-04 04:04
47936
12
2025-11-04 04:04
71546
97
2025-11-04 04:04
26954
53
2025-11-04 04:04
54983
24
2025-11-04 04:04
87431
54
2025-11-04 04:04
34819
25
2025-11-04 04:04
85439
46
2025-11-04 04:04
78913
84
2025-11-04 04:04
58927
68
2025-11-04 04:04
45267
86
2025-11-04 04:04
43965
53
2025-11-04 04:04
75269
67
2025-11-04 04:04
46182
75
2025-11-04 04:04
94186
42
2025-11-04 04:04
38152
57
2025-11-04 04:04
82634
45
2025-11-04 04:04
74953
79
2025-11-04 04:04
29614
34
2025-11-04 04:04
38952
53
2025-11-04 04:04
47325
65
2025-11-04 04:04
45372
37
2025-11-04 04:04
53291
63
2025-11-04 04:04
52973
54
2025-11-04 04:04
95761
79
2025-11-04 04:04
54823
78
2025-11-04 04:04
27458
36
2025-11-04 04:04
64328
89
2025-11-04 04:04
15762
79
2025-11-04 04:04
27598
81
2025-11-04 04:04
42368
25
2025-11-04 04:04
61247
68
2025-11-04 04:04
46197
85
2025-11-04 04:04
94362
21
2025-11-04 04:04
71628
61
2025-11-04 04:04
29463
81
2025-11-04 04:04
82764
34
2025-11-04 04:04
83169
37
2025-11-04 04:04
48751
71
2025-11-04 04:04
69587
43
2025-11-04 04:04
97432
28
2025-11-04 04:04
24631
43
2025-11-04 04:04
36542
53
2025-11-04 04:04
21679
53
2025-11-04 04:04
46529
37
2025-11-04 04:04
| 趣播 | 河豚直播 |
| 桃子直播 | |
| 牡丹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金桔直播 | 妖姬直播 |
| 美女直播 | |
| 青柠直播 | 秀色直播 |
| 荔枝网直播 | |
| 河豚直播 | 桃花app |
| 西瓜直播 | |
| sky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sky直播 | |
| 青稞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 凤凰网直播 | |
| 青草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免费直播 | |
| 色花堂直播 | 奇秀直播 |
| 名模直播 | |
| 五楼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趣爱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