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月3日電(林波)「騎自行車送外賣3周,一共瘦了5千克,特別有成就感。」夜幕降臨,浙江杭州「上班族」李然沒有像往常一樣鑽進地鐵,而是換下職業裝,穿上運動服,戴上頭盔,推出自行車,開啟了「兼職」送外賣,「晚上一般接2單至3單,一天大概能消耗1000大卡熱量。」 自「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以來,「減重」成為年輕人的熱議話題。下班騎自行車送外賣,正成為「Z世代」「上班族」中流行的減重方式。 「一開始是看到社交平臺上有人分享了送外賣減肥的經歷,覺得很新奇,門檻也不高,就加入了這一波的『兼職』隊伍,沒想到後來越送越『上頭』。」李然表示,工作這幾年,因為久坐,他的體重上漲了15千克。為了減重,他也曾在健身房辦卡鍛鍊,但最後都沒有成功,「送單時,覺得自己很快樂,我還喜歡爬樓梯,這樣減重效果更好。」 李然的經歷並非個案。作者注意到,在社交平臺上,「送外賣減重」「帶薪減肥」等相關筆記引發了廣泛關注,眾多用戶對其進行收藏,以獲取減重經驗與靈感。 8月2日,一款送單APP上的交通工具選擇內容。 (陳雨桐供圖) 與此同時,不少年輕人藉助Vlog這一新媒體形式,分享自己騎自行車送外賣減重的日常生活,為這一現象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與直觀的視覺呈現。 「我們建了『騎手減重群』,每天分享騎行數據,互相監督。」在寧波工作的陳雨桐於近日加入了「送外賣減重」的隊伍,她向作者展示了一款她用的「秒送」APP。在這裡進行實名註冊和理論學習後,便可成為騎手。 在該APP頁面上的「配送工具」一欄,作者注意到有自行車、電動車、大踏板電動車等交通工具。 「我們減重人一般會選擇自行車,並且設置自己的常駐區域,太遠的單子一般不接。」陳雨桐說,群裡還會組織「周末騎行局」,把送外賣變成社交活動。 而今,年輕人正用獨特的方式重新定義「工作」與「生活」,他們騎著自行車穿梭在樓宇之間,既是為他人傳遞美味,也是在為自己雕刻健康。 「這本質是數字時代『零工經濟』與健康需求的結合。」業內專家指出,「Z世代」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他們更擅長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技術工具實現自我管理,「送外賣減重」現象折射出健康消費平民化、職業選擇多元化、技術重塑生活方式的三大趨勢。(完)
青海民和8月13日電題:災後危房變優居,內蒙古愛心接力援青海 記者 奧藍 記者見到75歲的朵官戶女時,她正和兒女一起在家中嘮嗑。她本是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前河鄉芒拉村村民,因2023年12月甘肅省積石山縣6.2級地震被迫離開家園,在臨時安置點生活近一年之後,於2024年底搬進十餘公裡外的新居。 8月12日,朵官戶女家來了一批千餘公裡外的特殊客人——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災後維修加固項目調研組。這時的她才知道,「憂居」變「優居」的背後,竟還有一段跨越山海的感人幫扶故事。 朵官戶女的新家是「美麗城鎮」棚戶區改善項目,這裡本是一處建於2017年的保障性住房,入住率並不高,災害發生後被政府定為災民搬遷安置點。但是,這裡也受災害波及,部分建築的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成為C級危房,需要重新修繕。 伸出援手的正是內蒙古的愛心力量。2024年6月,內蒙古紅十字會經前期考察後,向青海省災區捐贈資金580萬元,對接民和縣官亭鎮官東村保障性住房災後維修加固項目,捐款方是內蒙古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 2024年7月,民和縣紅十字會按照協議,與民和縣住建局籤訂保障性住房災後維修加固工程協議;8月,工程開工建設,修復脫落的外立面、開裂的屋內牆體和地面、受損的結構柱和基礎梁等;年底,受災居民陸續裝修入住。 據統計,目前「美麗城鎮」棚戶區改善項目的兩棟樓中,安置群眾41戶,已入住29戶。 圖為修繕後的新居。記者 奧藍 攝 朵官戶女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相較於之前的農村生活,如今的樓房中有廁所和暖氣,舒適便利。她有心臟病,腰也不好,醫院就在2公裡之外,這讓她很安心。官亭鎮人口多,她的兒子靠打零工、做小買賣就能有不錯的收入。「這房子好住,我們的生活也很好。」 11日至14日,內蒙古紅十字會組織捐贈人代表、媒體記者等成立調研組,赴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實地調研,回訪援建的災後維修加固項目。 「用在老百姓身上,用在民生項目上,用在需求比較迫切、改善效果比較強烈的地方。」內蒙古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楊鳳屹介紹說,這個項目是經考察評估之後確定的。「我們前期反覆商量、看這筆錢要怎麼用。企業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愛心善舉要有的放矢。」 (資料圖)圖為災後經評估,確定為C級危房的屋內場景。民和縣紅十字會 供圖 「術業有專攻,企業出錢,紅十字會來協調執行。我們對這次項目很滿意。」匯能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此次項目捐款500萬元,總經理助理高平此行感悟很深。在他看來,企業與紅十字會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合作模式。「作為企業,我們認真經營,努力賺錢,通過公益活動回饋社會;各地的紅十字會則為我們搭建起這樣的平臺。」 高平告訴記者,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他們近年來已陸續通過內蒙古各級紅十字會捐款超1.65億元。「跟紅十字會合作,我們很放心。」 「內蒙古紅十字會和愛心人士真的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民和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李忠德告訴記者,棚戶區居住的本就是低收入、生活條件較差的弱勢群體。項目的順利完工,不僅保障了老百姓的住房安全,改善了他們的居住條件,同時還使得受災居民儘快恢復生活秩序,減輕災害帶來的影響。 「災後重建、安置是民生工作,事關受災群眾民生福祉。社會各界都在出力,我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單位。」李忠德告訴記者,他看到了太多群策群力、扶危濟困、奉獻愛心的感人故事。 天災雖無情,人間有大愛。(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4653
72
2025-11-02 14:34
47692
16
2025-11-02 14:34
31976
39
2025-11-02 14:34
25681
34
2025-11-02 14:34
91728
76
2025-11-02 14:34
39512
76
2025-11-02 14:34
38614
15
2025-11-02 14:34
54682
98
2025-11-02 14:34
96418
61
2025-11-02 14:34
21865
98
2025-11-02 14:34
32865
13
2025-11-02 14:34
21863
64
2025-11-02 14:34
95628
95
2025-11-02 14:34
78612
13
2025-11-02 14:34
84365
72
2025-11-02 14:34
79456
93
2025-11-02 14:34
51943
18
2025-11-02 14:34
84136
95
2025-11-02 14:34
14927
16
2025-11-02 14:34
97318
38
2025-11-02 14:34
27634
78
2025-11-02 14:34
34529
26
2025-11-02 14:34
24591
81
2025-11-02 14:34
16873
69
2025-11-02 14:34
15846
14
2025-11-02 14:34
46132
53
2025-11-02 14:34
58476
35
2025-11-02 14:34
13924
86
2025-11-02 14:34
51243
93
2025-11-02 14:34
25369
21
2025-11-02 14:34
58267
89
2025-11-02 14:34
81927
61
2025-11-02 14:34
68594
71
2025-11-02 14:34
39628
49
2025-11-02 14:34
41693
39
2025-11-02 14:34
43872
73
2025-11-02 14:34
29847
19
2025-11-02 14:34
85314
81
2025-11-02 14:34
86249
52
2025-11-02 14:34
47365
76
2025-11-02 14:34
53162
41
2025-11-02 14:34
59821
19
2025-11-02 14:34
29674
19
2025-11-02 14:34
87126
26
2025-11-02 14:34
86491
83
2025-11-02 14:34
93486
65
2025-11-02 14:34
49635
94
2025-11-02 14:34
89153
29
2025-11-02 14:34
25847
57
2025-11-02 14:34
72846
95
2025-11-02 14:34
79546
52
2025-11-02 14:34
| 海棠直播 | 黑白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榴莲视频 | 咪咕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河豚直播 |
| 花儿直播 | |
| 520直播 | 嗨球直播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 桃花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婬色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伊对免费下载 | |
| 快猫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咪咕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伊人直播网站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九球直播 |
| 苹果直播 | |
| 月神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仙凡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