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月13日電 (記者 阿琳娜)13日,滿載著55個貨櫃光伏組件的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國際港站駛出,標誌著中歐班列(西安)自2013年開行首列以來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開行總量超過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的四分之一,西安也成為全國首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突破30000列的城市。 「這趟班列是我們首次通過中歐班列(西安)將光伏組件運往亞塞拜然巴庫,未來將有共計4500個貨櫃、100個專列從西安發往亞塞拜然巴庫。」中國能建中電工程西北院國際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歐陽冊飛介紹,中歐班列(西安)為企業出海搭建了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與海運相比,運輸時效由原來的約2個月壓縮至最快11天,同時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提供了定製化、門到門的物流服務,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 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0000列。西安滻灞國際港供圖 中歐班列(西安)開行十二年來,班列運行幹線由開行之初的1條增加到現在的18條,覆蓋歐亞大陸全境;「+西歐」集結線路拓展到26條,覆蓋國內主要貨源地;西安港與青島、寧波等沿海港口合作開通6條鐵海聯運班列,內陸集結、陸海聯動、全球分撥的現代物流體系加速形成。 西安滻灞國際港聚焦「暢通道、提功能、優服務、拓貿易、聚產業、促交流」,高質量開行中歐班列,著力打造中歐班列經濟圈,中歐班列(西安)服務全國向西開放的「集結」效應不斷顯現。 「我們依託中歐班列,以物流帶貿易,以貿易促產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實現高質量發展。」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樂說:「我們著力打造班列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同國外鐵路公司實現數據聯通,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國際聯運全程服務,報關、制單時間由5-7小時縮短至5分鐘以內;同時攜手大型金融機構,創新推出『訂艙貸』『信用貸』等金融產品,累計提供融資181億元,成為『政、銀、企』融合發展的標杆示範。」 位於西安滻灞國際港的陝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內,平均每20秒就有一臺洗碗機組裝完成。「今年,我們洗碗機的銷售目標是20萬臺,目前訂單已排到10月。」陝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釗說,陝康洗碗機今年已出貨的訂單,60%以上都通過中歐班列(西安)銷往海外。 「與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運輸距離不到1公裡,我們的產品完成生產後1天內即可裝箱、中轉、通過中歐班列(西安)發出,綜合物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比陸海聯運節省近一個月的時間。」陳釗說,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支撐企業向好發展的重要因素。 依託中歐班列(西安),西安滻灞國際港持續深化港產港貿融合發展。目前園區已聚集大宗批發、跨境電商企業4000餘家,帶動大宗商品貿易額突破3000億元。大力發展臨港製造產業,引入中國康佳、德國克諾爾等產業龍頭,打造產貿聚集協同、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未來,西安滻灞國際港將聚焦「物流+貿易+金融+產業+法治+人文」6個方面,加速國際化布局,全面推進海外場站建設,實現多點「樞紐對樞紐」的升級;創新「數位化」賦能,實施場站智能化工程,提升裝卸、監管智慧化水平;加快臨港產業聚集,加速新興產業發展和數字產業布局,促進產業聚集成勢;完善「法治化」保障,構建「一站式」糾紛化解平臺,提升班列運行法治保障水平。(完)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新聞分析:我國外貿向上向好之「勢」從何而來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張曉潔 海關總署8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7.3%;進口雖然下降1.6%,但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1個百分點。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面對複雜外部環境,外貿運行保持向上向好勢頭。 好勢頭從何而來? 不妨先從最新「成績單」中找尋答案。當天發布的數據顯示,除了累計增速進一步加快,月度外貿表現也好於預期。7月單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6.7%,增速比6月加快1.5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其中,出口增長8%,增速連續5個月保持6%以上,進口增長4.8%,連續兩個月增長。 路透社等外媒7日報導稱,中國製造業企業充分利用中美關稅暫緩期發貨,成為拉動7月出口的重要因素,進口逐漸回暖則表明隨著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發力,國內需求正在改善。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認為,我國外貿穩中有進的背後,不僅有政策的強力支撐,更離不開企業的主動突圍。 「7月處於中美90天關稅暫緩期內,這為外貿企業爭取了寶貴的緩衝時間。」白明表示,聖誕、新年是外貿傳統旺季,當前歐美買家已普遍進入備貨周期,外貿企業7月搶抓短期紅利,一方面優化產品組合、快速提升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加速開拓東南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提供了重要支撐。 向上向好之「勢」還在多方面不斷積蓄。 從外貿「含新量」看,前7個月數據顯示,我國機電產品佔出口比重六成,其中出口高端工具機同比增長23.4%,出口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4.9%。同期,作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出口近七成的數位照相機、超八成的3D印表機,進口超四成的存儲器、超六成的電腦處理部件,創新底色更加鮮明。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國產空調、電扇等「清涼產品」頻頻在海外出圈。據海關統計,前7個月,我國出口空調、冰箱、電扇、摺疊傘同比分別增長4.9%、2.3%、2.1%、5.9%,其中,對歐洲出口空調大幅增長28.9%。 深圳市正浩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批可攜式空調剛剛下線,即將出口到歐盟。「歐洲的部分老舊建築無法安裝傳統空調,我們的可攜式空調內置電池,無需安裝、隨時移動,7月份在歐洲市場已實現售罄,新一代空調產品在歐洲市場銷量比上一代增長達164%。」正浩創新關務經理趙微微說。 從外貿主力軍看,前7個月,外貿第一大經營主體——民營企業進出口14.68萬億元,同比增長7.4%,佔我國外貿總值的57.1%,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 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民營企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繼續發揮穩定外貿主力軍作用,前7個月,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57萬家,增加8.5%,佔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的87.2%。 從外貿「朋友圈」看,前7個月,我國對東協、歐盟、非洲、中亞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9.4%、3.9%、17.2%、16.3%。其中,我國與東協、歐盟貿易總值佔我國外貿總值的近三成,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5.5%。 「等不是辦法,得主動找新航道!」山西嘉世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牛立群告訴記者,為了更好應對外部衝擊,公司開拓歐洲和新興市場。雖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在安排展會、關稅減讓、優惠貸款、信用擔保等政策「組合拳」支持下,來自多國的訂單已排到四季度。 白明認為,外貿增長形勢趨於改善,「但還要注意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壓力挑戰猶存,外貿企業應努力拓展國際市場,打造更多高科技屬性的新產品,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多向賦能,不斷提升我國外貿競爭力。」 直面風雨、堅韌前行。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儘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實現全年外貿工作目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山猫直播 | 飞速直播 |
零点直播 |
小蝌蚪app | 青柠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杏仁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就要直播 |
荔枝直播 | 金莲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莲花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婬色直播 |
橘子直播 | 蝴蝶直播 |
红杏直播 |
仙凡直播 | 魅影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樱花直播nba | 69美女直播 |
雨燕直播 |
蜜唇直播app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伊人下载 |
么么直播 | 嫦娥直播 |
彼岸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