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4日電 綜合消息: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官員當地時間3日說,葉門南部海域當日發生的非洲移民船傾覆事故已造成68人死亡,數十人失蹤。 據美聯社報導,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駐葉門負責人阿卜杜薩託·埃索耶夫說,一艘載有154名衣索比亞移民的船隻於3日早些時候在葉門南部阿比揚省附近海域傾覆。54名移民的屍體被衝到坎法爾地區的岸上,救援人員在其他位置發現了另外14名死者。 阿比揚省安全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證實,葉門當局進行了大規模的搜救行動,並在大片海岸區域發現許多屍體。埃索耶夫說,目前,只有12名移民倖存。 卡達半島電視臺援引葉門衛生部門官員的話稱,當局正在安排埋葬遇難者的相關事宜,同時繼續搜尋工作。葉門海事部門警告說,目前海況持續不穩,事發海域天氣依然惡劣,可能會妨礙搜救行動。 來自非洲的非法移民和難民長期以葉門為前往海灣國家的中轉國,這些人通常乘坐危險且擁擠的船隻穿越紅海或亞丁灣。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稱,最近幾個月,有數百名移民在葉門附近海域的沉船事故中喪生或失蹤。該組織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4年有超過6萬名非洲移民抵達葉門,相較2023年的9.72萬人有明顯減少,這可能與葉門加強了水上巡邏有關。(完)
衢州8月10日電 (記者 陳溯 左宇坤 吳君毅)在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的山上,有一座高几十米的「麵包窯爐」,這裡烤制的麵包香氣撲鼻、鬆軟可口,每到節假日就有不少遊客前來品嘗打卡。事實上,這座「麵包爐」曾是一個石灰窯。如今,路裡坑村立足特色資源稟賦,將閒置資源變廢為寶,讓村民們吃上了生態飯。 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曾經的「石灰窯」如今變身「麵包爐」。記者 陳溯 攝 8月的一個早晨,在路裡坑村「羊棚咖啡」工作的村嫂曾美君調製出了一杯柚香咖啡,曾美君今年50歲,是土生土長的路裡坑村人。回憶起曾經的家鄉,她用「漫天的灰塵」形容,「以前村子裡到處都是灰濛濛的,家家戶戶都燒石灰,環境汙染嚴重」。 20世紀90年代,路裡坑村是遠近聞名的「石灰村」,三衢山腳下,100餘座石灰窯晝夜不停地燒制石灰,石灰產業也曾是當地的支柱產業。 2000年前後,響應國家環保號召,村子的石灰窯陸續關停,石灰窯的關停,讓整座村子陷入沉寂,年輕人陸續出走他鄉,只留下荒廢的礦坑和孤獨的老人。 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沉寂的村莊開始迎來生機。 常山縣輝埠鎮路裡坑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劉志亮向記者表示,2021年,路裡坑村和文旅企業共同組建鄉村運營團隊,依託自身資源打造了一系列文旅融合項目。 記者看到,沿著路裡坑村600餘米的道路上山,曾經的羊棚變成了羊棚咖啡館,荒廢的石灰窯變成了麵包窯、窯書房,閒置農房變成精品民宿和餐飲店,曾經荒蕪的老礦坑也華麗轉身,變成「瀑布泳池」和「礦坑營地」。 8月10日,常山縣路裡坑村「瀑布泳池」。記者 陳溯 攝 劉志亮回憶道,剛開始在網上推廣項目時,有些網友並不看好這裡的發展,認為這裡太荒涼、不會有人來,「當時這些評論讓我們壓力很大,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項目啟動後受到很大歡迎,不少年輕人到此打卡遊覽,感受路裡坑村美麗的環境和工業遺址文化。」 統計顯示,2024年以來,路裡坑村各業態共吸引遊客15餘萬人次,帶動150餘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促進村集體增收達600餘萬元。 曾經荒涼的鄉村在特色產業的加持下重新煥發生機,更多人開始回鄉就業創業。 「我以前在青海開店,疫情後路裡坑村引入了很多新業態,所以我就選擇回鄉就業。」曾美君說,現在村裡環境好了,發展機會更多了,回到家鄉可以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邊照顧家人。 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原來的礦坑變成了如今頗受歡迎的「巖洞自然餐廳」。記者 陳溯 攝 從無人問津到自帶流量,路裡坑村的轉型之路離不開「特色+文化」。 作為路裡坑村的開發者和返鄉創業者,畢業於中國美院的常山人餘家富向記者談了鄉村產業發展的感悟,「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一些在地文化屬性,還有一些產業特色,路裡坑村原先是一個礦坑,也有石灰窯,我們就基於這種特色發展新業態,讓遊客體驗『入坑文化』。目前國內村莊發展業態同質化比較嚴重,通過在地的文旅融合,鄉村產業發展才會有持續的生命力。」(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杏爱直播 | 雨燕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榴莲视频 | 看b站a8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鲨鱼直播 | 杏爱直播 |
牡丹直播 |
69美女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妖精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直播软件下载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大鱼直播 | 月神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零七直播 | 名模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奇秀直播 | 蝶恋直播 |
绿茶直播 |
趣播 | 蜜桃app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免费直播 | 美女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