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8月8日電 (傅天騁)「政策落地是否打通了『最後一公裡』?」「綠色金融如何精準賦能生態修復?」……8月6日至7日,安徽省無黨派人士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調研組深入蕪湖、池州兩市,圍繞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政策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調研。 8月6日,安徽省無黨派人士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調研組在蕪湖市開展調研座談會。圖為座談會現場。 傅天騁 攝 本次調研是安徽省無黨派人士自2021年啟動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以來,持續第五年開展的專項監督行動。調研組由10位來自生態環境、金融、科研等領域的專家組成。通過實地察看岸線治理、舉行座談交流等形式,重點聚焦長江大保護生態優先綠色激勵政策落實、綠色金融發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推進情況等七個方面,調研了解情況,研究分析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在蕪湖十裡江灣公園,曾經的砂廠碼頭已蛻變為親水生態廊道。數據顯示,長江幹流水質連續多年穩定保持Ⅱ類,總磷濃度基本控制在0.08mg/L以內。生態「高顏值」背後,是監督關注點之一的產業「含綠量」提升: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達576.4萬千瓦,綠色建築面積佔民用建築比例達100%,多家重工業企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構建「開發—修復—補償」閉環。 8月7日,安徽省無黨派人士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調研組在池州市烏沙鎮船舶工業基地開展調研工作。 傅天騁 攝 池州市的實踐同樣回應了監督調研的關切。該市探索出「竹經濟」的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構建了「以竹代塑、循環經濟、節能降碳」全產業鏈體系,竹業產值年均增長20%,2024年達30億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43.3%,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6%,綠色貸款餘額突破415億元。 據悉,開展專項監督工作以來,安徽省無黨派人士累計提交3份專項調研報告,提出35條對策建議。 無黨派人士,安徽省知聯會副會長、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羅宏表示:「民主監督的核心在於把監督過程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政策落實的過程。」(完)
消費第一城又易主了。 最新出爐的上半年數據顯示,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300.37億元,同比增長4.5%,而上海為8260.41億元,同比增長1.7%。 這意味著,重慶以約40億元的優勢,拿下上半年的城市「消費冠軍」。 這是一場你來我往的拉鋸戰,今年1—2月,重慶首次登頂消費第一城,不過5月上海憑藉單月7.5%的增速短暫反超;但6月重慶強勢發力,最終以微弱優勢鎖定半場勝局。 圖/記者 何蓬磊 攝 能拿下桂冠,重慶做對了什麼? 這場逆襲的背後,藏著一座城市對自身基因的極致挖掘。 被長江、嘉陵江切割,被群山環抱的特殊地貌,沒有成為發展阻礙,反而被打造成「8D魔幻」城市的獨特標籤。 利用這一特色,重慶打造出「江崖街洞天」(江岸、步道、后街、洞穴、天台)的多樣態消費空間體系,全市建成的286處「山城步道+特色街區+濱江經濟帶」消費空間,把爬坡上坎的日常變成了獨一份的商業體驗——上一秒還在沿著懸崖步道散步,下一秒轉角遇見一家藏在防空洞裡的火鍋店。 這些新場景帶動沿線商鋪租金上漲15%~20%,證明特色化遠比同質化更有生命力。當城市肌理本身成為可體驗、可傳播的消費符號,重慶便握住了流量時代的入場券。 消費的爆發從來不是偶然,背後離不開政策助力。 重慶今年打出促消費組合拳,3C數碼類產品首次納入補貼範圍,有效帶動相關商品銷售快速增長。截至6月底,全市家電、手機數碼累計涉補交易326.82萬單,共涉及補貼資金17.01億元。 更關鍵的是,重慶致力於打造「全域全季消費潮」。4至6月700多場消費活動拉動70億元直接銷售,說明消費市場需要的不只是單次刺激,而是持續的熱度營造。 重慶用密集的活動頻次,讓消費熱情始終保持在高位,既激活整體氛圍,又貼合新消費趨勢,讓政策紅利產生了乘數效應。 作為中西部唯一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慶消費爆發還來自持續增長的人氣。 這座我國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擁有3000多萬人口,這構成了消費穩定增長的底盤。 同時,這座網紅城市憑藉獨特的山水顏值、城市景觀、美食文化,吸引各方賓客紛至沓來,形成消費增長的巨大增量。 上半年重慶共接待國內遊客2.35億人次、同比增長8.6%,實現國內遊客花費2507億元、同比增長11.9%;接待入境遊客92.3萬人次、同比增長高達77.2%。 用實招寵粉,重慶在全國率先實施「魅力重慶」無人機燈光秀常態化展演,11787架無人機新創金氏世界紀錄,現場觀演人數累計超過400萬人。 同時,重慶努力推進首發經濟,以首店、首發來打造在消費版圖中的競爭力。近三年來,重慶累計舉辦各類首發首秀活動120餘場,集聚落地品牌首店892個。商業品牌用腳投票,背後是對重慶消費前景的認可。 重慶的實踐證明,把地方特色轉化為消費動能,用精準政策激活市場活力,就能在消費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從全國視角看,重慶的消費逆襲也是內需回暖的縮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 這場消費第一城的拉鋸戰還在繼續,重慶和上海的你追我趕,本質上是中國消費市場活力的生動寫照。無論全年終局如何,城市探索消費創新的故事,都將繼續書寫下去。 (「三裡河」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柠檬直播 | 趣爱直播 |
绿茵直播 |
曼城直播 | 97播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金莲直播 | 花瓣直播 |
桃花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520直播 |
鲍鱼直播 |
花儿直播 | tvn直播 |
樱桃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趣播 |
青柠直播 |
蜜疯直播 | 贵妃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迷笛直播 | 蜜桃app |
橘子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彼岸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色花堂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牡丹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