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奔湧,文脈悠長。8月9日,「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天津啟動。啟動儀式分為「河海津韻」「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個篇章,多維立體展現獨樹一幟的津派文化,讓世界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溯其源流,天津的根脈深處,本就流淌著和合的基因。古運河曾載千帆過,將江南的靈秀溫婉與北方的豪邁蒼勁在此交織,孕育出「九河下梢」特有的兼容氣度。漫步古文化街,泥人張彩塑栩栩如生,指尖流轉間凝萃民間百態;楊柳青木版年畫色彩明豔,筆墨暈染中訴說歲月民俗……這些文化瑰寶,是天津對傳統文化的執著守望,生生不息,在世代相傳中綻放光彩,彰顯著傳統文化與市井生活的「和合共生」。 觀其今貌,天津的包容之姿愈發從容。海河畔,世紀鐘與津灣廣場隔岸相望,古典韻律與現代風華渾然一體,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興起與繁榮。一棟棟風格各異的特色建築,仿佛還在娓娓道來著天津這座城市的百年歷史。從獨樂寺的飛簷雕花到意式風情區的拱頂石柱,從十八街麻花的酥香四溢到天開園的創新活力……這座城從未止步於對往昔的追憶,更以開放胸襟鋪展著面向時代的包容長卷,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面向世界,天津以開放之姿破浪前行。天津港挽五洲、連四海,讓貨物在此流轉不息,更讓情誼在此脈脈相傳。這裡不僅是物流交匯的樞紐,更是文明互鑑的橋梁——遠方航船載來異域風物,亦攜走天津的匠心巧思。這種與世界的和諧相連,是平等對話的坦誠,是共贏攜手的熱忱。「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古訓在此生動演繹,於商貿往來中織就一張溫暖的共生之網。 天津的故事,是對「和合共生」理念的生動註解。它以傳統文化為基,守得住古韻悠長;以開放包容為懷,容得下萬種風情;以協同發展為路,連得起四海八方。未來,這方水土必將在時光流逝中愈發醇厚,續寫更多「和合共生」的動人篇章。(泰軒萍) 來源:環球網
去年以來,遼寧省瀋陽市實施重點產業集群提升工程,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航空、工業母機、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都在瀋陽市「劃重點」的10個重點產業集群之列。給產業集群「劃重點」後,相關技能人才培養如何跟進?近日,瀋陽市政協召開「健全重點產業集群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專題協商會,瀋陽市政協副主席王燕玲出席。會上,政協委員們從各自專業出發,為產業人才培養方式創新「劃重點」。 「一鏈一策」與「跨鏈協同」 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部部長黃沛長期關注人才市場的「供需」兩端。他建議,圍繞瀋陽市10個重點產業集群及21條重點產業鏈,從市場需求端出發,建立「一鏈一策」的人才培養方案,採用訂單式模式開展精準培訓,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引導培訓資源向緊缺領域傾斜。 10個重點產業集群中,「汽車及零部件」一直是這個老工業城市的優勢產業。產業在升級,人才如何升級?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菁智青年高技能人才交流中心外聯部主任常婉建議,建立「瀋陽市汽車產業產教聯合體」,整合政府、企業、院校的資源,建設跨企業培訓中心。她認為,在產業融合發展趨勢下,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也應跟上。而且,除了跨「鏈」協同,還要跨區域協同,比如打造「東北汽車產教共同體」,設立「東北汽車產業工匠學院」,舉辦「東北新能源汽車技能奧林匹克」活動等,推動東北汽車產業協同發展。 資料圖:2022年10月遼寧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裝配鉗工賽項比賽現場。 記者 李晛 攝 激發產業工人的創新力 人才培養,以人為本。作為技能人才的代表之一,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造幣有限公司造幣一部機修班班長張文良對於如何激勵產業工人發揮「創新之力」提出諸多建議,如通過項目引導、「技師+工程師」聯合攻關模式及「揭榜掛帥」(一種跨區域、跨行業、跨工種的協同攻關模式)等,鼓勵技能人才參與企業技術革新項目,同時構建相關激勵及保障機制。他建議,打造高技能人才創新平臺載體,通過平臺孵化,幫助技能人才將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的產品或服務。 對於很多高技能人才來說,保障職業發展通道暢通、獲得社會認同是他們更為看重的方面。黃沛建議,落實國家「新八級工」制度,推動高技能人才獲聘特級技師、頂尖人才獲聘首席技師。同時,利用今年9月1日首屆「瀋陽工匠日」契機,開展活動,充分展示新時代瀋陽工匠風採,營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 讓專業「長」在產業鏈上 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嘉顏益行公益團隊負責人胡歆巖是一名高校教師,她從教育工作者角度提出「產教融合」相關建議。比如,關於專業建設,建議從本地重點產業崗位標準出發,實現「課程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關於師資,建議「教師走出去、技師請進來」,推動教師定期到企業掛職,同時鼓勵企業技術骨幹入校任「產業導師」。 讓專業「長」在產業鏈上,將職業教育與產業緊密對接,這已是業內共識。如何對接?委員們各有具體建議。 黃沛提到一年前發起成立的瀋陽都市圈「政校企·園」高技能人才培養聯盟,建議依託這一平臺,將課堂搬到相關科技產業園區,在園區內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常婉認為,通過「產教聯合體」進行系統培訓時,需制定產業集群技能標準,統一規範技能要求,以提高人才培養效率。 胡歆巖提到職業院校深化改革的一項制度創新——「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議將該制度結合當下需求,如圍繞重點產業設試點專業,推動證書考核與課程融合等。 會上,瀋陽市人社局代表介紹了瀋陽市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情況,市政府相關部門代表參加會議,同政協委員協商交流。(完)(《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2645
98
2025-11-02 14:44
42137
57
2025-11-02 14:44
54287
63
2025-11-02 14:44
94853
67
2025-11-02 14:44
84195
49
2025-11-02 14:44
12768
26
2025-11-02 14:44
54698
61
2025-11-02 14:44
25876
69
2025-11-02 14:44
54231
37
2025-11-02 14:44
51397
98
2025-11-02 14:44
12467
87
2025-11-02 14:44
79615
35
2025-11-02 14:44
51243
36
2025-11-02 14:44
43279
65
2025-11-02 14:44
64279
56
2025-11-02 14:44
69458
36
2025-11-02 14:44
23846
35
2025-11-02 14:44
65748
14
2025-11-02 14:44
74659
23
2025-11-02 14:44
89731
89
2025-11-02 14:44
91672
61
2025-11-02 14:44
92873
87
2025-11-02 14:44
46135
24
2025-11-02 14:44
83419
93
2025-11-02 14:44
35142
82
2025-11-02 14:44
34859
37
2025-11-02 14:44
59812
56
2025-11-02 14:44
38245
52
2025-11-02 14:44
81627
42
2025-11-02 14:44
72386
86
2025-11-02 14:44
25439
36
2025-11-02 14:44
89725
68
2025-11-02 14:44
56271
68
2025-11-02 14:44
45138
62
2025-11-02 14:44
98742
56
2025-11-02 14:44
39271
12
2025-11-02 14:44
43258
35
2025-11-02 14:44
95674
19
2025-11-02 14:44
83754
85
2025-11-02 14:44
76413
43
2025-11-02 14:44
69751
23
2025-11-02 14:44
69243
91
2025-11-02 14:44
48659
93
2025-11-02 14:44
15938
95
2025-11-02 14:44
94526
73
2025-11-02 14:44
29583
78
2025-11-02 14:44
19762
42
2025-11-02 14:44
86421
63
2025-11-02 14:44
21835
98
2025-11-02 14:44
96738
67
2025-11-02 14:44
89257
92
2025-11-02 14:44
| 绿茵直播 | 杏爱直播 |
| 魅影看b站直播 | |
| 曼城直播 | 阴桃直播 |
| 鲍鱼直播 | |
| 趣播 | 荔枝网直播 |
| tvn直播 | |
| 伊对免费下载 | 心跳直播 |
| 韩国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凤凰网直播 |
| 鲍鱼直播 | |
| 凤蝶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鲨鱼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魅影视频 |
| 凤蝶直播 | |
| 四季直播 | 蜜糖直播 |
| 520直播 | |
| 魅影直播 | 花儿直播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