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受害人問:「我被騙了錢,警察能幫我追回來嗎?」「騙子抓到了嗎?」「有卡號、電話、網站,為啥抓不到人?」……公安回復來了! 為什麼騙子抓不到? 因為騙子「藏」得太深了!有層層的偽裝: 第1層,地理偽裝。 騙子熟練掌握反偵查技能,善用各種偽裝,隱去一切可能會曝光自己身份的痕跡。團隊基本都在國外待著。根據不少地區警察追蹤到的信息顯示,大部分詐騙團夥的落腳點都在東南亞。 第2層,身份偽裝。 大量丟失、被盜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在網絡黑市被公然叫賣。黑市,為詐騙分子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身份信息資源。在普通人眼裡,實名制是身份識別,但在詐騙分子眼中,實名製成為了規避風險的最佳手段之一。因為這些身份信息的所屬人和詐騙分子壓根沒有關係。 第3層,技術偽裝。 在詐騙案件中,最難突破的其實是技術層面的偽裝。簡訊詐騙中最常用的就是偽基站群發器,只需一個筆記本電腦、一個軟體、一個發射器,就可以向周邊的手機用戶發送編輯好的詐騙簡訊。想靠手機定位抓人?較困難。 浮動IP和改號平臺也是詐騙分子較為常用的兩種技術偽裝的方式。浮動IP就是利用網絡跳板不斷掩蓋真實IP,利用虛假IP實施網絡詐騙行為。改號平臺則是掩蓋其真實號碼,將電話改成任何你想要的,哪怕是「110」。若幸運,查詢到了背後真實的身份,等警察準備好機票護照等一系列文件後,飛到定位地點一查,結果發現背後是一臺被黑客控制的私人電腦,也就是「肉雞」。 騙子都抓到了, 被騙的錢為什麼追不回來? 因為錢「跑」得太快了!「騙子」們有以下「洗錢」渠道: 1、專業化的洗錢詐騙集團 專業洗錢集團主要服務於各類詐騙團夥,他們用最短的時間,將其他詐騙同行「辛辛苦苦」騙來的錢取出來,並用合法途徑返還。將銀行卡上的一串串數字變成能裝在口袋裡的真金白銀。集團各個層級的人分工合作、隨時響應,形成了一張無形卻又強大的蜘蛛網,只要一有資金觸網,立即就會在這張網絡的作用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詐騙洗錢集團內部分工極其精細,一般分為五個層級。第一層稱為「聲佬」,專門負責打電話、發信息、郵寄等工作;第二層稱為「接數佬」,負責連接「聲佬」和下一層;第三層稱為「刷機佬」,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刷POS機,把錢刷到網上結算中心去;第四層是「卡佬」,負責提供各種銀行卡,分別自己轉移;第五層就是「取款仔」,專門負責取錢,可以自己去取,也可以付費叫別人去取。 層級紀律嚴明。五個層級職責明確,紀律嚴明。跨級之間相互不認識也無聯繫,每個層級只能跟上一層對接,決不能也無法越級與上上層聯繫。這樣,即使「取款仔」被抓,一般也很難問出上一級的人是誰、在哪,更無法抓到上上一層,最高一層級幾乎就是毫無風險。 多路出擊分散資金。比如「聲佬」騙到20萬,可以叫「接數佬」A處理10萬,「接數佬」B處理十萬;「接數佬」A又可以叫「刷機佬」A處理五萬,叫「刷機佬」B處理五萬;「刷機佬」A又可以叫「卡佬」A處理貳萬五,叫「卡佬」B處理貳萬五;「卡佬」A又可以叫「取款仔」A取一萬,叫「取款仔」B取一萬五。 2、錯綜複雜的「子孫帳戶」 「子孫帳戶」通俗點解釋就是,詐騙犯在收到騙款後,會對騙款進行拆分,通過銀行帳戶和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N+1次的分散轉帳,之後再通過「車手」取現。錢款一旦進入到這一步,想要證明資金來源和凍結帳戶就難了。 如果詐騙分子想更安全一點,則會找「水房」處理。水房這個詞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如它的字面意思一般,就是專門用來洗白贓款的新型犯罪窩點。一般「水房」都服務於多個詐騙團夥,洗白速度快,且最終款項大多都會流向海外帳戶,難以被追討。 3、難以追蹤的數字貨幣。 詐騙分子在獲得騙款時,第一時間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全地將所獲贓款洗白,通過購買比特幣這類數字貨幣,能夠快速、安全地讓錢款成功變身,並完美躲避法律的制裁。 比特幣所採用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已經脫離了傳統的金融清算系統。它利用特殊手段將詐騙分子所擁有的相同額度的比特幣在多個錢包地址之間跳躍,從而清除掉它原本的加密貨幣信息。想要追查最終的地址?可以,去深不見底的暗網上找吧。 銀行卡、電話、網站信息都是假的,辦案民警鬥智鬥勇的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所以保護好自己「錢袋子」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防騙意識。 普通人怎麼避免被騙錢? 如何防止網絡詐騙?做好這6個基本措施: 1、個人信息保護好 不要隨便洩露自己的電話號碼及身份信息。現在是信息泛濫的社會,同時個人信息的洩露異常嚴重,很多不良分子利用各種手段竊取他人信息,以此為基礎,通過電話、網絡,偽裝自己身份,騙取大眾錢財。 2、多問多漲「姿勢」 收到不利於自己的信息或接到同樣的電話,不要自己盲目行事, 可以與家人溝通商量或到有關部門查詢事情真偽,不要輕易給陌生人匯款。 3、貪小便宜吃大虧 在網上購物時,同一商品,有的賣家會用遠遠低於其他店鋪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眼球。很多消費者,因為看見價格低廉,就趕快下手買下商品。結果花了錢卻遲遲不見快遞的到來,其實這時賣家已經「捲鋪蓋走人」了,由此騙取廣大消費者錢財。 4、吸引眼球的毒糖果 有的危險網站,以奪人眼球的標題,吸引人們點擊進入網站。其實,在點進網站的那一刻,用戶的信息已經洩露,尤其是那些手機、電腦中信息較多的用戶更需要注意。 5、獲取信息要甄別 在微信、QQ等社交信息中,總會流傳著高薪聘請打字員、淘寶客服等消息,看到可以在家兼職,很多人都心動不已。但這些信息中存在很多令人爭議的地方,在聯繫負責人時,切勿輕易交錢,損害個人利益。 6、 掃二維碼贈送禮品易洩露個人信息 現在街上時常會出現掃二維碼贈送禮品的活動,很多朋友看到只是掃一下二維碼就有禮品,覺得很划算,就掃描二維碼並根據提示註冊用戶,其實,這時您的信息已經洩露,給了不良分子可乘之機。 最後提醒:一旦被騙後,只要醒悟時間「快」、報警(110、96110)「快」、接警員止付「快」,將被騙資金止付在銀行卡或者帳號內,並不是沒有可能趕在騙子取款之前制止支付。 來源:「央視網」微信公眾號
駕駛輔助系統致死事故特斯拉被美國法院判賠2.4億美元 「智駕險」是否真能「兜底」? 「用智能輔助駕駛出了事故,誰來負責?」這個問題近期因特斯拉的「敗訴」再度引發熱議:8月初,美國法院以2.4億美元的罰單判定特斯拉需為2019年一起涉及駕駛輔助系統的致死事故承擔部分責任。 一紙罰單,讓特斯拉和馬斯克再陷爭議,也再次給國內的智能輔助駕駛敲響警鐘。隨著國內智能輔助駕駛技術飛速發展,安全性問題今年屢被主管部門「點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7個月,已有比亞迪、鴻蒙智行、小鵬等7家企業主動推出相關「智駕險」或權益,為智能輔助駕駛「託底」。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卻有車主理賠失敗,顯示出智駕責任判定與保障問題的複雜性。 逾數十家車企推出智能輔助駕駛兜底服務 「智能泊車出事故,我賠。」今年7月,比亞迪官宣的一項承諾引發業內關注。比亞迪承諾,對所有「天神之眼」車輛的中國用戶在智能泊車場景下的安全及損失全面兜底。本地經銷商也告訴記者:「不用走保險,直接聯繫售後就行,全額賠付,而且不會影響到第二年的保費。」智能泊車,正是近年國內車企熱推的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約有11家車企先後推出了諸如「智駕險」「智駕保」「智駕無憂服務」等,額度從100萬元到600萬元不等的輔助駕駛兜底方案。為開展此類服務,有的車企直接與保險公司開展合作,但仍有個別車企並未公開合作保險公司信息,保障形式更類似延保服務。 在收費方面,如廣汽、華為(鴻蒙智行)等以首年免費的形式贈送給車主;小鵬汽車則是採取239元/年的收費制。 以上形形色色的智駕險、智駕保障或服務,目的都是為智駕系統提供風險保障,免除消費者在使用智駕服務時的後顧之憂。 焦點1 車企做裁判,責任認定存在「模糊地帶」 「智駕險」類的權益看起來很香,但在實際執行中,消費者還是遇到了困難。「車企說我不符合理賠條件。因為我動了方向盤,導致輔助駕駛系統退出,默認駕駛員來接管,出事就跟智駕沒關係了。」今年4月,某新能源車主因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黑屏、碰撞預警失效等故障,對車企發起智駕賠付,卻遭遇了拒賠,他的經歷也在網上發酵。艱難的協商經歷,讓該車主對智駕功能和智駕險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感。 業內指出,該車主的遭遇折射出對智駕事故責任認定的核心矛盾:車企既是規則制定者,又是裁判者。中國質檢協會汽車專委會副理事長、中車檢董事長王旭東告訴記者:「當前智駕系統的日誌數據由車企掌控,車主難以獲取原始數據。甚至在第三方鑑定機構嘗試調取某車企的智駕日誌時,也會被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 他表示,在過往相關檢測機構受委託承擔第三方檢測時,會遇到主機廠、4S店設置障礙,不提供數據的不配合行為。這些必然會對車輛事故的權責判定帶來不客觀的鑑定結果。此外,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尚未明確智能駕駛系統的法律地位。 焦點2 所謂「智駕險」,其實是增值服務權益 「由於當前智能駕駛事故的樣本量不足、傳統精算模型能力有限等因素,保險公司暫時並未開發出面向個人的獨立智駕險種。」有保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條,保險業務僅限持牌保險公司經營。從目前市場的智駕險產品來看,大部分車企推出的「智駕險」,並不屬於備案的保險業務,其性質實為「服務承諾」或「責任兜底協議」,「更像是一種增值的服務權益。」 公開資料顯示,大多車企「智駕險」的權益服務,以車主購買交強險和商業險為前提,甚至是要求投高額的「全險」,「智駕險」只是作為補充保障服務。業內指出,這種定性的差異或導致賠付效力大打折扣,尤其車企的單方承諾可能因格式條款無效、免責聲明模糊等問題失效。 業內觀察 「智駕險」需構建多方共治體系 把方向盤交給智能輔助駕駛,而將風險交給保險公司——這隱隱勾勒出「智駕險」的未來走向。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朝著L3、L4乃至L5級別邁進,傳統車險所提供的風險保障愈發捉襟見肘,人們愈發需要「智駕險」,而不僅僅是「訂閱付費+延保服務」的組合。 從特斯拉的天價賠償到國內車主的理賠案例,因智能輔助駕駛引發的每一起事故都在倒逼制度完善。業內指出,智能駕駛事故賠付的困局,本質上是技術革新與制度滯後的碰撞。要打破當前的僵局,需要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第三方監督的多方共治體系。尤其是監管層面需加快立法進程,明確智駕系統的責任劃分標準,建立數據共享機制,要求車企向監管部門和第三方機構開放脫敏後的事故日誌。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3269
39
2025-11-05 09:24
43892
43
2025-11-05 09:24
19472
45
2025-11-05 09:24
82657
71
2025-11-05 09:24
28679
61
2025-11-05 09:24
68193
91
2025-11-05 09:24
69517
38
2025-11-05 09:24
16247
37
2025-11-05 09:24
83714
16
2025-11-05 09:24
92467
65
2025-11-05 09:24
64921
29
2025-11-05 09:24
35784
82
2025-11-05 09:24
81729
26
2025-11-05 09:24
97184
91
2025-11-05 09:24
28945
53
2025-11-05 09:24
63217
96
2025-11-05 09:24
79145
46
2025-11-05 09:24
64587
93
2025-11-05 09:24
47613
24
2025-11-05 09:24
57394
27
2025-11-05 09:24
12647
92
2025-11-05 09:24
86395
48
2025-11-05 09:24
95432
28
2025-11-05 09:24
37549
18
2025-11-05 09:24
73452
82
2025-11-05 09:24
67153
18
2025-11-05 09:24
41763
39
2025-11-05 09:24
38976
49
2025-11-05 09:24
92351
78
2025-11-05 09:24
49867
28
2025-11-05 09:24
93281
58
2025-11-05 09:24
18963
96
2025-11-05 09:24
32857
16
2025-11-05 09:24
28543
37
2025-11-05 09:24
52647
75
2025-11-05 09:24
63427
65
2025-11-05 09:24
38652
83
2025-11-05 09:24
62458
79
2025-11-05 09:24
74586
28
2025-11-05 09:24
76541
69
2025-11-05 09:24
45982
19
2025-11-05 09:24
86154
81
2025-11-05 09:24
38796
28
2025-11-05 09:24
67819
63
2025-11-05 09:24
25846
67
2025-11-05 09:24
52873
67
2025-11-05 09:24
58693
69
2025-11-05 09:24
56923
36
2025-11-05 09:24
37586
81
2025-11-05 09:24
61789
94
2025-11-05 09:24
97452
24
2025-11-05 09:24
| 夜月视频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sky直播 | |
| 名模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
| 水仙直播 | 桃花app |
| 伊人app | |
| 黄播 | 茄子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柠檬直播 |
| love直播 | |
| 蜜唇直播app | 荔枝网直播 |
| 暖暖直播 | |
| 浪花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 伊人直播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抓饭直播 |
| 妲己直播 | |
| 少妇免费直播 | 榴莲视频 |
| 雨燕直播 | |
| 山猫直播 | 柠檬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