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失聯村,把洪災現場情況帶出來(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8月1日上午,河北興隆縣六道河鎮前往朱家溝村的進村道路終於打通……」看到這條新聞時,在救災一線奮戰多日的劉梓丞長舒了一口氣。 時間回到3天前。7月29日14時,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隊高新區大隊冠峰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共產黨員劉梓丞接到指令:由他帶領24名消防救援人員組成先頭突擊隊,挺進因遭受山洪泥石流災害失聯的六道河鎮朱家溝村,探查受災情況、進行救援。 突擊隊成員人均背負三四十斤的救援裝備,徒步進入山溝。原有的道路早已化為烏有,隊員們有時需要徒手攀巖前進,有時則不得不蹚水過河。「當時河道中水量很大,有些位置的河水甚至到達胸口。」劉梓丞說。 濁流湍急,人幾乎站不住,很容易被衝走。兩名經驗豐富的班長先行探路,腰纏繩索踏入激流,後方隊員們拽住繩端。艱難抵達對岸後,他們在亂石灘中尋找電線桿、巨石等堅固錨點,將繩索牢牢固定,隊員們拽著安全繩艱難前進。 有段河的水流更急,經驗豐富的班長也過不去。「我們研究了地圖,順著旁邊滑坡的山體爬到山頂繞路過去,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劉梓丞說,「食物和水不敢多帶,把更多的負重用來背裝備,這樣能更快一點救援受災群眾。」 20時,突擊隊終於抵達朱家溝村一組。手電微光下,劉梓丞帶著隊員認真勘查現場災情:一間房屋整體被厚厚泥漿覆蓋;殘存房屋搖搖欲墜,地基懸空。山腰處的兩三戶人家裡,隊員們發現一名受傷村民,當即為他做了簡單處置,另外了解到還有人員失聯。隨身帶著衛星電話,劉梓丞爬到山頂,將獲知信息傳送回後方指揮部。 入夜,山風凜冽,寒氣刺骨。村民在院裡點燃火堆,幫著隊員們烘烤溼透的衣服。還有老鄉端出僅存的食物,可隊員們無人伸手。「大夥都清楚,東西都被山洪衝走了,老鄉們也剩不下多少口糧。」劉梓丞說。 30日凌晨4時,天蒙蒙亮,幾名隊員留下挖掘被困者,劉梓丞則帶領其他隊員奔赴另外幾個村民組。整整一個上午,災情逐漸清晰:二組無人員傷亡,三組有人失聯、受傷,四組安全,五組安全,六組安全……各種信息在劉梓丞這裡匯總,通過衛星電話,傳遞到外面。 12時,攜帶物資藥品的百人增援隊伍抵達朱家溝村。撤離前,突擊隊從山頂轉移了3名被困老人。其中一名七旬老人在隊員的護衛下,挪過溼滑的山徑,最終安全到達山下親戚家。 「作為黨員,我們衝破險阻,把洪災現場情況帶出來了;作為領隊,我把24名突擊隊員也安全帶回來了。」劉梓丞說。(人民日報 記者 張騰揚)
湖州8月9日電(鮑夢妮 胡豐盛 方佳佳 王穎)2025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將於8月13日在浙江湖州開幕。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湖州有哪些綠色低碳應用成果?日前記者實地探訪尋找答案。 走進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空地兩棲無人機、「太湖之鷹」巡檢無人機、智能駕駛垂直起降電動機等產品映入眼帘。該類產品通過全電驅動替代傳統燃油動力,可在工業巡檢、物流轉運等場景中減少碳排放,推動全電航空技術突破,帶動湖州航空產業集群向低碳化轉型。 「它不僅純由電力驅動,綠色低碳,而且應用創新設計,更節能高效。」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副院長張偉以「太湖之鷹」為例介紹,該無人機通過多旋翼實現垂直上升,到達一定高度之後再結合固定翼飛行。其高效能源轉換技術顯著降低單位作業能耗,較普通無人機飛行更省電且快速,可5小時不間斷飛行。據悉,目前「太湖之鷹」在同量級飛機中飛行速度最快,未來計劃向2座型800公斤級載人機邁進。 「太湖之鷹」巡檢無人機。 鮑夢妮 攝 在日常生活端,數位化也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 7月中旬,湖州推出「生態身份證」數位化集成平臺,通過全景集成生態數據、倡導綠色行動、彰顯城市生態魅力,構建起政府引導、全民參與、企業轉型的生態共建機制。其中,個人生態身份證基於身份信息構建數智帳戶,實現綠色生活「一證全通」;企業生態身份證依託企業碼信息,以綠色碳效為標準,貫通綠色評級、金融等機制,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這一創新實踐有效激活了全民參與綠色低碳的積極性。」平臺建設方、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數據部工作人員姚滿琳介紹,居民可通過分類投放垃圾、步行、騎行單車等日常行為以及參加零碳相關活動獲取「綠幣」,再以「100綠幣等於1人民幣」的比例兌換消費折扣券、停車券等。自今年上線以來,「生態身份證」用戶量超100萬。 110千伏城北變電站。 鮑夢妮 攝 在能源供給端,位於湖州安吉縣的110千伏城北變電站(下稱「城北變電站」)碳排量只有常規變電站的35%,是全國首座全生命周期近零碳變電站。其實現該成績的原因,在於變電站創新應用20餘項節能降碳技術。 「通過房頂的採光罩,導光管能將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內,白天實現百分百自然採光。」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趙崇娟說。 此外,為減少變壓器運行碳排放,城北變電站選用天然酯絕緣油變壓器,全壽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相比傳統變壓器降低約90%。在變壓器餘熱回收利用方面,圍繞「熱回收、熱發電、熱消納」三大關鍵環節,城北變電站首創變壓器餘熱回收利用系統,通過溫差發電和末端供熱雙重利用,實現「變」熱為寶。 據中國船級社測算,城北變電站全壽命周期因為建材生產、安裝施工、設備運行等過程預計產生19358.12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變電站建設中因綠化碳匯、光伏發電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清除量可以達到20000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一加一減,城北變電站可實現二氧化碳「負排放」。(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5832
56
2025-11-02 15:14
65941
95
2025-11-02 15:14
36178
64
2025-11-02 15:14
19854
25
2025-11-02 15:14
68534
83
2025-11-02 15:14
89673
67
2025-11-02 15:14
79241
15
2025-11-02 15:14
35782
36
2025-11-02 15:14
15927
87
2025-11-02 15:14
83215
72
2025-11-02 15:14
26438
78
2025-11-02 15:14
42957
86
2025-11-02 15:14
27615
39
2025-11-02 15:14
43159
89
2025-11-02 15:14
42965
46
2025-11-02 15:14
61938
17
2025-11-02 15:14
13456
35
2025-11-02 15:14
48915
29
2025-11-02 15:14
24658
15
2025-11-02 15:14
34127
63
2025-11-02 15:14
19632
36
2025-11-02 15:14
59376
16
2025-11-02 15:14
96185
27
2025-11-02 15:14
16257
68
2025-11-02 15:14
85927
31
2025-11-02 15:14
76182
24
2025-11-02 15:14
62389
74
2025-11-02 15:14
43516
85
2025-11-02 15:14
65893
89
2025-11-02 15:14
38715
61
2025-11-02 15:14
59136
83
2025-11-02 15:14
13987
57
2025-11-02 15:14
63781
67
2025-11-02 15:14
28357
12
2025-11-02 15:14
12396
68
2025-11-02 15:14
96154
67
2025-11-02 15:14
15984
16
2025-11-02 15:14
63814
45
2025-11-02 15:14
83245
64
2025-11-02 15:14
39467
24
2025-11-02 15:14
71435
42
2025-11-02 15:14
53486
94
2025-11-02 15:14
71483
34
2025-11-02 15:14
75698
25
2025-11-02 15:14
24179
41
2025-11-02 15:14
19654
14
2025-11-02 15:14
54827
86
2025-11-02 15:14
78693
32
2025-11-02 15:14
45981
12
2025-11-02 15:14
68314
94
2025-11-02 15:14
91846
43
2025-11-02 15:14
16258
83
2025-11-02 15:14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黑白直播 |
| 小妲己直播 | |
| 樱花直播 | 河豚直播 |
| 凤蝶直播 | |
| 咪咕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六月直播 | |
| 富贵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 凤凰网直播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夜月视频直播 | |
| 苹果直播 | 妖姬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妖姬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抖音成人版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仙凡直播 |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么么直播 | |
| 荔枝网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深夜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