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8月8日電 題:從草原到賽場 西藏傳統體育煥發新生 作者 李林 位於西藏拉薩市北郊的賽馬場上,今年52歲的羅輝輕撫著一匹退役賽馬的鬃毛感慨道:「馬兒啊,你老了,我也老了。可咱們對這草原、對這馬背的情分,一點沒變。」 圖為西藏拉薩市北郊賽馬場上,羅輝和馬兒交流感情。李林 攝 圖為西藏拉薩市北郊賽馬場上,羅輝和馬兒交流感情。李林 攝 來自西藏昌都的羅輝,是西藏馬術隊第一批隊員。與馬相處近40年,他參與、見證著西藏馬術隊馬背上的榮耀,更親歷了傳統馬術從草原民俗走向廣闊賽場的新生之路。這份與體育相伴的歲月,早已在他心底刻下無法替代的印記——對他而言,體育不僅是事業,更是融入血脈的熱愛與堅守。 在雪域高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馬是牧民的生命與翅膀」,足以見得在高原上,人與馬之間的特殊感情和歷史情結。雖然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但大家對馬和賽馬運動的熱情絲毫沒有消減,每逢重要傳統節日,賽馬仍是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動,馬蹄聲裡藏著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 現任西藏自治區社會和民族傳統體育指導管理中心副主任的羅輝回憶:「正是有著這樣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廣泛的民眾基礎,1986年,西藏自治區馬術隊成立了。」彼時,13歲的羅輝作為首批隊員之一,前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接受專業的馬術訓練。第一次離家千裡,他除了需要習慣新環境外,還要克服氣候等不適條件。經過一年多的鍛鍊、集訓,羅輝和隊友們緩緩推開西藏馬術隊發展的大門。「『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是那時大家最好的寫照。」羅輝說,少年時對馬術的執著,如今已沉澱為對民族體育事業的深沉責任。 「1987年底回到拉薩後,我們通過匯報演出讓大家看到了集訓的成績。」羅輝介紹,同年,西藏馬術隊代表西藏出徵了第六屆全運會,並取得了馬術場地障礙賽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現在,馬術隊主要分為競技隊和傳統隊兩支隊伍。到目前為止,拿了88枚金牌、142枚銀牌、88枚銅牌。」談及這些榮譽,羅輝的眼神裡滿是自豪,「每一塊獎牌都凝聚著幾代體育人的心血,這是我們用熱愛和堅持拼出來的。」 2011年,在原西藏馬術隊的基礎上,西藏自治區社會和民族傳統體育指導管理中心成立。隨後,羅輝和同事們開始收集、整理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形成統一規則的同時,通過培訓基層指導員、創建民族傳統體育特色學校等舉措,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普及和推廣。「西藏的民族傳統體育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但很多項目都是民眾自娛自樂,沒有大範圍普及、推廣。」羅輝介紹說,2018年啟動送體育下基層活動後,西藏馬術隊每年會去4至5個縣(區)、鄉鎮表演,把精彩的馬術表演節目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看著鄉親們為馬術表演歡呼時,我就覺得所有的奔波都值了——這才是民族體育該有的樣子,要紮根大地,貼近人民。」 在全民運動健身熱潮的推動下,西藏拉薩賽馬場成為市民健身運動新去處。馬術、籃球、羽毛球、輪滑……賽馬場裡,既有專業隊員的馬術訓練,也能遇見帶著孩子體驗輪滑的家庭,傳統與現代在這裡交融,體育的活力感染著每一個人。 「這條西藏民族傳統體育的普及推廣之路,我們已經走了十多年,成果開始慢慢顯現。」羅輝坦言,作為一名老體育工作者,無論是對馬術的熱愛,還是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情懷,都已經深深烙印進骨子裡。「未來,我和同事們將帶著這份熱愛,繼續走下去。」 據西藏自治區體育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區體育場地9189個,體育場地面積724萬平方米,西藏自治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96平方米。(完)
烏魯木齊8月5日電 (史玉江 王曉燕)近日,新疆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宏芝蹲在田埂邊,指尖划過「核春3號」的麥穗,抬頭對身邊的技術員說:「這品種株型緊湊,抗病性強,按現在的長勢,畝產上800公斤有戲。」 這片麥田,正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的核心區。 專家查看「核春1號」高產小麥品種長勢。王曉燕 攝 如今,以該中心為先鋒,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下稱「中棉所」)在紅星二場建成的優質抗逆經濟作物科創中心,讓「政產學研」深度融合。 「今年百畝試驗田種了633個品種,僅小麥就有112個,千畝示範區試種了7個品種。」紅山農場四連負責人姜順旺介紹,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聯合第十三師農科所、青島農業大學等單位,聚焦黑小麥、硬粒小麥等特色糧食育種與高產技術。 紅山農場提供的140畝試驗田成「品種擂臺」。目前,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已對接相關種業公司開展春小麥萬畝良種繁育,抗逆高產品種累計推廣10萬畝。 位於紅星二場的優質抗逆經濟作物科創中心,依託中棉所優勢,聚焦棉花抗鹽鹼、耐旱品種選育,已培育3個抗逆棉花新品系。 「鹽鹼地試種畝產突破350公斤。」中棉所研究員葉武威表示,這為乾旱鹽鹼地區種棉闢新徑。 「兩中心雖分別側重糧食、棉花,但目標一致:讓技術落地,讓職工受益。」第十三師農科所副所長管利軍說。 「培育一個品種需10年以上,推廣好同樣要下功夫。」張宏芝說,其團隊帶來的「核春1號」「核春3號」等品種目標畝產800公斤以上,還需摸索水肥一體化、化學調控防倒伏等本地適配技術。 張宏芝團隊與第十三師農科所技術員常開「田間研討會」。管利軍說,下一步要將數據轉化為職工們易懂的種植方案。 「以前推廣新品種,大家總說『先看看』,現在見了試驗田收成,都主動來要種子。這就是技術落地的最好證明。」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徐紅軍表示。(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5812
13
2025-11-22 20:58
93257
79
2025-11-22 20:58
43798
49
2025-11-22 20:58
57132
91
2025-11-22 20:58
73951
59
2025-11-22 20:58
38964
29
2025-11-22 20:58
19274
31
2025-11-22 20:58
92347
48
2025-11-22 20:58
92173
95
2025-11-22 20:58
91386
72
2025-11-22 20:58
92638
39
2025-11-22 20:58
65387
84
2025-11-22 20:58
38196
95
2025-11-22 20:58
64539
89
2025-11-22 20:58
63925
94
2025-11-22 20:58
25314
12
2025-11-22 20:58
75623
49
2025-11-22 20:58
45271
27
2025-11-22 20:58
93286
35
2025-11-22 20:58
39148
96
2025-11-22 20:58
72853
39
2025-11-22 20:58
74215
84
2025-11-22 20:58
12438
85
2025-11-22 20:58
52371
87
2025-11-22 20:58
62548
73
2025-11-22 20:58
53142
75
2025-11-22 20:58
46832
76
2025-11-22 20:58
81795
45
2025-11-22 20:58
94628
82
2025-11-22 20:58
71968
36
2025-11-22 20:58
28794
37
2025-11-22 20:58
27965
87
2025-11-22 20:58
39285
64
2025-11-22 20:58
23195
54
2025-11-22 20:58
78134
37
2025-11-22 20:58
14376
36
2025-11-22 20:58
61389
51
2025-11-22 20:58
57496
26
2025-11-22 20:58
68159
23
2025-11-22 20:58
65129
19
2025-11-22 20:58
71865
81
2025-11-22 20:58
54286
92
2025-11-22 20:58
18327
68
2025-11-22 20:58
48697
96
2025-11-22 20:58
14386
94
2025-11-22 20:58
21365
49
2025-11-22 20:58
73615
64
2025-11-22 20:58
36215
65
2025-11-22 20:58
73846
27
2025-11-22 20:58
69745
74
2025-11-22 20:58
37962
49
2025-11-22 20:58
15973
48
2025-11-22 20:58
18596
34
2025-11-22 20:58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sky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嗨球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美女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魅影直播视频 | |
| 魅影视频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520直播 | |
| 金桔直播 | 69美女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
| 蜘蛛直播 | 山猫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青柠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蝴蝶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免费直播平台 | 苹果直播 |
| 蜜桃视频 | |
| 桔子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荔枝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