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月10日電(張煜歡)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心血管疾病防控形勢愈發嚴峻。心臟瓣膜疾病作為中國繼冠心病、高血壓之後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也逐年攀升,成為老齡化趨勢中突出的健康問題,心臟瓣膜疾病也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臟是保證全身血液供應的重要器官,瓣膜就是控制血液單向流動的關鍵『閥門』,每天要開合超過十萬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心內科主任傅國勝說,這種持續數十年的機械性勞損,疊加年齡增長帶來的鈣鹽沉積,會導致瓣膜逐漸增厚、變硬、失去彈性。 專家團隊在手術中。受訪者供圖 「其中最常見、臨床危害最大的就是主動脈瓣疾病,它主要表現為狹窄,就是門打不開,或者關閉不全,也就是門關不攏。這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跟年齡密切相關。」傅國勝說。 然而由於瓣膜疾病進展緩慢且隱匿,症狀無特異性,且公眾對疾病及療法認知不足,導致誤診漏診率較大,檢出較晚。尤其在高齡患者中,因其常表現為虛弱乏力,往往會被患者本人、家屬甚至醫務人員誤認為是自然衰老的結果,從而錯過了最佳的診斷與治療時機。數據顯示,大多數心臟瓣膜疾病患者通常在出現嚴重心臟功能不全後才就診,總體手術幹預率僅為37.3%。 傅國勝解釋稱,主動脈瓣狹窄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活動耐力下降、胸悶氣急,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可能夜間無法平臥、輕微活動即感胸悶氣促,甚至突發暈厥或心絞痛,生命隨時可能受到威脅。「因此,如果患者一旦確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都要儘快地把『門』換掉,如果拖太久才做手術,治療預後也會受到影響。」 目前,心臟瓣膜病的治療會根據患者的年齡、基礎體質、預期壽命和患者意願等情況,綜合運用藥物、外科手術、介入手術等方法來治療。其中,手術治療依然是心臟瓣膜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不過傳統外科手術需要開胸並在體外循環的支持下進行,創傷較大、術後恢復時間較長等問題給老年患者及體質較弱者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對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現在有一種新的介入技術,可以通過微創的方法,通過導管把主動脈瓣植入到壞的瓣膜當中去,來替代已經壞掉的瓣膜。患者完成手術以後,最快六小時就可以下床,大部分患者兩三天就可以出院。」傅國勝強調,「相比外科手術,微創介入也更安全,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也更顯著。」 「之前聽說換人工瓣膜費用很高,要二十來萬,我們根本不敢想手術的事。現在報銷比例高了,可以省下來十幾萬,心理負擔也輕了不少。」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心內科病房,剛完成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的82歲患者許大爺(化名)說道。 據悉,從今年5月起,浙江省取消了人工瓣膜等4類醫用耗材醫保支付最高限額3萬元的標準,按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支付。 在浙江醫保新政落地百天之際,已有不少像許大爺這樣的心臟瓣膜疾病患者體會到醫保政策調整帶來的切實利好。傅國勝認為,醫保政策的適時調整,能讓更多創新技術真正惠及普通百姓,為更多患者帶來了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的希望。(完)
進入畢業季以來,記者發現,江蘇理工學院的人工智慧、合成生物、生物信息、智能計算、數字設計等新工科領域應屆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頗為搶手,成為「香餑餑」。這一現象的背後,是江蘇理工學院以融合創新破解應用型人才培養難題。近年來,該校探索出一套「融合配方」——深度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學科融通(以下簡稱「產教科三融」)。 「我們錨準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三類學科』協同發力,通過產教科深度融合賦能,積極探索一流應用型高校新興交叉學科建設路徑,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江蘇理工學院校長戴國洪介紹。該校以科研反哺教學,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全覆蓋,並將成果注入課堂。特別是主動對接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圍繞人工智慧、合成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加速布局新專業、搭建育人與科創平臺。 面對產業新賽道對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精準銜接?「近年來,我們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推動深度轉型,構建校、政、行、企『四方聯動』新格局。」該校學科辦副主任朱福先介紹,其核心在於推進學科專業建設與行業發展、企業需求的「深度綁定」,促進育人要素跨界流動與資源共享,催生協同育人創新模式。 為服務地方「主戰場」江蘇常州,江蘇理工學院聯合相關龍頭企業共同建設了2個省級重點產業學院和1個省級產教融合基地,建成包括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內的25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迄今,該校已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42項;236項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獲江蘇省計劃立項。 「產教科三融」滋養人才茁壯成長。學生累計獲國家級、省級競賽獎超3200項,全國高校競賽榜單排名躍升至第208位。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其中55%的畢業生紮根長三角先進位造業一線。 「產教科三融」的路徑仍在延伸。日前,該校化學化工學院黨委與常州市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黨建聯盟15家企業籤約,力推產教科融合走深走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人才高質量培養。 「面向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塑造多元辦學、產教科融合新形態』的創新實踐,」該校黨委書記崔景貴表示,「我們將更加注重鍛造應用型人才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以高水平應用型項目合作為引擎,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教育鏈、人才鏈深度耦合,為探索一流應用型高校新興交叉學科建設提供『江理工方案』。」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王濟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1972
87
2025-11-24 22:04
78423
16
2025-11-24 22:04
37569
53
2025-11-24 22:04
48973
63
2025-11-24 22:04
79534
98
2025-11-24 22:04
59148
15
2025-11-24 22:04
52948
67
2025-11-24 22:04
41695
41
2025-11-24 22:04
62479
75
2025-11-24 22:04
32468
57
2025-11-24 22:04
49315
12
2025-11-24 22:04
17593
19
2025-11-24 22:04
38465
53
2025-11-24 22:04
72584
75
2025-11-24 22:04
67382
47
2025-11-24 22:04
57246
28
2025-11-24 22:04
87926
52
2025-11-24 22:04
39567
64
2025-11-24 22:04
92863
67
2025-11-24 22:04
25437
58
2025-11-24 22:04
92348
52
2025-11-24 22:04
21387
32
2025-11-24 22:04
85237
52
2025-11-24 22:04
78423
38
2025-11-24 22:04
69723
17
2025-11-24 22:04
74685
85
2025-11-24 22:04
68157
42
2025-11-24 22:04
59278
21
2025-11-24 22:04
36475
86
2025-11-24 22:04
47291
15
2025-11-24 22:04
29385
74
2025-11-24 22:04
26743
68
2025-11-24 22:04
97126
92
2025-11-24 22:04
61739
72
2025-11-24 22:04
97128
56
2025-11-24 22:04
97518
97
2025-11-24 22:04
79364
28
2025-11-24 22:04
61957
35
2025-11-24 22:04
75962
82
2025-11-24 22:04
64918
69
2025-11-24 22:04
75932
98
2025-11-24 22:04
81725
74
2025-11-24 22:04
24159
34
2025-11-24 22:04
73418
98
2025-11-24 22:04
65839
17
2025-11-24 22:04
87329
14
2025-11-24 22:04
21759
34
2025-11-24 22:04
32581
78
2025-11-24 22:04
81492
47
2025-11-24 22:04
84657
92
2025-11-24 22:04
17486
36
2025-11-24 22:04
39614
27
2025-11-24 22:04
| 荔枝网直播 | 蜜桃app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橙色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山猫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红杏直播 |
| 深夜直播 | |
| 奇秀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 趣爱直播 | |
| 荔枝网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花儿直播 | |
| 阴桃直播 | 莲花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
| 蜜桃直播 | 桃鹿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樱花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午夜直播 | |
| 柚子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魅影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