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莊嚴肅穆的展廳中,一面旗幟微微泛黃、帶著斑駁的歲月印記,靜靜陳列於展櫃中。在這面長1.5米、寬0.8米的白色綢子旗面上,由黑色綢子精心縫製而成的「東北競存中學校」七個大字格外醒目——它就是由著名的抗日救國志士、教育家車向忱創建的東北競存中學校旗。這面象徵著東北白山黑水的校旗,是不甘屈辱的東北民眾誓死抗爭的歷史見證。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炮火撕裂了東北大地的寧靜。短短四個月零十八天,東北三省迅速淪陷。大量東北孩童跟隨父母家人流亡關內,很多人無家可歸、無書可讀,甚至不得不沿街乞討。 1935年,為抗日救亡四處奔走的車向忱,輾轉來到西安。車向忱深知,國家正處於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抗日救亡急需大量人才,教育是點燃希望的火種,是培養抗日力量的重要途徑。於是,他毅然將流亡的孩子們集中到自己家中,親自教他們讀書識字。 隨著孩子數量日益增多,車向忱萌生出一個大膽而堅定的想法——創辦一所流亡子弟學校,讓他們在困境中也能汲取知識的力量。 1936年4月,東北競存小學在西安成立。彼時,條件艱苦異常,車向忱用身上僅有的兩元錢購置了簡單的教具。教室裡的書桌、凳子高低不齊,有的是從附近鄰居家借來的,有的則是用木板在土堆上臨時搭起來的。儘管環境簡陋,但車向忱辦學救亡的初心卻無比堅定。他為學校取名「競存」。當時一家報紙稱這所小學是西安「唯一窮苦的競存小學校」。 就在這種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車向忱第二年開辦了東北競存中學。在開學典禮上,車向忱慷慨激昂地說道:「同學們!我們的學校為什麼叫東北競存學校呢?我們就是要通過競爭、奮鬥,取得我們學校、我們東北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生存,準備打回老家去!」 他的話語深深震撼著每一位師生。備受鼓舞的同學們自發行動起來,他們按照車向忱的筆體,找來黑色綢子,精心製成了「東北競存中學校」幾個大字,並將其縫製在一塊白色綢子上。從此,這面凝聚著師生們愛國熱情和堅定信念的校旗高高飄揚,成為東北競存中學的精神象徵。 東北競存中學校旗,激勵著流亡學生們收復大好河山,鼓舞著同學們以各種形式宣傳抗日救國的主張。為更好地宣傳抗日,東北競存中學成立了「火流劇團」,以生動形象的戲劇形式進行抗日宣傳。這面旗幟所到之處,便是宣傳抗日的舞臺,見證了師生們為抗日事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1938年秋,日軍對西安進行了瘋狂轟炸,學校被迫遷到鳳翔縣紙坊街兩座破廟裡堅持辦學。儘管環境惡劣,在長達8年的辦學時間裡,東北競存中學宛如一座培養抗日人才的搖籃,為抗日救亡和革命事業培養了3000餘名優秀人才,近300人畢業後奔赴延安,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書寫著壯麗的篇章。 如今,透過這面經過歲月衝刷的校旗,我們依稀能看見那個血與火交織的年代。東北競存中學校旗在風雨中飄揚的場景,師生們為抗日救亡奔走、吶喊的身影,已成為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動寫照。 (本報記者劉勇採訪整理)
銀川8月7日電 (記者 李佩珊)8月7日,記者走進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的菌菇產業基地,近萬支菌棒整齊排列,形成綿延不絕的「菌棒矩陣」。在這些孕育生命的基床上,形態各異的蘑菇正悄然綻放,仿佛大地撐開的無數「小傘」,共同撐起了這片土地上鄉村振興的豐收圖景。 農戶採收成熟的蘑菇。 吳文春 攝 地處六盤山腹地的涇源縣,憑藉1800至2000米高海拔、650毫米以上年降水量的冷涼氣候優勢,精心培育菌菇特色產業,構建起完整的「種植-加工-銷售-旅遊」全產業鏈體系,讓小小菌菇成為帶動農戶增收的「致富傘」。 新鮮採摘的蘑菇。 吳文春 攝 在涇源縣黃花鄉羊槽村菌菇基地內,農戶正忙著採摘成熟的黃金菇。基地外,包裝完好的黃金菇已全部裝車,即將運輸到各地消費者的餐桌上。據負責人於紅兵表示,僅黃金菇的種植、採收環節就已帶動30餘名村民實現穩定就業,「採蘑菇的農戶月收入超過了3000元,真正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他表示。 今年,涇源縣出臺《2025年菌菇產業專班工作方案》,配套4項精準獎補政策,投入專項扶持資金3000餘萬元,推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為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涇源縣6家菌菇生產企業持續發力,其中3處標準化菌棒生產車間年產能突破600萬棒。配套建設的保鮮庫、分揀晾曬車間和烘乾生產線等設施,為村民提供了菌棒生產、產品初加工等多樣化就業選擇。 目前,涇源縣已建成10處設施大棚菌菇栽培基地和11個仿生林菌基地,帶動3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發展,1457戶農戶通過參與菌菇種植實現家門口就業。不止如此,在菌菇產業鏈中下遊,4個現代化菌菇交易中心、4座冷鏈倉儲設施和6家專業分揀企業高效運轉,創造了大量分揀、包裝、物流等就業崗位。 據統計,涇源縣今年菌棒上架量突破1000萬棒,黃金菇等特色品種在黃花鄉羊槽村試種成功,涇河源鎮、大灣鄉等地新建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有效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全縣菌菇產業鏈就業人數近5000人。 「我們通過品種多元化、品質標準化,讓產業鏈各環節都能創造就業機會。」涇源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李志廣介紹,當前正在推進2個菌菇產業園、2處現代化菌棒生產車間建設,計劃培育18個專業種植示範村和1000戶庭院種植示範戶,預計將新增大量就業崗位。 從田間地頭到交易市場,從初級加工到品牌打造,涇源縣通過全產業鏈布局,讓菌菇產業成為就業「蓄水池」和增收「新引擎」。隨著產業鏈持續完善,越來越多的農戶正分享著產業發展的紅利,這條綠色產業鏈已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亮麗風景。(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5782
19
2025-11-24 14:17
28753
42
2025-11-24 14:17
61759
43
2025-11-24 14:17
42639
94
2025-11-24 14:17
86527
51
2025-11-24 14:17
36857
34
2025-11-24 14:17
37589
61
2025-11-24 14:17
56783
28
2025-11-24 14:17
17985
35
2025-11-24 14:17
13268
65
2025-11-24 14:17
67123
98
2025-11-24 14:17
98125
43
2025-11-24 14:17
89541
14
2025-11-24 14:17
59743
36
2025-11-24 14:17
63785
53
2025-11-24 14:17
92648
83
2025-11-24 14:17
76158
79
2025-11-24 14:17
61293
46
2025-11-24 14:17
73912
79
2025-11-24 14:17
49632
16
2025-11-24 14:17
92314
28
2025-11-24 14:17
98562
86
2025-11-24 14:17
18963
48
2025-11-24 14:17
38142
13
2025-11-24 14:17
94526
63
2025-11-24 14:17
42571
49
2025-11-24 14:17
36985
26
2025-11-24 14:17
34896
26
2025-11-24 14:17
18527
45
2025-11-24 14:17
95347
62
2025-11-24 14:17
34158
57
2025-11-24 14:17
28754
98
2025-11-24 14:17
25487
96
2025-11-24 14:17
28134
29
2025-11-24 14:17
75136
57
2025-11-24 14:17
65137
41
2025-11-24 14:17
19648
63
2025-11-24 14:17
79826
17
2025-11-24 14:17
86297
87
2025-11-24 14:17
74235
27
2025-11-24 14:17
21573
81
2025-11-24 14:17
61384
61
2025-11-24 14:17
31756
37
2025-11-24 14:17
75943
51
2025-11-24 14:17
61857
19
2025-11-24 14:17
35782
69
2025-11-24 14:17
34815
85
2025-11-24 14:17
73562
78
2025-11-24 14:17
57613
81
2025-11-24 14:17
58263
36
2025-11-24 14:17
21743
46
2025-11-24 14:17
69543
49
2025-11-24 14:17
51784
28
2025-11-24 14:17
| 蜜糖直播 | 小猫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大鱼直播 | 黑白直播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 红桃直播 | 月神直播 |
| 杏爱直播 | |
| 魅影视频 | 苹果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比心直播 | 小k直播姬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么么直播 |
| 成人抖阴 | |
| 百丽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 深夜直播 | |
| 蜜疯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 雪梨直播 | |
| 桃鹿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sky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