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8月10日電(記者 左宇坤)在有著「東方氫港」之稱的嘉興港乍浦港區,巨大的龍門吊伸出長長的懸臂,將貨物從貨輪上吊裝上岸。一輛輛白、藍、綠塗裝的氫能集卡穿梭於堆場和碼頭間,目前已有100輛氫能集卡在港內運行。 這些氫能集卡展現出不俗的性能:每次加氫只要十幾分鐘,續航裡程約450公裡,平均氫耗8公斤/百公裡;每年可節約燃料成本約300萬元,減少碳排放近1萬噸。 嘉興港乍浦港區行駛的氫能車。 左宇坤 攝 這些氫能集卡所屬企業羚牛氫能品牌總監徐智敏對記者表示,不同於電車在乘用車領域表現突出,氫能車因為續航長、加氫快,在商用車領域更加適配。 徐智敏提到了氫能車在港口場景應用的一個特別優勢:傳統油車在啟動和停止的環節是特別耗油的,但氫能車不會因為反覆啟動而特別耗氫,尤其適合需要啟停較多的港口作業。 「除了港口,冷鏈配送也是氫能車的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因為冷鏈車需要製冷,如果使用電車會大大影響續航,氫能車長續航裡程的優勢顯著。」徐智敏說。 由此看來,如何找到更匹配的使用場景,對氫能產業的未來發展十分重要,也就是做好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的「用」這一環。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指出,中國的氫能產業正從試點探索逐步進入有序破局的新階段。如果說一些起步更早的國家在技術方面形成優勢,那麼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則是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 首先,價格是市場準入與規模化的關鍵門檻。作為能源載體價值鏈的終極輸出變量,其定價水平直接決定了終端市場的規模。 徐智敏介紹,國外很多地方加氫的價格達到每公斤十幾歐元;而國內氫氣價格在不同城市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加上補貼,多集中在每公斤三十元人民幣上下。 其次,如同充電樁之於電車,如何為氫車配備足夠的加氫站,成為氫能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點。 「氫能想要走到千家萬戶,跟氫氣站的布局緊密相關。」浙江聯和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從最開始就負責嘉興港的加氫站建設,公司副總張繼華對記者表示,目前為止全國的加氫站還比較少,累計有500多座。加氫站更加充足、氫氣供給更加便宜是氫能未來發展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還有氫氣的安全管理問題。 氫能作為21世紀重要的清潔能源載體,正在全球能源變革中發揮關鍵作用。在「雙碳」戰略指引下,氫能產業已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更是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與綠色低碳發展的核心突破口。 嘉興是浙江首批發展氫能產業的試點城市之一,嘉興港區也是嘉興氫能產業的示範區。化工新材料作為該港區支柱產業,富餘的工業副產氫奠定了氫能產業發展的基礎,制、儲、運、加、用,完整的氫能產業發展生態正在嘉興港區加速成形。 一「氫」多「能」,下遊應用場景四處可見。立足港口,放眼航運,嘉興港區啟動了64標箱氫燃料動力貨櫃船舶的研發,搭載2套240千瓦氫燃料電池組,續航約380公裡。 據了解,該氫能船舶已建好,正在聯調聯試,計劃今年8月底正式下水運營,用於乍浦港到下沙港的內河運輸航線,未來將進行運營示範和效益驗證,打造綠色氫能內河貨櫃運輸專線。(完)
8月的高原,青稞金黃。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市覺拉鄉,200畝試驗田被分割成300多塊梯田。一片生長在鹽鹼地裡的特殊飼草剛萌出嫩芽,正茁壯成長——這是經過航天育種技術培育的蛋白草。 這批高原航天牧草一共有7個品種,是利用航天誘變技術培育的新品種,與普通飼草相比,其在鹽鹼地裡抗鹽耐旱的表現尤為突出,更耐得住零下四十度的嚴寒。 種植在西藏錯那市覺拉鄉的高原航天牧草。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7月17日移栽到大田的蛋白草是目前最後一個實驗品種,生長迅速,每天可長高4-5公分。」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面選育基地負責人袁中權在田間介紹,該品種表現出極強的抗寒性,去年冬季經受嚴寒考驗後,今年3月底在錯那市試驗田未經澆水施肥就自然發芽。截至觀察時,植株最高已達2.5米,預計畝產量可達15-25噸,是目前錯那市表現最優異的飼草品種。 正在接受採訪的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面選育基地負責人袁中權。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袁中權算了一筆帳,畝產15噸飼草,按70%的脫水量做成青貯飼料,可以產10噸。按照目前的市價,假設一噸飼草在這能賣1200元,除去各種成本,一畝地一年能產8000元的經濟效益。 航天育種高原牧草選育實驗基地裡的植株。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除了這些飼草,去年9月26日錯那本土的5個油菜品種和6個青稞品種搭載著十九號返回式衛星進入太空,享受了一次特殊的「旅途」,在宇宙射線和微重力環境下完成了基因重組。 當地村民在高原航天育種基地務工。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這些篩選出的品種不僅需滿足性狀穩定的基本要求,更要在抗鹽鹼地、產量、株型等指標上展現獨特潛力。選苗育種也要經過層層嚴苛的『體檢』,優中選優。」袁中權說。 當種子完成太空之旅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返回的每一粒種子都是寶貝,經過「太空旅行」的品種要通過3年的地面選育,評估植物品種的產量和品質。 搭載十九號返回式衛星進入太空的青稞品種。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當地人說我們錯過了最佳種植期」,袁中權回憶6月初改良土壤時的質疑,不禁還是捏了一把冷汗。 好在這些種子憑藉出色的基因,在播種42天後就長到60釐米,分櫱數達到10個,是普通品種的近兩倍。據了解,青稞的這個生長期一般都是100~130天,而這個品種大約在115天。 未來,袁中權團隊將繼續監控和評估航天育種植株的生長情況,推廣航天牧草和蔬菜種植技術,建立有機肥廠以改善土壤質量,讓更多「太空種子」在雪域高原生根發芽。 記者:郝潔 次仁羅布 來源:人民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2391
79
2025-11-22 01:57
92183
25
2025-11-22 01:57
81736
34
2025-11-22 01:57
14872
23
2025-11-22 01:57
73954
13
2025-11-22 01:57
29473
49
2025-11-22 01:57
42893
29
2025-11-22 01:57
39657
49
2025-11-22 01:57
54186
34
2025-11-22 01:57
64893
56
2025-11-22 01:57
96258
89
2025-11-22 01:57
96427
57
2025-11-22 01:57
89325
34
2025-11-22 01:57
61832
84
2025-11-22 01:57
32548
85
2025-11-22 01:57
96328
28
2025-11-22 01:57
81693
58
2025-11-22 01:57
41372
16
2025-11-22 01:57
67839
93
2025-11-22 01:57
89271
67
2025-11-22 01:57
61283
28
2025-11-22 01:57
13974
78
2025-11-22 01:57
54691
53
2025-11-22 01:57
95361
97
2025-11-22 01:57
92134
45
2025-11-22 01:57
38742
18
2025-11-22 01:57
16534
76
2025-11-22 01:57
85176
84
2025-11-22 01:57
26785
25
2025-11-22 01:57
54782
67
2025-11-22 01:57
84627
98
2025-11-22 01:57
95432
16
2025-11-22 01:57
52718
62
2025-11-22 01:57
38126
41
2025-11-22 01:57
37659
73
2025-11-22 01:57
28361
61
2025-11-22 01:57
81724
92
2025-11-22 01:57
35692
31
2025-11-22 01:57
35849
41
2025-11-22 01:57
72184
47
2025-11-22 01:57
37912
53
2025-11-22 01:57
49172
72
2025-11-22 01:57
76249
25
2025-11-22 01:57
92465
85
2025-11-22 01:57
67348
62
2025-11-22 01:57
14729
39
2025-11-22 01:57
67154
48
2025-11-22 01:57
96347
61
2025-11-22 01:57
23971
37
2025-11-22 01:57
61479
16
2025-11-22 01:57
17389
24
2025-11-22 01:57
47516
69
2025-11-22 01:57
93156
69
2025-11-22 01:57
| 迷笛直播 | 桃鹿直播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零点直播 |
| 蜜唇直播app | |
| 富贵直播 | 伊人app |
| 仙凡直播 | |
| 快猫 | 桃花app |
| 迷笛直播 | |
| 小蝌蚪app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魅影看b站直播 | |
| 黑白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蝴蝶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伊人下载 |
| 花瓣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春雨直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魅影5.3直播 | 桃花直播 |
| 大鱼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