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全國多地博物館都推出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展覽。江蘇常熟博物館近期推出了大型特展「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成為當地暑期熱門展覽,日均參觀遊客約5000人,最多的一天迎來了近12000位觀眾。這個特展都有哪些珍品?我們一起去看看。 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不用去陝西,在常熟博物館就可以看到秦兵馬俑,這隻兵馬俑的編號是1號,它也是秦兵馬俑中間首先被發掘面世的兵馬俑。 在記者的左手邊就是我國北方地區西安徐州等地出土的玉器,而在記者的右手邊就是江南一帶出土的秦漢時期的金器,金玉良緣在此相會了。 再來看這兩件展品,它們都是灰陶灶,是明器的一種,而且都是一孔灶,但是出土於北方和南方的灰陶灶明顯在風格上是不一樣的,北方的更為方正,而南方的這個船型灶也是屬於江南地區特有的灰陶灶。 展覽通過截取歷史長河中間南北文化交融最為鼎盛的三個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通過出土文物體現南北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相互交融,彰顯中華文明的兼容並蓄、多元一體的重要特質。 再來看這一件展品,這是東晉時期浙江德清出土的雞首壺,一側是有一個雞頭模樣的造型,一個巴掌大小,矮胖矮胖的。再到這邊來看,同樣是雞首壺,從南方地區傳到北方去之後,它的造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說它的個頭變得更加瘦高瘦高的,而且它的執柄也明顯變得更加修長,它也融入了一些異域的比如說波斯文化的元素。 觀眾呂琲稱:「反反覆覆看的時候,就感覺好像穿越古今,在古今對話一樣。好像北方的那些文物,就是給我比較宏大的感覺,比如說江南一些文物,我就感覺很細膩。那是不是北方人的博大那種感受,然後南方人就比較細膩,是不是也有這樣體現。」 展覽本身也是一次南北交融,一共有20家全國各地的博物館拿出了164件(套)的精品文物參展。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這次展覽為數不多的書法作品。雖然字數沒有多少,但是這件作品卻大有來頭。 常熟博物館講解員高佳琦稱:「這件是王陽明的真跡,這是餘姚博物館的館藏,是20年來第二次外借。其實王陽明的書法和他個人的品性上我們可以結合起來,他知行合一的思想,還有他事上磨鍊的修為功夫,體現在書法上就是『師古不泥古』,隨心所至。這個書法主要內容就是當時王陽明告歸之後,他回到陽明洞講學,告誡書院諸生德業向善、刻苦攻書。」
上海8月8日電 題:馮玉祥將軍曾外孫:站在烽火遺址上,回望與傳承 作者 範宇斌 「每次見到那些鐫刻著彈痕的抗戰遺址,指尖撫過被歲月磨蝕的磚石,我的思緒總會穿越到那個山河破碎的年代,回到曾外祖父與千萬同胞共赴國難的身影裡。」近日,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外孫、上海市靜安區政協委員、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委員李也川在上海接受專訪時說。 抗戰時期,馮玉祥積極促進抗日愛國力量的發展,參與「福建事變」,調停西安事變,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呼籲團結抗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泰山隱居的曾外祖父依舊日夜牽掛前線。當時他雖無兵權,卻以筆為槍,寫下《我所認識的蔣介石》等檄文,痛斥不抵抗政策。1933年,他在張家口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僅用一個多月就收復多倫等四縣,創下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從日軍手中收復失地的戰績。」李也川回憶道,他曾在同盟軍舊址見過一張泛黃的照片,「曾外祖父穿著與士兵同款的粗布軍裝,站在寒風裡演講,身後『還我河山』四個大字遒勁有力,那雙眼睛裡的焦灼與堅定,至今看來仍讓人心頭震顫」。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馮玉祥主動請纓上前線,奔走鄂湘桂川等地督戰、宣傳。「在長沙嶽麓山的一處戰壕遺址,講解員曾跟我講起,當年曾外祖父在這裡給士兵講話,沒有稿子,只說『咱們當兵的,腳下是祖宗的地,身後是家裡的人,退一步就是亡國奴,拼了命也要把鬼子趕出去!』他始終倡導『兵民是勝利之本』,那些由他推動建立的敵後武裝,後來成為抗擊日軍的重要力量。」李也川說。 2025年2月,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外孫李也川參訪位於重慶的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了解曾外祖父事跡。 受訪者供圖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李也川前往重慶合川釣魚城遺址,站在當年軍民共同堅守的城牆上,重溫曾外祖父1943年在此視察時的話語:「抗戰不是哪一個人的事,是全中國人的事。官要愛兵,兵要愛民,軍民一條心,黃土也能變成金。」 「曾外祖父在徐州慰問傷員時,將自己的乾糧分給斷臂士兵,還叮囑副官『一定要讓傷兵吃熱飯、有藥治』。這些細節折射出他『真愛民,不擾民』的治軍理念,更詮釋了軍民魚水情如何鑄就抗戰長城。」在李也川看來,這些或許不如戰役戰績那般轟轟烈烈,卻藏著曾外祖父救國救民的初心。 「曾外祖父始終堅守抗戰為民、為國奉獻的底線,他與抗戰的故事早已融入家族記憶。」對於李也川而言,抗戰遺址是歷史的見證,更是連接著家族血脈與民族精神的紐帶。「近年來,家中長輩牽頭整理家族抗戰史料,試圖打撈更多被遺忘的歷史片段,希望讓更多人明白和平來之不易。」 歷史留給李也川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既要讀懂歷史的厚重,更要思考如何讓先輩精神在當下落地生根。李也川說:「先輩用血肉換來和平,我們年輕一代應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傳承先輩以家國為己任、以民生為根本的精神,答好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民生卷』和『報國卷』,才是對先輩最好的告慰。」(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6498
41
2025-11-14 23:25
52381
43
2025-11-14 23:25
28614
29
2025-11-14 23:25
71435
54
2025-11-14 23:25
19356
16
2025-11-14 23:25
87352
68
2025-11-14 23:25
95637
74
2025-11-14 23:25
47985
17
2025-11-14 23:25
89435
15
2025-11-14 23:25
96278
24
2025-11-14 23:25
21348
19
2025-11-14 23:25
42635
51
2025-11-14 23:25
46953
91
2025-11-14 23:25
67984
47
2025-11-14 23:25
68537
85
2025-11-14 23:25
62819
96
2025-11-14 23:25
38264
95
2025-11-14 23:25
98572
92
2025-11-14 23:25
39847
17
2025-11-14 23:25
16895
61
2025-11-14 23:25
93842
31
2025-11-14 23:25
17629
58
2025-11-14 23:25
25917
36
2025-11-14 23:25
28957
64
2025-11-14 23:25
29648
59
2025-11-14 23:25
87295
18
2025-11-14 23:25
14597
24
2025-11-14 23:25
72149
43
2025-11-14 23:25
34627
89
2025-11-14 23:25
38957
89
2025-11-14 23:25
45197
71
2025-11-14 23:25
13782
95
2025-11-14 23:25
79562
52
2025-11-14 23:25
23641
83
2025-11-14 23:25
15743
89
2025-11-14 23:25
96327
32
2025-11-14 23:25
98261
46
2025-11-14 23:25
53827
57
2025-11-14 23:25
98756
37
2025-11-14 23:25
53729
71
2025-11-14 23:25
81324
69
2025-11-14 23:25
49325
13
2025-11-14 23:25
16538
91
2025-11-14 23:25
83925
98
2025-11-14 23:25
83126
51
2025-11-14 23:25
13284
91
2025-11-14 23:25
38542
93
2025-11-14 23:25
27598
42
2025-11-14 23:25
54238
24
2025-11-14 23:25
79135
16
2025-11-14 23:25
63519
29
2025-11-14 23:25
45298
86
2025-11-14 23:25
18543
27
2025-11-14 23:25
| 魅影直播视频 | 嗨球直播 |
| 六月直播 |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百丽直播 |
| 仙凡直播 | |
| 阴桃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杏爱直播 | |
| 杏爱直播 | 韩国直播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 奇秀直播 | 牡丹直播 |
| 69美女直播 | |
| 榴莲视频 | 四季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蜜桃app | love直播 |
| 桔子直播 | |
| sky直播 | 茄子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迷笛直播 | 小猫直播 |
| 极速直播 | |
| 六月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