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失聯村,把洪災現場情況帶出來(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8月1日上午,河北興隆縣六道河鎮前往朱家溝村的進村道路終於打通……」看到這條新聞時,在救災一線奮戰多日的劉梓丞長舒了一口氣。 時間回到3天前。7月29日14時,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隊高新區大隊冠峰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共產黨員劉梓丞接到指令:由他帶領24名消防救援人員組成先頭突擊隊,挺進因遭受山洪泥石流災害失聯的六道河鎮朱家溝村,探查受災情況、進行救援。 突擊隊成員人均背負三四十斤的救援裝備,徒步進入山溝。原有的道路早已化為烏有,隊員們有時需要徒手攀巖前進,有時則不得不蹚水過河。「當時河道中水量很大,有些位置的河水甚至到達胸口。」劉梓丞說。 濁流湍急,人幾乎站不住,很容易被衝走。兩名經驗豐富的班長先行探路,腰纏繩索踏入激流,後方隊員們拽住繩端。艱難抵達對岸後,他們在亂石灘中尋找電線桿、巨石等堅固錨點,將繩索牢牢固定,隊員們拽著安全繩艱難前進。 有段河的水流更急,經驗豐富的班長也過不去。「我們研究了地圖,順著旁邊滑坡的山體爬到山頂繞路過去,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劉梓丞說,「食物和水不敢多帶,把更多的負重用來背裝備,這樣能更快一點救援受災群眾。」 20時,突擊隊終於抵達朱家溝村一組。手電微光下,劉梓丞帶著隊員認真勘查現場災情:一間房屋整體被厚厚泥漿覆蓋;殘存房屋搖搖欲墜,地基懸空。山腰處的兩三戶人家裡,隊員們發現一名受傷村民,當即為他做了簡單處置,另外了解到還有人員失聯。隨身帶著衛星電話,劉梓丞爬到山頂,將獲知信息傳送回後方指揮部。 入夜,山風凜冽,寒氣刺骨。村民在院裡點燃火堆,幫著隊員們烘烤溼透的衣服。還有老鄉端出僅存的食物,可隊員們無人伸手。「大夥都清楚,東西都被山洪衝走了,老鄉們也剩不下多少口糧。」劉梓丞說。 30日凌晨4時,天蒙蒙亮,幾名隊員留下挖掘被困者,劉梓丞則帶領其他隊員奔赴另外幾個村民組。整整一個上午,災情逐漸清晰:二組無人員傷亡,三組有人失聯、受傷,四組安全,五組安全,六組安全……各種信息在劉梓丞這裡匯總,通過衛星電話,傳遞到外面。 12時,攜帶物資藥品的百人增援隊伍抵達朱家溝村。撤離前,突擊隊從山頂轉移了3名被困老人。其中一名七旬老人在隊員的護衛下,挪過溼滑的山徑,最終安全到達山下親戚家。 「作為黨員,我們衝破險阻,把洪災現場情況帶出來了;作為領隊,我把24名突擊隊員也安全帶回來了。」劉梓丞說。(人民日報 記者 張騰揚)
八月的天津,晚風裡藏著特殊的期待——再過不久,上合國家的代表們會在這個城市齊聚,共商發展。 海河兩岸排列的天津地標向遊客們展示著這座國際化現代都市的神韻。這裡既有百年前的洋樓剪影,也有科技感滿滿的現代建築,歷史與現代碰杯共舞。 那些常常出現在國內外遊客打卡照片裡的景點背後藏著哪些歷史故事呢?咱們跟隨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的記者們一起去看看。 世紀鐘:時間在這裡會 「說話」 這座渾身閃著金屬光澤的 「時間使者」,鐘面鑲嵌著 12 顆水晶,指針划過的每一秒,都像在細數天津的過往與今朝。 仔細看我們會發現世紀鐘底座上滿是齒輪與鋼軌的元素 —— 這裡曾是天津站的舊址,百年前南來北往的列車從這裡出發,如今高鐵呼嘯而過的聲音,早已成了新的時代節拍。 世紀鐘改造工程是天津迎接上合峰會城市面貌提升的重要一環。工程不僅修復了標誌性的日月輪盤機械結構,使其再次恢復轉動,更創新引入了智能燈光投影,通過精心設計的光影演繹天津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城市記憶。 當地人說,情侶們總愛在這裡約定 「下次見面,就從鐘聲敲響時開始」,而即將到來的上合峰會,或許會讓這座鐘的每一聲滴答,都多幾分國際範兒。 解放橋:96歲的鋼鐵巨匠 站在世紀鐘旁放眼望去,解放橋橫跨在海河上。解放橋最早的名字是「萬國橋」,即國際橋之意。解放橋是目前海河跨橋中建築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橋梁,且其所用鋼材與法國艾菲爾鐵塔用料一致。這座96歲的鋼鐵巨匠見證了天津發展的歷史,被稱為中國橋梁的「活化石」。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橋是中國唯一的雙葉立轉式開啟橋。鋼材結構的橋梁可緩緩開啟,從而為航道提供更大的空間。「萬國橋下過大船」的壯觀景象,曾是海河不可多得的一道風景線。 到了夜晚,解放橋橋身上霓虹燈會變幻出紅、藍、紫等多種色彩,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條會變色的綢緞。在記者的鏡頭裡,解放橋與遠處的高樓相映成趣,老建築的厚重與新都市的繁華完美融合。 津灣廣場:中西文化的交融地 從解放橋下來,穿過一條馬路就到了津灣廣場。這裡建築風格多元,各國建築流派交相輝映:諸如巴洛克的華美,古典主義的自然,浪漫主義的飄逸。仔細看也能發現不少中國傳統元素——有的樓頂上裝著傳統的琉璃瓦,有的窗欞上刻著中式花紋。中西合璧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廣場的環境十分優美,前臨波光閃閃的海河,北眺雄偉的天津站,古老的解放橋和現代的赤峰橋拱衛在它的兩端。津灣廣場上有不少露天咖啡館和餐廳,人們坐在戶外,點一杯咖啡或一份天津特色刨冰,看著河面上的遊船來來往往,別提多愜意了。 天津之眼:在雲端看夜景 如果說津灣廣場是平視海河夜景的絕佳位置,那麼天津之眼則可以讓我們在雲端鳥瞰海河夜景的全貌。 這座建在橋上的摩天輪高達120米,轉一圈需要30分鐘。當座艙升到最高點時,整個天津的夜景可盡收眼底。 摩天輪的轎廂內設置天屏和地屏,可以播放不同的動畫效果,包括星空、浪漫櫻花、璀璨煙花等。轎廂中還設有充電以及藍牙設備,遊客們可以點播自己喜歡的音樂。 「天津之眼摩天輪的遊客中有95%是外地遊客。作為天津的地標式景點,我們是天津面向遊客的一張名片。」天津之眼摩天輪景區的運營方,天津永樂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亮介紹道。 義大利風情區:轉角遇到 「小羅馬」 沿著海河往北走,就到了義大利風情區。意風區內的137棟風貌建築全部由義大利建築師設計,是目前義大利除本土之外、亞洲唯一保存良好的義大利風貌建築群落。這裡有哥德式的尖頂、巴洛克式的浮雕,還有羅馬式的圓柱,走在街頭,仿佛置身於義大利的小鎮。 意風區內還有眾多名人故居:近代思想家梁啓超、現代戲劇大師曹禺、湯玉麟、李叔同等都曾在這裡生活。走進他們的故居,我們仿佛能看到大師當年的生活場景,感受歷史與文化的薰陶。走著走著,說不定還能發現某個影視劇的取景地,《建國大業》《風聲》等都曾在這裡留下足跡。 同時這裡也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德國啤酒坊,天津狗不理包子鋪,還有正宗的威尼斯意餐酒吧都可以讓你大飽口福。 北安橋:夏夜音樂派對 從義大利風情區出來,往南走不遠就是北安橋。 橋的四個角各有一尊金色的雕像,分別代表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象,寓意東西南北四方平安;橋欄上則刻著歐式的花紋,橋頭上還有西洋風格的立柱。正如當地人說,北安橋就像天津的縮影,既有傳統文化的根,又有對外開放的胸懷。 夜晚的北安橋十分熱鬧,沿著興安路前行,音樂聲漸漸清晰。在橋邊既有青春洋溢的樂隊唱著當下流行的歌曲,也可以聽到大叔用薩克斯吹奏充滿年代感的曲子。跳舞區也是這裡的重頭戲,場中央的舞者們你方舞罷我登場,熱鬧非凡。 樂聲陣陣,舞步翩躚,夜晚北安橋輕鬆愉悅的氛圍顯示出的是天津人鬆弛樂觀的人生態度。 喜迎上合,天津向世界發出邀請 厚重的歷史底蘊與鮮活的現代化氣息交融,延續千年的傳統風格與豐富多元的國際元素碰撞,天津這座城市充滿了獨特的魅力。 海河兩岸燈光閃爍,這是天津向世界發出的邀請函——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在即將到來的上合峰會上,一起聽聽這座城市的故事。 (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閆東潔 | 盧若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魅影直播 | 97播播 |
迷笛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苹果直播 |
伊人app |
杏爱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春雨直播 |
桃鹿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69美女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曼城直播 |
六月直播 |
绿茵直播 | 秀色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魅影5.3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零七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零七直播 |
咪咕直播 |
黑白直播 | 鲍鱼直播 |
韩国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