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8月8日電 (傅天騁)「政策落地是否打通了『最後一公裡』?」「綠色金融如何精準賦能生態修復?」……8月6日至7日,安徽省無黨派人士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調研組深入蕪湖、池州兩市,圍繞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政策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調研。 8月6日,安徽省無黨派人士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調研組在蕪湖市開展調研座談會。圖為座談會現場。 傅天騁 攝 本次調研是安徽省無黨派人士自2021年啟動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以來,持續第五年開展的專項監督行動。調研組由10位來自生態環境、金融、科研等領域的專家組成。通過實地察看岸線治理、舉行座談交流等形式,重點聚焦長江大保護生態優先綠色激勵政策落實、綠色金融發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推進情況等七個方面,調研了解情況,研究分析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在蕪湖十裡江灣公園,曾經的砂廠碼頭已蛻變為親水生態廊道。數據顯示,長江幹流水質連續多年穩定保持Ⅱ類,總磷濃度基本控制在0.08mg/L以內。生態「高顏值」背後,是監督關注點之一的產業「含綠量」提升: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達576.4萬千瓦,綠色建築面積佔民用建築比例達100%,多家重工業企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構建「開發—修復—補償」閉環。 8月7日,安徽省無黨派人士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調研組在池州市烏沙鎮船舶工業基地開展調研工作。 傅天騁 攝 池州市的實踐同樣回應了監督調研的關切。該市探索出「竹經濟」的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構建了「以竹代塑、循環經濟、節能降碳」全產業鏈體系,竹業產值年均增長20%,2024年達30億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43.3%,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6%,綠色貸款餘額突破415億元。 據悉,開展專項監督工作以來,安徽省無黨派人士累計提交3份專項調研報告,提出35條對策建議。 無黨派人士,安徽省知聯會副會長、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羅宏表示:「民主監督的核心在於把監督過程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政策落實的過程。」(完)
面對當下存在的信息泛濫與資訊過載,我們如何重新定義閱讀?2025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昨天開幕,「書香上海·東方閱讀盛典」作為書展重要組成部分,以「語言·情感·時代·文明·視野」為主題,匯聚熊月之、孫甘露、田崇雪、毛尖、徐滬生、李仲謀等名家圍談,許多讀者提前在友誼會堂「蹲守」,現場座無虛席。多位作家學者直言,平時也會刷短視頻看直播,其中不乏有趣的表達,但並不擔心其對紙質書或長內容的衝擊。「不拒絕新媒體的便捷,也不放棄深度思考的價值。但要警示碎片信息導致的知識失衡與精神淺薄化。深度閱讀的價值在於,學會從碎片中尋找系統,在信息洪流中守護清醒的頭腦與豐盈的精神世界。」江蘇師範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田崇雪說。跳出「信息繭房」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眾生活方式已然發生深刻變革,被海量信息包圍、算法推薦、知識付費成為常態。傳統意義上的「深度閱讀」——比如系統閱讀經典、沉浸式思考,在新媒體時代似乎面臨挑戰。打開手機、電腦或手持電子書閱讀器享受海量書籍內容,是「Z世代」的閱讀新常態。短視頻、公眾號、音頻等碎片化內容正重塑閱讀方式。「閱讀的選擇最終取決於讀者自身的主體性。無論買課還是逛書店,關鍵在於是否真正投入思考、獲得啟發。新媒介未必導致思想簡化,但需小心語言退化。」田崇雪剖析算法對認知多元性的限制,認為「流量至上」容易擠壓內容深度,警惕文化被「景觀化」「消費化」,避免讓閱讀成為「身份標籤」。但新環境也給文化傳承創新帶來新機遇。「一條」創始人兼CEO徐滬生談到新媒介作為「閱讀入口」的可能性,探討音頻、解讀類內容相對降低了經典門檻,有助於打破傳播壁壘,發掘多元聲音的價值。在他看來,或許新媒體不是敵人,而是橋梁,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從「被動接收」轉向「主動篩選」,讓碎片成為通往深度的階梯。走向城市深處「上海是我的偶像。年輕時,是一位戀人;父母離世後,就像我的父母。」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孫甘露與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毛尖圍繞「寫作與上海」展開對談,孫甘露形容上海的邊界仿佛就是世界的邊界,上海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城市,更是文學創作中鮮活的精神符號,滋養著與它共生的寫作者。這座城市的多元與包容,為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優質閱讀與寫作,需跳出浮光掠影,潛入城市深處。此前創作長篇小說《千裡江山圖》,孫甘露多次走訪歷史遺蹟,參考當時上海的城市地圖、報紙新聞、檔案、風俗志等,重現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建築、街道、飲食、風俗和文化娛樂等,建構出令人身臨其境的小說空間感。在他看來,城市生活中磨礪出的韌性,會從日常處世滲透到創作裡。他回憶道,做郵遞員的經歷塑造了他對城市的認知。「書寫上海時,作家會不自覺地將個人記憶與城市肌理交織,讓作品呈現出獨特時代印記。」毛尖認為,上海獨特之處在於其既能承載宏大敘事,又充滿市井煙火氣,這種雙重特質為寫作者提供了廣闊表達空間。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熊月之以《在文物、藝術與歷史的交融中citywalk——談上海六千年》為題,分享從事上海歷史研究和知識分享的心得。新書《上海六千年:海納百川的文明之路》正在上海書展展出,還「走」進了上海地鐵「文化長廊」展區,供乘客讀者駐足閱覽。「漫步上海六千年文明之路,既是對這座城市精神品格的深度解碼,也是對學科壁壘的跨越性突破。」熊月之說。「2025上海書展東方悅讀· Metro大都會城市文化地標徵集活動」同期啟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2837
54
2025-11-23 16:52
17462
94
2025-11-23 16:52
47286
83
2025-11-23 16:52
65498
12
2025-11-23 16:52
94712
87
2025-11-23 16:52
93854
69
2025-11-23 16:52
13598
58
2025-11-23 16:52
15869
28
2025-11-23 16:52
18239
89
2025-11-23 16:52
69238
53
2025-11-23 16:52
32485
37
2025-11-23 16:52
98154
32
2025-11-23 16:52
35187
45
2025-11-23 16:52
32148
63
2025-11-23 16:52
29456
17
2025-11-23 16:52
21795
94
2025-11-23 16:52
47615
85
2025-11-23 16:52
96187
23
2025-11-23 16:52
92317
17
2025-11-23 16:52
28937
41
2025-11-23 16:52
62157
79
2025-11-23 16:52
93165
63
2025-11-23 16:52
75429
15
2025-11-23 16:52
82379
76
2025-11-23 16:52
43158
65
2025-11-23 16:52
37412
95
2025-11-23 16:52
93614
81
2025-11-23 16:52
14276
14
2025-11-23 16:52
36287
95
2025-11-23 16:52
51647
43
2025-11-23 16:52
75963
45
2025-11-23 16:52
85176
85
2025-11-23 16:52
86142
82
2025-11-23 16:52
17863
49
2025-11-23 16:52
32861
17
2025-11-23 16:52
94376
35
2025-11-23 16:52
69127
75
2025-11-23 16:52
93672
76
2025-11-23 16:52
98214
98
2025-11-23 16:52
12873
62
2025-11-23 16:52
29435
46
2025-11-23 16:52
45793
97
2025-11-23 16:52
15293
13
2025-11-23 16:52
74521
51
2025-11-23 16:52
59342
49
2025-11-23 16:52
38726
54
2025-11-23 16:52
18473
79
2025-11-23 16:52
58364
64
2025-11-23 16:52
17426
58
2025-11-23 16:52
54936
21
2025-11-23 16:52
85392
74
2025-11-23 16:52
| 桃花app | 小猫咪视频 |
| 零点直播 | |
| 嗨球直播 | 抓饭直播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金桔直播 | 深夜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阴桃直播 | 红桃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蜜糖直播 | 深夜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嫦娥直播 | 妲己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蜘蛛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韩国直播 | |
| 妲己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樱花直播nba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成人免费直播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