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8月12日電 (許青青 陳琳)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12日消息,今年前7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同)增長4.3%。其中,出口3.44萬億元,增長1.7%;進口1.96萬億元,增長9.3%。 前7個月,東協為廣東第一大貿易夥伴,廣東對東協進出口8892.3億元,增長5.8%;中國香港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進出口6754.8億元,增長8.5%;歐盟為第三大貿易夥伴,進出口6430.5億元,增長7.8%。同期,廣東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1萬億元,增長4%,佔廣東進出口總值的39%。 廣東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佔比提升。數據顯示,前7個月,廣東出口機電產品2.33萬億元,增長7.4%,佔廣東出口總值的67.8%,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3.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電腦及其零部件2521.4億元,增長12.5%;電工器材2451.6億元,增長18%;集成電路2028.8億元,增長30.9%;「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無人機、摩託車等產品出口增速較快,增長均超過30%。 進口產品方面,機電產品帶動作用明顯。前7個月,廣東進口機電產品1.37萬億元,增長17.4%,佔廣東進口總值的70%。其中,集成電路、電腦及其零部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分別進口7181.8億元、2202.3億元、494.9億元,分別增長15.2%、60%、48.7%。同期,糧食、食用水產品、乳品、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等民生消費品進口保持快速增長。(完)
太原8月8日電 (記者 楊傑英)當前正值升學季、招生季,為幫助廣大家長和考生提高警惕,山西省消協8日發布消費警示,謹防升學招生陷阱,守護自身合法權益。 當前,部分教育培訓機構、中介機構及不法分子瞄準家長和學生的「升學焦慮」,通過虛假宣傳、違規承諾、非法斂財等手段設置「招生陷阱」,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甚至影響了考生未來前途。山西省消協提示,請消費者務必注意防範。 虛假宣傳「保錄」「包過」。部分機構或個人宣稱「內部指標」「計劃外名額」「低分上名校」「交錢就能上公辦、重點學校」,甚至偽造文件、公章,謊稱與高校或招生部門有「特殊關係」,承諾「100%錄取」「不過退款」。實際上,正規高校招生均嚴格執行國家政策,無「內部指標」一說,更不可能「花錢買名額」。 混淆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一些機構故意模糊「全日制學歷」與「非學歷培訓」(如自考助學、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的區別,以「包拿學歷」「等同統招」為噱頭,吸引考生報名高價培訓班,最終獲得的僅是非學歷證書或無效文憑,無法享受統招生待遇(如就業、考公、考研等)。 違規收取「中介費」「服務費」。不法分子以「幫辦入學」「代辦手續」為名,向家長收取高額「諮詢費」「渠道費」「打點費」,甚至要求提前支付全款,並承諾「不成功全額退款」。但一旦收款,便以「政策變動」「名額緊張」等藉口拖延,甚至失聯跑路。 仿冒官方渠道詐騙。不法分子通過偽造教育部門官網信息、高校招生辦電話、簡訊,或冒充「招生辦老師」「高校老師」,以「繳納保證金」「錄取確認費」「學籍註冊費」等名義誘導轉帳;或通過社交平臺發布虛假招生連結,誘導填寫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實施盜刷或詐騙。 廣大消費者要牢記「四不」原則,不輕信「口頭承諾」;不盲目支付高額費用;不通過非官方渠道報名;不輕易洩露個人信息。如已遭遇招生詐騙或疑似陷阱,應第一時間保留證據(如聊天記錄、轉帳憑證、合同、宣傳資料等),並通過以下途徑依法維權:向教育部門舉報:撥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如省教育廳、市教委)監督電話,或通過「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投訴;向公安機關報案:若涉及詐騙(如收錢後失聯、偽造文件等),立即撥打110或到轄區派出所報案;向消費者組織求助:通過12315平臺或當地消費者協會(消委會)投訴,主張退費及賠償;法律途徑維權:保留合同、付款記錄等證據,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返還費用並賠償損失。 山西省消協提示,升學是人生大事,請家長和考生保持理性,通過正規渠道獲取信息,切勿因「焦慮」輕信「捷徑」。(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伊人直播网站 | 柠檬直播 |
青稞直播 |
榴莲视频 | 凤蝶直播 |
小蝌蚪app |
魅影9.1直播 | 奇秀直播 |
橘子直播 |
9i安装下载 | 就要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红杏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小草莓直播 | 花间直播 |
love直播 |
浪花直播 | 花儿直播 |
花间直播 |
飞速直播 | 魅影视频 |
伊人直播网站 |
巧克力直播 | 免费直播 |
橙色直播 |
凤蝶直播 | 阴桃直播 |
美女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