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以下簡稱CDP)公布2024年全球企業問卷結果,有超過24800 家公司對氣候變化、森林和水資源安全環境信息通過CDP進行披露,這些企業佔據了全球市值的三分之二,其中僅約2%(近500家)企業獲得「A」等級。大金在氣候治理、環境信息透明度及可持續商業實踐等方面表現卓越,連續四年上榜獲最高評級「氣候變化A級」。作為全球權威的環境數據披露平臺,CDP不僅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夥伴,其評級體系更被譽為企業環境責任的「黃金標準」。CDP 評級分為A或A-、B或B-、C或C-到D或D-四個等級,A 級不僅要求企業公開透明地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減排目標等核心數據,更強調對氣候風險的預判能力與對機遇的轉化能力。作為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世界先進企業,大金能夠連續四年獲此認證,全面彰顯了大金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引領和示範意義。從願景到執行:大金深入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共同面臨的全球性挑戰,面對舒適空間需求激增,如何緩解能源消耗和排放造成的環境壓力已成為時代挑戰之一。在此背景下,大金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提出「環境願景 2050」,明確到 2050 年實現全球事業活動及產品服務中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為達成這一願景,大金規劃了多維度行動路徑:在產品端,推進節能化與環保型冷媒開發,覆蓋從生產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減排;在建築與能源領域,通過一體化節能方案、能耗管理系統及可再生能源應用,降低建築碳足跡;針對難以直接抵消的剩餘排放,通過普及熱泵採暖、布局可再生能源事業、開展森林保護等碳抵消舉措形成補充,最終構建起「直接減排 + 間接抵消」的全鏈條減碳體系。同時,大金集團以每5年為目標周期制定「FUSION」經營戰略規劃,將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空調行業低碳作為經營計劃執行,力爭到2050年在全球的事業活動及產品服務中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為社會可持續發展作貢獻。為此,集團設定了明確的階段性目標:以2019年為基準設計 2025 年溫室氣體排放減低30%,2030年減排至50%。在持續努力下,截至2024年3月,2023年度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已達7000萬噸,持續推進人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全球品牌:不斷開創空氣新價值大金作為行業內集空調、冷媒及壓縮機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於一體的世界知名企業,自1924 年創立以來,始終致力於探索空氣舒適的奧秘,不斷引領空氣文化的發展,發展至今,業務已遍布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立足全球視野,大金不僅以自身經營發展為目標,更以「用空氣創造答案」為企業願景,在降低環境負荷的同時,創造有利於「地球」、「城市」、「人」的新價值,通過推廣普及變頻空調提升能源的效率,開發和推廣環境友好型的環保冷媒、普及熱泵地暖、活用和普及可再生能源,減輕環境負擔,為人們享有舒適和健康空間創造新的價值。展望未來,隨著「環境願景 2050」的深入推進,大金將繼續以「用空氣創造答案」,把每一步實踐轉化為推動全球碳中和的持續動能,展現全球企業應有的擔當與遠見。*2024大金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
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計劃擬招收本科生135人,且過去幾年中,相關專業的招生規模在逐年增加,引發社會對「本轉專」現象的關注。 這一現象並非個例,廣東、山東、湖北等地的多所專科院校也開設了面向本科生的技師班。有人稱,這種模式是培養「學歷+技能」兩條腿走路的「π」型人才;有學生笑言「『π』型人才撒開腿就能跑,跑得還更快」。從追求一紙文憑,到鑽研一門技術,看似與眾不同的選擇,能否成為轉換賽道的新路徑?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走進已經實踐多年的青島市技師學院一探究竟。 換個「解題」思路 2009年,青島市技師學院開設大學生技師班,截至2024年,已有1449名專科及以上畢業生來到這裡學技術。面對家人的不解、朋友的質疑,他們簡短有力地回應,「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在青島市技師學院大學生技師班的實訓車間,畢業生袁靖的故事流傳了10多年。2009年,他從某重點高校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畢業,嘗試過很多工作,但都覺得幹起來「後勁不足」,「總感覺自己理論足,技術缺,手裡沒有『金剛鑽』」。 2014年,袁靖進入青島市技師學院大學生技師班機電一體化專業,當時身邊人不理解為何要「回爐」讀專科,他一遍遍解釋「並非頭腦發熱」,這是「深造」而非「倒退」,「收回拳頭,是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本科教會我分析原理,技校教會我解決問題,兩者一結合,就更具備就業競爭力了」。 學成畢業後,袁靖去了蘇州一家機電設備企業工作,不到半年就成為技術主管,後來又升為技術銷售總監。聊起這段經歷,他很感激:「怎麼會難為情?我很感謝技校教會我本領,同時磨鍊了心性。」 如果說學歷是一塊敲門磚,那麼掌握一門過硬的手藝,是實現自我價值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一些學子承受就業壓力,陷入自我懷疑和迷茫焦慮,而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重任的技工院校正敞開懷抱,為他們提供另一條成才路徑,創造另一種人生可能。 這既不是「學歷降級」,也非的「就業投機」,清醒的學子在文憑與能力中找到了人生「新解法」。青島市技師學院24-2機電一體化專業預備技師2班學生楊維康說:「就想踏踏實實學門手藝,畢業拿著預備技師證和電工證,能有更多崗位可以選擇。」 邊學邊練邊成長 青島市技師學院大學生技師班的一名班主任袁強,今年28歲,是學校的「王牌教師」。他有不少亮眼的榮譽:山東省技術能手、齊魯首席技師、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金牌…… 中考時,袁強的某一門課成績為0分,上不了普通高中的他,選擇到技校學技術。「搞技術就得拿實力說話。沒別的,就是刻苦練,沒日沒夜練!」他參加的技能比賽要求設備安裝精度誤差不超過3毫米,而他要求自己誤差不能超過1毫米。一路披荊斬棘的他,終於站上世界級大賽的舞臺。 畢業後,他拒接了不少企業拋來的高薪橄欖枝,選擇成為一名老師。2023年,袁強通過高技能人才引進的方式來到青島市技師學院任教。「我想用自己的經歷鼓勵更多學子技能報國,在第二次教育選擇中,根據自身稟賦、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更好地規劃職業發展。」袁強說。 在袁強等任課教師眼中,這些「回爐」的學子已經有較為紮實的理論基礎,也更珍惜再次讀書的機會。「普遍勤奮好學,即使是零基礎的學生,也能跟得上。」袁強說。 記者了解到,該校大學生技師班採用兩年學制、工學一體融合培養模式,學校根據學生的學科背景分層次、按項目培養,將課程設計成相對獨立的學習任務,成立項目小組開展培訓。同時,將企業生產一線使用的設備引入學校,並1:1「復刻」設置學習工作站,與企業共建40餘個校內外大學生技師班實訓基地,實現「所學即所用」。 此外,學校為學生配備一名校內導師和一名企業導師。青島市技師學院智能製造學院副院長焦建靜說:「校內導師側重學生專業基礎和綜合素質培養,企業導師指導學生參與企業生產項目和技術研發。通過導師個性化指導,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上課不依賴PPT,師生就像師徒一樣,在實踐中共同成長。「我們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將大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與學校的專業技能教育優勢相結合,培養出的人才進入產業一線後成長為『紫領』人才的可能性更大。」青島市技師學院黨委書記張秋生說。 修正「偏見」 青島市技師學院面向市內133家企業開展的人才需求調研顯示,49.62%的企業擁有「高學歷+高技能」型員工的數量佔比在30%以下,79.70%的企業對大學生進行技能提升表示認可。這釋放出一個信號——產業發展呼喚更多學歷和技能兼具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力設備「智能製造+集成服務」業務和電動汽車充電網業務,擁有的智能化設備佔比近70%。該公司人力資源業務合作夥伴朱卓輝介紹,伴隨產線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一線技術人員需要掌握工業機器人編程調試、數字孿生系統操作等技能,具備數位化工具操作能力、跨學科知識融合能力和柔性生產適應能力。 為得到這樣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特銳德與青島市技師學院合作定向培養人才。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建立訂單班,定製課程內容和培養標準;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崗位技能課程開發及教材編寫。近3年,青島市技師學院在特銳德就業和實習學生達510餘人,其中實現就業80多人。 「經過大學生技師班完整培養周期的學生,崗位匹配準確率達91%,企業新員工的培訓周期從12個月降至6個月。隨著製造業產業升級加速,精準育人優勢還將進一步凸顯。」朱卓輝說。 特銳德只是與學校緊密對接的企業之一。在國家大力發展技工、技師學院,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的當下,既能動腦也能動手的複合型學子悄然刷新著社會對技工教育的刻板印象,給用人單位、學生家長打開了一扇了解技工教育的窗。 有受訪教師表示,已有部分用人單位「放下身段」,主動調整「唯名校」「要本科」的招聘硬標準,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開始正視、重視技工教育。 即將開學的新學期,又有近200名大學生要進入大學生技師班學習。說起前程,他們胸有成竹。(記者張力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西瓜直播 | 西瓜直播 |
鲨鱼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美女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飞速直播 |
杏爱直播 |
绿茶直播 | 秀色直播 |
河豚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苹果直播 |
仙凡直播 |
深夜直播 | 婬色直播 |
杏爱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黑白直播 | 趣播 |
春雨直播 |
水仙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花间直播 | 桃花直播 |
红楼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