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昱寧 一 今年電影院的最新現狀似乎是一年只能保證熱鬧兩季——春節檔加暑期檔,堪稱冬蟲夏草。這兩季都是舉家娛樂團建的黃金時間,所以研究有效的以「合家歡」為導向的內容製作策略,大約是電影主創們如今最關心的問題。 沒有想到的是,我居然在一部貌不驚人的動畫片的放映現場,依稀看到了最符合「合家歡」定義的畫面——自始至終,我都能清晰地聽到身邊來自各年齡段的笑聲;而我自己,也不像十年前陪著我那正值學齡的女兒看電影那樣三心二意。記憶中,上一部「合家歡」我沒捨得看手機的電影,還得追溯到《瘋狂動物城》。 這部動畫片是《浪浪山小妖怪》。 說《浪浪山小妖怪》「貌不驚人」,是因為如今在大銀幕上放映類似的二維動畫片並不多見——它顯然並不是那種視覺屬性特別銳利的作品。景物是水墨的,人物是國漫的,整體畫風在兩者的交融與彌合上下了不少功夫,走的是一條在古與今、中與西、風格化與大眾化之間的平衡之道。 展現在觀眾眼前的,是復古的筆觸(不妨看看勾勒小豬妖臉上那幾根毛的國畫手勢),是乾淨的色調。它不炫不酷不新潮,更不是那種每一個特效都能讓你看出花了多少錢的作品。大多數時候,當我那早就習慣於三維的眼睛,看到這些輕的,柔的,緩的,鈍的——因而別具格調的線條時,會暗暗驚訝於編導的自信:在這樣一個時代裡,他們仍然相信視覺的返璞歸真,並且相信一個故事的魅力,首先來自故事本身。 小妖怪並非從天而降。 兩年前,八集動畫短片「中國奇譚」上線的時候,我曾經看過,但留下最深記憶的是其中脫胎於《陽羨鵝籠》的《鵝鵝鵝》,對當時成為小爆款的《小妖怪的夏天》,只有個大概的印象。如今回過頭重看,20分鐘的《小妖怪的夏天》,給大電影的情節框架和人物塑形提供了一個借勢而上的緩坡,但上坡之後的成品是一個嶄新的、更適合大銀幕呈現的故事。這個過程不可能沒有擴大市場容量、覆蓋全年齡段的考量——但好在,看到最後,我還是可以確定,大銀幕上的小妖怪,還保留著「那個夏天」的精神內核。 二 《小妖怪的夏天》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從小豬妖的視角,將《西遊記》的攔截取經/吃唐僧肉,變形成了一個職場菜鳥連一口湯都很難分到的S+大項目。小豬妖是好不容易擠進「浪浪山大王洞」體制內的打工人,但同時又總是抱有疏離而清醒的旁觀者心態,對浪浪山心猿意馬,總是問自己「是不是該出去闖一闖」,同時又對那個「大項目」的終極意義懷著淡淡的疑慮。 短片結尾處,自始至終沒露過正臉的取經隊伍的影子從「躺平」的小豬妖身邊掃蕩而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明察秋毫,給小妖留了一條性命,也給這個故事留下了寬闊的空間。 大電影該怎麼把這個故事續下去?編導選擇從兩個方向發力。首先,讓現實的部分更現實。小豬妖的出走不是為了「詩和遠方」,而是在遭到職場甩鍋之後的絕地反彈,如此逼真的現實感,是讓「合家歡」的買單者——在職場上嘗盡酸甜苦辣的爸爸媽媽——產生共情的第一步。 究竟如何「絕地反彈」?小豬妖用的是逆向思維。既然吃不到唐僧肉,那就自己招募人馬搭一個草臺班子,自組取經隊伍上西天。到了這一步,就牽涉編導選擇的第二個方向:讓《西遊》的部分更「西遊」。從《西遊記》的文本富礦裡,挖掘出撐起整部《浪浪山小妖怪》的高潮戲碼:原著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設小雷音,四眾皆遭大厄難」。 於是,假取經人趕在真取經人之前,走進了假雷音寺,揭開一場攻防轉換的遊戲——老實說,看到這一幕時,我終於對這個故事的完成度,放下心來。在西遊宇宙裡,這是原著重頭戲的巧妙延伸;在職場上,這是力量懸殊的、「低仿」與「高仿」項目的遭遇戰;在電影院裡,這是最可能引發「合家歡」觀眾們小聲討論的辯證法: 「哪個真,哪個假?為何真,為何假?何為真,何為假?」 三 這就是合家歡電影最要緊的特質:讓全家人在一個好故事裡各取所需。同一片山,同一片水,不同的年齡看到不同的景深。小朋友看得見熱鬧,大朋友看得出門道。看完電影,我在網上刷到一句大朋友的話:又在電影院泣不成聲,被小朋友看到好丟人。 我可以猜想大朋友會在哪裡泣不成聲。 是小豬妖用身體上的鬃毛狠命擦鍋,卻被大王一句話追殺的瞬間嗎?是被草臺班子甲方逼出無數廢稿,又不得不為一袋米折腰的乙方公雞畫師嗎?是話癆黃鼠狼被剝奪了話癆的權力,只能窩窩囊囊地扮演僅有兩句臺詞的沙僧嗎?是一路上都捨不得體制內身份,執念於功利主義的蛤蟆精,在最後一刻做出了相反的選擇嗎?還是那頭又抑鬱又社恐,直到懸崖邊上才把「齊天大聖」說對的大猩猩?又或者,是小妖怪回家探親,看望一心惦記著他喝不喝水的母親,以及躺在病床上也要傳授成功秘笈的父親? 故事與受眾建立的情感聯結,往往就是在這些不經意的「破防」瞬間——你以為是陪孩子娛樂,實際上是孩子陪伴你重溫人生中那些辛酸的、艱難的甚或尷尬的時刻。你臉上掛著一抹笑,在黑暗的影院裡拭去心裡的一滴淚。 四 還有不少經得起反芻的細節,都表達得簡潔而巧妙。比方說,儘管與小雷音寺的高仿大廠相比只能算低仿項目,可是與他們自身的起點相比,小豬妖搭建的草臺班子還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充滿喜劇感的進步。 饒有意味的是,這個團隊「仿製水平」的進階,首先是通過「說書人」對「取經人」故事的傳播來促成的。也就是說,那一支欽定神授的精英隊伍的形象,通過「故事」的媒介,經過層層轉述,為這個「草臺班子」提供了虛構的模板。 最終是什麼,給這些「無名之輩」放下名利、捨生忘死的勇氣?是什麼給了他們不惜「打回原形」也要「立地成佛」的責任感?並不是真實呈現在眼前的榜樣,也不是現實本身,而是一個好故事的感召力,是所到之處其他小妖的膜拜,是父老鄉親的信任與希望,是「童男童女」渴望得到拯救的眼睛。 你本不是英雄,如果大家都認定你是,你就可以是,也必須是。 因此,在《哪吒》裡被重點渲染的主題「我命由我不由天」,其實也潛伏在《浪浪山小妖怪》的血液中。但無論是逆天改命的信心構建,還是逐漸代入英雄形象的過程,都被表達得更柔軟,更羞澀,更卑微,也更溫暖——對於所謂「英雄」與「成功」的定義,也處理得更寬厚更深邃。這一點與這部片子的總體畫風,與那些氤氳在浪浪山的水墨氣韻,閃爍在小雷音寺的絢爛光環,都是高度一致的。 五 故事行將結尾之際,我一直在猜想,正牌取經隊伍的形象,究竟會不會出現在鏡頭中?抑或是會像《中國奇譚·小妖怪的夏天》那樣,只給他們一個曖昧不明的輪廓?出現與不出現,在故事基調上會有微妙的差異:前者明亮,後者多少會籠上一層或淺灰或暗黑的色調。它關乎一個隱匿在文本中的問題:無名之輩們的殊死搏鬥,是不是僅僅為了成全如來佛私人訂製的精英表演? 我無意在本文揭開這個懸念,它適合在你走進影院以後自己來體會。我只想說,《浪浪山小妖怪》最終選擇了一個聰明的方式,既保留了「正牌軍」的神秘感與兩重性,也給高視角的孫悟空賦予了悲憫之心與共情之力。這一點不僅與《小妖怪的夏天》一脈相承,而且戳中了從五歲到50歲的中國人的精神共同體。 真正的得道成佛,是用無名而凡俗的身軀,成就非凡的英雄壯舉——哪怕只存乎想像——這是兩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編導力圖傳遞給觀眾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找到了合家歡電影的最大公約數:好電影是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者為作家、翻譯家,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濃墨重彩的書法與國畫,典雅素淨的風景園林設計,記錄時代的動畫和攝影,前衛大膽的藝術與科技……每年夏天,各大高校的美術專業畢業生總是用豐富多彩的主題,在畢業作品展上向校友師生和社會公眾展示著他們的才華。而在河南省安陽市各高校的「畢業展」裡,總有很多學生不約而同地選擇一個「不變的主題」——甲骨文。 近年來,隨著文化旅遊產業的火熱,「文創產品」更是炙手可熱,安陽師範學院(以下簡稱「安陽師院」)和安陽學院等高校美術學院學生紛紛以「甲骨文文創」為畢業設計題目,將年輕生動的創意與古老厚重的甲骨文文化融合,創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精美的文創作品。 如何讓千年甲骨文煥發新活力 作為漢字源頭與文明基因的甲骨文,在現存4500餘字中仍有3000多個「未解之謎」。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也是漢字的起源——甲骨文的故鄉。一直以來,安陽市及周邊各個高校的學科建設、課程內容都圍繞著甲骨文展開。在安陽師院,甲骨文更是學校最主要的研究內容之一。 「學校豐富的甲骨文研究資源是我們做甲骨文文創最大的優勢。」安陽師院美術學院教師王晨雨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無論是文創產品,還是其他以甲骨文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在創作時都必須要保證其學術嚴謹性。 王晨雨介紹,做甲骨文文創時,美術學院會要求學生首先確定需要用到的甲骨文字,然後根據文獻資料考證每一個單獨的字,「學校圖書館有豐富的一手『甲骨片』資料和學術典籍,可以給學生做字形字義上的指導」。 「製作甲骨文文創作品時,學生們另一個強大的『後盾』是學校的專家老師。」同為安陽師院美術學院教師的秦治宇表示,歷史與文博學院的考古學專家、歷史學專家,「甲骨文信息處理實驗室」的甲骨文專家都是學生「就近求助」的對象。 據了解,2000年,安陽師院成立「甲骨文信息處理小組」,2004年建設為「甲骨文信息處理實驗室」,2022年通過驗收成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是全球甲骨文數位化研究的核心重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了全球甲骨文研究變革。 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表示,當前,甲骨文研究離不開人工智慧,AI算法在字形分析、綴合效率、文化創意等領域潛力巨大。 在校外,著名的殷墟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很多研究員也是安陽師院學生的「指導老師」。王晨雨認為,藝術類師生有很強的創意思維發散能力,但在晦澀甲骨文字解碼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專家們的專業指導。 除此之外,博物館文創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會對大學生作品所選取的文創類別、形式等方面,在「產品開發」上給予切實指導。 用已知甲骨文可以做出多少種文創 大學生用已知的1000多個甲骨文做文創,可以做出多少種花樣?今年4月,2025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期間,在安陽學院博物館裡,該校美術學院的文創產品教學成果展向中外嘉賓展示了甲骨文文創的多種可能性。 從耳釘耳環、手鐲項鍊等飾品,到水杯水瓶、抱枕扇子等日用品;從「吧唧」掛鏈、立牌小卡等配件,到鉛筆信紙、筆記本滑鼠墊等學習用品……多年以來,安陽學院美術學院依託當地獨特且豐富的甲骨文研究資源,致力於從事「甲骨文文創」這一課題的研究,結出了上千種獨具風格的「文創果實」。 「從基礎課程到專業課程,我們已經將甲骨文元素融入學院的系統教學當中。」安陽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邢博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學院從十幾年前開始著手探索甲骨文文創這一課題,如今已經形成完善的文創設計製作課程體系,近3年美術學院師生已創作了四五千套甲骨文文創產品。 邢博表示,甲骨文文創產品設計「落地」之後,美術學院同時也會為老師和學生提供申請專利的相關服務,目前師生已有100多件文創作品申報專利。 「學院提倡『研究型設計』,而非單一的形式設計。確定文創主題後,學生們的首要任務不是直接設計,而是深入研究。」王晨雨認為,「誕生」自甲骨文的文創作品,要先理解其文化內涵,再探究受眾需求等各個方面,「吃透」之後,再進入設計階段。 這樣的理念讓學生受益匪淺。身為桌遊愛好者,安陽師院學生於天宇將甲骨文與自己喜愛的飛行棋融合到一起,在製作的過程中「重新」認識了甲骨文。「之前上甲骨文課時,對那些過於抽象複雜的甲骨文,我們只能在老師的帶領下有『模糊的概念』。但當自己面臨要做作品時,就必須得重新鑽研一遍。」於天宇說。 為了符合飛行棋的玩法特徵,經過閱讀文獻典籍,於天宇從甲骨文中挑選了「龍」「虎」「龜」和「玄鳥」用來「代表」玩家,「沿途」的機關、事件也以相關甲骨文字來表示。 安陽師院2025屆應屆畢業生劉璇今年的畢業設計以「甲骨文兒童繪本」為主,配以各式甲骨文卡通立牌、鑰匙鏈,在展廳中創造了一方「童趣天地」。「之前的作業、實習等經驗,讓我對兒童繪本有一定的了解。」劉璇說,這一主題繪本能幫更多的小朋友了解漢字的起源。 劉璇認為,學習如何描述動物、植物和人類五官,是從古至今每一名兒童認識社會的「先導課」。劉璇說:「這些事物形態固定,甲骨文字的字形貼近事物本身的形狀,從這些基礎的不變的元素入手,對孩子們來說更容易學習。」 與劉璇追求「讓牙牙學語的孩子都能學會」的通俗易懂不同,同是安陽師院2025屆應屆畢業生的張一正,其畢業設計則追求「現代的美感」。張一正將作品定位為「實驗性文字設計」,選擇了與甲骨文氣質、審美相類似的「印章篆刻」:將與十二生肖相關的成語,翻譯成甲骨文後進行線條重構——用極其規整的直線和微小的曲線,替代原本複雜的筆畫,追求視覺上的簡潔與秩序感。 「將生肖文化與甲骨文進行結合的設計。其中的設計主體是印章,做了兩版,第一版是古籍指引的一些經典成語的印章。」張一正介紹道,「然後第二版是為了貼合大眾,以及給甲骨文增加趣味性的一些諧音梗,比如說前途似錦,用那個兔子代表前途的途。」 經過專家評審,張一正的這套作品獲得了安陽師院優秀畢業設計獎。面對記者「看不懂」的疑問,張一正解釋道,「我追求的就是它的形式美,」張一正說,「甲骨文和印章其實都是『小眾』文化。今後我想做設計類工作,希望這套作品,能成為我求職的『敲門磚』。」 大學生甲骨文文創如何贏得市場 多位大學老師表示,高校學生所做的蘊含「甲骨文」元素的優秀文創產品還是很難走向市場。「我們接觸過不少企業,起初都說『這東西好』,可一談到具體合作就沒了下文。」安陽師院美術學院教師侯宏武告訴記者。 相關企業的顧慮很現實——能不能盈利。「他們要預判產品能否『賣爆』,若沒有九成的把握,根本不敢投入。」侯宏武認為,正是出於這種顧慮,使得許多大學畢業生的優秀設計,成為「抽屜裡的作品」。 更深層的困境,源於文化認知的差異。「甲骨文的文化門檻比較高,大眾對它缺乏足夠的情感連接,」王晨雨說,高校師生做甲骨文文創,都是從學術研究出發,專注於字形字義的挖掘,但大眾的喜好點往往不同。 此前,在安陽各大旅遊景點裡,一款能移動筷子的扁粉菜(安陽當地特色美食)冰箱貼成為「網紅爆款」,賣出了甲骨文冰箱貼遠達不到的銷量。 「遊客和網民有時不需要那麼強的學術性,可能『簡單』『可愛』的互動性文創就足夠了。這就是我們與市場之間的壁壘。」王晨雨說。 但對此種現象,安陽師院的師生保持著樂觀的態度,目前,他們已經找到了一些「打通市場」的門路。 「古人造字,講究『觀物取象』,甲骨文與今日我們看到的自然界、動物、人體一樣,都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元素』。」王晨雨表示,從這些不變的「基礎元素」入手,正是現代人叩開甲骨文神秘大門,與甲骨文建立情感聯繫的最自然路徑。 「不管是實驗性創作,還是與現代年輕人喜好相適配的桌遊等文創,我們都需要在今後的創作中,更進一步做好市場調研,了解大眾所需、市場所需。」展望未來,侯宏武說,「並且將這些需求和目標,融合到課程安排和畢業設計指導中,然後再一步一步地走向市場,讓大眾接觸新穎的文創作品,了解美麗的甲骨文。」 實習生 石靜怡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梓昂 記者 潘志賢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11日 04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夜直播 | 花瓣直播 |
love直播 |
鲍鱼直播 | 糖果直播 |
名模直播 |
仙凡直播 | 蜜疯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伊对免费下载 |
69美女直播 |
花儿直播 | 伊人直播 |
飞速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黄瓜直播 |
tvn直播 |
桃子直播 | 魅影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水仙直播 | 现场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美女直播 | 小猫直播 |
浪花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桃子直播 |
莲花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