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收官在即,8月17日,這場聲勢浩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將與觀眾告別。從今天凌晨起,上海博物館開啟閉幕之前最後168小時的「博物館不眠夜」活動,為市民提供錯峰觀展的體驗,給今年夏天的博物館夜遊再添熱度。今天0點上博門口的排隊人群在第一個不眠之夜,深夜特價票價格為74元,每場3000張,短時間即售罄。憑門票可以在凌晨0時到上午6時之間入場參觀。昨天晚上11時開始,上博南門就排起了長龍。上博提早半小時開門,讓3000名觀眾安全有序地入場。上博大堂觀眾李慶洋排在隊伍前方,她告訴記者,在觀展後她甚至特地飛往了埃及。她補充道,本來想在收官階段再來回味一下,但無奈白天的日票已售罄,所以購買了凌晨的入場券。她說,這次要認真仔細地看,準備一直參觀到天亮。大多數觀眾從來沒有在午夜到訪過博物館,感覺非常難得,更有很多一家老小在展廳裡參觀,對展品也早已做了功課。上博展廳今天起,上海博物館在展覽閉幕前1周連續開放7天7夜,這168小時將創下全球博物館連續開放的世界紀錄。其間,還將有精彩紛呈的系列主題活動,共同打造前所未有的「博物館不眠夜」,8月11日至17日0時—6時將增設深夜場特價票,以滿足更多觀眾的錯峰觀展需求。今天晚上,上海博物館將呈現眾神NPC巡遊、埃及鼓表演、埃及舞蹈、單人藝術造型雜技表演、音樂劇《阿依達》經典唱段、近景魔術表演等節目,以饗參觀者。觀眾挑選文創中同時,在最後一周,上博文創商店與金字塔之巔淮海店將推出有史以來最「瘋狂」的埃及展文創促銷活動。8月11日0時起,多款文創產品以5折起售,幾乎吸引了每一位逛完展覽的觀眾再進文創店進行採購;8月17日0時起,全場文創產品將以5折起售(特殊產品除外)。每家商店均設有驚喜特價區,文創商品驚喜價低至10元—50元。記者在現場看到,精心準備的福袋盲盒已經打包完畢,供觀眾挑選。福袋盲盒內含4件隨機禮品,折算為3折起。上博凌晨1點的南門排滿了熙熙攘攘的觀眾凌晨1時,上博館長褚曉波和團隊在現場忙碌,他透露:「168小時持續開放,是上博全球首創的一個活動。博物館裡面已經安置了休息區,24小時為觀眾提供點心飲料。我們還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安排醫護人員24小時輪班駐場、協調了周邊的停車資源。」據悉,8月15日至17日深夜場的票已售空,8月12日至14日還剩少量名額,想看的觀眾可以抓緊時間預約。
阿斯塔納8月12日電 題:中哈交流需要怎樣的跨文化人才? ——專訪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中文系主任伊薩耶夫·阿比爾汗 記者 單璐 近年來,隨著中哈人文交流持續深化,中文學習在哈薩克斯坦逐漸升溫,成為當地青年了解中國、拓展視野的重要途徑,也在兩國文化交往中發揮積極作用。如何讓語言真正成為通向理解的橋梁?當下,中哈交流需要怎樣的跨文化人才?如何看待中文教育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展前景?近日,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中文系主任伊薩耶夫·阿比爾汗(Issayev Abilkhan)接受「東西問」專訪,分享他在中文教學一線的觀察與思考。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您在中國取得博士學位,如今在哈薩克斯坦高校從事中文教育,如何看待當前哈薩克斯坦「中文熱」?當代哈薩克斯坦青年在面對中國語言與文化時,展現出哪些新的變化? 伊薩耶夫·阿比爾汗:近年來,哈薩克斯坦社會對中文的興趣顯著上升,我對此持積極態度。掌握中文不僅拓寬了青年的職業發展路徑,也成為他們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 二十多年前我留學中國時,很多人是出於實用考慮學習中文,目標是進入中資企業,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但如今,越來越多哈薩克斯坦青年懷著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興趣而學習中文。即便未來不從事與中國直接相關的職業,許多人依然堅持學習,這種出於熱愛的動力遠比功利驅動更為持久。 同時,數字媒體的普及也讓哈薩克斯坦青年對中國社會的了解更為立體。藉助YouTube、TikTok等平臺,他們接觸到中國的流行文化、網絡語言、影視作品、時事新聞等,這些直觀的素材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也促使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結構,與學生共同進步。 當然,信息的多樣性也會帶來挑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擔起引導責任,幫助學生區分信息的真實性,鼓勵他們通過更系統的學習形成全面的認知。我並不認為信息「碎片化」是問題,只要學生保持對語言和文化的興趣,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也能逐步積累,匯聚成理解中國的知識體系。 「中文熱」不僅是教育趨勢,也反映出哈中關係日益緊密的現實。我相信,這一趨勢將會持續,為兩國青年交流與合作帶來更多可能。 當地時間2025年6月16日,哈薩克斯坦「中國旅遊年」開幕式在位於阿斯塔納的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舉行。圖為身穿漢服的哈薩克斯坦青年在活動現場與觀眾互動。 記者 單璐 攝 記者:日常教學中,您和團隊如何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中國社會和文化?這些經驗對培養跨文化人才有何啟示? 伊薩耶夫·阿比爾汗:歐亞大學中文系自2011年設立以來,始終堅持「語言+文化」同步推進的教學理念,已累計培養上千名學生,形成了較為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課程設置上,歐亞大學中文系不僅教授基礎語言知識,還開設「中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語言國情學」「中國社會發展」等文化課程,幫助學生系統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社會結構。例如在教學中,我們經常將中國春節與哈薩克斯坦納烏魯斯節比較,引導學生模擬節日場景,如包餃子、貼春聯等,從中體會文化差異,增強文化理解能力。 同時,我們也注重課外教學的延伸。通過「漢語吧」活動、書法展、夏令營、與中企聯誼及線上交流等形式,讓學生在實際語境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適應力。不少學生還在阿斯塔納的中資企業實習,將語言學習與職場實踐結合,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培養真正具備跨文化能力的人才,不能僅依靠語言知識,還需結合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實踐活動,構建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培養體系。我們希望學生不僅能講好中文,更能理解文化、尊重差異,在未來的哈中交流中成為有責任、有能力的溝通者。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21日,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孔子學院舉辦新年遊園會活動。圖為孔院學生在許願牆前書寫新年心願。 記者 單璐 攝 記者:近年來,中文教育在哈薩克斯坦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如何看待中文教育的發展前景? 伊薩耶夫·阿比爾汗:隨著哈中兩國在政治、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往日益密切,中文教育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展也呈現良好的上升勢頭。 就中文系而言,隨著哈中簽證互免政策實施,中國企業不斷進入哈薩克斯坦,越來越多哈薩克斯坦民眾前往中國旅遊和留學,語言學習的需求進一步增長,中文系的招生情況也在持續升溫。 此外,社會層面的中文教育也呈現日益增長的趨勢。除了大學中文系和孔子學院外,據我了解,阿斯塔納已有百餘家語言培訓機構開設中文課程,說明「中文熱」正從校園走向社會。 當然,要讓這種熱度持續並轉化為實際成效,還需要更完善的教材、更專業的教師隊伍,以及更貼近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只要哈中繼續保持高水平合作,我相信中文教育將在哈薩克斯坦發展得越來越深入,也將培養出更多真正「懂語言、懂文化」的實用型人才。 記者:人才培養領域,中哈雙方還應在哪些方面加強協作? 伊薩耶夫·阿比爾汗:目前,哈薩克斯坦對「中文+專業」型複合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中資企業不再滿足於僅聘請翻譯,而是更希望找到既懂語言又具備專業能力的本地員工。為適應這一變化,哈中雙方應在課程開發和實踐環節深化合作。 例如,中國一些高校在「中文+中醫」「中文+國際貿易」等方向已有成熟課程與教材體系,我們希望能在哈薩克斯坦推廣這類教學經驗。目前,歐亞大學已與中國高校籤署協議,即將開設哈薩克斯坦第二家魯班工坊,引進職業教育資源,將語言學習與專業技能培訓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0日,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義診暨第二屆傳統醫學文化宣傳周活動啟幕。圖為中醫醫生為哈薩克斯坦兒童病患診療。 記者 單璐 攝 目前,學生的交流機會仍顯不足。我們注意到,大部分哈中之間的教育交流項目仍以教師為主,學生參與有限。希望未來能舉辦更多面向學生的活動,如語言研修、線上夏令營、哈中青年論壇等,為學生創造更豐富的跨文化交流平臺。 我相信,只要哈中雙方持續推動課程合作、資源共享和實踐創新,就能共同培養出既通語言、懂專業,又具備溝通與適應力的新一代青年人才,更好促進哈中友好交流與合作。(完) 受訪者簡介: 伊薩耶夫·阿比爾汗。 受訪者供圖 伊薩耶夫·阿比爾汗(Issayev Abilkhan),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中文系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博士,2004年起從事中文教學與跨文化教育工作,主要研究和教學方向包括漢語教學法、跨文化交際和中哈語言教育交流機制建設,長期參與中哈青年交流和本土中文師資培養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私密直播全婐app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黑白直播 |
蜜糖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海棠直播 |
魅影视频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荔枝直播 |
贵妃直播 | 海棠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魅影直播视频 | 蜜桃app |
茄子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魅影直播 |
97播播 |
咪咕直播 | 密桃直播 |
黑白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贵妃直播 |
柠檬直播 | 极速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榴莲视频 | 凤凰网直播 |
富贵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