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 基孔肯雅熱,怎麼防如何治?(大健康觀察) 近期,中國南方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並引發本地傳播。對於很多人來說,基孔肯雅熱較為陌生。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又該如何防治?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和「健康生活」版聯動開展的微博直播連麥中,我們就這些問題對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進行了採訪。 「人→蚊→人」傳播鏈是核心傳播模式 問:什麼是基孔肯雅熱? 林炳亮: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通過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傳播,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比如東南亞、南亞和非洲地區。 該病於1952年首次在坦尚尼亞被發現。這個拗口的名字就來源於坦尚尼亞南部土語,意思是「變得扭曲」,很形象地描述了患者患病後,因為嚴重關節疼痛彎腰的樣子。 大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旺島估計有大約1/3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因此,今年7月,世衛組織發出警報說,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問:基孔肯雅熱怎麼傳播?會不會「人傳人」?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引發人際傳播,也不會通過咳嗽、打噴嚏等傳播。 蚊子是傳播媒介,前面提到主要元兇是伊蚊,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有黑白斑點的花斑蚊。它們叮咬感染者後,病毒會在其唾液腺大量繁殖,這時再叮他人,就會傳播病毒。因此,「人→蚊→人」傳播鏈是基孔肯雅熱的核心傳播模式。 孕婦感染後,病毒可能導致宮內胎兒感染,但通過母嬰傳播的情況極其少見。 問:這次中國境內的基孔肯雅熱源頭是什麼? 林炳亮:每一次傳染病流行,大家都非常關注「0號病人」在哪裡。我國曾發生過幾起基孔肯雅熱輸入繼發聚集性的疫情,但沒有成為本土疫原地。本輪流行中,中國境內第一例基孔肯雅熱患者於7月8日確診,由境外輸入引起。但我認為他不一定是第一個被感染的。 現在,流行病學專家正在做追蹤,但我感覺找到源頭不容易。因為這個病的症狀很常見,就像感冒和發燒一樣,大家一般不會意識到這是得了基孔肯雅熱。 總體病症較輕,4類人群需重點防範 問:基孔肯雅熱的表現主要有哪些?症狀一般持續多久?哪些人群需重點防範? 林炳亮:基孔肯雅熱主要表現為三大症狀:發熱、關節痛、皮疹。關節疼痛常伴隨發燒同步出現,皮疹在發燒後的2到5天內出現。總體病程一般在5—7天。廣東省目前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均為輕症,暫無重症和死亡病例報告。 儘管總體病症較輕,但並不意味著基孔肯雅熱不會出現危重症。2006年,印度曾經有過一次較大的基孔肯雅熱流行,最終導致五六萬人感染,約3000人死亡。 所以我們既不可過度恐慌,也不可掉以輕心。4類人群需重點防範:一是老人和小孩,尤其是新生兒;二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三是晚期妊娠婦女;四是免疫功能低下者,譬如患有惡性腫瘤需要化療、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 問:相比基孔肯雅熱,大家更熟知登革熱等熱帶傳染病。它和登革熱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 林炳亮: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的傳播途徑一樣,都是由伊蚊傳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樣。此外,二者發病初期都有高熱、頭痛、關節和肌肉疼痛等症狀,比較容易被混淆。 但二者也有區別,基孔肯雅熱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有研究認為,它比登革熱的傳播速度快2—3倍,這也是最近廣東突發較多病例的原因。 此外,基孔肯雅熱引發的關節痛更為明顯且持續時間較長,主要是小關節疼痛,例如腕關節、指關節、踝關節等;而登革熱則表現為明顯的肌肉疼痛和骨關節疼痛,還會伴有頭痛或者眼眶痛等。 兩者引發的皮疹也不一樣。基孔肯雅熱主要表現為充血疹,比如斑丘疹;登革熱既會出現充血疹也會有出血疹,以及瘀斑。至於這兩者如何區別,用手按一下,不會褪色的就是出血疹,會褪色的是充血疹。 尚無特效藥物,不要擅自用藥 問:基孔肯雅熱如何確診?怎麼治療?有特效藥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林炳亮:出現相關症狀後,首先要前往醫院就診,不要在家硬扛。由於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最長達12天,所以一定要主動告知醫生是否有去過基孔肯雅熱疫情流行區,配合做好流行病學史調查。 目前,可以通過病毒核酸檢測、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等方法確診基孔肯雅熱。感染初期,抗體檢測陽性率可能較低。所以,當下在疫情流行區,我們以病毒核酸檢測為主。 基孔肯雅熱的治療尚無特效藥物,以對症治療為主,並做好防蚊隔離。患者出現病症不要擅自用藥。在未確診是何種病毒的情況下,擅自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藥物,可能釀成嚴重後果。 基孔肯雅熱可能帶來的後遺症,主要體現在關節疼痛上。對大多數人來說,關節疼痛在1—2周內就會恢復。但也有報導顯示,有些人的關節疼痛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這一點大家不用緊張。一旦感染,一定要保護好關節,多休息靜養。恢復後,也不要著急進行爬山等運動,以防關節勞損。 問:防止基孔肯雅熱擴散有哪些措施? 林炳亮:防控基孔肯雅熱,關鍵在於防蚊和滅蚊。防蚊方面,首先要重視傳染源管理,即對確診患者進行隔離和管理。例如,在家休養時搭蚊帳,避免被蚊蟲叮咬。 更重要的是清除蚊蟲滋生地,防止蚊子繁殖。蚊子依賴靜止水體繁殖,因此需要清理積水。家中如陽臺花盆、水缸、瓶罐底部、廚房角落等,往往是被忽視的重點;社區內的花園綠地、下水道、公共場所等,也應避免積水形成滋生源。 在滅蚊手段上,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是物理方法,包括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工具,直接殺滅成蚊。第二是化學方法,比如在小區等公共場所進行滅蚊消殺,以及在家中噴灑驅蚊水。第三是生物方法,例如在水體中投放食蚊魚,讓它們吞食蚊子的幼蟲;還有通過使用BT菌(蘇雲金桿菌)等生物製劑達到殺滅效果。 個人預防重點是防蚊蟲叮咬 問:個人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為什麼有人覺得噴花露水沒用? 林炳亮:對個人而言,預防基孔肯雅熱的重點是防蚊蟲叮咬,很多人會噴花露水,但市面上有些花露水不含防蚊劑,噴上去只能起到一點止癢作用,不能有效驅蚊。真正起到防蚊效果,應選擇含有防蚊劑的花露水。 在個人防護方面,有幾個方面尤其重要。首先是穿著防護。長衫長褲更為保險,儘量穿淺色衣服,並對裸露皮膚噴灑驅蚊產品。 其次,由於蚊蟲對氣味較敏感,特別喜歡二氧化碳濃度高的環境。因此,劇烈運動後,體溫升高、出汗較多時,被蚊子叮咬的風險也會上升。這個時候建議及時衝涼、避免在戶外久留,降低被蚊蟲叮咬的機率。 此外,蚊子有一定的活動規律,常在日出日落前後兩個小時較為活躍,大約在早晚7時至9時這兩個時段更易出現蚊群。因此,建議儘量減少在這些時間段外出活動。(人民日報海外版 何欣禹 張少鵬 葉朵朵)
目前,第12屆世界運動會正在四川成都舉行。這一屆世運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屆世界運動會,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世運會以來,參賽項目最廣、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今天賽程已經過半。作為全球最高水平的非奧項目綜合性體育盛會,成都世運會不僅以「運動無限、氣象萬千」的願景吸引著世界目光,更以獨特的城市魅力、新興項目的創新活力和全民參與的熱情,為這座城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從賽場上的拼搏到運動場上的娛樂,從特許商品的火爆銷售到文旅融合的熱潮,成都正以一場「體育+城市」的盛宴,向世界展示著這座現代化都市的東方神韻。 在這片充滿活力的賽場,傳統與現代碰撞,力量與藝術交融。武術的東方哲學、飛盤的團隊默契……每一項賽事都在重新定義體育的邊界。作為一個非奧項目的比賽平臺,世運會像體育界的創新實驗室,為那些獨具特色項目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副秘書長 王毅:世運會聚焦的點主要是非奧比賽項目,世運會的氛圍不像奧運會那麼嚴肅,既有競技體育的對抗性,也強調趣味性和參與感,這是一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體育嘉年華。 本屆世運會34個大項、60個分項、256個小項中,既有武術、龍舟、地擲球等傳統項目,也有飛盤、跑酷、無人機競速等新興項目。 中國體育代表團本次派出489人,其中運動員321人,參加28個大項、152個小項,參賽人數和項目數都是歷史之最。 世運會賽場上,比賽精彩紛呈。自從8月8日,盧卓靈在女子太極拳-太極劍的決賽中為中國代表團摘得成都世運會首枚金牌以來,截至8月11日18時,中國代表團已經在武術、潛水、滑水、泰拳等比賽中收穫了14金4銀2銅的成績,暫列金牌榜第一名。 世運會賽場上的火熱也激發了賽場外的運動熱情。8月8日,在成都錦江區仁德足球公園,哥倫比亞隊和德國隊進行了一場團隊飛盤訓練賽。賽後,哥倫比亞隊的教練還與中國的飛盤愛好者們進行了一場現場教學。 來自上海的陳杰浤是飛盤運動的資深愛好者,飛盤已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次為了觀看世運會飛盤比賽,和世界的頂尖高手有學習交流的機會,他專門從上海飛到成都。 這場學習交流吸引了來自全國70餘名飛盤愛好者參與。世運會不僅點燃了飛盤愛好者的熱情,也推動這項運動向更廣闊的人群延伸。世運會期間,在體育場上、公園裡,經常可以看到飛盤愛好者的身影。世運會的示範效應,讓更多市民發現運動的樂趣,也讓飛盤成為成都城市活力的新標籤。 世運會作為非奧運項目的頂級賽事,為新興運動提供了極佳的推廣普及機會。飛盤、匹克球、跑酷等項目通過世運會的集中展示,吸引了公眾關注,觀眾對這些運動的認知度顯著提升。近年來,全市已建成87個體育公園,其中專門規劃了板式網球、飛盤等新興運動場地。 成都世運會27個競賽場館中,18個為既有場館局部功能調整,如四川省體育館,9個依託興隆湖、桂溪生態公園等自然場地臨時搭建。跑酷賽道設於湖岸之間,飛盤賽場融入城市綠道,踐行「公園城市」理念。 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副秘書長 王毅:我們充分運用成都大運會場館和現有設施,按照「綠色、節儉、必須」原則推進場館改造,在滿足國際賽事的標準基礎上,充分挖掘既有設施利舊潛力,「一館一策」深化設計方案,室內場館不大改大建,室外場地少填少挖,最大限度減少建設規模。這種「改造+自然」的模式,既保留了城市原有風貌,又為賽事注入生態活力。 在成都,世運會的影響力並沒有停留在體育場上,更是以「體育+文旅」模式激活了整座城市的活力。 坐落在成都玉林路商圈的四川省體育館是世運會泰拳和自由搏擊的比賽場館,為此,當地還在離四川省體育館不遠的地方,為世運會專門設立了仲夏消費月活動現場,泰拳表演、民謠歌手和咖啡市集吸引了大量遊客駐足。憑藉世運會門票或票根,遊客可享受餐飲折扣、抽獎等專屬福利。 在世運會開幕前,四川省就舉辦了「跟著賽事去旅行」的活動,通過賽事這一紐帶,帶動更多的境內外遊客遊覽四川省的名山大川。在成都街頭巷尾,精彩紛呈的文旅消費場景,掀起「全城悅客」熱潮。為了當好世運會的東道主,成都還專門策劃推出了「迎世運遊成都」為主題的系列文旅活動。 四川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 魏湘軍:我們精心設置了7條主題線路,把成都17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體驗點位串聯起來。這幾天,我們也看到很多國內外遊客朋友和運動員在熊貓基地、武侯祠、寬窄巷子、青城山、都江堰等體驗成都的文化,沉浸式感受這座公園城市、幸福成都。 成都寬窄巷子依託世運吉祥物「蜀寶」「錦仔」變身世運主題街,世運吉祥物,搭配主題打卡牆、沿街形象架等氛圍裝置,生動展現「世運雙寶」可愛形象。在寬窄巷子,還專門設置了「世運•天府」文化藝術展。 世運會的舉行和暑期雙重疊加,文旅市場持續火爆。為把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做好「跟著世運遊成都」這篇文章,成都市文旅部門還推出了專屬優惠政策。 四川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 魏湘軍:世運會的運動員、隨隊官員等7類嘉賓,可以憑證件免費暢遊13個景區,觀看世運會比賽的觀眾也可以憑著票根享受市內所有國有景區的5折優惠。為了感謝志願者的辛勤付出,在世運會結束之後,直到明年8月31日,志願者都可以免費遊覽市內所有的國有景區。 為讓遊客在成都「玩得開心、省心又省錢」,成都市文旅還分批次通過幾大主流的商旅平臺向遊客發放旅遊住宿的消費券,累計金額達到3000萬元。而作為世界美食之都,成都在餐飲方面也準備了實實在在的優惠。 四川成都市商務局副局長 蘭華娟:我們通過市區兩級共同發放了超過3000萬元的餐飲消費券,此外,持有效憑證的世運會的觀眾和志願者,還可以在近萬家的餐飲門店享受到額外的折扣和優惠。希望大家在成都能夠玩得開心,吃得盡興。 踏著世運會的熱潮,不僅玩得開心,吃得盡興,與世運會相關的主題商品、文創產品更是賣得火爆。位於春熙路紅星廣場的世運會特許商品經營店也成為市民和遊客的「打卡新地標」。從美食主題盲盒到賽事徽章,特許商品以「賽事+文旅」融合創新,掀起了消費熱潮。其中世運會與武侯祠聯名款的「蜀寶」熊貓玩偶最為火熱。 不僅僅是特許商品銷售火熱,世運會給成都帶來了運動的熱度,也為文旅消費帶來了一大波人氣和流量。世運會舉辦期間,成都的各大旅遊景區和主題街區每天都是遊客爆滿。 四川成都市商務局副局長 蘭華娟:我們也看到暑期疊加世運會,給成都帶來了超旺的人氣和流量,我們將持續打造更豐富、更多樣化的消費場景,進一步提升整體的消費體驗,把這次世運會帶來的巨大的流量實實在在的轉化為成都消費的增量。 當運動的激情與城市的脈動同頻共振,成都,正以一場世界級的體育盛會,向世界遞出一張新名片。從賽場上的拼搏到街頭巷尾的歡騰,世運會不僅帶來了競技的榮光,更點燃了全民參與的熱情,激蕩著城市更新的活力。這是一次體育與文化、賽事與城市、傳統與潮流的深度交融。成都,用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用創新務實的行動詮釋「公園城市」的幸福樣本。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賽事的火熱,更是體育的力量,運動帶來的改變已在成都生根發芽,屬於這座城市的活力故事,還在繼續書寫。這裡是成都,一座因體育而熾熱,因包容而精彩的城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榴莲视频 | 小妲己直播 |
仙凡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妖姬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桃鹿直播 | 浪花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巧克力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伊人下载 |
婬色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小狐狸直播 |
蜜疯直播 | 蜜桃视频 |
美女直播app |
鲍鱼直播 | 九球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红杏直播 | 嫦娥直播 |
月神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樱花直播nba | 伊人直播网站 |
黄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