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8月8日電 題:臺胞「安迪叔叔」的大陸廚房:用融合美味交年輕朋友 記者 鍾旖 「我希望這裡不僅是一家美味集合站,更是面向年輕人的一處休憩、療愈場所。」8日,位於重慶市大學城的一家融合料理餐廳內,被食客親切地稱呼為「安迪叔叔」的陳秋良忙碌不停。天氣炎熱,剛上線一周多的外賣服務很是火爆,「每天中午都要接幾十單」。 62歲的陳秋良來自臺中,退休前是業內知名的職業經理人,早年一手將臺灣清水高速公路服務區打造成觀光景點、在日月行館擔任行政運營總監。2015年底,受在渝臺企邀請,「看好祖國大陸發展」的陳秋良跨海而來。工廠扭虧為盈後,他婉拒了再拓海外市場的提議,「年紀大了,決定在重慶落地生根」。 作為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從上世紀90年代起,陳秋良就頻繁往來兩岸參與商務合作。其坦言,在大陸並無親戚朋友,是在一次次的往返中產生割捨不掉的情感。「如果說早期來大陸是為了事業,那現在是為了生活。回重慶,就是回家。」 8月7日,臺胞「安迪叔叔」整理餐廳圖書閱覽區的書本。記者 鍾旖 攝 在陳秋良看來,分享美食是令人快樂的事,加上大陸餐飲市場廣闊,創業開店是順勢而為。經過調研,2024年11月,他將Brunch文化引入重慶,用自己的英文名取店名「安迪廚房」,主打泰式、韓式、臺式料理等融合美味。 300平方米的門店被分為前後廳,可容納60人就餐。前廳的牆上掛著他拍攝的臺灣風光圖、陳列架上擺滿食客參與製作的手工藝品,還有一方供娛樂的舞臺。步入後廳,圖書閱覽區、共享自習室、開會辦公區一應俱全。陳秋良介紹,生日聚會、公司團建、商務會談都可滿足。 因沒有知名度,店鋪草創期並不順利。陳秋良回憶,從虧損到盈利,再到登上當地特色菜好評榜第一名,靠的是與年輕人的「雙向奔赴」。 為保證品質,陳秋良堅持不做預製菜,「調製飲品用的牛奶都是前一晚找超市預定,一早去取」;為給顧客更多選擇,菜單根據時令調整;為更貼近川渝口味,菜品可調整辣度;在店內,總能看到陳秋良端茶倒水、上餐說菜的身影;外賣上線後,他還打起回訪電話,傾聽意見建議……這些舉動被網民分享在社交平臺,引發更多關注。 8月7日,臺胞「安迪叔叔」在餐廳為顧客製作飲品。記者 鍾旖 攝 「經營有壓力的時候,我就上網看評論,鼓勵的話語讓我溫暖、給了我信心。」陳秋良說,在大家的關心支持下,他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現在內心滿溢的是對未來的自信與期待。 「別看我60多歲了,我還有很多夢想要去實現。」陳秋良說,大陸是實現夢想的廣闊舞臺,每個人都充滿無限可能。比如他在「00後」店員的鼓勵下開通短視頻帳號,從開始的排斥到面對鏡頭收放自如,生活愈發精彩。 「孩子們,謝謝你們給我帶來快樂。有一天你累了、想我了,歡迎回來看看我,這個『家』隨時能為你做喜歡的美食。」在一期送別畢業生的視頻裡,「安迪叔叔」與年輕人許下約定。(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2月視察天津時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是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滋養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從平津戰役的鬥爭精神,到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匠心工藝,再到石家大院精美的磚木石雕,天津這座兼具紅色根脈與民俗特色的城市,始終在傳承中創新發展,書寫著歷史文化滋養城市發展的生動答卷。 歷史文化的傳承,首先是對紅色精神的守護。在平津戰役紀念館裡,那面鐫刻著6900位烈士姓名的英烈牆,是天津紅色文化最厚重的見證。緬懷先輩、祭奠英烈,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為有犧牲多壯志」的革命精神的敬仰。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紀念館1.1萬餘件藏品中,有戰士用過的步槍、泛黃的手稿,每一件珍貴的文物都是可觸摸的歷史,每年上百萬參觀者由此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革命先輩的無畏。紅色基因在代代傳遞中,涵養著城市的精神品格,也極大地助力了城市軟實力建設。 歷史文化的傳承,不只是博物館裡的靜靜陳列,更要在創新中實現活化和延續。透過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傳承故事,我們看到了天津非遺活化的實踐。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柳青木版年畫距今已傳承400餘年,承載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如今,「玉成號畫莊」第六代傳承人霍慶順仍秉承著「勾、刻、印、繪、裱」五道傳統工序,「年畫是時代的產物,我們要跟上時代發展,但年畫的傳承創新始終要在『根』的基礎上展開。」融入生肖元素進行創作,結合年輕人的審美推出作品,讓遊客親手拓印年畫……第七代傳承人張宏致力於傳統技藝的創新探索,一系列舉措讓非遺從「展品」變成了「體驗」,從古董變成了時尚。當非遺走進普通人的生活,古老的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在拉動產業增長的同時,更讓「津味兒文化」更濃。 歷史文化的傳承,需要為歷史遺存賦予當代價值。歷史建築是城市文化的載體,那些歷經歲月衝刷的老建築、老街區,蘊藏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石家大院「四合連套、院中有院」的格局氣派宏大,磚木石雕中暗藏的吉祥寓意,反映著傳統社會的美好願景。如今,經過保護性改造,石家大院成為集文物保護、廉政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文化空間,這座老建築承載的地域特色和時代印記成為城市特有的文化標識。可見,保護歷史遺存,其實也是在守護城市文化的獨特性。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根」與「魂」,更是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天津豐富的文化實踐說明了,傳承不是守舊,創新不是離根,唯有讓歷史文化在守護中薪火相傳,在創新中與時俱進,城市才能兼具「歷史的厚度」與「發展的溫度」,在時代發展中始終保持獨特的氣質與活力。 (郝悅) 來源:光明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7938
27
2025-11-21 14:58
56378
76
2025-11-21 14:58
56312
15
2025-11-21 14:58
64753
98
2025-11-21 14:58
42713
83
2025-11-21 14:58
41752
34
2025-11-21 14:58
14327
78
2025-11-21 14:58
67341
96
2025-11-21 14:58
37294
42
2025-11-21 14:58
14725
47
2025-11-21 14:58
26534
64
2025-11-21 14:58
87314
17
2025-11-21 14:58
56397
82
2025-11-21 14:58
12943
21
2025-11-21 14:58
37954
75
2025-11-21 14:58
21546
45
2025-11-21 14:58
54389
38
2025-11-21 14:58
75418
87
2025-11-21 14:58
39627
54
2025-11-21 14:58
43796
16
2025-11-21 14:58
28571
63
2025-11-21 14:58
21584
28
2025-11-21 14:58
56293
23
2025-11-21 14:58
58163
25
2025-11-21 14:58
29167
67
2025-11-21 14:58
14796
82
2025-11-21 14:58
65174
97
2025-11-21 14:58
54376
16
2025-11-21 14:58
83521
61
2025-11-21 14:58
45237
45
2025-11-21 14:58
19287
52
2025-11-21 14:58
63815
18
2025-11-21 14:58
86342
78
2025-11-21 14:58
45738
12
2025-11-21 14:58
68324
62
2025-11-21 14:58
45386
14
2025-11-21 14:58
32914
25
2025-11-21 14:58
91378
28
2025-11-21 14:58
36728
48
2025-11-21 14:58
49261
63
2025-11-21 14:58
91528
68
2025-11-21 14:58
61235
32
2025-11-21 14:58
15827
12
2025-11-21 14:58
41259
74
2025-11-21 14:58
32714
47
2025-11-21 14:58
45712
69
2025-11-21 14:58
95714
72
2025-11-21 14:58
97861
51
2025-11-21 14:58
67238
51
2025-11-21 14:58
14236
53
2025-11-21 14:58
71865
23
2025-11-21 14:58
51436
82
2025-11-21 14:58
| 就要直播 | 柠檬直播 |
| 红杏直播 | |
| 伊人直播网站 | 密桃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么么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 夜魅直播 | |
| 魅影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蝴蝶直播 | |
| 百丽直播 | 秀色直播 |
| 蜜桃直播 |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凤凰网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嗨球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月神直播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咪咕直播 |
| 就要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月神直播 |
| 婬色直播 | |
| 小蝌蚪app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