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區陝西北路380號,一棟紅磚斑駁的歐式城堡建築在梧桐樹影間悄然甦醒。這座始建於1922年的許崇智舊居,見證過民國軍政風雲變幻,如今在2025年盛夏迎來新生。近日,由「ArtPDF」與「幾間家居」聯合策劃的《海上屋》藝術展正式啟幕,這座被列為靜安區文物保護點的百年老宅首次系統性向公眾開放。作為陝西北路歷史文化名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宋氏老宅、榮宗敬故居共同構成「中國近代史露天博物館」,記錄著上海百年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歷程。踏入建築內部,時光的層次感撲面而來。據歷史檔案記載,1925年粵軍總司令許崇智被蔣介石解除兵權後攜20萬大洋舉家遷居上海公共租界西摩路(今陝西北路)。這棟耗時三年建成的宅邸採用了當時罕見的複合功能設計:南側三層城堡式塔樓為生活區,紅磚立面鑲嵌著白色科林斯柱式門廊;北側延伸出二層辦公區域,扇形窗楣與幾何線角腰簷交錯,形成獨特的折衷主義風格。建築學者指出,這種「居住-政務」複合布局映射著主人從權力中心退居租界後的特殊心境。1949年後,建築收歸國有,許崇智之子許仁之在此居住逾半世紀,成為家族興衰的活見證。此次許宅重開舉辦的《海上屋》藝術展覽以「都市漂浮的精神棲息地」為核心理念,邀請14位藝術家創作30餘件與建築對話的定製作品。策展團隊摒棄傳統白盒子展陳模式,將藝術品巧妙融入空間肌理:在首層修復的1920年代壁爐前,蘇暢設計的《水母沙發》與斑駁磚牆形成材質對話;沿著吱呀作響的拼花樓梯上行,劉唯艱的《窗景》油畫懸掛在原有掛畫釘痕處,顏料肌理與剝落牆皮產生時間共振;三層閣樓裡,高磊的裝置《城市軌跡》由200個廢舊輪胎堆疊而成,中央旋轉鏡面映照著屋頂裸露的百年木屋架。這種「去殿堂化」的布展理念引發觀展方式的革新——當觀眾坐在復刻的民國絲絨沙發上,指尖觸碰修復樓梯扶手的溫潤包漿時,建築本身的呼吸韻律成為展覽的核心敘事。展覽特別保留的建築「未完成感」賦予空間獨特的生命力。修補痕跡清晰的水磨石臺階記錄著不同時代的修繕印記,裸露出木筋的梁架見證結構加固工程的專業克制。在二層朝南的弧形拱窗邊,胡項城的《螢火蟲吊燈》將光斑投射在斑駁牆面上,與窗外懷恩堂的十字架尖頂形成信仰符號的互文。張恩利的《繩結》系列特意置於政務區原會議室位置,抽象線條與空間歷史記憶產生超時空共鳴。神秘的洋房重見天日,與當代藝術展相得益彰,使其在開展後便吸引了大量觀眾造訪。每日黃昏的「黃金時刻」,夕陽為紅磚立面鍍上金邊。81歲的許氏後人許華新在開幕致辭中感慨:「祖父建造此樓時,或許未曾想到百年後它會成為城市共有的精神客廳」。《海上屋》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8月31日,市民可通過「幾間家居」公眾號預約。
海口8月4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多部門4日發布的《海南2025年8月份自然災害風險研判報告》(簡稱《研判報告》)預計,本月下半月可能有1~2個熱帶氣旋影響海南省,其中下旬後期有1個熱帶氣旋影響海南島。 《研判報告》稱, 受颱風或颱風與西南季風共同影響,8月南海或將出現2次左右4米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較大概率出現在中旬中後期至下旬末。此外,本月海南島沿岸或有1次左右颱風風暴潮過程。 《研判報告》還預計,8月海南島或將出現暴雨天氣,主要降水時段出現在下旬前期、下旬後期,其中海南島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區下旬後期可能出現大範圍暴雨天氣。 據了解, 截至7月28日8時,海南全省水庫蓄水量為55.16億立方米,佔正常庫容64.1%,較常年同期偏多57.29%,部分水庫處於高水位運行。重點供水水庫總體水量較充足,灌區範圍出現較大範圍用水緊張和旱情可能性較小。 《研判報告》分析,當前海南三大江河及中小河流站點已進入豐水期,強降雨期間,中小河流水位會出現較大波動,可能出現超過警戒水位的情況,但發生超警和流域性(區域性)洪澇災害的可能性不大。 在高溫方面,預計上旬末至中旬前期,海南島西北部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天氣過程。本月海南島平均氣溫為26.0~29.5℃,較常年偏高0.1~0.3℃,各地極端最高氣溫33.0~38.0℃。(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