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劉星晨)以一冠兩亞的成績,國乒結束了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WTT)橫濱冠軍賽的徵程,陳幸同擊敗隊友孫穎莎登頂女單冠軍,王楚欽不敵張本智和獲得亞軍。 本次比賽,國乒女隊發揮穩定,戰勝了早田希娜、大藤沙月等多位實力派選手,無人在外戰中被淘汰的她們提前鎖定了冠亞軍。 WTT橫濱冠軍賽男、女單冠軍自拍。圖片來源: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社交媒體 相較之下,國乒男隊的表現有些不盡如人意。決賽中,王楚欽與老對手張本智和相遇。比賽前,二人共有13次交手,王楚欽以12勝1負全面佔據上風。據統計,王楚欽此前已經取得了對陣張本智和的8連勝。但這場決賽中,張本智和自開局便展開搏殺,快速取得了3:0領先,最終在主場以4:2奪冠。 賽後,張本智和脫衣慶祝,用「難以置信」來形容本次奪冠。 圖片來源:日本媒體報導截圖 日本媒體則將張本智和的橫濱登頂定義為歷史性的勝利。採訪中,張本智和透露了取勝的秘訣,他放棄了自己擅長的反手擰拉打法, 「如果我一開始就用它,對手可能就習慣了。我覺得我沒有用它,反而讓對手感到困惑。」 雖然在交手記錄中仍處於下風,但本次的勝利為張本智和增加了不少信心,他表示會在接下來的WTT歐洲大滿貫瑞典站比賽中再次奪冠,也渴望在未來能夠再次向國乒發起衝擊,「一次失敗不會動搖王楚欽的地位,但我希望有一天能對他的位置產生威脅」。 日本桌球男隊主教練岸川聖也表示,張本智和用行動證明,即使是此前戰績不佳,但他依然有機會取勝。 此番是張本智和時隔3年再次獲得WTT系列賽男單冠軍,他將長遠目標瞄準了世錦賽和奧運會,「這是一場令我終生難忘的比賽,它將成為未來與王楚欽對決中的重要心理優勢」。 圖為WTT橫濱冠軍賽男單頒獎典禮。圖片來源: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社交媒體 這已經不是國乒男隊第一次出現狀況。體現在世界排名上,前10名選手中,國乒男隊人數已經未能過半。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國乒在男單賽場受到了外協會選手極大的挑戰。 前段時間的WTT美國大滿貫上,國乒男單首輪七人出戰四人遭遇出局,林高遠2:3不敵西班牙選手阿爾瓦羅·羅伯勒斯,周啟豪0:3不敵誇德裡·阿魯納,陳垣宇1:3負於利亞姆·皮切福特,梁靖崑2:3遭遇力廉·巴德逆轉。 本次橫濱冠軍賽,同樣有類似結果出現。陳垣宇、薛飛遭遇一輪遊。男單1/8決賽,頭號種子林詩棟2:3不敵德國選手邱黨,無緣八強。男單1/4決賽,向鵬2:4不敵張本智和,無緣四強。 於是又出現了熟悉的劇本,國乒男隊只能依靠王楚欽一人獨挑大梁。 經歷過巴黎奧運會「球拍」事件的意外後,王楚欽變得成熟了不少。他不再只著眼目光所及範圍內的冠軍,而且也關注將成績變得更加可持續。在多次領銜國乒男隊出徵國際大賽的這段時間裡,王楚欽的技術和心態得到了快速提升。 但在密集賽程下,選手的體能也會影響到球場上的狀態,國乒男隊僅依靠王楚欽一人遠遠不夠。以橫濱冠軍賽為例,據統計,本站比賽國乒男隊出戰的11場外戰中,取得了7勝4負的成績,勝率僅為六成。 王楚欽在比賽中。圖片來源: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社交媒體 隨著外協會選手與國乒選手之間的實力差距日漸縮小,從張本智和到法國隊的勒布倫兄弟,再到邱黨和雨果等人,「能挑戰甚至戰勝國乒」的想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外協會選手的共識。面對對手的輪番衝擊,國乒男隊也在根據比賽情況不斷變化出戰陣容,試圖尋找最佳的人員調配策略。但從目前的比賽內容分析,這種調整的效果並不顯著。 在日趨嚴峻的乒壇格局下,國乒男隊如果不能及時調整狀態,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幫助王楚欽分擔壓力將會讓更多外協會選手有機會在比賽中提升自信,培養出取勝的情緒。某種程度上,這對於國乒男隊備戰洛杉磯奧運會並不算積極的信號。 其實早在今年5月多哈世乒賽落幕時,中國乒協主席王勵勤便表示,國乒男隊面臨的挑戰和困難較大,大賽的能力和經驗均有待提升。 與女隊相比,國乒男隊目前起伏更大,更渴望有中生代球員在比賽中挑大梁,尤其是面對外戰時敢於出手,敢於擔當。王楚欽曾在採訪中表示,「跟馬龍、樊振東去打比賽,感覺不會輸。有他們在,自己能肆無忌憚地往前衝、往前拼。」 新奧運周期,國乒男隊進入新老交替已然成為現實。現階段,隊伍需要有更多的「英雄」出現,在隊內實現良性競爭的同時能夠一起攜手在國際賽場迎接挑戰。換句話說,國乒男隊在取勝的決心以及比賽鬥志上有待提升。在王楚欽外,隊伍缺少「狼性」的比賽氣質。(完)
不問症「秒開」處方,用藥安全咋保證? 記者調查處方藥線上銷售亂象 在電商平臺搜索藥品名,選中後點擊「開方購買」,再填寫用藥人信息、選擇確診疾病、勾選最下方的確認選項提交……一系列操作後,重慶某高校大學生張雪(化名)線上購藥成功。兩天後,因練習「科目二」頻頻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她,就收到了這款朋友推薦稱可以「緩解緊張」的處方藥。 拿到藥後,張雪在練車前直接服用了該藥,但在練車過程中卻出現了頭暈的症狀。她仔細查閱說明書,發現這款處方藥的其中一項副作用便是服用後運動時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在購藥過程中,頁面沒有任何顯著提示標明適用證和用藥風險。」張雪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處方藥竟然能隨便買。」用張雪的話來說,購買這款處方藥的過程非常「絲滑」,像在看菜單。比如,在開方購藥環節中,她可以直接在平臺給出的包括「心動過速」「心律失常」「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確診疾病中進行勾選,也可以自行添加確診疾病。 張雪回憶說,買藥時她也曾猶豫過,害怕對身體有副作用。於是在醫生問診環節,她特意補充了一條留言:「請問防駕考緊張吃這個藥安全嗎?」 但這條「補充信息」並未得到開藥醫生的「重視」,在沒有任何回復的情況下,系統就彈出了電子處方:「審核通過,可以購買。」 從搜索到付款,整個過程不到30秒。直到收到藥,她的那條留言依然顯示「未讀」。 之後,張雪查閱資料發現,此藥是用於控制高血壓、勞力性心絞痛、甲亢引起的心率過快等疾病。她有些後怕:「如果這藥不適合我,或者吃出問題,誰來負責?」 最近身體不適的北京居民陳明(化名)在線上購買阿司匹林腸溶片(一種處方藥)時,也有類似經歷。「系統彈出提交訂單提示後又要求補充處方信息,我在補充信息中隨手填了頭痛,之後也不需要瀏覽處方開具過程中的各種確認事項,不到10秒鐘,頁面就跳轉到支付界面。」 半小時後,陳明就收到了藥品。「方便是方便,但平臺所謂的『審核』根本就是個擺設,連最基本的問診流程都省略了。用藥安全咋保證呢?」 伴隨網際網路醫療蓬勃發展,線上購藥因便捷高效已成為不少患者的新選擇。然而,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部分電商平臺處方藥銷售亂象頻發,嚴重威脅消費者用藥安全。在多家電商平臺網售處方藥過程中,患者無須上傳病歷、處方等資料,「醫生」在缺乏實質性醫療評估的情況下「秒開」處方,甚至存在「先藥後方」現象。 記者嘗試在某平臺購買處方藥時發現,藥品圖片左上方會有「RX處方藥」的標註,藥品名稱欄也會用灰色小字提醒「需憑處方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非質量問題不支持退換」。點擊右下角「開方購買」後,就跳轉到了「申請開藥」界面,填寫用藥人信息和確診疾病後,還要勾選「確認已線下就診並使用過該藥品,無不良反應」才能提交。 在「問診開方」環節,記者看到了平臺認證的醫生發來的模式化信息:「您好,我是××醫生,非常高興為您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稍等一下,我正在看您填寫的病情記錄信息」「為了用藥安全,請確認用藥人××已在線下就診並使用過訂單中的藥品且無不良反應。請問您還有其他信息補充嗎」…… 隨後,記者又在數個電商平臺嘗試購買處方藥,發現大部分平臺開具處方藥的流程基本一致,基本是添加問診信息、網際網路問診,大約半分鐘內便可結束問診。這些平臺的購藥流程僅有細節性的不同,比如有的平臺需要先提交訂單,後補充處方信息並付款,有的平臺則是先補充處方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平臺的醫生在開方過程中甚至沒有要求記者再次確認線下使用過該藥物,也沒有信息補充這一環節。 通過這些相似的流程,記者可以輕易買到局部麻醉藥「利多卡因氣霧劑」、高警示降糖藥「格列齊特片」等處方藥。 調查中,記者還向15家線上藥店電話諮詢,其中大多數都表示「可以線上開處方」。記者問沒有醫院開的處方怎麼辦,有藥店回復稱「就說線下使用過此藥,不要說自己第一次購買」。 不少受訪者都表達了這樣一種擔憂——這種過於便捷的購藥渠道是否也會「培養」人們用藥的壞習慣:身體不舒服就直接上網買藥,處方藥隨便吃? 對於當前「秒開」處方的購藥流程,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伙人邵穎芳評價說,雖然相關規定明確了處方藥管理的規範,但現在有的網際網路醫院、醫藥電商把「處方」簡化為「在線問診—自動生成」,這些幾秒鐘就開具出來的「處方」嚴格意義上僅是「購藥憑條」。 邵穎芳分析,部分藥品零售企業認為自己憑單銷售,將責任推給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認為自己憑處方銷售,又將責任推給平臺註冊的「多點執業醫師」,而這些醫師大多又是隨機分配接單,缺乏對患者的長期管理。看似責任落實,實則「三不管」,相互推卸責任。長此以往會造成處方藥被濫用,危害群眾的健康安全。 那麼,如何治理線上「秒開」處方藥的問題?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看來,根治需從兩方面破局:一是技術賦能合規。以全國處方共享平臺、區塊鏈追溯、AI動態風控重構線上診療基礎設施,確保開方、流通、使用全鏈條可控。二是社會共治生態構建。通過讓平臺連帶賠償、對公眾加強教育、藥師醫師參與審核形成防控網絡。 「只有讓違規者付出高於收益的代價,線上處方才能真正安全。」邵穎芳認為,可以從技術和違法成本等方面入手。 人臉識別阻斷「秒開處方」漏洞。患者及醫師開具處方前均需完成人臉識別,線上開方需提交線下病歷、檢查報告等資料,拒絕「患者選藥—醫生補方」的逆流程,必須憑處方購買。 加強AI識別攔截。對出現「促銷」「套餐」形式的處方藥及違規關鍵詞自動斷連結,對高風險類藥物進行二次人工覆核並留存審核處理資料,關聯處方、醫師、藥師、藥品批號,實現全程溯源。 明確責任閉環管理。出現違規銷售處方藥事件的,啟動醫師、藥師、平臺三方責任倒查。 加強監督宣傳。加強公眾教育,不在私域平臺進行處方藥物非法交易。建立統一監管平臺,實現處方碼可追溯。設立專項舉報通道,鼓勵社會監督。 「長期來看,還需依賴處方制度數位化升級與社會對精準醫療價值共識的重建,方能在滿足患者便利需求的同時,築牢用藥安全的銅牆鐵壁。」鄧勇說。 本報見習記者 丁一 / 本報記者 趙麗 / 本報實習生 張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8769
96
2025-11-24 20:34
79236
96
2025-11-24 20:34
83241
81
2025-11-24 20:34
74165
19
2025-11-24 20:34
54791
53
2025-11-24 20:34
39164
76
2025-11-24 20:34
29864
81
2025-11-24 20:34
94137
85
2025-11-24 20:34
61794
65
2025-11-24 20:34
49562
34
2025-11-24 20:34
65842
14
2025-11-24 20:34
76243
63
2025-11-24 20:34
52637
31
2025-11-24 20:34
59824
85
2025-11-24 20:34
19358
76
2025-11-24 20:34
65714
16
2025-11-24 20:34
21674
35
2025-11-24 20:34
24183
63
2025-11-24 20:34
85341
75
2025-11-24 20:34
12549
72
2025-11-24 20:34
13285
87
2025-11-24 20:34
83652
35
2025-11-24 20:34
37285
74
2025-11-24 20:34
18439
94
2025-11-24 20:34
16283
54
2025-11-24 20:34
67293
24
2025-11-24 20:34
54196
72
2025-11-24 20:34
49538
78
2025-11-24 20:34
62591
32
2025-11-24 20:34
87641
39
2025-11-24 20:34
87651
36
2025-11-24 20:34
52319
38
2025-11-24 20:34
75394
56
2025-11-24 20:34
81527
86
2025-11-24 20:34
82379
14
2025-11-24 20:34
49135
86
2025-11-24 20:34
18452
46
2025-11-24 20:34
57983
78
2025-11-24 20:34
52197
23
2025-11-24 20:34
94613
31
2025-11-24 20:34
75139
31
2025-11-24 20:34
75391
37
2025-11-24 20:34
54618
79
2025-11-24 20:34
53124
16
2025-11-24 20:34
21894
95
2025-11-24 20:34
34621
63
2025-11-24 20:34
97825
64
2025-11-24 20:34
76128
12
2025-11-24 20:34
74369
45
2025-11-24 20:34
79431
38
2025-11-24 20:34
93521
74
2025-11-24 20:34
69831
97
2025-11-24 20:34
32695
37
2025-11-24 20:34
| 茄子直播 | 阴桃直播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 蝶恋直播 | 桃花app |
| 杏仁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 小草莓直播 | |
| 心跳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五楼直播 | |
| 阴桃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 小猫咪视频 | |
| 樱花直播nba | 桃花app |
| 伊对免费下载 | |
| 97播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美女直播 | |
| 金莲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 青稞直播 | 伊人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 橙色直播 | 迷笛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