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8月9日電(記者 陳天浩 趙麗 林勐男)在全球經濟複雜多變、新興市場持續擴展的當下,中國中小企業如何走向海外,正成為科技產業鏈關注的焦點。天開集團科創服務部部長遲恆烜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於『先活下來』的階段,真正具備出海能力的仍是少數,但一批聚焦科技創新的企業,已開始在『走出去』的路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據介紹,在天開高教科創園(以下簡稱「天開園」)現有的1,200餘家企業中,真正實現海外業務落地的企業約有十餘家,更多企業仍處於業務拓展和試水階段。「說實話,現在能幫助別人的中小企業並不多,因為自身生存仍是首要挑戰。但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典型案例,顯示出科技產品和服務『出海』的巨大潛力。」遲恆烜說。 天開高教科創園。記者 陳天浩 攝 他提到的幾家企業,代表了當前中小科技企業「走出去」的不同路徑與實踐方向: 有專注於教育場景下的AI翻譯技術的企業,已參與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魯班工坊」項目,幫助上合組織國家的學生跨語種學習中國技能型課程,推動「職業教育出海」;也有聚焦虛擬實境與仿真教學設備的企業,通過沉浸式技術助力「魯班工坊」平臺,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職業教育提供數位化解決方案;同時,專注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等綠色能源項目的企業,也圍繞能源轉型與低碳發展與上合組織部分成員國展開合作。 「目前真正走出去的企業還不多,但有不少企業已經具備初步的技術能力與合作項目,未來是有潛力的。」遲恆烜認為,在中國迎來「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編制的謀劃之際,科技創新將持續被置於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而中小企業的培育也將成為關鍵一環。 天開園,作為天津市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生態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全周期、全要素的孵化與加速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我們也希望通過天開園這樣的創新平臺,挖掘更多有潛力的小企業,支撐中國經濟下一個增長點。」他說。 遲恆烜還指出,相較於央企、國企等龍頭企業更傾向於服務成熟的大市場,中小企業在前沿科技、細分賽道中更具靈活性和突破力。「前沿產業的市場機會,很大程度上要依賴這些中小企業去挖掘。」 未來,如何持續激發中小企業的活力、降低其出海壁壘,將是中國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天開園式的孵化平臺,正是這一課題中的重要解題路徑。
盛夏的海南,諸多農作物新品種的夏收、夏種、夏管同時上演。海南一制種企業負責人王仕明正忙著將東方市感城鎮的一塊撂荒地盤活。「通過土壤改良,讓這裡成為常年可種植作物的制種基地。」王仕明說。 從利用當地氣候加代繁育到常年種子研發,從分散科研到集群協同,從育種到制種再到種業全產業鏈,依託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正不斷刷新中國種業的底色。 2018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考察。總書記強調,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書記在田頭看見我,第一句話就是『老謝,你也來啦』,非常親切,讓我非常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謝華安說,總書記到南繁基地和水稻展示田考察,說明他對國家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非常重視,時時記在心上。 謝華安帶領團隊觀察水稻新品種結實粒情況(央廣網發 潘麗燕 攝) 一粒種子,連著「國之大者」,關係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這幾年,謝華安帶領團隊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持續攻關,培育出耐儲存、高產量的水稻新品種,讓實驗室成果在田間結出碩果。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是海南種業的主陣地。「2022年4月,總書記再次前來考察南繁科研育種工作,他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裡。這些叮囑我牢記心間,激勵我持續奮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喬繼月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科研人員紮根南繁熱土,快速成長為育種、制種主力軍。為了培育高耐鹽水稻新品種,喬繼月和所在團隊成員頂著烈日,在試驗田中對大量野生稻進行逐株篩選,目前已成功篩選出耐鹽的種質資源,為水稻耐鹽鹼遺傳改良提供了關鍵分子靶標。 喬繼月在做野生稻分子標記篩選實驗(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科研發力,技術賦能。近些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為種業科研裝上「中國芯」,雷射雷達、高光譜相機、各種傳感器為育種材料進行全方位、實時「體檢」,海量育種數據與大數據算法密切配合,作物新品種培育迎來加速度。 「好種多打糧。我們也通過努力,推動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50年前,王仕明父親作為制種員從江西來到海南建設繁種基地。現在,王仕明在三亞、東方、樂東建設了2萬畝科研和生產基地,每年生產600萬斤到800萬斤水稻種子,可供全國300萬畝到400萬畝大田種植使用。 王仕明觀察不同品種水稻的生長情況(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如今,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已成為農業科研的加速器、種子供給的常備庫,每年有超過300萬份育種材料及品種進入南繁,全國已育成的農作物新品種中有70%以上經過南繁選育。追光逐熱,向「種」圖強,海南正加快建設服務全國的「南繁矽谷」。 「『南繁矽谷』就是中國種子的底座,我們要育成更多優良的種子,讓中國人種的是中國好種,中國飯碗裝的是中國糧。」謝華安說。 總監製: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於鋒 監製: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林韋瑋 卜葉 記者:索迪 剪輯:陶淦 鳴謝:崖州灣國家實驗室 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7962
61
2025-11-23 08:59
86142
19
2025-11-23 08:59
86723
84
2025-11-23 08:59
54372
81
2025-11-23 08:59
14753
27
2025-11-23 08:59
15748
38
2025-11-23 08:59
69725
48
2025-11-23 08:59
56371
72
2025-11-23 08:59
94651
73
2025-11-23 08:59
82756
64
2025-11-23 08:59
35249
98
2025-11-23 08:59
91573
86
2025-11-23 08:59
54279
18
2025-11-23 08:59
81723
94
2025-11-23 08:59
84237
95
2025-11-23 08:59
97526
26
2025-11-23 08:59
18345
68
2025-11-23 08:59
61894
72
2025-11-23 08:59
19357
89
2025-11-23 08:59
71342
75
2025-11-23 08:59
25983
15
2025-11-23 08:59
19532
47
2025-11-23 08:59
23156
76
2025-11-23 08:59
38765
73
2025-11-23 08:59
76835
81
2025-11-23 08:59
57826
96
2025-11-23 08:59
49538
42
2025-11-23 08:59
53867
87
2025-11-23 08:59
91267
42
2025-11-23 08:59
47986
79
2025-11-23 08:59
64127
64
2025-11-23 08:59
94623
36
2025-11-23 08:59
73894
93
2025-11-23 08:59
91723
71
2025-11-23 08:59
41693
61
2025-11-23 08:59
98132
47
2025-11-23 08:59
81459
89
2025-11-23 08:59
63279
49
2025-11-23 08:59
48976
79
2025-11-23 08:59
19648
71
2025-11-23 08:59
91346
51
2025-11-23 08:59
13846
23
2025-11-23 08:59
75694
37
2025-11-23 08:59
45893
69
2025-11-23 08:59
37594
34
2025-11-23 08:59
27318
62
2025-11-23 08:59
59781
87
2025-11-23 08:59
51237
75
2025-11-23 08:59
67825
47
2025-11-23 08:59
74312
43
2025-11-23 08:59
41582
72
2025-11-23 08:59
27951
21
2025-11-23 08:59
| 香蕉直播 | 雨燕直播 |
| 蝴蝶直播 | |
| 极速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小猫咪视频 | 就要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凤蝶直播 | 牡丹直播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柠檬直播 | 夜魅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趣爱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嫦娥直播 | |
| 九球直播 | 现场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青柠直播 | 桃花app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快猫 | 美女直播 |
| 仙凡直播 |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花间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