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作為、攻堅克難,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我國經濟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打下紮實基礎。本期理論版邀請專家學者解讀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六大關鍵詞,圍繞總結上半年經濟形勢、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客觀分析運行亮點、理性看待發展態勢、凝聚團結奮鬥共識。 ——編 者 強定力 經濟迎難而上 運行穩中有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陳彥斌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承壓前行、迎難而上,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在主要經濟體中繼續處於領跑地位。 近期,國際主要經濟機構先後更新了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前景預期。聯合國5月發布的《2025年全球經濟形勢與前景年中更新》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將放緩至2.4%。世界銀行6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調整為2.3%。比較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5.3%,展現出強大活力和韌性。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底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大幅調高了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預期。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尤其是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及其反覆多變的貿易政策,使國際經貿和金融秩序遭受重創,削弱了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也對我國出口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國內需求擴大的動能尚需增強,重點群體以及部分行業就業壓力有所增加,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深化也面臨新挑戰。 針對上述情況,黨中央明確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因時因勢部署了一系列穩定政策、增長政策、結構政策等保駕護航。這些宏觀政策不僅在擴大總需求方面持續發力,而且積極培育新動能並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撐與保障。 比如,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激發了有潛能的消費,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兩重」政策擴大了有效益的投資,帶動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6%;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加力擴圍,帶動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穩外貿政策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7.2%,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兩成。在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推動下,我國有效需求實現平穩增長。又如,持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半年研發經費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接近2.7%,已經超過歐盟平均水平,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研發經費的持續投入助力創新成果不斷增加並加速落地,也推動實體經濟加快數位化轉型,幫助相關企業實現生產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創新、運營效率提升。截至6月末,規模以上輕工業企業數位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86.2%,經營管理數位化普及率達82.3%。再如,圍繞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多措並舉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等方面已經呈現明顯的積極變化,比如,有的地方提出清理與稅收掛鈎的產業扶持政策,全面禁止「稅收優惠政策」招商行為。同時,相關部門推出多種金融工具精準發力,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不斷增加,有力支撐了實體經濟穩中向好發展。 展望下半年,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經濟回升向好勢頭仍需加力鞏固拓展。要正確把握形勢,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進一步加強穩定政策、增長政策和結構政策等重要宏觀政策的協調配合,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更好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水平動態平衡和穩定增長。 激活力 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 劉冬梅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突破發展瓶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路徑在於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以其廣泛的滲透性、擴散性、帶動性,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在當下我國經濟的強勁脈動中得到生動印證。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在複雜嚴峻環境中展現出強大活力和韌性,經濟結構之變、動能之新是其中一個亮點。比如,製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雙雙大幅領先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35.5%和16.4%;創新產品湧現,3D列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3.1%、36.2%、35.6%;服務業提質增效,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11.1%的增速領先其他領域;等等。這些數據是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的具象化表現,也充分顯示出大量科技創新成果正在加速轉化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得益於我們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注重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黨的二十大明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提出「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並作出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並作出專門部署。在黨的領導下,各類科研主體、經營主體等共同努力,創造了更多高水平科技供給,不斷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我國科技整體實力顯著提高,全球創新指數排名2024年上升到第十一位。我國在一些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高性能裝備、智慧機器人、增材製造、雷射製造等技術有力推動「中國製造」邁向更高水平。 可以說,從高技術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到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從前沿科技突破到數智化改造的全面鋪開,從成果轉化政策到科技金融、創新產品採購等政策的持續完善,一條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保障、以產業升級為落腳點的發展路徑清晰呈現。同時需要看到,新質生產力所代表的不僅是技術、業態層面的創新,更是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與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型。我們要以上半年的成績為基礎,繼續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一是持續加強科技創新,集中力量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領域的技術攻堅,推動量子科技、人工智慧、生命健康等重點前沿科技領域實現整體突破。二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完善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政策,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三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協同聯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優化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組織實施機制,因地制宜開展試點,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完善科教協同育人和產學研融合用人機制,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舉措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展韌性 國內大市場迴旋餘地大、外貿韌性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郭麗巖 在國際經貿鬥爭等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展現出強勁韌性。這並非偶然,而是我國制度優勢、產業體系、市場環境、企業活力等多方面協同發力的結果。特別是縱深廣闊的國內大市場和逆風中迎難而上的外貿,成為支撐我國經濟韌性的主要動力。 國內大市場縱深廣闊,迴旋空間大。我國幅員遼闊,市場規模龐大,發展也呈現梯度。當東部地區遭遇外部衝擊、產業承壓時,中西部地區具有承接產業轉移、釋放基礎設施建設與消費結構升級的潛力,讓我們有足夠抗壓定力和應對能力。同時,隨著經濟持續發展,一、二線城市的消費提質升級,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市場的消費活力加速釋放。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豐富多元的消費需求與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5.5%,國貨潮品、沉浸式消費新場景等亮點紛呈。 產業體系完備,築牢韌性基石。面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我國製造業憑藉門類齊全、集中度高、響應快速等優勢,展現出強大定力。近年來,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加強深度整合與協同創新,有效降低了外部「脫鉤斷鏈」風險的衝擊。例如,上半年,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的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達到16.6%和27.3%,該行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7.9%和39.2%,體現出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穩定性與成長性。同時,我國著力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推動「人工智慧+」行動等,有效投資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 外貿在逆風中迎難而上。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主要經濟體需求走弱等不利影響,我國外貿進出口額已經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10萬億元以上。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5%,佔出口總值的60%;「新三樣」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速,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速也高達61.5%。這不僅是出口規模的擴大,更是出口結構向高附加值、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的躍升,既增強了我國抗風險能力,也為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同時,我國加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往來,上半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佔進出口總額的51.8%,有效分散了單一市場波動風險,拓展了外貿持續增長的潛力空間。加上跨境電商發展和海外倉加快建設,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中國產品與服務正在走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 國內大循環更好牽引國際循環。練好內功才能有力應對外部風高浪急的挑戰。我國快速響應、精準施策,打出通關便利化、暢通國際物流等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組合拳,為企業營造更加透明可預期的公平競爭環境。同時,我國企業加快自身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從代工貼牌到自創品牌、從提供單一產品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轉變和提升。上半年,高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其中自主品牌佔比提升至32.4%,體現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展望全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很大。我們要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努力在國際經貿鬥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權,從而有更大底氣和戰略條件推動中國經濟穩定向好、長期向好。 暢循環 新發展格局為長遠發展築牢根基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 張曉蘭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今年以來,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國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出臺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生產,推動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協同發展,要素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為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日益強勁。今年以來,我國不斷打破制約經濟循環的障礙,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國內大循環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衝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兩重」「兩新」政策支持下,上半年,內需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8.8%,顯示出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穩固、內生動力日益增強。從消費端看,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消費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都保持兩位數增長;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佔比持續提升。消費市場的活躍不僅直接拉動經濟增長,更通過需求牽引為生產端提供信號,促進生產與消費有效銜接、良性循環。從生產端看,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5%,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5%,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高端產品產量增長都超過30%,表明製造業在政策引導下加速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供應鏈韌性與自主可控能力顯著增強。 要素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要素市場是國民經濟循環順暢運行的重要支撐。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的高效流動,不僅是國內大循環的「血脈」,更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紐帶,為經濟長遠發展築牢根基。從統計數據看,上半年,人流、物流、資金流都得到改善,旅客周轉量、貨物周轉量分別同比增長4.9%和5.1%;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8.3%,科技、綠色、普惠小微、養老產業、數字經濟產業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2.5%、25.5%、12.3%、43.0%、11.5%,超過整體貸款7.1%的增速,資源要素正在加速向高效領域集聚。這充分體現出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堵點正在不斷被打通,我國經濟活力正在增強。 國內國際雙循環質量持續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是搞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我國堅持以開放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積極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不斷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合作,進一步優化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為國內經濟循環拓展更廣闊的空間。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夥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5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4.7%,既體現了我國供應鏈對全球的穩定支撐,也反映出貿易夥伴多元化有效對衝了單邊主義帶來的風險。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循環仍存在一些堵點卡點。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進一步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穩企業 不斷改善企業發展環境、激發企業活力 上海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 幹春暉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基本細胞。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頂住壓力、穩中有進,離不開企業活力的日益增強。這種活力既體現在企業預期更穩,也顯示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徵,主要表現在傳統產業領域的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加速發展,形成了新舊動能轉換接續、協同發力的積極態勢。 企業預期更穩。近年來,隨著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建設深入推進,制約企業公平競爭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正得到有效破除。特別是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布實施具有標誌性意義,推動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原則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落實,為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提供了長期發展的穩定預期。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經營主體數量超過1.91億戶;前5個月,全國新設經營主體1097.5萬戶。此外,規範涉企執法、涉企收費,出臺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等舉措,使企業家能夠以長遠視野配置資源、規劃發展,企業的創新活力自然也能夠孕育生長。 企業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相結合的重要力量。在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日益顯著的背景下以及《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企業加大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向質量效益型企業轉變。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2萬戶,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4%。同時,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協同,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於支持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發展等。在這些政策推動下,大中小企業融通、產學研協同的創新網絡正在形成並完善。在此基礎上,一些企業更加注重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培育自主可控的發展能力。比如,東北地區的裝備製造集群強化區域配套協作,有效增強產業鏈穩定性;長三角地區的科技創新聯合體協同攻關,著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 企業「走出去」能力提升。面對全球經貿格局的深度調整,我國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國企業也展現出更強的動態適應能力,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與治理。同時,一些自貿試驗區開展數據跨境流動分類分級管理試點等制度創新,有效滿足企業數據跨境流動需求,助力企業塑造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近年來,我國有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穩步增加。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增長8.3%,外資企業出口增長5.4%,國有企業出口增長3.8%。越來越多的企業緊跟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提供差異化、定製化產品,比如對供電緊張地區針對性研發太陽能充電手機、對沙漠地貌較多的地區推出防沙塵耐高溫的發動機等。 總的來看,各類企業展現出更強的創新自覺與發展韌性,彰顯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成效。政府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加注重分類施策,針對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差異化需求,形成了層次分明、靶向精準的支持體系。這些綜合舉措形成的制度環境,為企業專注價值創造、加快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提供了重要支撐。 同時應當看到,制度完善是一個動態演進過程,需要持續跟蹤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及時優化調整政策著力點。面向未來,紮實推進各項政策落地見效,不斷優化促進各類企業競相發展的生態,將為高質量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惠民生 實現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 劉小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同時,抓民生也是抓發展。民生改善有助於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人力資本水平,進而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居民信心。這本身也能夠釋放需求潛力,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因如此,推動形成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今年以來,我國在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推動宏觀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前不久印發《關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緊扣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訴求,統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迫在眉睫的民生痛點問題和長期積累、複雜難解的民生堵點問題,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在黨中央領導下,上半年財政部門繼續將基本民生作為財政支出優先領域,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9.2%、教育支出增長5.9%、衛生健康支出增長4.3%。其中,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升至每人每年99元,國家財政承擔的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此外,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升,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5.4%,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2%,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就業形勢穩中向好,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6月降至5.0%。在「一老一小」服務方面,有關部門推動加快完善養老育幼服務體系。 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成效,不僅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信心和持久動力。今年以來,得益於收入預期向好,醫保、養老、託育等制度保障不斷完善,各地回應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好房子」供給,居民消費熱情被點燃,內需潛力逐步釋放,消費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保持增長,體育娛樂用品、金銀珠寶等部分升級類消費增速加快,「首發經濟」「冰雪經濟」熱度升高,消費市場趨於活躍、表現可圈可點。同時,在政策支持作用下,養老、託育、健康管理等服務性消費領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比如,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上半年,銀髮經濟發展態勢良好、銀髮群體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全國老年人殘疾人養護服務業、適老類家庭服務業、適老類社會看護與幫助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0.9%、14.1%、8.8%。可以看出,民生改善正在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持續改善民生,既是對人民群眾期待的回應,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隨著宏觀政策民生導向不斷強化,社會保障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未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社會也將呈現出更加協調、更加穩定、更有韌性的發展態勢。(人民日報)
12元錢,在桐梓縣茅石鎮的「社區食堂」能買到什麼?花菜炒肉的煙火氣,蘿蔔排骨湯的醇香,還有七旬老人劉斌豎起的大拇指:「比自家開夥省心,待客還有面子!」 這方從機關食堂蛻變而來的百姓灶臺,只是茅石鎮民生棋局的一枚落子。 視線延伸,荒坡上的藥材新綠點「草」成金,廢棄閒置房裡為新能源車「編織」精密線束的鏗鏘作響;山巔巨型風機「捕風造綠」,積分超市裡,居民黃光敏用紅彤彤的「文明券」換走日用品時笑容純粹;墨倉書院的童聲誦讀伴著茶香,山茶村沉睡的農房正蝶變為載滿鄉愁的民宿…… 從一餐熱飯的溫度,到一方水土的盤活;從一件工裝的體面,到一處陋習的革新;從一紙難題的化解(山茶千畝苗圃八年糾紛),到一縷文脈的延續(護苗行動、教育基金)——茅石鎮精耕抓食堂便民、抓集體圖強、抓特色農業、抓汽配就業、抓「兩建一提升」煥顏旅遊、抓閒置重生、抓積分善治、抓難題紓困、抓項目引擎鄧十件民生實事,一針一線縫合起「食與居」「地與業」「治與興」的鄉村新貌,一幅熱氣騰騰的「富美山居善治」鄉村圖景正在黔北山鄉生動鋪展。 食與居 走進茅石鎮社區食堂,那副樸實的對聯正是一份沉甸甸的契約——「味美價廉服務四方百姓,柴米油鹽食得鄉村味道」。花菜炒五花肉的熱氣,蘿蔔排骨湯的醇香,在700平方米的空間裡瀰漫。 這由機關食堂蛻變而來的「社區食堂」,向職工、居民、遊客敞開大門,特殊群體更享優惠或免費。 「我們精打細算的是『微利帳』,但政府託底、居民捧場,菜譜常新、空間多用,讓細水長流的炊煙,烹煮出最樸素的民生文章。」社區食堂負責人李松說。 76歲的重慶遊客劉斌和老友們圍坐一桌,12元錢的熱乎飯菜暖了腸胃,也暖了人心。「味道巴適,服務更周到!比自家開夥省心多了。」老人放下碗筷,由衷地豎起大拇指,「老朋友來看我,都往這兒領,省時、省錢,還有面子!」 煙火暖胃,墨香養心。當炊煙在食堂上空嫋嫋升騰時,山茶村十六戶沉睡的農房正悄然甦醒,靜待蝶變為載滿鄉愁的民宿。 而墨倉書院裡,夏日的微風帶著山野清氣,穿過木窗,拂動品茗揮毫者的衣袂與紙頁。這座由老屋點化的文化空間,茶室氤氳、書畫室雅致、手工坊靈動,書院門側,字庫塔默然佇立,鄉土文脈在此無聲延續。 茅石鎮以「兩建一提升」為筆,重新勾勒鄉村肌理:昔日粗樸的農家院落,經建設美麗庭院、宜居村落與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化身為推窗見綠、移步聞香的避暑花園。 經營民宿的楊大姐感嘆:「環境美了,住著舒心,客人也更願意來了!」這場由表及裡的蛻變,激活了沉睡的「清涼經濟」。 數字無聲,卻有力訴說著這場蛻變的熱度: 短短兩年,274家鄉村旅館預訂火爆,七成床位早早告罄; 38家新建及轉型民宿,將住宿價格從千元推至三千元檔位; 43家旅館完成升級,留客能力顯著增強。 全域推進的人居環境整治,使床位總數由15000餘張躍升至18000餘張。這片川渝遊客的「清涼桃源」,綜合旅遊產值已逼近1億元大關。 單點璀璨不及繁星滿天。茅石鎮正以「三點一線」精妙串聯新橋西成故居、茅壩「三村基地」與中關墨倉書院,打造農文旅深度融合。 從本地美食「黑土豬刨鍋湯」的濃香,到「採摘+垂釣+燒烤」農莊的綜合樂趣,再到修繕故居、開發名人主題線路——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的聚合,正不斷豐富旅遊業態,拓展消費場景。 地與業 茅石懂地,一方水土正在盤活,富了鄉親口袋。 龍會村的山坡上,成少雄粗糙的手指拂過新綠的藥苗。「300畝茅草窩流轉,白撿一萬五!」他咧開嘴,皺紋裡淌著笑意。誰曾想,這些曾荒廢的坡地畝產值竟能破萬。 不遠處,中藥材技術員周國楊掂量著深褐色塊莖:「清熱解毒的寶貝,城裡人搶著要。」茅石鎮的藥材版圖已悄然擴張至2000餘畝,預計實現產值三千萬元。 團結村林下1000畝中藥材到達了畝產10餘萬元。這僅是茅石產業拼圖一瞥。傳統農業的「老樹」上,勃發著令人矚目的「新芽」: 高埡村的食用菌基地,百萬菌棒正在中蓄勢待發,2000萬投資正夯實著致富的基座,未來將託起30個家庭的生計; 壩區2000畝蔬菜青翠欲滴,穩穩託住市民的「菜籃子」; 老高山酸菜加工廠的小酸菜正跨越千裡登上粵港澳大灣區餐桌; 「村播」達人們也正將手機化作新農具,鏡頭對準小酸菜、土豬肉、鮮菌菇,讓茅石風味乘著電商「出圈」…… 在中關村,一座廢棄村民活動中心,往日的空當閒置被金屬的鏗鏘節奏取代。全自動衝壓線精準吞吐,每月為重慶新能源車「編織」千餘條精密線束——40萬元投資,半年竟搏回80萬收益,讓43名村民在家門口穿上工裝就業。 政府搭臺、企業運作、村民受益,這「三贏」的方程式,在閒置資源上解出了最優解。 團結就是力量。茅石富民強村公司如磁石般,凝聚起8個村社區的力量。1.53億元招商引資如活水注入,跑山豬、食用菌、精品民宿……產業星火燎原。 2024年,55萬元真金白銀的分紅落入村集體口袋,茅壩社區和團結村7000餘群眾首次領取了20元的村集體分紅,450個就業崗位如星辰點亮鄉村。 溝渠修復、產業路貫通、蓄水池興建……以工代賑項目以大地為紙,用工筆描繪基礎設施藍圖,200餘村民在修築家園的同時,也夯實了增收的基石。 海拔1600米的茅龍二期風電場,「追風逐綠」的宏大敘事正在雲端書寫。12座直徑190米的巨型風機基座刺破雲霧。 項目負責人李新發遙指工地:「七月,5兆瓦的『風之巨人』將凌空起舞;九月,首臺併網;年底,全容量轟鳴!」項目年發電量可達9500萬千瓦時,省下2.9萬噸標煤,相當於為地球新添430公頃森林的呼吸。 山巔不息的長風,正被馴化為驅動未來的綠色動能。 山腳之下,高埡村日泉農牧種豬場二期已見輪廓:一廠區引進8500頭豬;九月,二廠區落成,年出欄50萬頭優質仔豬!這不僅是產能的飛躍,更將牽動300餘農戶融入代養產業鏈。 火力全開,桐梓永順煤礦目前已建成本質安全型、年產量達45萬噸/年生產礦井,持續推進煤礦智能化、機械化,進一步優化礦井布置,力爭實現為90萬噸/年的生產礦井,可解決就業目標450人,達產後預計收益1億元。 從應季蔬菜搶「鮮」上市到荒坡點「草」成金,從風電巨臂逐「綠」向「新」到智能豬舍科技養殖,從酸菜罈子進軍灣區到精密線束鏈動成渝,茅石巧做「地與業」辯證法,在有限土地上創造無限可能。 治與興 暮色漸沉,茅壩社區的「積分超市」卻亮著暖黃的燈光。 貨架上,油鹽醬醋、洗衣粉、毛巾琳琅滿目。居民黃光敏用一沓紅彤彤的積分券,換走了心儀的日用品。「過日子要用的,這兒差不多都能換到!」她笑盈盈地說。 這間不起眼的小超市,早已超越了買賣場所的範疇,悄然成為撬動小鎮善治的支點——打掃一次溝渠積5分,調解鄰裡糾紛積10分,評上「衛生家庭戶」積100分……規則寫在牆上,更融入了日常。令人驚訝的是,連鄰裡間的摩擦聲,都在這無聲的兌換中悄然消減了幾分。 山茶村,80歲的成榮貴老人正弓著腰,一絲不苟地清掃著房前最後一片落葉。這習慣他已堅持多年,連續三年「衛生家庭戶」的牌子,在他門楣上閃著溫潤的光。當他用100積分在超市換得一提捲紙時,臉上的笑容竟如孩童般純粹而滿足。 在這裡,積分成了一種奇特的「文明儲蓄」。龍會村簡辦酒席的新風、山茶村致富的勁頭、新橋村民宿產業的興旺,都在這日積月累的「儲蓄」中悄然滋生。 中關村的村支書董恩霞對此深有體會:「硬化門前路,出力獎20分!」她正用這看得見的激勵,動員村民參與公共事務。優秀調解員或年度衛生家庭,一年可獲100分。 曾經懸在牆上的村規民約,如今化作了村民們手中實實在在的積分券,192戶示範戶、8個示範組,正引領著一場「減負擔、改陋習、兌新風」的鄉風嬗變。 「把自家拾掇乾淨,還能換東西,這好事誰不樂意幹?」村民王嬸抱著用環境評比積分換來的洗衣液,話語裡透著由衷的歡喜。 這套融合了「兩清兩改兩治理」與志願服務的積分機制吸引著500餘戶家庭參與其中。累計發放12000餘分,評選出83戶「最美清潔家庭」——「你淨我追」的清新之風,在小鎮巷陌間拂面而來。 文明的底色,亦需行動的擦拭。小鎮道路上,一支由「五員」(鄉村公益崗、護林員、防疫員、護路員、環衛工)組成的「清潔突擊隊」正揮汗如雨。 掃帚、鐵鍬是他們的武器,溝渠深處、背街小巷、房前屋後是他們的戰場。三個月的「攻堅」,換來一條舊貌換新顏的溝渠。「這塊硬骨頭,總算啃下來了!」一位隊員抹去額頭的汗水,望著煥然一新的成果,疲憊中帶著自豪。 數字背後是決心:300餘處死角被清理,40多條背街小巷重獲整潔,200多戶雜物堆放得到規範,150餘公裡公路重現清爽——這潔淨,成了茅石遞給每一位訪客最真誠的名片。 治理的智慧,更在於化解陳痾。面對困擾山茶村八年之久的苗圃土地流轉費遺留問題,鎮政府沒有迴避,而是通過破產清算與耐心細緻的鎮村協商調解,最終妥善解決了涉及183戶、620畝土地的「老大難」。 這份擔當,為小鎮鑄就了信任的基石。2023年新成立的茅石鎮教育基金協會,正是播撒希望的關鍵行動——已募集資金42萬元,為340人次困難學子發放資助金34.45萬元,守護知識火種不因貧困熄滅。資金資助,成效立顯:初中升高中人數從2024年的33人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51人,增幅超50%。 墨倉書院裡,國學誦讀聲伴著墨香飄出窗外,它既是本地孩子的文化課堂,也向遠道而來的小遊客敞開懷抱,書畫研習、文學競賽……傳統「惜字」文化,在生動實踐中煥發新生。 「茅石鎮的民生實踐,沒有驚天動地的口號,它關乎百姓碗裡的熱飯、田間的盼頭,更關乎整潔家園與互助鄉風中孕育的文明。我們堅持『發展交給市場,治理交給群眾』,讓治理的暖流浸潤鄉土。茅石,這片既懂耕耘、更懂經營人心的土地,正將善治的暖意,化為鄉村振興路上最恆久的春光。」桐梓縣茅石鎮鎮長梁水平表示,系列民生舉措落地見效,預計將帶動綜合人均GDP增長15%以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邱勝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4796
69
2025-11-24 03:50
76581
36
2025-11-24 03:50
51684
63
2025-11-24 03:50
27596
43
2025-11-24 03:50
92356
64
2025-11-24 03:50
25197
28
2025-11-24 03:50
58762
35
2025-11-24 03:50
46215
57
2025-11-24 03:50
28149
23
2025-11-24 03:50
35214
36
2025-11-24 03:50
76543
82
2025-11-24 03:50
69183
25
2025-11-24 03:50
69358
43
2025-11-24 03:50
59746
81
2025-11-24 03:50
58214
36
2025-11-24 03:50
49752
48
2025-11-24 03:50
48695
75
2025-11-24 03:50
18675
24
2025-11-24 03:50
58249
47
2025-11-24 03:50
13472
29
2025-11-24 03:50
38752
82
2025-11-24 03:50
93247
32
2025-11-24 03:50
76325
52
2025-11-24 03:50
56738
81
2025-11-24 03:50
37564
46
2025-11-24 03:50
81543
34
2025-11-24 03:50
61748
91
2025-11-24 03:50
15496
49
2025-11-24 03:50
93685
62
2025-11-24 03:50
54612
27
2025-11-24 03:50
12538
74
2025-11-24 03:50
37941
49
2025-11-24 03:50
74869
98
2025-11-24 03:50
32641
98
2025-11-24 03:50
49863
84
2025-11-24 03:50
37541
35
2025-11-24 03:50
53178
79
2025-11-24 03:50
23491
72
2025-11-24 03:50
45372
15
2025-11-24 03:50
17395
56
2025-11-24 03:50
76341
62
2025-11-24 03:50
18752
25
2025-11-24 03:50
46715
34
2025-11-24 03:50
18347
81
2025-11-24 03:50
41592
87
2025-11-24 03:50
81927
84
2025-11-24 03:50
53174
63
2025-11-24 03:50
82916
29
2025-11-24 03:50
56418
74
2025-11-24 03:50
74538
93
2025-11-24 03:50
62483
67
2025-11-24 03:50
74215
53
2025-11-24 03:50
| 小蝌蚪app | 9i安装下载 |
| 黄播 | |
| 夜月视频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桃花app | |
| 贵妃直播 | 花儿直播 |
| 水仙直播 | |
| 蜜糖直播 | 心动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 柚子直播 | 樱桃直播 |
| 阴桃直播 | |
| 山猫直播 | 月神直播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蜘蛛直播 | 黑白直播 |
| 秀色直播 | |
| 柠檬直播 | 花儿直播 |
| 小猫直播 | |
| 夜魅直播 | 成人抖阴 |
| 蝴蝶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桔子直播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