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8月4日電 題:俄羅斯「i人」勇闖中國:俄中友好帶來更多機遇 記者 韓帥南 「學俄語必須得會彈舌嗎?」「聽說俄羅斯人的成人禮要去跟熊搏鬥,真的嗎?」在一群新結識的中國朋友中,俄羅斯小夥趙家朋(Artur Demenok)成為焦點。面對一堆天馬行空的問題,他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卻依然努力用中文認真回答。 趙家朋在北京遊玩。受訪者 供圖 「00後」趙家朋原本計劃按部就班地在俄羅斯考大學、工作,但父親的建議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我父親說,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很好,到中國發展一定會有更好的機遇。」 事實上,趙家朋早在2008年就與中國結緣。當時,他跟隨家人一起前往中國海南省三亞市旅遊。長大後,因籃球技術出眾,他多次到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等地參與籃球賽事。風景優美、民眾熱情好客成為他對中國的初印象。 「我很喜歡中國,但第一次聽到父親想讓我到中國留學時,我覺得他有些瘋狂。」趙家朋回憶,因為當時自己沒有學過中文,也自覺能力不足,所以沒聽從父親的建議,但在心中種下了赴中國留學的種子。 2019年,在俄羅斯一所大學就讀一年後,趙家朋下定決心前往中國深造。同年9月,他考取哈爾濱工業大學,正式開啟中國之旅。 「俄羅斯小孩如果不會發彈舌音,會被送去接受專門的訓練。但相比之下,我覺得中文更加難學。」趙家朋笑著說,自己看起來像「i人」(MBTI人格測試中代表內向型的性格特徵)只是因為中文詞彙量不足。 2020年,趙家朋通過預科班考試,並同時被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雲南大學錄取。為感受中國各地的不同風情,他選擇了雲南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不僅如此,他還說服女友一起到雲南就讀,「我女朋友的家人都很支持,他們認為到中國會比留在俄羅斯的小城市有更好的發展。」 但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斷了趙家朋前往中國的腳步,他不得不留在俄羅斯一邊上網課一邊打工攢錢。他說,在隨後的三年中,自己曾一度想放棄,但對中國的思念讓他堅持了下來。 趙家朋(左)在雲南西雙版納體驗傣族竹筒雞製作。記者 韓帥南 攝 2023年5月,趙家朋終於得以踏上雲南昆明的土地,「感受著這裡的藍天白雲和鳥語花香,還有一棟棟高樓大廈,我想,眼前的一切,不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生活嗎?」 此後,趙家朋在刻苦完成學業的同時,也努力改變自己的「i人」屬性。不善言辭,就通過籃球進行社交——在球場上,他成功結交了很多中國朋友。他還在社交媒體開設帳號「俄羅斯朋友趙家朋」,分享他品嘗雲南美食、體驗民族風情的日常,已收穫上萬名粉絲。 今年6月,趙家朋從雲南大學本科畢業,他也與其他畢業生一樣面臨著工作或繼續深造的選擇。 「俄羅斯孩子並不會在成年時去與熊搏鬥,這只是一個段子。但大家都希望在成年後能夠儘快獨立。」趙家朋說,為進一步提升和豐富自身,他決定繼續攻讀經濟學方面的碩士研究生。未來,他計劃發揮自己所學,從事俄羅斯與中國之間跨境貿易的相關工作。(完)
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黃河流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實施一系列重要舉措,長江、黃河的生態保護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母親河重現生機、活力。 長江幹流連續5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長江流域湖北鄂州梁子湖畔,夜幕降臨,上百萬隻螢火蟲,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 付新華帶領的團隊已經連續20年監測螢火蟲的遷徙與生存狀況。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付新華:近五年來珍稀的水棲螢火蟲,種群規模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在擴大。因為這些水棲螢火蟲只能生活在Ⅰ類水裡面,所以這也能直接地反映出來我們的水環境在變好。 研究團隊的高感光監測儀和AI追蹤識別技術,記錄下了長江中下遊十多個水棲螢火蟲種群的「足跡」:自2016年起,對水環境最為敏感的一類水棲螢火蟲,種群規模持續擴大,十年間,數量增長了10倍以上。 而在萬米高空中,遙感衛星也感知著螢火蟲周邊長江水質十年間的變化。 這是2015年4月拍攝於湖北鹹寧段長江幹支流的遙感衛星影像,黃色越深表示主要汙染物總磷的濃度越高; 而這是今年4月同一江段的影像,顏色已由黃轉青,表明總磷濃度大幅下降。 十年間,長江流域近萬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汙染源減少的同時,監管排汙口的「天網」越織越密。 截至2024年底,長江經濟帶累計排查了14萬公裡河湖岸線,查出入河排汙口18萬餘個,整治完成率約90%。 最新數據顯示,長江幹流連續5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黃河2024年輸沙量較此前多年均值減少超八成 從水系密布的長江流域往北,與長江同源共生的黃河,十年間也經歷著生態的蛻變。 今年夏天,黃河中遊的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水利樞紐聯合進行了第30次調水調沙作業。 在小浪底水庫上遊的潼關水文站,在線光電測沙儀用光線穿透黃河水,感知著其中泥沙含量的變化。我們發現:這裡流過的每立方米黃河水中,泥沙含量從多年平均值27.5公斤(1952年—2020年)減少到2024年的5.76公斤。 而黃河泥沙逐年減少的關鍵,就在黃土高原。 從高空俯瞰黃土高原溝壑,我們看到了為攔截洪水、泥沙而建的淤地壩。如今,黃河流域已有5.83萬座淤地壩,累計攔沙74億噸。2024年,黃河輸沙量較此前多年均值減少超八成。 當長江入海口的衛星影像褪去昔日的渾濁;當黃河三角洲蛻變成群鳥翔集的生態樂園——母親河的煥新重生,不僅讓流域居民共享生態福祉,更鑄就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綠色脊梁」!(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9571
65
2025-10-28 18:32
34976
89
2025-10-28 18:32
24189
42
2025-10-28 18:32
16529
54
2025-10-28 18:32
53246
45
2025-10-28 18:32
59348
79
2025-10-28 18:32
83245
91
2025-10-28 18:32
26917
69
2025-10-28 18:32
51248
36
2025-10-28 18:32
39572
82
2025-10-28 18:32
78932
78
2025-10-28 18:32
39267
84
2025-10-28 18:32
29748
68
2025-10-28 18:32
85736
18
2025-10-28 18:32
78429
23
2025-10-28 18:32
63785
86
2025-10-28 18:32
56748
83
2025-10-28 18:32
31257
15
2025-10-28 18:32
52798
76
2025-10-28 18:32
59412
28
2025-10-28 18:32
43876
57
2025-10-28 18:32
86452
79
2025-10-28 18:32
95317
81
2025-10-28 18:32
85623
68
2025-10-28 18:32
96512
86
2025-10-28 18:32
98546
41
2025-10-28 18:32
19264
41
2025-10-28 18:32
24879
92
2025-10-28 18:32
64783
19
2025-10-28 18:32
52483
27
2025-10-28 18:32
53164
83
2025-10-28 18:32
18736
41
2025-10-28 18:32
17652
52
2025-10-28 18:32
64259
12
2025-10-28 18:32
15467
72
2025-10-28 18:32
23876
48
2025-10-28 18:32
49135
63
2025-10-28 18:32
68493
49
2025-10-28 18:32
41692
72
2025-10-28 18:32
92476
56
2025-10-28 18:32
24816
25
2025-10-28 18:32
39142
36
2025-10-28 18:32
49781
39
2025-10-28 18:32
96152
24
2025-10-28 18:32
96574
14
2025-10-28 18:32
12986
72
2025-10-28 18:32
51348
17
2025-10-28 18:32
39267
38
2025-10-28 18:32
46239
47
2025-10-28 18:32
23574
54
2025-10-28 18:32
18267
49
2025-10-28 18:32
69853
24
2025-10-28 18:32
19546
51
2025-10-28 18:32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月神直播 |
| 密桃直播 | |
| 成人免费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桃花直播 |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鲍鱼直播 |
| 伊人直播网站 | |
| 零点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 奇秀直播 | |
| 深夜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伊人app | |
| 奇秀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杏仁直播 |
| 樱花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飞速直播 |
| 魅影9.1直播 | |
| 西甲直播 | 伊人下载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花间直播 | 花瓣直播 |
| 花椒直播 | |